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提高英語的歷程 PANDAJ的

作者:ilovedarcy  於 2007-7-14 22: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趁著周末,我就把我想到的都說一下,因為下周繁忙的考試和project季節又要到來了,沒什麼時間了。

我覺得我在這個問題上還是比較其它問題有發言權的,因為不謙虛地說,除了我LG外,在我周圍我還從沒碰到哪個移民的英文比我說得好的,比我早來幾年的都不行。我相信當然還是有比我說得好的,只是我目前沒碰到過。我LG屬於特別有語言天賦的那一種,他學任一門語言,口音都能學得象native,不能以他作為榜樣。我屬於比較普通的,我能做到的,就是大家通過努力可以做的。LG的英文說得好,但他從來沒能幫助我一起練習。不過他還是給了我幫助,就是說起到標尺的作用,可以簡單地對我說行或不行。

我的經驗是,第一個重要的辭彙關,最好在國內過了。這個起碼可以保證你閱讀沒有問題。我出國前考過GRE,雖然分數不太高,但辭彙是沒什麼大問題的。我的問題在於聽和說,寫稍好一點,但也不成。

這個說的問題,我先從朗讀開始。我訂了一份英文日報,每天朗讀。開始LG說他根本不知道我在讀什麼。我的問題有二,一是發音不標準,二是我分不清句群的關係,其實大家說話都是有節奏的,但我常常分不清哪些詞屬於一個句群,比如我們中文說「分不清你我」是「分不清---你我」這個節奏說的的,但如果我說成「分不---清你----我」或「分---不清你----我」,人家聽了就會很confused,這個擱英文里也一樣。解決的方法,就是下苦功。我曾經說過,發音不標準,那就查字典,一個字一個字糾正了。有人覺得這不可思議,事實上,我就是這樣做的。是的,在一個語言環境里,聽別人正確的發音也是一個方法,但起碼的要求是,你原來的發音不要錯得太離譜,或者根本不知道怎麼發。語言環境是起到提高的作用,在這之前,基礎是必須自己打的。至於句群呢,就是練習了,讀得多了就有體會了。我後來拿起報紙就讀,能夠讀得一點結巴沒有,就象說話一樣有節奏一樣自然,LG完全能聽明白我在說什麼。這個過程並不太久,兩個多月吧,我每天都讀的。這個讀呢,除了發音和句群外,還可以讓你的舌頭靈活起來,起碼單詞與單詞之間的發音轉折你要熟極而流,不然表現在你說話上,就是結巴。

聽,就是三個字:下苦功。我炒菜也在聽收音機,睡覺前也戴著耳機聽,一聽就是兩三小時。開始時我只能catch幾個單詞,沒關係,硬聽。慢慢地,catch住的詞越來越多,最後連快得象評書的路況和天氣報告每個單詞都聽得一清二楚。這個過程,大概是三四個月吧。

事情到這裡非但沒有結束,相反,這才剛剛開始。到了這一步,我才有了提高的基礎,後面是系統的練習和提高。我先是參加了一個教會的聖經學習班,發表種種言論意見,這一步是表達我自己的意思。開始,當然都是簡單句。但起碼你要做到簡單句也要熟練。後來我參加一個比較高level的英文會話班,這時我的英語已經說得很流利了(就是我一開口,本地人第一句話會說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所以我參加這個班遲了一點,和同學一聊天我已經知道我的水平比他們任一個人都好(最後確也是我最高分,輕鬆A+),但我還是進步很多。原因在於我們做練習時,要向對方長篇大論地講故事,事實上,是看一篇文章,記下要點,然後向對方複述,對方是沒看過這篇文章的,他聽不懂就會問問題,你就要再解釋。我的進步在於大大提高了語言組織能力,對方聽不懂,我馬上知道我原先的表述有問題,可能是漏了關鍵點沒說,也可能是我的句子有問題,我會換一種方式來解釋。這個練習非常能鍛煉人的表達能力。不信,你可以試一下用中文複述,恐怕開始都會語無倫次。最後一個讓我進步的關鍵,是我參加了一個很高level的writing workshop。我進一步學會了如何有條理地組織自己的觀點,學會用連接詞表達上下句的邏輯關係。簡言之,我學會了如何用最簡單的方法有條理地讓別人理解我的意思。我所寫過的貼子都是沒打草稿的,你們稍為注意一下我寫過的貼子,會發現我在開頭必然會說明我這個貼子的主要意思,每段必然會有主題句,內容全是對主題句的闡述,絕不會出現和主題句不match的例子和闡述。我提出論述的意思,必須會舉例子,我舉例子超過兩個以上,必然會分層次......是的,我並不需要讀者注意到這些,但得到的結果就是,你們非常容易明白我所說的意思。因為發貼,我寫得比較隨意,但是這些經過嚴格訓練的東西已經成為我的習慣,還是能看出大概來的。不但寫東西是這樣,我用英文說話、做報告都是這樣。正因為英語不是我的母語,我需要這些清楚的結構讓別人直接了當地明白我的意思。我要表達的越複雜,清楚的結構越重要。

後來我進入大學,因為周圍的人大部分人英文是母語,我提高的方面就是說得更純熟、發音更標準。但是基礎都是前面打的。

我要提醒一下一些錯誤的觀點。一是認為進入這個環境了,語言自然就提高了。不是這樣的,因為你到了一個新環境,你認識的人不多,一天可能只說20句話,還有18句是對家人說的,另2句是hello & thank you,怎麼提高?第二個誤解是上政府資助的語言program,我不是說那些program不好,而是不夠好,上是可以上的,但不要寄希望幫助很大。因為免費,人很多,老師無法顧及個人需要,班上的同學水平都和你相似,可能比你更差,進步會很慢。如果真的想下狠心提高了,上那種大學辦的,一班不能超過20人的小班課,是有點貴,200多塊40學時,但只要你認真對待上課和課後作業,效果是一分錢一分貨。你可以一周上兩次大學辦的,其它時間上政府免費資助的。

另兩點建議。一是不要急於求成,認為說得越快越好,要靜下心來揣摩發音特點和句子組織。二是要大膽,上課勇於問問題,就我所見,移民學生上課一般都是一聲不吭,沉默地來,沉默地走,這樣子,辜負了你的學費啊。

我說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各人的條件也不一樣,不要一味地生搬硬套。但是大概的過程和意思,我想應該是差不多的。

最後祝大家早過語言關,順利找到自己的位置!

【以上內容為會員個人觀點,並不代表驛路楓情-加拿大移民論壇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1:1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