倍可親

哀丁玲

作者:wildtree  於 2015-8-3 08: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5評論

 
哀丁玲
 
來源:開放網, 作者:東西
 

>> 這樣一個中國文壇最早的狂飆人物,因為在延安一時得寵於毛,封為妃,而九死一生,不顧國難浩劫,眾人皆醒,唯她宣稱對毛思想一往情深。這樣的作家匪夷所思。

1979年秋,《人民文學》忽然大幅刊登丁玲的《杜晚香》,有意向世界宣告她被放出來了。丁玲1957年被打成「大右派」后銷聲匿跡了二十多年,終於在毛澤東死後第三個年頭復出。是因為她沒被逼死的幸運呢?還是因為她的長壽?!可是一看文章,像條件反射一樣,我腦海里立即閃出一個念頭:丁玲完了!

據劉心武2009年一篇文章回憶,1978年他在北京「人民出版社」工作,參與創辦一本準備命名為《十月》(這名字令人想起給世界人民帶來巨大災難的所謂「十月革命」)的雜誌。他同情曾經挨過整遭過難的文壇前輩,想找一些這樣的人寫稿。

聽說丁玲已回北京,住在友誼賓館,為自己政治上翻身努力活動,心武便到那裡找她。丁玲給了他一篇現成的舊稿,就是後來改在《人民文學》首發的《杜晚香》。

 

1979年復出,發表過時小說的糾葛

為什麼劉心武為《十月》徵到的丁玲的稿會被《人民文學》搶去呢?這其中有一個政治操作的原因。

劉心武在文章中提到,在他之前,《人民文學》一位女編輯已找過丁玲,丁玲把《杜晚香》給了她,但她很快把稿退回,要丁玲「有了品質高的作品」再給《人民文學》,《杜晚香》才會落到劉心武手上。

劉心武也說《杜晚香》「確實屬於『文革』前看慣了的那類革命現實主義的作品」,寫的是「一位北大荒的女勞動模範」。這大概就是《人民文學》女編輯退稿的原因。由於對丁玲的同情,《十月》決定刊登《杜晚香》,並立即編髮。

事情發生了戲劇性變化。作家協會突然接到共產黨中央的電話,說已決定給丁玲「平反」,要立即安排丁玲復出,並在即將出版的《人民文學》新一期上刊登她的作品。劉心武寫道:《十月》「出版社的諸領導」「已經知悉來龍去脈」,「沒什麼好說的,丁玲復出國際關注,自然輪不到《十月》首發。」這是命令,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色政治操作」,必須無條件執行。

好玩的是,2013年09月02日(星期一)北京青年報(網路版)有一篇王扶寫於美國賓州的文章,題目是《我為丁玲〈杜晚香〉的遲發背黑鍋》,道出了《人民文學》對丁玲作品不發又發的秘密。王扶寫道:

「1978年,我調到《人民文學》做編輯工作。記得,1979年的上半年時,主編交給編輯室主任一篇稿件。不久,主任將它交給了我。這正是丁玲的《杜晚香》。我如獲至寶,經過了這麼許多年,世界級的女作家丁玲終於又開始創作了!我一口氣看完,十分讚賞。誰知又是世事難料,沒過幾天,主任對我說,因為丁玲還沒有『平反』,上面不同意發表其作品,讓我編個理由去退稿。儘管我覺得很為難,也不清楚『上面』是誰,但作為一個小編輯,我只有服從命令。

「經過一夜的輾轉難眠,第二天早晨我來到了丁玲的住所。可是丁玲不在家,我只好在院門的傳達室外等候。這一等,就餓著肚子直等到下午,仍不見丁玲回來。因為我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直出虛汗,真怕暈倒在那兒,只好簡單地寫了幾句稿件不能採用之類的套話,退還給她,希望再能看到她的新作。我帶著非常遺憾的心情,將稿件留在了傳達室。

「仍然是世事難料!沒過多久,丁玲『平反』了,摘掉了『右派份子』的帽子。這回我們的副主編親自出馬,前去拜訪丁玲,準備拿回《杜晚香》發表。不料,丁玲的《杜晚香》卻給了《十月》編輯部。副主編一下子就急了,立馬趕到《十月》編輯部去洽談,希望將《杜晚香》要回來。《十月》自然不肯放手。我們的副主編懇求說,這篇稿件原來是作者拿給我們那裡的一個小編輯的,小編輯不識貨,就給退了。回去我們一定要批評教育她……稿件終於要回來了,而且立馬在七月號上發表了。我自然比誰都高興。當然,沒有人批評或教育我這個小編輯一句。直到三十幾年以後,我偶然看到,當年那位《十月》負責此事的領導發表的關於《杜晚香》的文章,才知道,這『黑鍋』我已背了三十多年了!」

粵東潮人有句俗話,「下田好卸水」。即是說:位於地勢高的農田,可以把水排到地勢低的農田去。因為你是小編輯,必須承擔上級犯下的錯誤。這就是中國的政治,好笑不?!

不過,《杜晚香》的確是「過時貨」。那已是什麼時候了啊!1979年,「英雄」和「模範」的年代早已過去,何況以前所宣揚的一大批「英雄模範」如雷鋒、王進喜、董存瑞、黃繼光、歐陽海之流早已無人相信,作家們把悲慘的農村描繪成「社會主義天堂」的濫作也已被人唾棄,而丁玲此時還交出她在北大荒「勞改」時寫的「陳腔濫調」來充數,可知其品質之低!

20年代鼓吹性解放的青年女作家

丁玲姓蔣,名冰之,1904年出生於湖南一個地主家庭。她讀中學時思想就左傾,1923年進入「上海大學」中文系旁聽。「上海大學」1922年由國共合作創辦,名義上為黨立學校,實際上是由中共掌控,以中共黨員為骨幹,目的是培養顛覆國民政府的「革命份子」。當時瞿秋白為教務長,所以說丁玲曾是瞿秋白的學生。

1928年丁玲發表小說《莎菲女士的日記》,曾經轟動文壇,使丁玲成為知名的女作家。丁玲塑造了一位個性鮮明的女大學生莎菲,在「五四」新思潮的洗禮下,向自我發出呼喊。她要藉由追求理想愛情去試圖掙脫和衝破傳統文化的束縛。

莎菲對性愛的渴求大膽而直接,她與兩位男主角的三角戀情展現出女性的情慾自主。丁玲借著莎菲的反叛精神,欲反轉儒家思想對女性意識的禁錮。然而,在走向解放的道路上,她數度面對新舊思想的交戰,意識到自己仍受到社會環境的制約,感到窒息和孤獨,反映出當時知識少女處於時代夾縫中巨大的苦悶與焦躁。

莎菲事實上是丁玲自己的影子。丁玲和胡也頻及第三者的三角戀,正是《莎菲女士的日記》的主題。

丁玲是一個性解放者,那是「五四」時期一些左傾激進青年所崇尚追求的理想潮流——共產共妻。當年的「新文化運動」主張新道德,反對舊道德;丁玲卻認為,道德無論新舊都是束縛人性的桎梏。性解放者主張廢除家庭,性交就是男女交往的最終目的。丁玲藉莎菲之口說:「愛情,愛情是什麼?享受,是享受呀!」「為什麼會不需要擁抱那愛人的赤裸的身體?為什麼要壓制住這愛的表現?為什麼在兩人還沒有睡在一個被窩裡以前,會想到那些不相干足以擔心的事?我不相信戀愛是如此的理智、如此的科學!」

丁玲是1924年從湖南去北京的,在北京大學旁聽文學課程。她在北京結識了《京報》副刊編輯胡也頻,並由此結識了沈從文。當時香港報紙報導:三個追求文學的青年沈從文、胡也頻、丁玲同吃同住同行,而且三人同床,蓋一張大被。這被稱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趣聞,許多現代文學史專家也都表示確有此事。

1925年丁玲與胡也頻正式同居,那不是因為他們之間有了愛情,只是因為有了關於他們的緋聞,叛逆的丁玲非常憤怒,賭氣說:「好吧,老娘就同居給你們看!」

1928年2月沈從文離開北京往上海,丁玲又愛上了馮雪峰。馮雪峰使丁玲產生了真正的愛情,她把他看成是自己第一次真正愛上的人。但是在他們三人(丁玲、胡也頻、馮雪峰)也到了上海之後,馮雪峰選擇退出,結束了這又一段三角戀愛。

1930年11月8日,丁玲為胡也頻生了一個兒子,取名胡小頻,后隨母姓,改名蔣祖林。1931年1月17日,胡也頻到上海東方旅社參加一個地下黨會議,被自己的黨向國民黨告密出賣,23人被國民黨一網打盡,成為地下黨借刀殺人的犧牲品。2月7日,胡也頻、殷夫、柔石、李偉森、馮鏗五位左翼作家在龍華被處決,這就是魯迅在《為了忘卻的記念》中所寫的「五烈士」。

1936年到延安,為毛澤東賞識

1931年11月,丁玲與翻譯家馮達同居,並被中共地下黨安排出任「左聯」機關刊物《北斗》的主編。1932年,丁玲經馮雪峰介紹加入共產黨。

1933年5月14日,丁玲遭馮達出賣,被國民黨秘密逮捕,軟禁在南京避暑勝地莫干山一幢度假別墅里。魯迅、羅曼•羅蘭等國內外著名人士曾發起抗議和營救活動。中統局長徐恩曾還讓馮達與丁玲住在一起。1934年9月丁玲為馮達生了一個女兒,取名蔣祖慧。

1936年9月,在共產黨地下組織的幫助下,丁玲從莫干山逃出南京。馮雪峰派人把她送到陝北,成為到達「中央蘇區」的第一位知名作家,受到毛澤東等的最高禮遇,專門設宴接風洗塵。她受到重用,先後擔任「蘇區」「中國文藝協會」主任、中央警衛團政治部副主任、西北戰地服務團團長、《解放日報》文藝副刊主編、陝甘寧邊區文協副主任等職。

當年毛澤東對丁玲是賞識的。一是他那個時候急於招兵買馬,丁玲名氣大,她投奔陝北,對知識份子有極大的影響力;二是丁玲是湖南老鄉,對他有一份特別的親切感。毛填了一首《臨江仙•給丁玲同志》,後來還書之以贈,誇她為「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時新。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毛澤東的禮遇使丁玲受寵若驚,中國文人那種附庸權勢的劣根性,在丁玲身上暴露無遺。這段期間,毛丁關係密切,無拘無束。丁是毛的座上客,常與毛交談用餐;毛把丁當成紅顏知己,丁也並非對毛的寵遇不怦然心動。

丁玲在她的《回憶錄》中回憶說:「有三天三晚我們都在一起。後來話說的多了,他便說起跟革命相關的事來。他拉著我的手,扳住我的指頭,一個一個地數起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來。他封賀子珍作皇后。『丁玲,你就封個貴妃吧!替我執掌文房四寶,海內奏摺。但我不用你代批奏摺,代擬聖旨……,那是慈禧乾的事情,大清朝亡在她的手裡……』接著,他又封了其他的一些紅軍女性作六院貴妃。再后,他和我數起七十二才人來。可是,瓦窯堡地方太小,又很偏僻,原有居民不過兩千人,加上中央機關幹部,警衛部隊,也不過四五千人,又是一個以男人為主體的世界。把瓦窯堡地方上稍有姿色的女人算在一起,也湊不了七十二才人,還包括了幾個沒來得及逃跑的財主家的姨太太呢。」……真不知「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跟革命有什麼相關?

和毛一起發夢,做皇帝,整文化人

當「八」字還沒有一撇的時候,毛澤東就在陝北山溝里向丁玲描繪他的皇帝夢,還封她為妃子。這正是古代項籍見到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時所發出的「彼可取而代之也」的封建帝王思想。丁玲早就洞悉毛的帝王思想,但她一點沒有批判,反而從內心最深處建立起對毛澤東的感激、信服、熱愛和崇拜,自願充當他的宣傳工具,從延安批蕭軍、批王實味,到「反右」前批《武訓傳》、批《紅樓夢研究》、批胡風、批孫犁、批蕭也牧等,都十分積極。那時候,春風得意的丁玲秉承聖意,六親不認,為毛澤東掃蕩中國文化人立下了汗馬功勞,直至毛澤東不知哪一條神經搭錯線,兔死狗烹,一巴掌把她打入十八層地獄。

丁與毛的親密關係,令江青妒火中燒,這是丁後來厄運的根源。江青主動投懷送抱,強行成為毛夫人後,丁玲便成為她眼中的戚夫人,而丁還恃寵驕縱,全然沒有意識到枕邊風的厲害。

1942年,丁玲發表《三八節有感》,令她遭受最嚴重的挫折。這篇《三八節有感》與王實味的《野百合花》幾乎同時發表在延安《解放日報》副刊上,又幾乎同時被打成「反革命文章」。有人解讀《三八節有感》中某些段落諷刺江青,有人則將之與王實味的《野百合花》相提並論。但毛斬了王實味,卻沒有對丁玲下手,還說「丁玲是同志,王實味是托派」。丁玲因毛的保護而毫髮無傷,反成為積極給王實味落井下石的幹將。我們在這裡可以看到中國文化人的醜陋面目。丁玲直至晚年仍不忘表白:「毛主席的話保護了我,我心裡一直感謝他老人家。」其實毛對丁玲已暗藏殺機,只是時候未到。毛說:「我們可不想在下一個三八節受訓。」

1937年9月,丁玲愛上了比她小13歲的「西北戰地服務團」宣傳股長陳明。丁玲在陳明身上看到了胡也頻的影子。在人們的嘲諷和挖苦聲中,他們於1942年2月正式結婚,在延安藍家坪一個窯洞里。沒有婚禮,沒有請客吃飯,兩人手牽手在延安街頭散步,自得其樂。陳明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在丁玲遭難的日子,他一直陪伴著她,這應是丁玲能夠熬過幾十年苦難的原因。

1948年,丁玲發表了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描寫1946年的「土地改革」運動。1951年,《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二等獎。

現在已經知道,共產黨在農村搞「土改」,不但破壞了農村的農業生產,殺了超過一百萬的「地主」、「富農」、「壞份子」、「階級異己份子」……,還徹底摧毀了農村傳統的社會結構,幾乎使農民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導致後來直接餓死幾千萬人的慘劇!毛澤東的罪惡,罄竹難書;而作家們罔顧事實,把「地獄」描繪成「天堂」,同樣要負起他們自己的一份歷史責任。

毛御旨要在社會上搞臭丁玲

今天來看《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當然是一點價值也沒有。而所謂的「斯大林文學獎」,也只是像今天香港立法局所採用的「比例代表制」一樣,把各個「政治餅子」分給各家,每家都有一份,不論大小。

劉再復和林崗寫了一篇《中國現代小說的政治式寫作——從〈春蠶〉到〈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指出了中國現代小說政治式寫作的弊端,「這種政治式的寫作模式在小說敘事上表現出來的最大特點是敘述者自己的對故事解釋的視覺幾乎完全隱去,像一個毫無自由意志的傳聲筒,傳達意識形態的說教」,「常常表現出其『冷』的一面,即缺乏人性、人情和人道光輝」,因為小說「故事情節的展開、人物的性格、矛盾的設置,都受到土改這一事件的政治意義的限制」。這類作品是「人性徹底消失的冷文學」,作者在寫作時「任憑意識形態教條對故事進行壟斷、肢解和控制」。

1957年,丁玲和馮雪峰都被打成「大右派」,押送到北大荒去「勞動改造」。當時以為丁玲和馮雪峰之成為「右派」是因為他們與周揚不和,被周揚整的。1975年周揚才說:「文藝界反右是主席親自抓的。」原來毛澤東交給周揚一個名單,指示他把名單上的人都打成「右派」,名單上有丁玲、蕭軍、艾青、馮雪峰等人。毛澤東在全國各省、市委書記會議上髮指示:要把丁玲「在社會上搞臭」。之前他就已經過說過:「對於蕭軍、丁玲之類的人,殺關管都不好,要抓他許多小辮子,在社會上把他搞臭。」丁玲不是一般人,圈內人士誰不知道她在延安時就和毛澤東有了不一般的「友誼」,沒有毛的點頭或默許,誰膽敢招惹她。

有人提出:「毛澤東為什麼要打倒彭德懷?毛澤東為什麼要打倒劉少奇?毛澤東為什麼要搞掉林彪?不管好歹,見仁見智,毛左毛右們也總能說得出個理由。可是,毛澤東為什麼要搞臭丁玲呢?這理由還真不好找。」

毛澤東是一個生性十分殘忍、多疑、反覆無常的人。一個連自己妻子、兒子都不愛的人,怎麼能想象他當「皇帝」後會愛自己的臣民?過去說凡是知道皇帝太多隱私和秘密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因為怕這些人暴露他的壞事醜事,所以必須把他們殺掉,至少也要關起來,不讓他們泄漏秘密。饒漱石和潘漢年便是這樣遭殃的。你丁玲和毛澤東有過「貓膩」,何況又曾是江青的死對頭,當然難逃「血劫」了!

1958年5月丁玲被開除黨籍送北大荒「勞改」,1971年又以「反革命罪」關入「秦城」監獄,直到1975年5月才獲釋,送山西長治農村「安家落戶」。她的「右派帽子」1978年7月才摘掉,一直戴了二十年。

至死還說,一生對毛一往情深

毛澤東的死,預示著中國人幾十年來所受的暴力和壓迫將會減輕,丁玲也歷劫歸來,得以重出江湖。照理她應該對獨裁專制有深刻的了解,像周揚一樣痛定思痛,寫出一些深刻批判反省的東西來,可是她不!丁玲的晚年,痴情不改,高調左傾,繼續「一往情深」地熱戀她的領袖以及她曾經從事的「左」業,成為一個典型的「馬列老太太」。她刻意向那些她認為能理解她的「同志」訴說她那「雖九死而不悔」的忠誠。她當然還寫,但那「一支破筆」(丁玲自說)已經寫不出什麼好東西,只能如荒冢邊上站立在枯枝上的烏鴉,呱噪著哀嘆落山的「紅太陽」!周揚晚年多次向當年受他打擊迫害過的文藝界人士道歉,就是不向丁玲道歉。我想這一方面因為丁玲的「右派」是毛澤東定的,與周揚無關;另一方面會不會因為丁玲的高調左傾,令人討厭!

不要說丁玲沒有周揚的風度,她連一點反省都沒有!才華橫溢的蕭也牧當年被丁玲打了一棍子后一蹶不振,「文革」時被折磨得大小便失禁,1970年死在「牛棚」時才52歲,被埋在一個亂葬崗上。當人們期待復出的丁玲對蕭也牧之死有所表示時,老太居然大怒,堅持認為她給蕭也牧的那一棍子並非棍子,而是「正確的批評幫助」,誰讓蕭違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嗚呼!死不悔改,此之謂也!

丁玲甚至認為是「毛澤東思想」支撐著她度過了難關!什麼是「毛澤東思想」?你能道出個子丑寅卯來嗎?毛澤東親手製造了對她的迫害,她反而認為「毛澤東思想」支撐了她,這天下奇談實在令人莫名其妙。丁玲把二十多年的苦難當成黨和毛對她的磨練,她譴責別人對此作任何反思,復出后便用《杜晚香》來謳歌「毛主席的革命文藝路線」,還以《「牛棚」小品》來淡化苦難生造甜蜜。丁玲的腦筋究竟是用什麼特殊材料造成的?

有人在文章里寫道:

丁玲當了右派,熬了20多年後平了反,有人問她:「反右派的時候,他也不站出來講句公道話?」

丁玲答道:「我們經過這麼多的運動,覺得不落井下石的人,就是好人。」

丁玲不怨恨他無情無義。這既是她的寬容,也是她的傻逼。她至死實在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搞臭她?……她的美好回憶一直停留在陝北的窯洞里。

她不但不知道她已然掉在井裡了,上面掉下來的那塊石頭正是他扔的,她更不知道當初她落井之時也正是他推的。

「他」是誰?不就是那個毛首嗎!丁玲可能也不知道1982年發現的楊開慧遺文里說毛是一個「生活流氓」和「政治流氓」,幾十年後居然還說「他對我怎麼樣,不管,但我對他是一往情深的。」好個「一往情深」!真是至死不悔!

瞿秋白曾經說過「冰之是飛娥撲火,非死不止。」這話遠非全面準確,最多只說對了一小半。丁玲敢於撲火只限於民國時期,在毛皇帝專制的統治下,她連飛娥都做不成,只能成為一條逆來順受的可憐蟲!

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對丁玲評價不高。他說:「三十年代丁玲的聲望,僅次於茅盾、老舍、巴金諸人,我審讀她那時的作品,實在一篇也說不上是佳作。」

1986年3月4日丁玲逝世,韋君宜有一副輓聯:「早歲慕英名女人鬱積重重因君一吐/比年得順境何事憂心忡忡令我三思」,流露出對丁玲晚年行狀的困惑、質疑和譴責。

2015年7月31日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8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5-8-3 08:22
怎麼說也算個傳奇人物了! 悲劇了些!
回復 法道濟 2015-8-3 09:20
考據的很細,但不論文學還是風流程度上,都稱不上一流,悲劇色彩又不夠濃厚,似乎不值得我們關注。
回復 jinbaicao 2015-8-3 10:56
YouTube上好像有一個視頻,叫中國社會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值得一看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5-8-3 12:48
我覺的她活該,她自作多情到痴迷。害她如此,她還一往情深,她連地上的塵埃都不如。
回復 trunkzhao 2015-8-3 18:40
fanlaifuqu: 怎麼說也算個傳奇人物了! 悲劇了些!
傳奇?是夠奇的。不說三角3p,光說她被丈夫出賣進監獄,然後又在獄中給這個人生孩子,出獄之後又立馬翻臉,可想而知,這是一個用下半身思考上半身寫的人。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21: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