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的偽君子是怎麼煉成的?

作者:華夏之聲  於 2008-3-2 04: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作者:嚴立真 提交日期:2008-3-1

  中華民族向來是一個講究道德教化的民族,這種道德教化從思想文化的層面來審察,是人類最高明的道德體系,較之西方人的道德體系要高明許多。西方人的傳統文化是宗教文化,他們的宗教文化就像他們的十字架一樣,是侵略型的文化。就像勃納德•貝倫森所評論他們的藝術創作現象一樣:「我們歐洲人的藝術有著一個致命的、向著科學發展的趨向。而且每幅傑作幾乎都有著讓人無法忍受的、為瓜分利益而鬥爭的戰場的印記。」因此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就曾經說過真正能救世的文化是中國文化。
  為什麼是中國文化呢?
  因為真正懂得中國傳統文學精髓的、又不受統治階級意識形態左右其思想的人,他們的品性向來是溫良的。因為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是講求心靈美的文化,不喜歡西方人那種「強權文化主義」。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是講究與萬事萬物和諧共處的文化,所謂的以和為貴。這種溫良的品性,意味著沒有冷酷、過激、粗野、暴力以及在為人上要做到善良和正直(賢、良、方、正)。但能真正學懂中國傳統文學精髓者,歷來是極少數的士人。大多數中國人所受的教育,基本上是被統治階級異化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愚民教育。因此從政治的層面來看,中國傳統文化被統治階級利用后,便變成了最束縛人自由的精神枷鎖,這裡我將其故且稱之為「世俗的傳統文化」。尤其在中國的封建社會裡,那種極度宣講道德教化,卻極度缺失保護人權制度的年代里。那些有機會幹壞事而能發達的中國人,向來是「最愛面子,最不要臉」的偽君子。
  中國的偽君子跟西方有法制傳統制約不道德行為的偽君子不同。比如《偽君子》中的主角答爾丟夫,他再怎麼偽君子,他不可能偽君子到被法辦的時候還會找種種道德的理由給自己的臉上貼金。但中國的偽君子,卻會這麼干。古代的咱們不去論了,就論當代的,比如前些年媒體所報道的某貪官一案,那貪官在被審察期間,居然把自己說成類似劫富濟貧的英雄好漢。他狡辯說自己之所以受賄,是因為想拿錢去幫助那些窮人。又比如王躍文先生的《梅次故事》里的那個會表演的貪官陸專員(陸天一),為了向民眾顯示自己的「清官」形象,當眾砸爛那些在娛樂場所用公款消費的官員們的公家車。這種表演是中國偽君子,最拿手的伎倆,老百姓也好這口,這是典型的法盲心態使然。
  為什麼中國的偽君子會如此愛面子而不要臉呢?
  我想這跟中國人向來重道德,輕法制的傳統有關。在中國的偽君子眼裡,道德是自己行騙的最佳工具,因為大眾容易上他們的當;而法制方面又嚴重缺乏制約他們作惡的有效機制,使得他們在中國從底層無賴到上流社會的達官貴人,都能幹著偽君子的勾當,橫行無阻。一旦出事,便不知羞恥地想盡辦法給自己的臉上貼金,想以此來取得道德上的支持。
  最近「許霆案」,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我們且不論他的罪行該不該被判無期徒刑,這是法學界應該認真對待的問題,在此方面我不想胡亂攙和。我只想藉此案許某對自己偷盜行為,在法庭上做的自我狡辯說一說。
  眾所周知,許某把自己的偷盜行為狡辯成是為了保護國家的財產。這種不知羞恥的言行,令人不免在同情他不幸遭遇的同時,難免不憤慨他無羞恥感的人品。許某這種狡辯的無恥言行,正是中國式的偽君子心態,他只不過是底層的中國偽君子,還算不上什麼高明的中國偽君子。君不見那些大學里的「學閥」(毛澤東造的名詞),一個個站在演講台上對天真的學生宣講仁義道德的同時,背後卻大搞道德敗壞的腐敗教育么。他們把學來的知識偽裝自己達到了又做婊子,又立牌坊的高度。這才是中國一流的偽君子,許某隻是中國式的偽君子里的一個小小的跟屁蟲,不足掛齒。
  你們想一個個為人師表的知識分子都如此愛面子不要臉了,一個小小的普通老百姓他能有什麼智力來認清羞恥感對他做人的重要意義。所以我認為這不能單怪許某不要臉,要怪就得怪咱們這個國家的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漏洞。什麼漏洞呢?就是只重道德層面的教條主義的教化,卻輕視法制層面對人作惡的制約機制的建設。可以這麼講,中國人在道德教化的道路上走到今天,大部中國人所謂的溫良品性,不是真正達到了「知識即善」的境界,而是在人權得不到保障的專制下變成了一種假裝溫良的奴才心態。君不見中國人的欺善怕惡的傳統么。像魯迅所說的,抽刀向更弱者砍去。
  中國封建社會裡的百姓向來沒有爭取到做人的基本權利,在那種高壓政治環境里生活,人們難免會出現欺善怕惡的病態心理,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是一種正常本能受到壓制后,而形成的變態的發泄方式。這方面的證據,中國人歷來著名的窩裡斗現象就是最好的證明。
  中國的傳統社會裡,人與人之間,只講禮不講理。孔子說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倫常禮法,咱們先不去討論孔子講此番話的真正用意,是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還是別的。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國人眾所周知的事實: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因此被政治化的孔子及其思想,便成了統治階級的「幫凶」,所謂你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你就必須做到「克己復禮為仁」。有了這種禮教枷鎖,上者無論他如何混賬,他都是有理的,都能為所欲為。下者只有服從的份,一旦想跟上者講點道理,不但被上者大罵:「反了,反了。」而且還有一幫愚民必定斥其為大逆不道和作上犯亂之徒。這樣一來,君不見中國曆朝歷代,那些貪官污吏或小人,有幾個不是標榜「以天下為己任」或裝成正人君子形象的。但他們事實上所乾的勾當呢,又哪個不是干著禍國殃民的。
  其實在中國最可怕的不是真小人,最可怕的是偽君子。真小人好比野狗,它不會偽裝,你遠遠看見了還有機會跑開。而偽君子呢,他們最愛面子,卻最不要臉,在人前他們總是擺著一副正人君子的光輝形象,此種伎倆如同那種會喬扮捕食的烏賊,把自己的外表喬扮的美艷無比,一旦上當者中計,他們會一口將其吞入腹中。
  因此,在這種只講道德教化,不講法制和人權的社會裡,百姓一心只有把和平共處的願望寄托在道德上,總希望做皇帝的像柏拉圖所設想的是「哲人王」,希望當官的個個像包青天,擇鄰居則希望個個「里仁為美」,但他們從來無法奢望,如何用法制去使作惡者的言行受到應有的制裁。所以壞人在這種社會裡,便極容易利用這種思想文化,把自己喬扮成君子的形象,到處招搖撞騙。
  暴君在未被推翻之前,總愛擺出一副愛民如子的偽善嘴臉;貪官在沒被繩之以法之前總喜歡在百姓面前擺出一副公正清廉的嘴臉;婊子女神主義者們在沒被撕毀其畫皮之前,便以「衛道者」的姿態示人。
  然而,他們這些偽善的表演,並不能真正瞞住所有的中國百姓。不信,君難道沒聽古人說過「好心沒好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見人只說三分話,莫將一片心全拋」、「聽話聽反話」等等的俗語么。對於這些欺騙的把戲,老於世故的中國人都門兒清,都知道中國人這一套「最愛面子,最不要臉」的潛規則把戲。只有那些天真而又善良的中國人,才會相信那些只講道德教化卻不滿足百姓基本權利的欺騙把戲。
  這樣一來,就使得某些偽君子,假戲做多了,自然而然就難免會「假戲真做」起來了。當他們的畫皮被公正嚴明的法律撕毀后,他們仍然還不忘裝君子表演一番,想從中再次撈點以前做偽君子時所得到的虛榮心。這就是中國的偽君子,他們不是天生的壞種,而是中國傳統文化(世俗的傳統文化)只注重對人進行善惡道德教化,卻輕視法制對善惡制裁的必然產物。在這種畸形文化和制度里孕育出此種「愛面子,不要臉」的無恥之徒,是不足為奇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4: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