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高速公路

作者:哪小吒  於 2007-9-11 11: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太極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在美國出門認路很簡單,只要記住數字就可以了,從橫貫東西南北的高速公路到各個出口,以及各個城市市區的主要道路無不如此。這一數字化的道路命名方式,成為美國的一大特色。

  高速公路 用奇偶數區分南北東西 重要程度可看位數大小

  「走10號東,大約15英里後轉15號北,在29號出口下」。在美國的不少地圖上,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指示路線。美國擁有全世界最發達的高速公路網路,所有高速公路都以數字命名,同時以東西或南北來標示其方向。上面的10號和15號都是橫貫美國的州際高速公路。10號西起洛杉磯市,東到佛羅里達的傑克遜維爾,穿越加利福尼亞、亞利桑納、新墨西哥、得克薩斯、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和佛羅里達8個州,行程4000多公里。15號則是南起加利福尼亞與墨西哥邊境,經過內華達、猶他、愛達華後到達與加拿大接壤的蒙大拿州。

  美國對公路有非常嚴格的數字化命名規則。最重要的州際高速公路都是1位數或2位數,州內高速公路則都是3位數,鄉村公路為4位數。在州際高速公路中,南北向的公路以奇數命名,從西向東數字逐漸變大;東西向的公路以偶數命名,自南向北數字逐漸變大。熟悉美國高速公路命名規則的人就會知道20號是一條東西向的州際高速公路,而且它在10號的北面和30號的南面。

  美國公路的數字化指示標誌完善,州際高速公路和主要州內高速公路數字名稱通常是上紅下藍的底色再加上白色數字,普通州內公路則是綠底白字,讓人一目了然。所有出口至少在三四英里(摺合6公里左右)前多次提醒,最後幾次通常顯示還有1英里、四分之三英里或半英里,以及四分之一英里。

  高速公路把出口也數字化編號。各出口指示牌上除了醒目的路名,同時還會有編號。如果出口通往同一條道路,而高速公路分別有向這一道路幾個不同方向的出口,那就會用諸如8A、8B和8C的辦法來區分。

  城市道路 重名馬路用城市名區分 排列有序曼哈頓是典範

  在美國城市認路,有一條原則必須記住,就是不僅要看路名,還要看這條道路坐落的城市名,因為你會發現有太多重名的馬路,特別是數字化命名的馬路。以洛杉磯縣88個城市為例,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一街、二街、三街等等,而且不同城市的一、二、三街等互不關聯。

  說到城市道路的數字化命名,美國最繁華的城區紐約曼哈頓把這種做法推向了極致。城區從東到西的主要馬路用一大道到十二大道的數字命名,中間夾了諸如百老匯、公園、列剋星敦等不多的馬路。而從南到北,用1街直到100多街的名字來命名。於是,在紐約認路也好,約地方見面也好,打的告訴司機目的地也好,諸如「五大道42街交界處」、「一大道46街口」是最常見的描述辦法。

  折衷辦法 縱橫僅一個方向用數字 高速公路加上地名註解

  針對數字化命名缺乏文化底蘊的批評,美國管理部門也有所改進。大多數城市採用折衷的辦法,如果東西向的道路用數字來命名后,那麼南北向的道路就用有紀念意義的名稱來命名。如華盛頓市中心用數字來命名南北向的道路,而東西向的道路就用獨立大道、憲法大道等名稱來命名。

  對於曼哈頓這一主要城區東南西北幹道幾乎全部用數字命名的地區,當地管理部門也動了一番腦筋。比如說,他們把六大道又命名為美國人大道,把雲集時尚精品商店的七大道命名為時尚大道。於是,人們就可以看到六大道、七大道的路牌上又加上了「美國人大道」、「時尚大道」的路牌。

  用數字命名的高速公路中,如今也加上了一些地名的註解。比如洛杉磯的710州內高速公路向南開往著名的港口長灘,故又被命名為長灘高速公路,向北則到老城帕薩迪納,所以叫帕薩迪納高速公路。州際高速公路因跨度很大,所以一般分段用地名來註解,如10號高速公路西邊的起點是洛杉磯縣海濱城市聖塔莫尼卡,所以這一段又叫聖塔莫尼卡高速公路,穿過洛杉磯縣後進入鄰近的聖貝納迪諾縣后就叫聖貝納迪諾高速公路。在大型的指示牌上,最上方最醒目的是公路的數字和東西或南北的方向指示,下面就是長灘高速公路之類的註釋。不過,與數字化命名相比,這種名稱僅僅只是一種註釋,絕大多數開車人還是記住高速公路的數字編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