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乞丐營銷秘笈《窮乞丐 富乞丐》遭曝光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4-6 16: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經濟觀察|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在城市的某一個角落裡,住著一個窮乞丐,一個富乞丐。   窮乞丐每天起早貪黑的去乞討,颳風下雨也不間斷,但是一整天的收穫,剛夠果腹。
   富乞丐每天過的逍遙自在,可是收穫頗豐,儼然已經邁小康。

   有一天,窮乞丐看到富乞丐過的那麼滋潤,不由好奇的問:「我每天早出晚歸,勤勤懇懇的乞討,卻只能吃窩頭喝豆腐湯,而你經常在家裡睡覺,卻老能啃雞腿、吃麻辣燙喝啤酒。這裡面又有什麼秘訣呢?」

   富乞丐心想,老大啊,一起鄰居了這麼久,今天才想起來問(有錢賺了),好吧,就響應一次「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的號召,咱也要乞丐互助,共同致富吧。

   富乞丐給窮乞丐說,「給你講可以,但要收諮詢費。」

   「Kao!錢?咱哥倆,談錢多俗啊?」
   「現在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生產力!你敢不給知識產權付費,太不和WTO接軌了。」
   想到雞腿麻辣燙的美味,窮乞丐狠狠心,「好吧,要多少?」
   「我們的服務標準是——每小時人民幣50元。看在我們鄰居份上,打6折,30元。行就行,不行拉倒。」
   窮乞丐一盤算,就當每天多磕幾個頭吧。「好吧,就這麼地」。
   富乞丐看看錶,說,「開始記時」。
  「啊,這就開始了」。錢隨著時間滴滴噠噠,開始嘩嘩得流了。

  「現在進入正題。首先我們來分析乞丐整體的職業環境。據CQG Research的研究數據,現在全國的乞丐總數正以每年XX%的數量增多,這些新增的乞丐湧入到城市中,推動乞討迅速進入充分競爭的時代,陷入一片紅海。這樣競爭的結果,就是乞丐群體總體營收雖然提高了,但單乞丐的收入卻在下降,未來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種新的競爭形式……」
   窮乞丐聽的有些暈。「揀重點的說,銀子正在流呢。」
   「別打斷老師的講話!」富乞丐咽了一下口水,潤了潤嗓子。「剛才講到哪兒了?對,環境分析完了,現在進入策略環節」
   「經過我多年對乞丐的研究,整理出一個『三步進階方法論』,目前被很多乞丐奉為『營銷聖經』。」

   第一步,是進行生命周期管理,根據不同年齡段情況,確立好定位,制定合適策略。

   目前乞丐的年齡範圍非常大。從出生不久的嬰兒(被人抱著去乞討),到七、八十歲的老人,都可以從事這個行業。如果不給自己定好位,採取單一策略,肯定不行,所有要量身定製適合的解決方案。

   在嬰兒階段要行乞,必需大人來幫助。比如在天橋上,讓一個婦女在寒風中,抱著嬰兒佇立,可以收到最佳效果。

   過幾年,可以走路了,就可以開始獨立乞丐的歷程。比如在火車站,地下通道,可以施展「抱」字訣。找好目標,抱住行人緊緊不放,讓他們甩也甩不開。這種死纏爛打,對著急趕路的人,往往能奏效。

   再過幾年,已經有十幾歲了,你也許想,這個階段該如何乞討。也有辦法,可以找一身校服,然後寫一個長長的故事。越凄慘、越感人越好,比如家父重病,無錢上學等等。然後跪到天橋或路邊,低下頭,可以聚集行人注意力。

   二十歲、三十歲壯年時,這個階段是乞丐的事業最艱難、最低谷時期。一般只有殘廢乞丐可以獲得施捨。如果四肢健全,也無妨,可以當小乞丐的保鏢,提供邊緣服務,拿提成,或叫服務費。

   到四五十歲時候,中年婦女就可以鎖定火車站。給旅客說,回去的車票丟了,給五塊錢,湊錢買車票等等,特好使。

   七十歲就不用多說了,老人相對最容易獲得施捨的,施展自然條件就可以了。
   
   第二步,是對客戶進行細分,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不同施捨對象的不同層次施捨的心理需求。

   我一直反對別人叫我們乞討者,我們的工作是,要讓人們的同情心得到釋放,讓他們感到自我榮耀和自我滿足,或者說,我們提供了滿足人們對施捨需求的綜合情感服務。自我實現的需求是人類的最高需求,而我們就是滿足人們在吃飽了喝足了步入小康社會的時候心理的需求。

   既然是服務,也需要創新,讓客戶更為滿意。如果千篇一律的說「求求你,給點吧」,「謝謝」,長期以來,人們的感覺就麻木了,施捨也變得索然無味了。所以——要創新。


   我們面向的是廣眾群體,必須進行細分。我簡單舉幾個例子:

   中老年人,很多小區附近的公園都可以遇到他們。他們最有同情心,容易施捨給我們。但是他們的收入有限,靠退休金或兒女撫恤金,給的錢也很少。屬於低門檻、低收益、低附加值乞討目標。要打動他們,一方面要在視覺上給對方很可憐的印象,或設計一個被子女拋棄老人的故事,通常會屢試不爽。

   兒童少年,一般經過了學校老師的教育,心地純潔、富有愛心,關心乞丐。可惜他們也只有買雪糕、煎餅果子的零花錢,要到的估計是幾毛硬幣。也屬於低附加值、低門檻的乞討,沒什麼技術含量。

   青年情侶,這個就是高風險、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乞討目標了。這個時候,可以選擇讓小女孩兒,拿上玫瑰花去「以售代乞」,一支成本不到一塊的,賣到十塊不成問題。或者老人去乞討,男的和女的都不好意思去趕,怕給對方造成冷酷無情的形象,而且也著急趕走「電燈泡」,他們也不會在乎幾個錢。

   如果碰到有錢老闆帶著小蜜、開著跑車的,那更要抓住機會了。如果乞討方法得當,或許能得到50、100的大鈔,要知道,這些老闆,一定不能在小蜜前做出小氣的樣子。不管他心裡有多少個不情願,也的「慷慨大方」。當然,如何說好話,哄那兩個人開心,那就需要語言技巧了。

   遇到外國友人也是個好事。他們從發達國家過來,對什麼事情都有好奇心,只要拉拉二胡、吹吹笛子的,就可以得到施捨,沒準是外匯呢。

   第三步呢,是乞丐的更高境界,就是團隊協同作戰。

   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依靠單兵作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乞丐也需要協同、需要競合。拿地鐵來說吧,一定要有計劃、有統籌安排的乞討。如果兩個乞丐在一個車廂里遇上了,那些乘客估計以為自己掉到乞丐窩了。所以,誰蹲哪個點,誰負責哪個車廂,一定要事先統籌好,別為搶客戶而撞車。

    過去有個瞎子背瘸子走路的故事,乞丐也一樣,可以一個老人,拉上一個殘廢小孩兒,瞎眼的、斷腿的,都可以,形成「黃金搭檔」組合。同樣,幾個青壯年,配合幾個小乞丐,給外地人形成威懾式乞討,都是團隊協作的一種。

   為什麼你看我很少去親自乞討,因為我已經有自己的團隊了,我專心負責統籌管理和方法論創新。我們的口號是:「乞丐有錢途創新無止境。」

   有「三步進階方法論」為武器,我們的乞討業務,目前正呈逆市上揚之勢。
窮乞丐嘆曰:「原以為乞丐是最簡單、最沒技術含量的職業,想不到也有如此深奧的理論。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廢話少說,趕緊付諮詢費!」
   「手頭緊,先欠著?」
   「!!!!!!」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9: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