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心靈雞湯:禪語故事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3-13 16: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博覽|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禪是不能講的。禪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與思維言說的層次不同,禪是悟的。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在這光怪陸離的社會,讀禪可以開啟心智,最重要是體驗那份豁達的生活態度。

【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一杯茶】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一位禪師。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特來向他問禪,他只以茶相待。
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直到杯滿,而後又繼續注入。
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終於說道:「已經漫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南隱答道,「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悟性如光】
讀佛經。
**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麼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牆角有一把鎚子。」
**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牆角果然有一把鎚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打破碗 】
一位老和尚有兩個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飯後,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個。
大和尚立馬跑向老和尚的禪房打小報告:「師傅,師弟剛剛打破了一個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雙眼微閉,說道:「我相信你永遠也不會打破碗!」

【惹塵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教惹塵埃。」
慧能云:「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禮物】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衊他。
最後,禪師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
那人回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禪師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隨心所欲】
三伏天,禪院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
「快撒點草種子吧!好難看呀!」小和尚說。
「等天涼了。」師父揮揮手,「隨時!」
中秋,師父買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種。秋風起,草籽也邊撒邊飄。
「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小和尚喊。
「沒關係,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師父說,「隨性」
撒完種子,跟著就飛來了幾隻小鳥啄食。
「 要命,種子都被小鳥吃了!」小和尚急的跳腳。
「沒關係,種子多,吃不完!」師父說,「隨遇」
半夜一陣驟雨,小和尚早晨衝進禪房嚷嚷到:「師父,這下可壞了,好多草籽都被雨沖走了!」
「衝到哪兒了,就在哪兒發!」師父說,「隨緣」
一個星期過去了,原來光禿禿的地面,居然長出來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有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
小和尚高興的直拍手,師父點頭道:「隨喜」

【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凈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後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后又繼續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後終於按捺不住,向坦山發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麼要那樣做?」
  「什麼?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一切皆空】
  山岡鐵舟到處參訪名師。一天,他見到了相國寺的獨園和尚。
  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頗為得意地對獨園說道:「心、佛,以及眾生,三者皆空。現象的真性是空。無悟、無迷、無聖、無凡、無施、無受。」
  當時獨園正在抽煙,未曾答腔。但他突然舉起煙筒將山岡打了一下,使得這位年輕的禪者甚為憤怒。
  「一切皆空,」獨園問道,「哪兒來這麼大的脾氣?」

【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后,這人突然發現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台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麼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輸與贏】
  一位武士手裡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鬆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於是,一休說:「是死的。」
  武士馬上把手鬆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說道:「是的,我輸了。」
  一休輸了,但是他卻贏得了一條實實在在的魚。

【送一輪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裡,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裡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一滴水】
  佛祖釋迦牟尼考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
  弟子們都回答不出。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

【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很難看。
  小和尚看不過去,對師傅說:「師傅,快撒點種子吧!」
  師傅曰:「不著急,隨時。」
  種子到手了,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不料,一陣風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
  師傅說:「沒關係,吹走的凈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隨性。」
  剛撒完種子,這時飛來幾隻小鳥,在土裡一陣刨食。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然後向師傅報告說:「糟了,種子都被鳥吃了。」
  師傅說:「急什麼,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
  半夜,一陣狂風暴雨。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
  師傅答:「沖就沖吧,衝到哪兒都是發芽,隨緣。」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小和尚高興地說:「師傅,快來看吶,都長出來了。」
  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該是這樣吧,隨喜。」

【禪者的祝福】
  唐朝的龍潭禪師,他少年未出家時很貧窮,靠賣餅為生,無處棲身,所以道悟禪師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而道悟總是回贈一個給龍潭,並祝福他說:「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他實在不解,有一天他問何故,道悟卻說:「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麼不對?」
  龍潭聽后從此開悟出家,後來成為一代宗師。
  取之於人要回報於人,得之於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這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死期到了】
  一休禪師自幼就很聰明。他的老師有一隻非常寶貴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寶。一天,他無意中將它打破了,內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了老師的腳步聲,連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後。當他的老師走到他面前時,他忽然開口問道:「人為什麼一定要死呢?」
  「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師答道,「世間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這時,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著說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說完一休將茶杯碎片交出,轉身而去……

【天堂與地獄】
  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
  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
  白隱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隱聽后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
  武士猛然一驚,然後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合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

【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
  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幹什麼的?」
  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
  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

【心境】
  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麼。
  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后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
  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蘇東坡聽后頓時面紅耳赤。

【枯木禪】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太婆,建茅庵供養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時都由一位二八佳人送飯服侍那修行和尚。
一天老太婆對姑娘說:「等一下送飯去時,你抱住他試試他修行的功夫」
於是,姑娘送飯去時,便抱住和尚問:「這樣子,感覺如何?」
和尚並未被美女所動,冷冷地回答:「就象枯木靠在寒岩;就象寒冷的冬天沒有一絲暖意......」
老婆婆聽罷,就把和尚趕走了,放了一把火燒掉了茅庵:「我二十年供養的只是一個俗漢!」

【兩個小和尚】
從前有兩個小和尚,一個住在南山,一個住在北山。
有一天,他們兩個在途中相遇。
北山的小和尚問南山的小和尚;你到哪裡去?
南山的小和尚暗藏禪機的說:風吹到哪裡我就到哪裡。
北山的小和尚啞口無言了。
他回去對師傅講了,師傅搖了搖頭說:這麼簡單的話都回答不出來,簡直是廢物。下回碰見他,你就說:如果風不動呢?你就勝了。
小和尚高高興興的走了。
果然,沒有幾天,兩個小和尚又見面了。
北山的小和尚還是問南山的小和尚:你到哪裡去?
南山的小和尚說:我的腳走到哪裡我就到哪裡。
北山的小和尚又一次啞口無言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9: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