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 戰略評述]解放軍「黑客」讓西方害怕 惡意炒作

作者:清思  於 2007-9-11 16: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來源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560137&extra=page%3D1
本文由 laodai 在 2007-9-11 10:41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在上一周的時間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兩次回答了關於外國記者提出的關於中國「黑客」攻擊外國電腦網路方面的問題。雖然中國「黑客」攻擊外國網路的報道在外國媒體上並不新鮮,但這次的國外媒體報道卻將「黑客」的來源指向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圖片說明:中國外交部否認軍方黑客攻擊國外政府網站
    對於國外媒體的無端指責,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回應道:「中國政府一貫反對並依法打擊包括『黑客』行為在內的任何破壞計算機網路的犯罪活動。在中美致力於發展建設性合作關係、中美兩軍關係呈現出良好發展勢頭的大背景下,有人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妄稱中國軍方對美國防部實施網路攻擊,這是毫無根據的,也是冷戰思維的體現。」
   
    國外媒體把矛頭指向解放軍
   
    英國《金融時報》9月3日報道:中國軍方黑客成功侵入五角大樓網路。《金融時報》9月3日引述美國官員的話稱,中國軍方黑客6月侵入五角大樓計算機網路,對美國國防部實施了最為成功的網路攻擊。《金融時報》說,五角大樓承認,當時關閉了部分為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辦公室服務的計算機系統,不過五角大樓拒絕透露他們認為誰是此次攻擊的幕後者。
   
    英國的《衛報》也發表題為《「泰坦雨」——中國黑客如何盯上白廳》的文章報道說,「據信」是解放軍的中國黑客一直在攻擊英國政府機構的電腦網路系統。白廳即英國首相辦公室。報道說,據多位「白廳官員」透露,中國黑客們攻擊了英國外交辦公室和其他重要政府部門的電腦網路。但英國國防部9月4日拒絕證實其網路是否遭到過攻擊。
   
    英國皇家聯合研究所亞洲安全項目負責人、中國問題專家阿列克謝·尼爾稱,中國的黑客攻擊已經持續了「至少4年」。
   
    不光是英國媒體,還有其他國家媒體對所謂的中國「黑客」進行了報道。德國《明鏡周刊》高調報道了中國黑客攻擊德國政府部門電腦的所謂「黑客門事件」,根據其援引的聯邦憲法保衛局和聯邦信息技術安全局審核政府電腦的結果,文章號稱包括總理府、經濟部、科研部和外交部在內的德國若干個聯邦部門的電腦受到來自中國「黑客」的攻擊。
   
    甚至有外國媒體將中國黑客的行為上升到中國在擴大發動網路戰的能力高度,對「中國威脅論」進行新的註釋。
   
    來自美國的《國際先驅論壇報》曾經發表一篇題為《中國人視軍隊對電腦的依賴為弱點》的文章。文章稱,安全專家警告說中國在擴大它發動網路戰的能力,作為快速軍事集結的一部分內容。美國其他外國軍方分析家表示多數現代軍隊十分倚重電腦,中國國防規劃者已經認定這是一個可以在衝突中加以利用的潛在弱點。
   
    他們列舉了一些中國軍事期刊和雜誌的文章和報告,這些文章表示攻擊敵方電腦網路提取情報或干擾通信和信號處理可以帶來決定性的軍事優勢。
   
    國外的專家認為,中國過去二十年的軍費增長讓它得以提升傳統力量和核力量的火力,而且中國還提高人民解放軍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負責亞太事務的副國防部長幫辦理查德·勞利斯6月向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表示,中國在這個領域的能力已經從保衛解放軍的網路發展到打擊敵方網路的攻擊行動。
    解放軍為美國少年「背黑鍋」
   
    今年8月份《簡氏防務周刊》在題為《來自中國的電腦攻擊留給人許多問題》的文章講述了美國對所謂「中國網路戰」反應過度。該文稱,美國軍界對中國的網路戰爭能力感到「憂慮」,對來自中國的「網路刺探」的目的感到疑惑。鑒於美軍擁有世界上最先進、最複雜的網路系統,有關網路戰的一點點風吹草動都令其緊張不已。
   

                                              圖片說明:曾經被美國黑客入侵的河北醫科大學網站
    然而,據《環球時報》的記者了解,迄今所有國外關於中國發動網路攻擊的指控都處於「有可能是中國人乾的」的水平。一位中國學者13日說,中國的很多網站,包括敏感單位也不斷遭到來自國外的攻擊,其中很多攻擊就來自美國,但我們能這樣信口就下結論說:美國正在策劃一場針對中國的網路戰陰謀嗎?
   
    位於華盛頓的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的學者詹姆斯·劉易斯注意到,由於中國的盜版軟體很多,設備老化且不安全,中國脆弱的網路系統常被其他國家的黑客當作發動進攻的平台。而且,中國的計算機系統自身也常常遭受黑客襲擊。僅今年上半年,中國就有3500萬台計算機中毒。
   
    《簡氏》發表的這篇文章的作者還提到中國軍方被誣陷的情況,如1998年對五角大樓的一次網路襲擊,當時美國懷疑是解放軍所為,而調查最終發現,肇事者是加利福尼亞州一個無聊少年。
媒體的炒作讓公眾離事實越來越遠
   
    關於「黑客間諜」事件的報道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經出現在西方報紙的版面上。1989年3月2日,德國警方逮捕了三個德國青年黑客:道伯、卡爾和赫斯。在警方審問中,三人承認確實闖入了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試圖從中尋找包括美國星球大戰在內的機密情報,並將其提供給蘇聯特工。據稱這樣做的動機,是為了「有助於世界和平」,通過把美國的軍事情報提供給蘇聯,除了賺到錢,還將有助於維持東西方力量的平衡。這個通過網路竊取情報的計劃也因此被稱為「平衡計劃」。此外三人還承認已經將UNIX操作系統的源代碼等計算機軟體交給了蘇聯特工。
   

                                  圖片說明:曾一次性黑掉21549個網站的土耳其黑客Iskorptix的「戰果」
    「平衡計劃」的披露在當時引發了密集的媒體報道,記者在報上大肆宣傳「『黑客間諜案』是1974年紀堯姆案件以來的最大間諜案」。
   
    然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隨著調查的深入和相關事實的發布,人們發現事實的真相與最初的報道相差甚遠:雖然確實有與星球大戰相關的機密信息「存儲在遭到入侵的計算機里」,但是從來沒有任何真正意義上的機密被竊取;雖然確實有包括UNIX代碼在內的計算機軟體被交給蘇聯特工,雖然這些軟體明確地羅列在對蘇聯禁運清單上,但是這些軟體本身在西方世界是公開的公用軟體。最後,負責審理此案的法官裁定:被告對西方安全危害甚小,三個黑客都不必進監獄,只須服緩刑。
   
    《文匯報》發表文章稱,無論是18年前的「平衡計劃」還是2007年的「中國黑客事件」,通過網路針對政府計算機發動的攻擊,確實對國家信息安全構成了威脅,但這種威脅更多的是一種主觀的心理威脅,它威脅的對象是公眾心目中的政府能力與政府形象。但對於媒體來說,這類「黑客事件」具有特殊的新聞價值:籠罩在黑客身上的神秘色彩,以及某些具有更大轟動效應的新聞元素,例如「平衡計劃」中的東西方間諜戰,「黑客事件」中的「中國解放軍要素」,決定了這是新聞炒作的絕好題材,同時因為此類黑客行動並沒有對國家安全造成實質性的危害,所以炒作題材並不存在觸犯「政治正確」底線的風險。而媒體炒作的結果,就是導致黑客的威脅被扭曲和放大,以及借題發揮地引發出對於一些陳舊話題的討論。炒作「黑客門」事件的媒體,最終的落腳點仍然無非是老掉牙的「中國威脅論」或者是更老的「黃禍論」,信息安全的「新瓶」中裝的實在是舊得不能再舊的「舊酒」而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23: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