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反右運動50周年(1):反右背景

作者:華夏之聲  於 2008-2-14 11: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BBC中文部記者嵇偉/2007年是反右運動50周年。50年前的這場波及中國各階層的大型政治運動使一百多萬人,其中絕大多數是知識分子,陷入了政治的最底層。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發動的反右運動,對中國後來歷史的走向以及當今中國的思想與政治形態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中國共產黨至今未能正視半個世紀前的這段歷史。然而,了解這一歷史才能了解現在的中國。BBC中文部記者嵇偉採訪了大批反右運動的當事人和研究這場運動的學者,製作了八集特別節目。()

BBC「
反右50周年」特別節目錄音(一)()

第一集:
反右背景()

2007年6月底在美國洛杉磯召開的「
反右運動五十周年國際研討會」的主持人之一、反右和文革的研究學者宋永毅教授說:「1956年蘇共的解凍和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實際上是對整個斯大林主義提出了挑戰。斯大林主義在中國的忠實執行者是毛澤東。所以毛澤東要搞反右,就是把赫魯小夫在國際上的引起的這種自由知識分子擁護的這麼一種解凍的傾向壓制下去,絕對不讓民主有任何可能。」()

赫魯曉夫報告在中國共產黨內也引起相當大的震蕩,在紐約的中國政治評論家和《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說:「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否定斯大林在所有的共產黨國家引起了很大的地震,也影響到中國。中國在開八大會議強調,要反對個人崇拜。在新通過的黨章報告不但寫有反對個人崇拜的字句,包括毛澤東思想也不怎麼提了。」()

中共八大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很特殊的一次會議,它一共開了兩次,第一次會議在1956年9月,第二次會議在1958年5月。在
反右運動前後召開的這兩次會議有很大的不同,這些不同也能說明反右運動發動前的黨內背景。()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講座教授、中國政治評論家吳國光指出:「八大一次報告,劉少奇的政治報告大約有四萬五千字,很長的,其中有四次提到毛澤東的名字。到了一年半以後,1958年5月,同樣一個人劉少奇做的政治報告,篇幅減少了一半,大約兩萬兩千字,提到毛澤東的名字23次。毛親口說:1956年這一年,我心情壓抑,非常不愉快。」()

但是在1956年初,中國完成了農業合作化運動,毛澤東還非常興奮的表示,要在不久的未來完成中國的現代化建設,15年內趕超英國。但是他的經濟浪漫主義不僅導致國內物質供應的短缺,更引來了劉少奇、周恩來和陳雲等黨內高層領導人的反對。()

吳國光說:「1956年的初夏,共產黨內主管經濟的領導人,提出來反冒性。56年的六月,在劉少奇的策劃下,寫了一篇社論,叫既要反對右傾保守,又要反對冒進。毛澤東在55年的12月,給下一年的八大定調子,就是反對右傾保守。結果到了六月份,這幫中共領導人全部反對冒進。
反右傾保守就變成是不再被提起的話題了。你如果看毛在1956年到57年間講的話,他明確地說,『反冒進就是反我』。所以我想毛感覺到,他在中共制定政策的權威已經削弱了,他個人在中共政治局的影響力也大大下降了。正好在這個時候出現了赫魯曉夫的二十大,批判斯大林,毛就感覺到,『你看我還沒死呢,我的同事已經開始對我這個態度了'。」()

除了共產黨內部的權力鬥爭之外,當時的中國政局並不穩當,中國工人、農民和學生中出現越來越多的罷工罷課和示威活動。()

至少出版了五本有關
反右運動紀實文學的著名作家葉永烈說:「在中國開始出現了很多學生遊行,罷工。1957年的上半年,越來越多。毛澤東就提出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概念。隨著事件的發展,他就提出來中國共產黨要整風。在接下來是民主黨派整風。」()

2005年去世的著名右派劉賓雁採訪過當時的工人罷工。原北京大學教授、研究中國當代思想史的學者錢理群介紹說:「當時有很多農民工人在鬧事。劉賓雁在57年五月奉劉少奇的指示到上海罷工的一個工廠調查,戴黃到農村去調查。他們調查的結果是一樣的:現在的工廠農村都開始出現了特權的階級。這個特權的階級跟工人和農民有衝突。所以他們分別上報毛澤東。」()

但並不是所有研究
反右運動的人,都同意當時的國際國內背景對反右運動有決定性的影響。法國政治與思想史研究中心的歷史研究學者陳彥博士認為,反右運動是共產黨制度的產物,與外界背景沒有多大關係。「共產主義的集權主義和希特勒的納粹的集權主義重大不同的是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比希特勒的要強大得多。因為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有理想的光圈,他是烏托邦標榜的平等和支援美好的將來。一直到現在都應該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之一。在這樣的一個大前提之下,意識形態公用,就是把所有的社會個體都筐在這個意識形態大的構架之下。灌輸這個意識形態,讓你接受。你如果全部接收這個東西,就說明你認同了我的意識形態。但是,還有不認同的,你怎麼辦?我用暴力的手段強迫讓你來認同我。反右在這個機制下發生的。我讓你給我提意見,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我等著你認同我的意識形態。但是結果是你確實是提出了很多批判性的意見,這些意見都是針對共產黨的合法性。比如說政治設計院,平反委員會,儲安平的黨天下,就表示意識形態的認同失敗了。在這種情況下,用國家機器的手段來鎮壓,就是他邏輯上正常的推進了。」()

回溯中國共產黨建國后的歷史,幾乎每一個篇章都離不開與不同政治見解者的鬥爭,也就是所謂的政治運動。從1949年到
反右運動之前的1956年,短短七年中發起過的政治運動包括1950年與土改運動并行的鎮壓反革命運動和三反五反,然後是連續幾年一連串直接針對知識分子的《武訓傳》批判、《紅樓夢研究》批判,和批判胡風反革命集團,緊接著就是1955年導致兩萬一千三百多人被判死刑,四千多人自殺或失蹤的肅反運動。但是令許多後來者費解的是,在剛剛經歷了三反,五反,尤其是肅反這樣慘烈的政治運動之後,幾乎成為驚弓之鳥的知識分子,為什麼在57年春夏之交的'幫共產黨整風'的鳴放運動中又敢站出來說話,給了毛澤東一個開展反右運動的最直接的口實呢?這也是反右運動不可或缺的背景。()

宋永毅認為:「因為三反,五反還不是大規模的針對知識分子的。基本上還是針對舊王朝的殘餘。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上來說,正是因為三反,五反,1955年搞錯了很多知識分子,積累了很大的民憤。知識分子敢于于提這個意見。」()

但是象武訓傳批判、紅樓夢研究批判和對胡風反黨集團的批判這些針對知識分子的運動呢?葉永烈說:"針對知識分子的這三件事情都不是太大的事情,都是局部的。所以在知識分子中間影響還不是太大。尤其是在毛澤東提出的言則無罪,歡迎民主人事幫助共產黨整風。在這樣的背景底下開始大鳴大放。這個時候知識分子才開始說話。"()

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觀察》網主編陳奎德也認為,是毛澤東的幾次報告感動了那些本來已經失望的知識分子。"本來中國的知識分子已經覺得沒有什麼希望了,但是在包括斯大林這個事件的刺激下,特別是毛澤東做出非常開明的姿態,做了幾次報告,特別是關於人民內部講話的報告,實際上他在上層知識分子和中共上層黨內做的報告是非常開明的,就是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等。但開始很多知識分子還是有戒拒性。有一篇文章是非常典型的,代表知識分子心情的,費孝通叫《知識分子的早春天氣》,乍暖還寒。這和毛澤東反覆做了幾次非常開明的報告有相當大的關係。也和斯大林偶像被消除了以後,整個國際上比較開明的氣候,有一定的關係。"()

在美國的
反右運動研究學者丁抒教授解釋當時知識分子的"早春天氣"心理。"有一句話就是,以前叫敢怒而不敢言,現在是不敢怒也不敢言。過去還是提過一些意見的,都說你是反動組織,反動集團,這都已經有先例了。所以開始沒有人敢提意見,大家還是觀望,怕秋後算帳。有的人就提出來,要我發言,除非給我一個鐵炕,保證你以後不加害於我。但最後在反覆的勸誘下,還是開始提意見了。"()

在美國的中國政治評論家、《動向》雜誌主編張偉國認為,當時的知識分子對共產黨仍然抱有幻想。"我想這是有兩方面,一是共產黨在49年之前與中國知識分子有合作的關係,或者講他是在相當程度上利用了中國知識分子,要求中國推進民主和反對蔣介石黑暗獨裁的這種嚮往。49年以後,這種中國知識分子嚮往的慣性仍然存在。而且共產黨在經濟方面,在社會治理方面掃除腐敗陰暗角落,比如說妓女,嫉妒等。好象是給社會帶來的一種新的氣象,讓知識分子感到有某種希望,所以他們還跟共產黨的失誤表示他們的願望。最根本是實際上沒看透共產黨的本質,對共產黨還抱有希望。"()

也有部分學者認為,當時的知識分子敢說話,是因為中國剛剛經歷了共產黨統治最好的時光。著名中國作家、原光明日報記者戴晴就持這種觀點。"從1949年到1956年,那個時候大家都認為是共產黨統治中最好的六年,雖然那時包括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還有寒戰,可是還是覺得是最好的。因為中國的苦難太多了,二十世紀初以來就沒有過安定的時候。中間就僅僅有幾年才是沒有戰爭的。那麼的運動的對象命運固然悲慘,但是他們在整個人口的比例裡邊,畢竟是一個小的比例。"()

那麼當時各界人士,尤其是知識分子和民主人士對共產黨提出了一些什麼樣的批評,導致後來一百多萬人的厄運呢?()

丁抒教授總結了57年知識分子所提的幾大類意見。"有幾大類意見主要是肅反的,按照毛澤東的說法,全國審查的四百萬,這個審查都是利益攻心的,所以很多人對肅反提了意見。另外是想蘇聯一邊倒提了意見,可是對學生來講,他們提意見就更廣泛的指向社會的痹症,包括一黨專政的弊病問題。統戰人士和民族黨派人士提的意見最尖銳的就是一黨專政和黨天下的問題。"()

這場幫助共產黨整風的運動,在幾個月後演變成百萬知識分子的噩夢。那麼毛澤東究竟為什麼要發動
反右運動?整風是不是他引誘知識分子上鉤的大陰謀呢?在下一集節目中,我們來討論這個問題。(chinesenewsne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3: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