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巴黎。羅浮宮

作者:xyz000usa  於 2007-9-9 05: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3評論

巴黎起源於西元前兩百年,經二千多年的發展至今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二百多萬,市區分成二十個行政區。 由西提鳥(ILE CITE)為中心,順時鐘方向向外成螺璇形劃分。 由西提鳥(ILE CITE)為中心,順時鐘方向向外成螺璇形劃分。

花都巴黎是說不盡的美麗的觀光都市,它是歐洲文與藝術的中心,文化、美術、傳統完全融合在一起,無論春、夏、秋、冬,都充滿著美麗與歡樂。 花都巴黎是說不盡的美麗的觀光都市,它是歐洲文與藝術的中心,文化、美術、傳統完全融合在一起,無論春、夏、秋、冬,都充滿著美麗與歡樂。 旅客如果走到瑪樂尼的林蔭大道,參觀名震全球的博物館、美術館、教堂,就會接觸藏在法國偉大的精神文明下面的藝術家雄渾優美的靈感。 旅客如果走到瑪樂尼的林蔭大道,參觀名震全球的博物館、美術館、教堂,就會接觸藏在法國偉大的精神文明下面的藝術家雄渾優美的靈感。 巴黎市街的吸引力,在於到處有林蔭大道。 巴黎市街的吸引力,在於到處有林蔭大道。 它不愧為時尚的發源地,銷售香水以及化粧品的商店特別多,尤其露天咖啡座更是巴黎引人入勝的特色。 它不愧為時尚的發源地,銷售香水以及化妝品的商店特別多,尤其露天咖啡座更是巴黎引人入勝的特色。

從貫穿凱旋門舊市區中心的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Elysees,經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到巴斯底廣場Place de la Bastille為止,大道的兩旁是巴黎的心臟,幾乎所有的名勝都集中在此。 從貫穿凱旋門舊市區中心的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Elysees,經過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到巴斯底廣場Place de la Bastille為止,大道的兩旁是巴黎的心臟,幾乎所有的名勝都集中在此。 商業、經濟、遊樂中心在歌劇大道Avenue de l'Opera、拉培路Rue de la Paix、聖恩諾郊區路Rue du Faubourg Saint Honore、利佛里路Rue de Rivoli一帶,領導世界流行風尚的時裝店、珠寶店林立,旅行社與航空公司也集中在此。 商業、經濟、遊樂中心在歌劇大道Avenue de l'Opera、拉培路Rue de la Paix、聖恩諾郊區路Rue du Faubourg Saint Honore、利佛里路Rue de Rivoli一帶,領導世界流行風尚的時裝店、珠寶店林立,旅行社與航空公司也集中在此。

從瑪德雷納大教堂前面通到歌劇院的瑪德雷納大街Boulevard de la Madeleine,是巴黎的繁華區,各類商店、旅館、劇場、百貨公司可以說是櫛比鱗次。 從瑪德雷納大教堂前面通到歌劇院的瑪德雷納大街Boulevard de la Madeleine,是巴黎的繁華區,各類商店、旅館、劇場、百貨公司可以說是櫛比鱗次。

在塞納河西岸,與布洛尼森林之間的區域,是巴黎高級上流的住宅區,背後的蒙馬特山Montmartre頂上有聖心教堂Eglise du Sacre-Coeur,是巴黎名勝之一。 在塞納河西岸,與布洛尼森林之間的區域,是巴黎高級上流的住宅區,背後的蒙馬特山Montmartre頂上有聖心教堂Eglise du Sacre-Coeur,是巴黎名勝之一。 塞納河南岸是大學區, 以拉丁區Quartier Latin為中心,處處充滿學術文化氣息。 塞納河南岸是大學區,以拉丁區Quartier Latin為中心,處處充滿學術文化氣息。 此外南岸還有盧森堡公園、愛菲爾鐵塔,還有許多公園、博物館和古蹟。 此外南岸還有盧森堡公園愛菲爾鐵塔,還有許多公園、博物館和古迹。 溝通塞納河南北兩岸的許多有名的橋中,以新橋Pont Neuf、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Ⅲ、協和橋Pont de la Concorde最為秀麗,它與希提附近河邊的舊書店同為塞納河吸引遊客的地方。 溝通塞納河南北兩岸的許多有名的橋中,以新橋Pont Neuf、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Ⅲ、協和橋Pont de la Concorde最為秀麗,它與希提附近河邊的舊書店同為塞納河吸引遊客的地方。

巴黎旅遊景點

1、巴黎聖母院(NOTRE DAME DE PAIRS)

聖母院是法國歌德式教堂經典之作,1163年由法國皇家和民眾協力所蓋,至1345年完工。聖母院西邊的正面上有許多雕刻皆與聖經有關,如中間的正門的雕像,乃敘述『最後審判』,其左是聖安娜,即聖母之母之事,其右則述聖母瑪麗亞的事迹。 第二層可看到28個以色列國王就是耶穌基督的祖先。 第二層可看到28個以色列國王就是耶穌基督的祖先。 第三層圓形玻璃窗前是聖母抱著聖嬰由兩位天使保護。 第三層圓形玻璃窗前是聖母抱著聖嬰由兩位天使保護。 另外,左右兩座雕像分別是亞當及夏娃,在西方被視為人類的祖先。 另外,左右兩座雕像分別是亞當及夏娃,在西方被視為人類的祖先。建築結構以拱、柱為主的歌德式教堂,不同於以牆為主的羅馬式教堂之處,乃在內部空間的擴大。聖母院長130公尺、寬48公尺、高35公尺,內部可容納九萬人。

 

2. 軍事醫院(LES INVALIDES)

 

這座長210米寬109米,雄壯的軍醫院是路易十四為醫治和收容老戰士而造。大門柵上太陽和百合花王家徽章是路易十四的象徵,當時可收容四千人。 目前約有一百多個退伍軍人在此養老。 目前約有一百多個退伍軍人在此養老。院內有一收藏豐富的兵器和武器技術博物館;從中世紀的刀槍至今最現代化的武器都有。正面前一排十八口青銅大炮自十七、十八世紀以來,每逢法國的重要日子則負責響十八響禮炮。穿過中庭到傷兵醫院另一端,聳立著半圓尖頂的皇家教堂,杜多孟教堂(EGLISE DES DOME)。建築師孟沙(J. MAUSART)於西元1706年完成,為讚頌路易十四那個時代的偉大,孟沙集合了古典建築的各種風格,完成此傑作。高107米的尖頂,整齊的比例,協調的正面列柱;整座教堂予人莊重雄偉的感覺。 原來是給傷兵祈禱的教堂,現在是拿破崙陵寢所在。陵棺周圍並圍有拿破崙的兩位兄弟的棺、第一次世界大戰英雄歐許元帥和路易十四時代的名將杜恩等棺。

 

3、拿破崙陵寢(EGLISE DU DOME)

拿破崙的七層大陵棺置於綠色大理石上,最外層是紅斑石,最內層是白鐵;另外分別包有桃木、橡木、烏木和鉛等。每年五月五日法政府必舉行隆重軍禮紀念其逝世。

 

4、巴黎軍校(ECOLE MILITAIRE)

十八世紀時由路易十五寵臣之妻龐巴度夫人的建議加上公主們的豎琴老師伯馬謝(Beaumarchais)的慫恿;利用賭牌稅和一次中彩券獎,終於在西元1772年完成這座士官學校,每年接受五百名士官給予三年一般軍事訓練課程。西元1777年成為高級軍官學校;西元1784年,十五歲的拿破崙進入此校就讀。

 

5、艾菲爾鐵塔(LA TOUR EIFFEL)

為了慶祝法國大革命百周年紀念和萬國博覽會,由艾菲爾(G. EIFFEL)設計,於西元1887年動工,西元1889年完成的鐵塔,已在1989年慶祝她的百周年紀念。本來塔底基地在西元1909年租期屆滿,後來決定在此設無線電信電話站,免除了被拆的命運。西元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立於鐵塔上的越洋無線電話站,成功地聯繫大西洋兩岸。塔高初為300公尺,改為321公尺,分成三層,有特別設計的水壓式升降機可至塔頂。自從1987年起,由電腦控制的照明設備使得白天的『鐵塔』一到晚上就變成一座『玻璃』塔,在燈光照射下玲瓏剔透,成為夜巴黎的奇景之一。

 

6、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拿破崙一世為了表揚法軍的英勇,由建築師夏勒克昂(Chalgrin )設計,並於西元1806年動工,30年後完成今天的凱旋門,高50公尺寬45公尺。 由凱旋門所在的圓型廣場向外延伸出12條大道呈星星光芒放射狀,所以又稱星星廣場;後來為紀念戴高樂將軍改名為戴高樂廣場。凱旋門是拿破崙輝煌歷史的表徵,門上所雕飾都是頌揚他的豐功偉業。如正面右下角的雕刻群像是魯德(Rude)的名作「馬賽曲」(該曲原名為)1792年義勇的出發」,左邊的則是考賀多(Cortot)的作品為紀念西元1810年勝戰的「維也納之和平」。排門下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無名英勇墓。此地乃象徵法國國魂聖壇, 此幕一年四季,天天都有鮮花供奉。 此幕一年四季,天天都有鮮花供奉。稍靠近點糾就可看到拱門內面刻有拿破崙的558位將軍的名字。

 

7、協和廣場(PLACE DE LA CONCORDE)

為歌頌法國路易十五世的光榮而蓋的這座面積8.4公畝的八角廣場;歷時20年於西元1775年完工。建築師是小加布利葉( J.A. Gabriel )。西元1770年路易十六世的結婚慶典即在此舉行,新娘是瑪麗安東尼特,但沒想到十九年後,法國大革命在此響起展開,這對當時的新人也在這廣場上了斷頭台。大革命之時,協和廣場成為「屠宰場」,後來為了祈求和平的來臨,而改為「協和廣場」。

西元1836年埃及送給法國一座來自如克梭神殿33世紀的古方尖牌,被置於廣場中心,兩邊各配設一噴泉,八座代表法國八大城市的雕像則置於八個角隅。東往羅浮宮看有小凱旋門、貝聿銘的金字塔,西向香榭麗舍大道則有大凱旋門。 南北向則有馬德蘭教堂與國會相對峙。 南北向則有馬德蘭教堂與國會相對峙。另外廣場上兩棟建築物一是海軍總部、一是克依昂旅館( Hotel de Crillons )

 

8、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 ELYSEES)

從協和廣場至凱旋門全長1.8公里,栗樹和梧桐植於兩旁,是花都夜巴黎在夜的動脈里,最炫目的大道。十六世紀時,此地原是一片沼澤,十七世紀始由勒諾特(Le Notre)建築師整治規劃。1709命名為香榭麗舍,即希臘神化中的「樂園」。

9、馬德蘭教堂(L'EGLISE DE MADELEINE)

 

馬馬德蘭教堂以其特殊的外型和地利成為巴黎名勝之一。西元1806年,拿破崙命以希臘古典神殿式來建造一座「歌頌法軍的光榮的神殿」,此後,這座建築的功用幾經改變,最後於西元1842年捐獻給天主教會成為今日的馬德蘭教堂。 這是一座沒有十字架也沒有鐘樓,奇妙的希臘神殿式天主教堂。

 

10、巴黎歌劇院(LOPERA DE PARIS)

巴黎歌劇院是歐洲最大的歌劇院,也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可容納二千多位觀眾。西元1860年破土,並於1875年落成,由建築師卡賀涅(Ch.Garnier)設計,他集合拿破崙三世之前所有的建築式樣,完成一種折衷后典型的第二帝國式建築物。目前歌劇院還包括芭蕾舞學校和一座圖書館。

 

11、羅浮宮(MUSEE DU LOUVRE)

原本是法國國王菲力浦奧古斯特(Philippe Auguste),於西元1200年為防巴黎西塞而建的堡壘,十四世紀時,查理五世將其改為皇宮,到法蘭西一世,下令拆掉堡壘改建成文藝復興式的皇宮。目前最古老部分是蓋於16世紀,現為正方形皇宮的西南兩翼以及濱河畫廊。十七世紀路易十三計畫將方形宮擴大四倍,路易則繼續完成方形宮並開設阿波羅廳。小凱旋門和北廊工程計畫始於拿破崙三世,才有今日的全貌。自西元1682年,路易十四決定把皇宮遷至凡爾賁賽后,羅浮宮一度曾為當時的藝術家們分佔。法國大革命後於西元1793年改為博物館。 收藏品達三十萬件。 收藏品達三十萬件。現在的羅浮宮包括博物館以及法國財政部。西元1988年大羅浮宮計畫完成時后兩者將遷移;並且在拿破崙正庭中,出現由中國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的地下進口,外形為透明金字塔狀的入口建造完成,羅浮宮成為一個完整的博物館。目前其藏品包括:古東方、古埃及、古希臘和羅馬文物;雕刻、繪畫、素描及工藝品等七大部門。當然,世界各國來到這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的羅浮宮博物館,最重要的是為羅浮宮三寶:米羅的維納斯、勝利女神和蒙娜麗莎的微笑。這三寶都是世界上難得見的真品。

 

另外,如果您去巴黎,如果您對文學,科學,歷史,自然感興趣,記得去訪問先聖祠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 – PANTHEON)。 一定不會給你留下遺憾!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bluesmood 2007-9-23 11:14
看到盧浮宮魅影和法老的棺材了嗎?
回復 xyz000usa 2007-9-23 23:41
沒有,到處都是人影。。。:)
回復 stellazhu111 2009-2-18 12:54
u r ...heihei....kool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0: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