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人為什麼不愛說「謝」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2-27 17: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博覽|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by  翟華

(1)

古人說得好:「大恩不言謝」。您自個兒想想看,如果不幸趕上高考題里的那麼大暴風雪,眼看著就要凍斃,幸而被一位陌生人救了,兩人攙扶著走出雪地以後,您說你自己該說句什麼?說「謝」,笑話!那還不把天下英雄全都得罪了 ?要是為了這個區區的「謝」字,那救人的勇士才不用經過那番心靈上翻江倒海般的選擇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您說什麼都成,就是千萬千萬別說這個「謝」字。要讓我給您出個主意,我建議您最好是做千言萬語湧上心頭狀,熱淚盈眶,最後還是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您如果想明白了「大恩不言謝」這個理兒,遇到「大義」、「大德」、「大禮」之類的事,您便可以大可以此類推,一律不言謝,免得失了禮數。

寧可天下人謝我,我斷不可輕謝他人。



(2)

大恩都不言謝,那麼小恩小惠還值得一提嗎?不往遠了說,我們家裡誰跟誰都不說謝,半大的兒子都明白:「一家人還謝什麼謝」。

說來也怪了,這廝從小讀書在西洋,操得英、法兩種外語,平時與鬼佬、鬼妹們過往也是張口閉口「thank you」、「merci」,偏偏一說起中文來就再也不會說「謝」了,邪了。我時常懷疑這中文的「謝謝」二字是否真的與英文的那「三克油」對應。

就是因為他生在了俺家,無論是替他穿衣帶帽買玩具這樣的日常瑣事,還是送他去洋學堂念小學、中學和大學這樣的百年大計,兒子從不說聲「謝謝」。有其子必有其父,回想起來我也似乎從未對老爹老媽說過一聲謝。以心誠代謝吧。

可憐天下父母心,又怎一個謝字了得。


(3)

循著一家人不言謝這個理,知音不言謝,君子不言謝,哥們不言謝,親密的朋友之間自然也不言謝,要不那就見外了,咱倆誰跟誰呀。這「不言謝」乃是一種境界,多少人上下求索多年還不一定能夠得著找得到呢。

在一次採訪中,痛並快樂著的名嘴白岩松問著名學者張中行:「您曾經有個朋友生活比較困難,每到年節的時候,您都郵錢給他,但他這一輩子都沒有對您說過一個 『謝』字,但您仍把他當成生平最好的朋友?」張先生的回答是:「能交到兩個永遠不說謝的朋友很不容易,人生能夠交這樣幾個朋友最好,你得到人家的關照也不說謝,人家得到你的關照也不說謝,心裡邊想就應該是這樣子…」

人生得一可以不用說謝的知己足矣。


(4)

這也不言謝,那也不言謝,照這麼說,堂堂中華大地上生就沒有說謝的機會了?不見得,我們利用排除法,發現還這麼一種情況您還可以和他人說「謝」:

此人無大恩、大德、大禮、大義給予您;
此人不是您的家人;
此人不是您的好友;
(如果以上條件滿足)此人依然非要幫您一個小忙不可;
(經查)此人無精神病史。

別樂,這種狀況還真的可能存在。比如說吧,您屬於老弱病殘孕,好不容易擠上了公共汽車以後,一個素不相識的紅領巾小姑娘把座位讓給您了。這時您該說什麼,還不趕緊說「謝謝」!我不知道這會兒的小學生會怎麼回答,當年我還在那個年齡段的時候的標準答案是這樣的:「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

記得那陣子時刻準備著說這句話,可是始終沒有逮著機會,因為無人和我說「謝」。


(5)

撫今追昔,聽「謝」字最多的莫過於各朝天子。隨便打開電視看看,總有一個奴才糊裡糊塗地就冒犯了聖上,幸好趕上皇帝心情不錯,赦其死罪。只聽旁邊一位老臣厲聲喝道:「還不快謝!」那戰戰兢兢的小奴才登時肝腦塗地:「謝主隆恩!」

我捉摸著,這「謝」字聽得多了,皇上老子也煩。東漢時,學者許慎想將自己所著的《說文解字》一書呈獻皇帝,但當時他已久病不起,於是令兒子許衝來做這件事。許沖給漢安帝上了一道《上〈說文解字〉表》,其中末尾是這樣的:「臣沖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稽首再拜,以聞皇帝陛下。」 獻書這等好事,如何是死罪?皇帝見書大喜,令手下收下,賞布四十匹。皇上聖明,知道許慎許沖這父子倆得了賞以後肯定還要再上表大表謝意,為了先封住他們的嘴,所以又特批三個字:「敕勿謝」。這意思是說,這書我收下啦,死罪也免啦,你們就不用謝啦。有幸和皇帝老子當面說謝的人畢竟不是很多,所以平頭百姓更多的還是「謝天謝地」而已。而細想起來,就是這個「謝天謝地」的說法,其實也是多表達小民們無奈和無助的心境。

但凡要是有一點轍,誰也不想謝天謝地謝皇上。


(6)

很多人自己不說謝,但是卻喜歡形容別人說謝,而且往往誇大其實說人家「千恩萬謝」。 我以為這「千恩萬謝」實際上是一個貶義詞,如果不信,我們可以從一些著名的文學作品里看出端倪:

—《官場現形記》:「……阿巧、阿金見錢眼開,樂得做好人,拿著洋錢,倒反千恩萬謝而去……」

—《紅樓夢》 : 「……劉姥姥千恩萬謝的答應 .….. 」

—《水滸》:「……那婆子千恩萬謝下樓去了;當晚回復了西門慶的話……」

—《儒林外史》:「……范進中舉后,屠戶就了一會,千恩萬謝,低著頭,笑迷迷的去了……」

由此可見,千恩萬謝,就是卑躬屈膝,寄人籬下。


(7)

謝字,不說則已,要說就說出點文化來。

北京某中學語文考試題中引用《史記·魏公子列傳》中「公子乃謝夫人去」一句,拷問學生下列四句中那一句的「謝」字與「公子乃謝夫人去」中「謝」字意義相同:

A、平原君乃免冠謝

B、朱亥故不復謝

C、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D、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

您答得上來嗎?


中國人不愛說謝難道還需要更多的理由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9: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