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一年一度坐而論道的季節來了,微笑老蕭頂著中華民國第十二任副總統的頭銜高調赴會。既是平民,也是候任副總統,同是照例每年參加的博鰲亞洲論壇,此時此刻才顯示出獨特的政治魅力。不過,相對於樂觀期待的人來說,萬萬沒想到一張「台胞證」引出的「自我矮化」爭議率先為即將到來的「胡蕭會」暖場。當然,這樣的插曲是無損於海南博鰲的良好氛圍,加上北京方面出動中央警衛局拉高對蕭萬長的安全保衛,謹慎小心地防範任何細節不周之處可能導致的政治風波。
但是,在引頸期待胡蕭會融化兩岸堅冰,將大陸與台灣的關係帶出八年陰霾的人們是不是知道七年前,當時還貴為中國國民黨常務副主席的蕭萬長帶領台灣工商界精英出席北京市「第四屆京台科技論壇暨京台科技合作研討洽談會」時,時任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的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是如何修理為陳水扁說情的微笑老蕭的?時過境遷之後,老蕭翻身變成台灣的准副總統,風光瓊海行的背後依然是陷阱密布、荊棘滿地。
2001年前後,北京逐漸從國民黨下台的震驚中緩過勁來,也慢慢開始適應此前從未正面交手過的民進黨、陳水扁。就在這年五月,蕭萬長以國民黨常務副主席的名義訪問北京,但同時不忘強調他的另一個身份:總統府「經濟顧問小組召集人」,專責為陳水扁政府的經濟政策出謀劃策。而在當時島內的政治環境中,蕭萬長不惜被黨內同志罵「藍皮綠骨」,也無怨無悔地赴京。
5月21日,身兼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在中南海紫光閣接待了蕭萬長一行,但讓錢其琛沒想到的是,如果說當時兼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的台積電總裁張忠謀為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辯護還情有可原的話,蕭萬長竟然也為政治對手的兩岸政策說項,實在有夠匪夷所思。在北京看來,民進黨從來都不會放棄台獨黨綱,加上李登輝卸任后一躍成為台灣之父,拉著台灣之子陳水扁的手高唱「我們就是愛台灣」的時候,吃夠李登輝「戒急用忍」之苦的中南海是斷然不能接受蕭萬長為陳水扁說話的。然而,「不懂政治」的蕭萬長和張忠謀一搭一唱地開始對錢其琛「曉之以理」,蕭萬長當面告訴錢其琛:「陳水扁先生自就職以來發表多項重要談話,並做了很多努力,大陸方面應予重視,並應適時做出回應。」台積電總裁張忠謀接著說:「陳水扁先生當選后,嘗試採取中間路線,也有誠意推動兩岸關係,中國大陸應該順勢『推他一把』。」
孰料,此話一出,錢其琛立刻面露不悅之色,回應說:「陳水扁就職以來,講了很多話,但他這個不做,那個不做,大陸不知道他要做什麼。陳水扁就任快一年了,大陸將看看他怎麼說。」這話放在當下,就是「聽其言觀其行」的歷史對照,但蕭、張二人卻沒「聽懂」。此後,因蕭萬長的「政治不正確」,連帶由他發起的「兩岸共同市場」一起被涉台鷹派學者攻擊為「居心叵測地謀求經濟上的國與國關係,妄圖比照歐盟模式偷渡主權問題」。
幾乎是步出中南海紫光閣的同時,錢其琛即刻指示陪同蕭萬長一行人的國台辦主任陳雲林「適度降低」後續的接待規格,以至於在蕭萬長等人渾然不覺地情況下,北京單方面取消了原定會見主管經貿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赴上海拜會海協會會長汪道涵的既定行程。
應該說,如果不是蕭萬長梅開二度地競選副總統,並遭到對手謝長廷猛烈攻擊「兩岸共同市場」,這段歷史被人掀出來的幾率會小很多。當然,公布秘聞的人士最早的用心是澄清早年間蕭萬長也是為陳水扁的四不一沒有辯護過的,只是礙於當時的政治局勢高度敏感而不了了之。並且也順便揭開了2001年前後,扁、蕭蜜月期中,陳水扁對兩岸共同市場的大力讚揚,令蕭不計毀譽地擔綱與北京接觸的重任。這一幕與如今民進黨上上下下異口同聲地斥責蕭萬長賣台的世態炎涼,的確唏噓不已。
基於歷史教訓和務實經驗,任何倉促觸及兩岸主權爭議的舉動都是愚蠢的。這裡既包括馬英九上任前赴美訪問已成泡影,也涵蓋兩岸官方從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逐步進化到互不否認的政治臆測。同時,針對諸如「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加入世界衛生大會更是北京決不會讓步的底線。殊不知,北京比任何人都清楚地了解,台灣民意對台灣的國際空間目前處於麻木不仁的狀態,一旦藉由向馬英九新政府示好的動機放開,慾壑難填的補償心理會將掌握全局的北京政府措手不及。要知道,無論是允許「中華台北」加入WHA,還是以台灣名義加入,在台灣民眾看來是長期受中國打壓的被迫之舉,此時大陸鬆綁是把虧欠台灣人的東西還回來,妄想台灣民眾會感恩戴德地接受北京的美意,融化對中共恐懼、疑慮的堅冰是緣木求魚地異想天開。正如對待台獨思潮、中國恫嚇等尖銳話題,屁股總是決定腦袋,你的十惡不赦鬧分裂是台灣人的轟轟烈烈愛本土,你的對台導彈、遏制台獨是台灣人版的「中共亡我之心不死」。
同樣的事務,站在不同的立場和角度,自然會有截然相反的結論。你可以把蕭萬長博鰲行視作北京與台北在「相同、容易、務實」的方面達成了共識,卻不能等同於為了改善兩岸關係,可以輕易觸碰高難度的主權口水戰、虛無縹緲卻又時刻存在的兩岸極端民意拉鋸戰、南轅北轍的民主、人權、普世價值觀。
by 沈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