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家中有一副畫,鑲在鏡中。畫題曰『蘇堤春曉』。畫的意境朦朧,古樸典雅。畫中一葉扁舟,兩人對坐,蕩漾在一座半月拱橋下,湖中也有一艘大船,遊客成排而坐。這副畫應是
50年代甚至是解放前的作品。
小時候常常站在這副畫前,為它著迷。身在北方,山多水少,對畫中的南方景色心神馳往。後來讀了白居易的憶江南,更是堅定了信念,不游江南,枉費人生。
江南好,好在水肥草長,輕緩慢柔,真魚米之鄉也。近來太湖和巢胡傳來藍藻激增的消息,更早前有報導說浙江湖州一帶鉛污染,這些並不能令人驚訝。江南人口稠密,經濟發展速度很快,國內政府官員一心謀求經濟發展,商人一意賺錢,普通百姓影響力微弱,所以這個經濟發展是以環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人的健康和美好家園為代價的。而藍藻本身雖然對人沒有直接益處,但我相信,一潭死水,深受污染,藍藻就是自然賦予的最好的凈化植物。
與水資源相比,國內的空氣同樣倍受詬病。前日,有報導說北京的空氣污染是農民燒麥秸引起的,這應該只是一些人的借口。其他時候中國的大城市還不是霧都茫茫?空氣污染關鍵是兩個因素:發電廠燒煤排廢氣太多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等),中國的機動車數量相對城市面積太多。普通的水汽霧很薄,大概只有幾十米厚。而據說煙霧厚度可以達到三千米厚,所以北京的太陽像月亮。現在任何時候看到中國的電視畫面,除了青藏高原外,其他地方都是煙霧茫茫,廣州九江斷橋的照片就是例證。
為了減少空氣污染,發電廠應該把煙塵處理之後再排放。中國應該適當收取汽油稅,限制汽車數量發展,鼓勵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