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掉了幾句政治敏感的話,希望網管不再刪掉此文。
黑石公司作為私人投資公司,其主要員工即從事投資方面的員工大概只有數百人。至於有報導說黑石公司擁有
37.5萬員工,那沒有什麼意義,因為黑石公司融資買斷的房地產和其他公司總規模恐怕沒有這麼。彷彿你買了WAL-MART
的股票,並不等於說你就有了十幾萬員工。市值900
億美元的高盛公司只有幾萬人。如果按中國投30
億美元占黑石公司的8%
股份的話,那麼黑石公司的市值為375
億美元,黑石公司計劃在六月份IPO
。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政府投資黑石公司要遵循以下條款:
A)中國持股不超過10%,以防引起美國政治方面的反彈。
B)自願放棄股東投票權並且不影響黑石公司的決策。
C)4年之內不把所持股票賣掉。之後每年最多可賣30%。
D)1年之內中國不得給黑石公司的競爭的私人投資公司投資。
等等。
針對這些條款,本人意見如下:
A)和B),先畫地為牢,造成極不好的先例。沙特王子十幾年前投資花旗公司,最高持股達25%,在美國政府的干預下,持股降到15%。但是至少他在董事會中擁有相應的投票權。
B)和C)等於給了黑石公司空頭支票。黑石公司賺了錢管理層分掉或虧了錢,中國都無權干涉。
D)若中國(包括香港)有私人投資公司同黑石公司是競爭的,中國也不能投資嗎?此外,政府和私人畢竟不一樣,若是美國有同黑石公司是競爭的私人投資公司起訴中國政府又如何?
黑石公司的經營模式基本上是貸款買公司。這種投資方式無論過去多麼成功,華爾街的共識是現在這些私人投資公司達到了頂峰。而黑石公司在六月發行股票,正說明其經營方式不可能保持以前的水平,所以要通過
IPO
減少債務,此外當初的合伙人也可以通過賣掉自己的股份兌現個人贏利。
總的來說,沙特和其他阿拉伯石油國家石油美元多多,人力有限,把資金給美國的私人公司來管理可以理解。但是中國人力豐富,競爭力好,人才年輕向上,市場廣大。為什麼要把錢給美國人管呢?你自己就可以買美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嗎。以
CONOCO PHILIPS
石油公司為例,其P/E
比僅僅7
點5
,為什麼不買它10%
呢?更重要的是,中國要看好自己的後院。以娃哈哈集團為例,當年為了融點資和學點東西,結果把30%
多的股票賣給法國的DANONE
,另外10%
多賣給法國駐香港的PARIBAS
銀行,結果PARIBAS
把自己的10%
多賣給DANONE
。DANONE
有了51%
的控股權,現在要把娃哈哈的創始人徹底逼退,一家民族品牌在中國還在發展初期就讓人控制,損失無量,因為現在世界上的市值數千億美元的公司,哪一家當初不是始於纖毫。娃哈哈學到痛苦的一課。DANONE
反而從娃哈哈學到了小瓶裝的液體酸奶,小孩喜歡,特賺錢,在全世界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