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深度分析:台灣民眾政治心理與國家認同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6-2 08:1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政解讀|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層,感性的那部分,是一種自發產生的,缺乏理性指導的心理現象。政治心理沒有完整的體系,但又是最複雜的隱態文化,它是相對穩定而不易變動的,因此,政治心理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

  不同的政治制度必然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其變化也必然帶來政治心理的變化,思想文化環境對政治心理亦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大陸同胞和台灣同胞生活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環境下,導致了截然不同的政治心理。在這個方面兩岸的差異是很大的,如果不能認識到這個差異,就無法了解台灣民眾真正想法和心態。要了解哪些政治心理因素影響到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的態度,對大陸的態度,了解哪些是他們容易去接受的,才能實現「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目標。不然,就有可能由於導致台灣人民反感的不恰當言語和行動的不斷出現,而導致兩岸隔閡與矛盾不斷加深。

   本文將從政治認知、政治情感、政治動機、政治態度四個方面,結合台灣民眾的具體心理進行分析。

   一 政治認知:

   所謂「政治認知」是人們對各種政治現象的認識和理解,在這過程中形成政治認同意識,確定「自我」與「非我」的界限,並形成政治歸屬感。

   兩岸人民生活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 因此首先兩者的政治認知就是不同的。台灣民眾認同其現有的西方民主政治制度,這是其政治心理的基礎和前提。

   在兩岸關係上,台灣民眾的政治認知集中體現在「國家認同」問題上。

   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主要有兩種:一是認同中華民國,二是認同台灣共和國。包括統派在內,基本沒有人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

   1、認同中華民國,其理由有

   中華民國自成立以來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中華民國是台灣大部分人與生俱來的國家認同感所在。從小他們在填寫國籍,身份證、

   護照、駕照這些材料都是寫的中華民國。

   台灣戡亂體制終結即放棄反攻大陸,意味著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大陸的合

   法政權,但其並不代表台灣。

   中華民國的存在,有助於抑制台獨。

   認同中華民國的主要是泛藍民眾以及包括部分泛綠民眾。他們之所以認同中華民國,是因為他們無法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他們認為,「中國人」可以有三種解釋: 一群擁有共同文化、歷史、血緣要素的人;一群擁有「中華民國」國籍的人;一群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而他們不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因而只能認同中華民國。

   你可以說台灣人不願意當現階段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卻不能說所有台灣人都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事實上,大部分成年台灣人在他們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曾經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對於台灣同胞來說,他們的政治認同對象和歸屬感就是中華民國,以此作為國家符號,並為此自豪。我們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我們愛國的表現,他們認同中華民國也是他們愛國的表現。認同中華民國,就不會割斷與祖國大陸相連的臍帶,比認同台灣共和國要好,因此,對於認同中華民國的台灣人,不應該當作「台獨分子」來批判,否則就會「打擊一大片」。

   我們的網友也不應該去攻擊台灣同胞熱愛中華民國的行為或者逼迫對方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更不該嘲笑「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沒有人承認」「你們沒有祖國」,那樣的做法只會造成更多台灣同胞對大陸的反感,轉而支持台獨。

   2、認同「台灣共和國」,其理由有:

   中華民國早已不存在。首先國際社會並不承認,國際公認一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們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指出,中華民國已經於1949年滅亡。

   台灣從來沒有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從來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二戰後的

   舊金山條約只說明日本放棄台灣的主權,沒有把主權移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96

   年台灣總統直選后,台灣即已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過去的老中華民國已經無法代

   表台灣,應該予以「正名」。

   中華民國已經不可能重返聯合國,只有以台灣共和國名義才可能取得國際同情,達到

   加入聯合國的目的。他們強調只有確立台灣認同,才能確實建構一個「正常的」國家。

   台灣與中國和平共處。台灣不需要去統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因此原中華民國憲

   法、國號應該予以廢除,這樣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互不侵犯,和平共處,相互尊

   重,共同繁榮。

   在民進黨政府的一再鼓吹下,島內持此類國家認同的人不少,但並非都是頑固台獨

   分子,應該予以區別對待,針對觀念模糊不清的普通民眾給予澄清。

   3、不能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其理由有兩種:

   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強調中華民國也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過去

   一個中國是中華民國,現在世界公認一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故台灣人(中華民國公民)無權自稱中國人,因為他們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

   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但不代表台灣。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

  總之,台灣民眾在國家認同問題上,只可能認同中華民國或者台灣共和國,這是業已形成的政治認知,也是他們難以改變的政治心理。由於國家認同涉及國家主權,大陸方面很難讓步,同時台灣民眾又十分在意這個問題。「泛藍」民眾認為大陸不認同中華民國的存在,使得他們無法面對綠營和台獨的攻擊;泛綠則認為大陸傷害了台灣主權,矮化台灣,因此對大陸抱有敵意。這將是未來處理兩岸關係的一個關鍵癥結。

   二 政治情感

   政治情感是人民對政治生活各個方面產生的好惡、愛憎、親疏、信疑等內心體驗和感受。

   台灣民眾對過去國民黨威權統治感到不滿,對現有政治制度表示滿意,因此其習慣以現有政治制度作為區分親疏、好惡的標準,來衡量大陸的制度,產生如下的政治情感。

   1、恐共,仇共

   國民黨長期的反共教育使得在島內反共思想根深蒂固,「共產黨是流氓土匪,要血洗台灣」等宣傳。在泛藍陣營,包括馬英九等國民黨人士的反共不反中立場很鮮明。新黨也把反共和反獨一起列入其黨綱。在泛綠陣營亦同樣。甚至有人認為反共宣傳助長了台獨的壯大。

   此外,大陸歷次政治運動,尤其文革也對島內反共意識起到了強化作用。特別是台灣有親人朋友在大陸政治運動中受害的民眾,反共意識更是強烈。

   對當代大陸情況的不了解和不熟悉而產生的恐懼感也是原因之一。部分台灣民眾尤其是沒有到過大陸的台灣民眾,出於對「共產政權」的恐懼而把大陸想象成「鐵幕下沒有民主自由人權的國家」。

   2、認同民主,反對專制

   台灣由威權體制轉型為民主政治,經過20年實踐,多數民眾認同現有的(西方式民主政治)體制,並且不能接受共產黨一黨專制體制。同時,台灣民眾不願意考慮到兩岸各自政治發展道路的不同,堅持以他們的標準來衡量和評價大陸的政治制度。

   國民黨強調兩岸的制度與生活方式、價值觀競爭,有人主張「一國良制」取代「一國兩制」。馬英九提出「自由,民主,均富」的標準。綠營則更是抓住所謂的兩岸「最大矛盾」來攻擊大陸沒有民主和言論自由,軍隊沒有國家化,宗教受限制等。

   台灣普通民眾則比較擔心統一會令他們失去已經擁有的各種自由。他們對大陸上新聞、網路管制等現象在情感上難以接受。

  儘管台灣民主尚存不少問題,但台灣民眾對大陸方面否定台灣民主進步成果則十分不滿。他們認為台灣民主剛剛起步尚不成熟,目前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必然考驗。他們說,你們嘲笑立法委員在立法院的爭鬥,但他們是在為選民爭取權益。大陸如果輕視台灣民主,則「加深了台灣民眾對於大陸履行「一國兩制」承諾誠意的疑慮。」

   因此,要讓台灣民眾認同鄧小平「一國兩制」的主張,讓兩岸保留各自現有政治制度,首先要尊重台灣現有制度和台灣民眾的選擇。同時,也要說明大陸採取現有政治制度的理由,爭取台灣民眾尊重大陸現有制度,不強求一致。

   三 政治動機

   政治動機是激勵人們從事政治活動達到一定政治目的的內在動力。在兩岸關係上,台灣民眾的政治動機主要表現在:要求平等地位;要求保持現有民主權利;要求維持安逸生活的現狀;國際空間。

   1、要求平等

   台灣民眾認為,不承認台灣(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損害其尊嚴,認為大陸人抱著「天朝心態」,「居高臨下」,「以大壓小」,對此表示強烈的抵觸。

  他們在國家認同問題上的態度也來源於此。每次聽到我方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都會令其感到失去了一個國民的身份和尊嚴,認為受到了不平等的對待。每當聽到 「炎黃子孫」「回歸母親懷抱」或者「數典忘祖」之類說法,會被解讀成大陸以「老子」「母親」自居,要把台灣矮化,「香港化」,是要台灣「投降」。每當兩岸在國際場合交往中出現我方拒絕台灣方面的參與要求,或者要求拿掉民國「國旗」的做法,都會被台灣民眾認為是「打壓台灣」,併產生強烈的反感。

   2、要求保持現有民主權利

   儘管我方提出一國兩制,但台灣民眾仍然擔心統一後會受到中共管制,使自己「失去好不容易爭得的民主和自由」,並且不想「失去與政府平起平坐的基本權利」。這些心理被綠營和台獨人士利用加以誇大宣傳,一般民眾很難辨別其謬誤。

   3、維持現狀和現有生活

   儘管台灣近年來經濟勢頭受挫,但其人均GDP仍有一萬多美元,台灣人對此感到驕傲並且滿意,生怕被破壞。因此台灣民眾在民調中支持「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不武」佔大多數。

   4、要求擴大國際空間

   台灣民眾認為僅有的20多個邦交國還不斷被大陸挖走,使得台灣無法立足國際,沒有國際空間,是由於大陸方面的「打壓」。他們看到一些人口只有幾萬的小國能夠成為國際組織成員而台灣卻不能,因而感到屈辱。也因此馬英九在競選前後著重強調了台灣要尊嚴與國際空間的問題。

   四 政治態度

   政治態度是政治認知、情感和動機組成的綜合性的心理反應傾向,表現為肯定或否定,贊成或反對,這種傾向也決定了政治行為的選擇。

   綜合前述三個方面,台灣民眾基本政治態度為: 認同台灣(或「中華民國」)是一個國家;贊成西方民主制度,不認同大陸現有制度;要求平等、國際空間,反對大陸打壓;反對把台灣視為地方政府,以大欺小;要求維持現狀,不贊成儘快統一。

   除這些外,台灣民眾關於兩岸的政治態度還表現在以下兩個重要問題上。

   1、和平與戰爭

   求和平是台灣主流民意,不希望兩岸發生戰爭,破壞當前生活。

  因此台灣民眾強烈反對和反感任何戰爭言行,包括軍事演習、官員學者或民眾有關動武的言論,都會引起強烈反應。他們指出「飛彈是對台灣民眾的恐嚇和威脅」; 「大陸以武力壓迫,令人心寒」;「只要飛彈存在,一個中國就是夢想」;「大陸人說「寧可台灣不長草,誓死解放台灣島」是沒把台灣人當人看,是只要土地不要人民。」 因此,反分裂法提到的「非和平方式」也在島內引來很多反感。

   由於擔心大陸武力攻台,台灣民眾對大陸的敵意始終沒有消減,包括統派民眾也表示如果大陸真的動武,台灣人只好「抵抗侵略」「保家衛國」。

   也因此,近年來大陸方面不斷釋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善意,得到了島內相當民眾的認可,成為兩岸當下的公約數之一。對於大陸同胞來說,在與台灣同胞的交流中,應當提倡善意互動,理性平和,不要以「武力威嚇」內容的言辭,為台獨分子「助威」。

   2、台灣的前途

   台灣民眾絕大部分認同「台灣前途要由台灣2300萬人民來決定。」儘管此與中華民國憲法關於領土、主權的規定違背,但無論是藍綠都肯定這一點並且一再強調,不然就會失去民眾的支持而在選舉中落敗。

  當大陸方面說「台灣前途將由13億大陸人民和2300萬台灣人民共同決定」時,就認為這是「以大壓小」。他們說,只要有13億大陸人參加,台灣2300萬人的意願就會被完全否定。他們質問,「為什麼台灣前途不能由住在台灣的人來決定,而要由不住在台灣的大陸人來決定?」

   結語

  台灣民眾在政治心理方面與我們存在很大差異。台灣民眾對大陸的疑慮、擔心甚至敵意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兩岸不同的政治制度,也有是由於島內政黨反共教育或政治操弄所造成。但毫無疑問的是,隨著兩岸人民相互理解與善意互動的增加,隨著大陸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台灣民眾的政治心理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在台灣,青年一代雖然相對欠缺「中國人」意識,但同時也沒有受到國共鬥爭和長期反共教育的影響,他們與共產黨沒有你死我活的對立情緒,不是天生就仇共的。他們沒有上一代的「悲情意識」,因而不受藍綠綁架,沒有「本省外省」的區分,不受統獨意識形態挾持。這些「有想象力和創造力,具備可能性和突破性」的青年一代在有機會親身體驗大陸政治生活或者得到更多關於大陸的真實信息后,對於大陸有更多客觀的認識,包括對於大陸經濟成就的深刻印象,對中國崛起與兩岸關係有著更多務實思考。即使民進黨的新世代也認為,「去中國化是毫無意義也做不到的,我們應該用健康的心態來看待兩岸關係」。總之,抓住台灣年青一代政治心理建構形成時期,加強兩岸青少年的互動,可以成為我們今後的一項重點。

   對台灣同胞由於特殊歷史遭遇而形成的「悲情意識」,以及催生的「台灣認同」,我們應予理解和尊重。胡錦濤主席告誡我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尊重、信賴台灣同胞」。要改變台灣同胞的政治心理,任何粗暴的言語與行動,顯然都無濟於事,只會火上澆油。

  台灣的歷史與政治現實,造就了「台灣認同」;大陸的歷史與政治現實,造就了大陸的「民族主義」,形成了以中國現代化為中心的民族振興運動;兩岸不同遭遇形成的不同意識,但這兩種身份意識並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應該互相尊重與包容。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是台灣的一個振興機遇。要設法讓兩岸同胞在共同發展的進程中形成新的共同記憶,造就新的認知。台灣和大陸的不幸,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我們這一代人不能再相互指責與對抗,我們都要走出過去,走出悲情,共同去創造我們新的未來,把握歷史給予我們難得的機遇──去完成民族復興大業,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

   廈門大學 陳孔立

《聯合早報網》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5: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