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加爾文論祈禱 10/10 信心的主要操練,每日接受神恩的媒介

作者:追求永生  於 2010-2-7 13: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5評論

四十六、第六個祈禱是「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這一個祈願,正如我們所說過的,是和那將神的律法銘刻在我們心中的應許相符合的。只因我們對神的服從不免有不住的掙扎,和劇烈的衝突,所以我們求神賜給我們武器,幫助我們獲取勝利。這裡提示我們,我們所需要的不只是聖靈的恩典在我們心中工作,叫我們柔順謙抑地服從上帝,同時也需要他的援助,叫我們能不屈不撓地抵擋撒但的一切陰謀和兇猛的攻擊。試探的樣式是多種的,如心中那引誘我們違犯法律的腐敗觀念,不管是為我們的情慾所指使,成為魔鬼所激動的,都是試探;有些本身原非邪惡的事,卻因為魔鬼的詭計而成為試探,影響我們,叫我們背離了神。這些引誘,可以同時從順利的或逆厄的景況中發生。從順利方面說:如同富足,權勢,和尊榮等,凡此種種,它們在外表上的閃鑠,十分動人,使人眼目暈眩,陷入於它們的諂媚牢籠中,為喜樂和妄念所陶醉,因而忘記了上帝。從逆厄的一方面說:如貪窮,責罰,輕蔑,磨難,以及其他種種類似的事情,這些艱難和苦楚擊敗了他們,使他們垂頭喪氣,擯棄一切的信心和盼望,終至於離開了上帝。當這兩種試探猛攻我們的時候,不問他們是由我們情慾的刺激,或者由於撒但的狡計,我們當祈求天父,不叫我們因軟弱屈服,求他的手扶持抬舉我們,使我們依靠他的大力而站立得穩,能抵抗惡意仇敵對我們的一切攻擊,不管他在我們心中注射了什麼惡念;其次我們祈求不問是處在何種景況中,我們都能得到益助,那就是說,處興盛的時候能不驕縱,處橫逆的時候能不沮喪。然而我們在這裡所求的並非完全免去 一切試探,因為我們很需要試探的激勵和鼓舞,不然我們將因過於寧靜而陷入麻木中。大衛曾祈願有試煉,不是沒有理由的;主每日試煉他所揀選的人,以羞辱,貧困,患難以及種種十字架加給他們,也不是沒有緣故的。但是從上帝那裡來的試煉,和從撒但那裡來的試探是不同的。撒但的試探為的是要顛覆,消滅,和毀壞,而上帝之試煉他的子民,為的是要考驗他們的至誠,以操練的方法來加強他們的力量,潔凈及煅煉他們的肉體,因為肉體若不加管束,就必大為放肆。此外撒但所攻擊的是那些沒有武裝,沒有準備的人,乘其不備,予以摧毀。但上帝在使我們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為我們開一條路,叫我們能忍受得住(參林前10:13)。至於「兇惡」這二字,不問是把它當作魔鬼或罪都是不關重要。撒但本身乃是那埋伏要取我們性命的仇人;而罪乃是他用來毀滅我們的武器。因此我們所祈求的是,不為任何試探所摧毀攻克,卻因依靠主的能力,堅強穩立,能夠抵抗一切攻擊我們的惡勢力,不為試探所克服;既然是在神的看管和保護下,我們就可以堅忍不屈,勝過了罪惡,死亡,地獄之門,以及魔鬼的一切權力。這就是「脫離了兇惡」。這裡應當小心申明的乃是我們並沒有能力對抗像魔鬼這樣的一個頑固仇敵,也無力抵禦他的猛烈攻擊。若非如此,我們求神把我們自己所擁有的能力賜給我們,豈不是故意戲弄侮辱神?當然的,那些憑著自信,準備獨自鬥爭的人,是不明白他們所將面對的敵人是何等狡詐和頑強。我們祈求脫離魔鬼的權勢,正好像是祈求脫離那發著烈怒,張牙舞爪,要來撕裂我們的獅子的口,除非主搶救我們,他將吞下了我們;同時我們知道,當我們默默無聲時,倘若主在面前為我們攻打,我們靠著他的力量「就能施展大能」(參詩60:12)。讓別人任意去依靠自己的才能和他們所想像的所謂自由意志的力量吧,至於我們,只要依靠神的力量堅強站立就夠了。可是這個祈求所包含的確比最初所看到的為多。因為,倘若神的靈是我們對撒但作戰的力量,那麼,非等到我們充滿了神的靈,把我們肉體上的一切軟弱都清除了,就不能取勝。因此,當我們祈求脫離撒但和罪惡的時候,乃是祈求神的恩典常常臨到我們,使我們豐富日新,等到我們充滿了神恩,我們就能勝過一切兇惡。有人認為我們求告上帝不叫我們遇到試探是非禮而且冒犯的,因為神必不領我們到試探裡面去,正如雅各所說的,試探與神的本性是相違背的(參雅1:13)。這一個難題我們曾經部分地解答了,那就是,我們的慾望是使一切試探勝過了我們的原因,因此這罪過是我們自己的。雅各的意思不過是說,我們不應當,也不能把自己的罪過移到上帝身上。但是,雖然如此,在神認為合宜時,他可能把我們交在撒但手中,使我們遺留於腐敗的思想和惡濁的情慾中,按他那公義的,然而也是隱密的謀略,領我們進入試探中,其原因常為人所不知,卻為神所深知。因此,神不斷地警戒著惡人說,他以瞎眼和硬心來打擊他們,是表現他的報復,倘若我們承認他這話不是沒有理由的,那麼,我們可以推斷,這禱文的語氣並沒有不合宜的地方。

  四十七、在這三項中祈求中,我們特別將我們自己,和我們一切所關注的向上帝陳訴;那麼,它們顯然證明了我們前此所提到的,就是基督徒的禱告應當是公開的,應當為著教會的造就,及為著促進信徒間的團契。因為我們不要為個人求什麼,而是共同祈求日用的飲食,祈求罪得赦免,免於試探,並蒙拯救脫離惡者。而且那叫我們大膽求告,並深信必能得到的理由亦附加著。在拉丁文版本雖未見有此附加,然而它和整個禱文既如此相符,是不容遺漏的。那就是:「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這幾句話。這幾句話是我們信仰的一種切實和鞏固的基礎;因為倘若我們的禱告是憑藉我們自己的功勞,那麼,在他面前,誰敢說一句話呢?現在,雖然我們是可憐的,貧困的,不配向神祈求什麼的,可是我們仍不缺少禱告的理由或禱告的信心,因為國度,權柄,榮耀都屬於父,是永遠不能動搖的。整個禱文以「阿們」結束,明表我們熱切盼望得著向神所祈求的一切,而且保證,我們所盼望的一切已蒙應許,也一定可以蒙神施賜;因為神所應許的,神決不欺騙人。這與我們前所引證過的那種祈求恰恰相符:「主阿,求你因你名的緣故作這事,不是因為我們的緣故,或我們的義」;在這樣的祈求中,聖者不僅表明他們的禱告的目的,而且也承認他們不配得著,除非神從他本身找出原因,而他們對禱告的信念完全是從神的本性來的。

  四十八、我們向神所當求,或可能求的,都包括在這一禱文中了,這禱文是我們的最好師傅基督——即天父所賜作為我們導師,而且是惟一要我們聽從的——所傳授給我們的。因為基督是上帝的永恆智慧;他既降世為人,乃是賜予人作為謀略的靈(參賽11:2)。這一個禱告是如此的齊備完全,所以凡有與它的意義不相符或沒有關係的,就是不虔,無益,而不為神所許可的。因為在這一禱文中主已經規定了什麼是與他相稱的,能蒙他悅納,而對我們有益的,總之,就是他所喜歡賜給我們的。因此凡想要出乎這個範圍之外向神另有祈求的,必有下列結果:第一,在神的智慧以外,再加上他們自己的智慧(那是愚笨和褻瀆神的);第二,輕視神的旨意所規定的限度,而為自己的不正當的慾望導入歧途;第三,既不憑信心祈禱,終必不能得到什麼。無疑的,一切這一類禱告都不是由信心來的,因為它們未為神的話所准許,而神的話乃是信心所以站立的惟一基礎。凡忽視主的規律,放肆自己的欲求的,不但遠離了神的話,而且是對他的話發出一切可能的反抗。所以,特土良(Tertullian)之稱主禱文為「合法的禱告」,是即真且美的,他的含意是其餘一切的禱告都是不正當和不合法的。

  四十九、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只能夠有這種祈禱方式,若有一字一句之差,便算是不合法的,因為聖經上所載的許多禱告,其話語顯然與禱文不同,卻為同一的靈所寫成,而且對我們是很有益的。許多在話語上與此很不同的禱告,乃是同一聖靈所繼續向信徒提示的。我們不過是說,凡不是禱文所包含著的,就不應當追尋,盼望,或祈求。表達的話語可以不同,而意思卻不可改變。既然一切聖經中所載,或一切出自虔敬之心的禱告,必都以這一個禱文為指歸,所以要找出超越這禱文,或同這禱文一樣完美的,是決不可能的。在這禱文裡面,凡應當歸給神的讚美都沒有遺漏,凡對人有益的,也沒有遺忘;這禱文的整體是如此完全,若有人想要改善它,終必失望。總之,我們應當記著這是神的智慧所教導的,而神所教導的就是出於他的旨意,而他旨意所規定的,就是必要的。

  五十、上面雖已說過,我們的心當時刻仰望上帝,不間斷地禱告,然而正因為我們的軟弱需要援助,我們的懈怠需要激勵,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為要叫禱告有規律,須特別規定禱告的時間,不可懈怠,而在禱告時,如清晨起床,正要開始一天工作之前,和領受神恩,享受飲食,以及晚間休息時,均須專心一意地禱告。這並不是一種迷信式的按時禱告,好似對上帝還債一般,以為只要在那些時間中禱告,這一天的一切責任就算完了;其實按時禱告乃是對我們的軟弱的一種訓練和激勵。我們應當特別注意,當遭受壓迫,或看見別人遭受壓迫,或處在逆境中,我們就當立刻以誠懇之心到主前求告,同樣,當我們自己或別人處順境之時,亦當勿忘神手的引領,讚美感恩;最後,我們在祈禱中不可強迫上帝,不能指定他施恩的時間,地點,或方式。正如主禱文所教導我們的,不得以任何規律或條件加之於上帝,只能聽憑他的旨意,依照他所喜歡的時間,地點或方式行。所以在為我們自己求告前,須求主的旨意成就,這樣將我們自己的意志順服在神的旨意下,既然受神旨意的控制和約束,就不至於妄將己意加於上帝,卻尊奉他為我們一切願望的管理者。

  五十一、倘若我們有了服從的心意,能夠為神的律法所管理,我們就容易學習恆切的禱告,且能抑制自己的欲求,靜候神的安排;深信神雖然未曾顯示自己,他卻是常常在我們當中,在他認為合宜時,他將表示對我們的禱告並非無聞,雖然從人這方面看來,好像是未蒙垂聽。倘若神對我們起初的禱告沒有回答,上述這一點可以安慰我們,叫我們不至失望,好像有些人賃著自己的熱心求告,神若沒有立即應允他們,給他們眼前的援助,他們就立刻想到神是厭憎他們,對他們發怒,於是拋棄一切盼望,不再求告。但是,倘若我們能夠心平氣和,以謙卑的心盼望著,我們就當奉行聖經上所特別推薦的恆切祈禱。在詩篇上,我們常見到大衛和別的虔信的人,當他們禱告到疲乏無力,好像是在那裡打空氣,而上帝掩耳不聽的時候,他們仍然不停止禱告;因為,上帝的話的權威無法維持,除非我們對之完全相信,不問表面上的情勢是如何相反。我們也不要試探上帝,以我們的臆斷來惹他厭煩,引起他對我們的忿怒;許多人實行同上帝講交易,談條件,拿他們自己所訂的規矩要來束縛上帝,好像神是侍候他們慾望的僕役;所以若上帝不立刻聽從他們,他們就要動怒,煩惱,埋怨和忿恨。因此對於這樣的人,神往往於忿怒中准許了他們的祈求,給了他們那他於慈悲中不願施予的。這在以色列人的事例中可以證明,以於以色列人,若當時神未曾聽到他們的禱告,那麼比他們吞下了神的憤恨,吃下了他所賜的肉要好多了(參民11:18,33)。

  五十二、倘若經過長久的等候,我們心中仍不明白我們從禱告得到了什麼益助,也未經驗到禱告的結果,然而在官能方面所不能感到的,信心一定會對我們保證,我們已經得到了對我們有益的回答,因為主時常肯定地應許我們,凡我們的難處,一旦交託了他,他必然看顧。因之,他必然叫我們在貧窮中得著富足,在患難中得著安慰。雖然我們各事都失敗了,主亦必不丟棄我們,他不能叫他子民的希望和等候落空。他本身即可補償我們在其他方面的一切損失,因為他本身滿有一切福氣,這一切在審判的那一天,當他的國完全實現的時候,即要顯示給我們。此外,神雖允許了我們的禱告,卻不一定按照我們所求的樣式賜給我們,在似乎叫我們懸望的中間,他卻用別的方法,表現了我們所祈求的並沒有落空。這正是約翰的話的意思:「既然知道他聽我們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們所求於他的,無不得著」(約壹5:15)。這話從表面上看似乎是多餘的,然而實際上卻是很有助益的;意思是:即是神沒有照著我們的願望成全,然而對我們的禱告他總是垂聽悅納的,所以依靠神的話的指望必不使我們失望。信徒確需這一種耐心來支持他們,他們除了依靠這種耐心,就不能長久站立得住。因為主所藉以考驗和煅煉他子民的方法是很嚴厲的;他常驅使他們走上極端,他使他們於享受恩典之前,長久逗留在極端的困難中;正如哈拿所說:「耶和華使人死,他使人活,使人下陰間,也使人往上升」(撒上2:6)。在這種苦難中,他們豈不灰心喪志,除非他們在磨折,窮困,瀕於死亡的時候,能夠因想到主的顧念,相信他們的苦厄行將終止而重新振奮起來?但是,雖然他們依賴那確切的盼望,卻仍不可停止禱告,因為,我們的禱告若不是恆切的,就沒有什麼價值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同往錫安 2010-2-7 15:55
禱告親近主。
回復 恆噹噹 2010-2-8 01:50
回復 追求永生 2010-2-8 04:57
恆噹噹:
謝謝到訪,有何疑問?
回復 恆噹噹 2010-2-8 06:11
追求永生: 謝謝到訪,有何疑問?
沒疑問,沒懂。
回復 追求永生 2010-2-8 06:19
恆噹噹: 沒疑問,沒懂。
可以從這個論祈禱的文章開頭看。若有問題,一起討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3 23: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