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反右運動50周年(3):風暴來臨

作者:華夏之聲  於 2008-2-14 11:3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BBC中文部記者嵇偉/2007年是反右運動50周年。反右運動是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在1957年發動的第一場波及社會各階層的大規模政治運動。上百萬中國人在這場運動中遭到殘酷迫害,許多人死於非命。反右運動對中國後來歷史的走向以及今天中國的思想與政治形態都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BBC「
反右50周年」特別節目錄音(三)()

第三集:風暴到來-右派們厄運的開始()

1957年5月,在毛澤東和共產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等聽上去充滿誠意的勸說與保證下,人們,尤其是自由派知識分子,開始放心大膽的說出憋在心裡已久的話,來幫助共產黨建立一個在共產黨執政前承諾的讓這些知識分子嚮往的社會主義民主中國。鳴放的高潮是後來成為
反右史中最重要一節的北京大學的5•19運動。()

現居美國的原廣州暨南大學教授陳斯駿,也是當年北大的學生右派之一,他回憶5•19運動的開始:"就是在北大的大禮堂外牆上出現一張大字報。這張大字報是歷史系55級,我是54級,大概是4個還是5個
共青團員寫的一張大字報,問北大的團委,我們學校的共青團參加全國共青團代表大會的代表是怎麼選出來的。但是它點燃了北大的大字報浪潮。後來出現的大字報呢,其中有些用共產黨的話來說呢,就是很露骨的反黨反社會主義。有張元勛,沈澤宜寫的詩《是時候了》,還有譚天榮的《第一株毒草》。"()

北京大學在1957年有百分之十的師生被打成右派,5•19運動的帶頭人之一、當年北大物理系學生譚天榮說,他只是在大字報中書生氣的對人民日報社論中有關斯大林錯誤的問題作理論上的反駁而已,不料卻因此成了大右派。"我那個時候呢,可以說是一個十足的書獃子的問題。那個時候批判斯大林,當時《人民日報》有兩篇社論,前面有一個《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紀念》,後來又有一個再論。這兩派文章,特別是那個再論,強調出現斯大林問題啊,就是因為斯大林驕傲了。我當時就對這個不同意,也提出一些意見。我說這是赤裸裸的唯心主義。就是因為這一個問題,我竟然成了大右派。"()

另一位5•19運動的領袖人物之一陳奉孝,談到他們那張引發後來北大校園鳴放高潮的大字報。"第三張大字報就是我,張景中,楊路,張世林我們四個人,貼了一張《自由論壇宣言》,提出了四條政治主張。到了晚上,張元勛貼了那首詩,就是《是時候了》。這首詩的鼓動性很大。一下把全校就鼓動起來了。等了一晚上,第二天就出現了上萬張大字報。"()

還有一位在回顧
反右運動時不可或缺的人物,就是當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的軍隊調干生林希翎。"我當年21歲。簡單的來講,打我右派啊,主要是我在北大和人大6次演講,對當時共產黨的內政外交國際幾個方面比較全面地提出了一些質疑啊。我那個時候說中國的社會主義是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是封建社會注意。這是最大的罪名。"林希翎是中國政府至今不予改正的幾名右派之一,她的演講對57一代的大學生有著巨大影響。那麼為什麼那些大學生,當時會如此積極的響應毛澤東幫黨整風的號召,如此激烈的鳴放呢?()

原北大教授、中國當代思想是研究學者錢理群認為,他們主要是受了赫魯曉夫秘密報告的影響,以為能在中國發動一個社會主義的民主運動。"雖然沒有在中國公開發布赫魯曉夫的報告,但是當時的大學生們是可以看到外國的報紙的。所以後來成為北大學生運動領袖人物之一的陳奉孝當時就看到秘密報告了。所以當時林希翎也是看到秘密報告的。所以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和後來的匈牙利事件呢,實際上對當時大學生們和知識分子很有影響。他們有一個雜誌叫《廣場》雜誌。在這個《廣場》雜誌的發刊詞上呢,就非常明確地提出來,我們要發動一個社會主義的民主運動,一個新的'五•四'運動,新的思想啟蒙運動。"()

錢理群教授還總結了5•19運動中大學生們的訴求。"我總結了一下呢,他們大概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訴求。第一個方面呢,就是非常明確地提出來,要真正的社會主義,因為他認為當時中國呢,是一個封建社會主義,而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他們理解的社會主義呢,它是民主的,應該堅持公有制,反對特權制。當時北大的學生就非常熱烈的討論,在中國是不是已經出現了特權階級。他們的結論呢,是中國已經出現了,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的這樣一個利益集團。所以他們要反對特權制,要維護公有制。第二個要求呢,就是要維護憲法的尊嚴。就是被毛澤東拋棄的那個憲法。同時要維護人權的尊嚴。第三個訴求呢,就是他們要求一個思想的解放運動。打破黨的神話,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宗教化。第四個具體的政治上的訴求,就是陳奉孝他們了,非常明確提出幾個東西,黨委要退出學校,廢除馬列主義做必修課。廢除檔案制度,要求言論,出版,結社的自由。因此就形成一個很自覺的民主運動。"()

但是也有人提出對5•19的評價過高了,陳斯駿就認為,當時學生被毛澤東打得一敗塗地,而且歷史證明,學生運動只是被毛澤東利用的一步棋。"很多人多說,'5•19'運動是啟蒙性的,科學性的,一次民主的大動員。我覺得對這樣的評價是高了一點。因為,在這場鬥爭里,毛澤東是高屋建瓴,一下子就把學生浪潮打了下去。據說北大一共劃了800多右派。北大的師生員工就是1萬多人,差不多10%啦。但是實際上還不止。所以說,在這一場殘酷的鬥爭裡頭,學生完全是一敗塗地的。在這種情況下對學生運動的評價過高就說不過去。而且歷史證明了一點。到了1966年文革開始,學生運動就變成了紅衛兵運動。完全是毛主席的走卒。北京跟全國因此受到迫害的人數不勝數了。"()

就在5•19運動轟轟烈烈進行的時刻,那些渴望建立一個民主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大學生們,和那些在經歷了多次運動后對共產黨仍然抱有希望的自由知識分子,都沒有意識到,一場將摧毀他們所有美好期望的風暴已經逼近。()

"
反右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因言治罪的文字獄。如此大規模,一次會影響到100多萬人的身家性命,而且所有的人都是純粹的因言治罪。這個是人類歷史上沒有的。將來會不會有我不知道。我相信很難有了。所以我相信這是空前絕後的這樣一個文字獄。"這是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觀察》網主編陳奎德。1959年6月8號,中共中央發出毛澤東親自起草的《關於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猖狂進攻的指示》,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因言治罪的文字獄--反右運動正式開始。許多人在一夜之間發現自己被打入政治地獄。()

57年打成右派后在甘肅夾邊溝農場勞改、現在居住在美國的著名美學家高爾泰談到被打成右派的各種不同原因。"很多人打成右派的原因各不相同。右派中間有不少真正的民主意識啊。但是更多的是幫黨整風。響應主席的號召,糊裡糊塗的被打成右派的。還有一些人,
反右之初,他們落井下石,後來自己也被打成右派,這種人啊,也是不少的。還有些人啊,是因為名額不夠,湊數,很倒霉的這種人,那麼還有一些黨內鬥爭的失敗者。所以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當年被戴上右派帽子的人中,其實有少數根本不是右派,而是因為人事原因挨整的左派。寫過好幾本
反右運動紀實文學的著名作家葉永烈不點名的舉某個曾經擔任上海市委高官的人的經歷為例,說明反右運動的荒唐。"還有其實他是左派。在反右派運動那種混亂的狀態被打成右派。這種右派裡頭有左派,後來在上海的,他出來之後,那完全是一派左派面孔,比誰都左。其實他本來就是左派。只是因為某種原因,和這個領導關係不好,或者是有人要整他了。趁這個反右派的機會把他給整掉。"反右運動之後無數知識分子大呼上當,但是也有少數看透了共產黨本質的知識分子,在整個整風運動中守口如瓶,逃脫了那頂右派帽子。()

這些人中包括六四學生領袖之一、現在美國研究歷史的王超華博士的父親、已故的北大中文系教授王瑤。王超華說:"還有一部分人呢,當時就已經看透了共產黨的政黨政治的本質,它實際上是對於想和它爭奪政治控制權的人是決不會心慈手軟的。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裝傻。我父親王瑤啊,在56年的時候,那最近發現的北大文件檔案里,就發現說,教職員工已經被分成了四類,進步的,中間的,落後的,反動的。那我父親呢就被列為落後的代表人物。錢鍾書是列為反動的代表人物。可是到了
反右結束的時候呢,這兩位居然就沒有被劃成右派。而很多56年的時候列在名單上的先進的和中間的,57年都變成了右派了。我父親他當時就是拒絕發言。一定不說話。包括他學生來請他參與他們一塊策劃辦雜誌,他說,跟共產黨,你千萬不要辦雜誌。你們一定要說話那我也攔不住你們。辦雜誌的事情是萬萬行不得的。"()

對於
反右運動中被打成的右派人數,中國政府歷來只承認是55萬,但是在美國的反右運動研究學者丁抒教授用他多年的調查結果證明,實際上是120多萬。"最惡劣的叫極右派。除此以外呢,因為毛澤東說,右派反對我們,中右也反對我們。所以後面又加了一個中右分子,就是所謂中間偏右分子。中共後來給右派改正的時候啊,只提55萬多,那都是右派分子,並不包括中右分子。中右分子,全國,據我的統計大概是有40萬左右,但是中共後來改正的時候,只提55萬右派,40萬中右分子幾乎不存在,也不存在給他們平反。這個事情就抹掉了。另外由於中共這個文件當時在定右派的時候提到了一些疑似分子,就是似乎是右派,到底是不是右派要調查以後才定性,這樣呢,後來乾脆就另外劃分一類分子,叫疑似右派,另外還有一些所謂右派言論分子。也不算是右派,說他是右言分子,他有右派言論。這樣的帽子也不少。據我統計呢,這些所謂右言分子,疑似右派加起來全國也有1,2十萬。所以全國各類右派分子大約是120萬左右。其實在工人和農民中間呢,就不抓右派,因為右派是資產階級右派。你說工人和農民是資產階級好像有點不倫不類。所以中共中央規定呢,工人農民中不抓右派。但是要抓反社會主義分子。全國反社會主義分子,至少也是60萬。"()

反右運動開了中國全方位大型政治運動的先河。在紐約的中國政治評論家,《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為反右運動總結了幾條特點:"反右這個運動有一個很大特點呢,就是第一它以人的言論思想來治罪。他不需要別的一些證據。還有一條呢,在反右運動中,他的這個權力,一直下放到基層。也就是一個基層的小小的黨支部書記就有權力訂誰是右派誰不是右派。那這麼一來呢,那種妒賢害能,挾嫌報復,這就肯定就給他們大開方便之門。而且整個反右過程中間,沒有通過任何司法程序沒有辯護沒有審判,說誰是誰就是。"()

儘管
反右運動最主要的受害者是知識分子,但是在其他領域中進行的反右也同樣荒謬和殘忍。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02: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