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星雲法師:佛教與花的因緣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2-18 14: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博覽|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星雲 法師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一、前言

  花,和宇宙人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各種花的綻放,?紫嫣紅、芬香馥郁,而妝點成繽紛美麗的世界。在我們的生活里,花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新春佳節、開會宴客,擺上一盆花,頓覺滿室芬芳、生氣盎然;開幕祝賀、生日送禮、迎接親友、探望病患等各種場合,花也是最能表達情意的饋贈禮物。

  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花以它的嬌麗、芬芳、清凈,豐富了大自然與人類的精神生命。

  除了花本身的美與香之外,許多文人雅士更將花人格化、神格化,如把高潔的玉蘭花稱為花之伯夷;把傾心向日的向日葵稱為花之伊尹;把污泥不染的蓮花稱為花之柳下惠;把色澤艷麗無比的牡丹稱為人間富貴花。張潮在《幽夢影》里說︰梅令人高、蘭令人幽、菊令人淡、蓮令人凈、海棠令人艷、杜鵑令人媚、牡丹令人豪、竹令人直、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思;這都是人類依花的氣質而付予不同的情感與讚美。
  佛教和花也有很深的因緣。佛門稱花為「華」,花華不二,獻於佛菩薩前的稱為「獻花」,散布壇場四周的稱「散華」。佛教的十供養像香、花、燈、塗、果、茶、食、寶、珠、衣,其中又以香和花最為普遍。在壇場的供桌上,花更是重要的供品之一。

  花是大自然最美的生命,是我們居家最好的裝飾,也是人生最佳的點綴。佛經里有許多與花相關的典故和用語,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花開見佛、舌燦蓮花、花果自成、花開蓮現、九品蓮花、百鳥銜花、夢幻空華、鏡花水月、一花一世界、一花開五葉、蓮華藏世界等,都使花的精神更加提升。
  本篇論文分別從花與佛、花與法、花與人、花與喻、花與境、花與詩、花與醫、花與藝八個面向來論述佛教與花的關係。

二、花與佛

  佛陀一生,從出生、成道到涅盤,都與花有密切的關係。《釋迦如來成道記》里記載,佛陀誕生前,摩耶夫人曾作了一個奇特的夢,她夢見一隻雪白的大象銜著一朵白蓮花,進入宮殿,在她卧榻周圍右繞三匝后,再從她右?鑽進胎中安住,不久她就有了身孕。在接近產期時,摩耶夫人依照印度的習俗,回娘家拘利城待產,途中經過藍毗尼園,看到無憂樹上綻開美麗的花朵,她情不自禁伸手摘取,於是太子就誕生了。
  太子誕生時,百花盛開,他向東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步步皆生蓮花。成道、說法時,常有諸天從空中散下繽紛的天花讚歎、供養,有時候天人也會自身化成天花或花座來供養。涅盤時,天人更以曼陀羅等種種珍貴的花來供養佛陀。
  在《大乘寶要義論》中說:
無熱惱大池北面有山名五峰,而彼山上有優曇華林。若佛世尊從兜率天宮降生人間入母胎時,彼優曇華而方含蕊。若佛世尊出母胎時,是華增長有開敷相。若佛世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時,彼優曇華開敷茂盛。若佛世尊棄捨壽命及緣行時,是華萎瘁。若佛世尊入涅盤時,是華枝葉及以華果,皆悉雕落。其華分量大若車輪。

  這裡以優曇華來比喻佛陀出世的稀有難得,也更說明了佛陀應化世間的生命與花的關係。

  甚至佛陀此生成佛,也是緣由於他前世以華供佛。根據《佛本行集經》卷三的記載,佛陀前生為一婆羅門弟子,名叫雲童,有一次他參訪至蓮花城,聽說燃燈佛將來此說法。雲童希望能以鮮花供養燃燈佛,但全城的鮮花已被國王收購一空,雲童尋遍全城都找不到一朵花。後來他在井邊遇見一位婢女,雙手捧著瓶子,瓶中藏著七莖優缽羅花,雲童懇切的向她求花,婢女為其至誠感動,答應給他五莖,另留兩莖請雲童代為獻佛,以積自己的功德。不過她提出一個條件,要雲童和她共同發願,兩人生生世世有良好的因緣,雲童求花心切,便答應她的請求。

  雲童拿著花趕至城門獻花許願,燃燈佛為他授記無量劫后必可成佛,佛號為釋迦牟尼,而此婢女就是釋迦牟尼佛未成佛前的王妃耶輸陀羅之前身;此即是「借花獻佛」典故的由來。

  另外,在《五燈會元》里,記述佛陀在靈山會上,拿起梵王所獻的金色波羅花示眾,當時大眾皆默然,唯有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佛陀於是說道:「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這就是有名的「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的公案,後人也以此作為禪宗傳法的開始。
  除了佛陀,諸佛菩薩說法時,也常有來自四方的妙華供養,如《無量壽經》所言:
即時四方自然風起,普吹寶樹,出五音聲,雨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一切諸天皆齎天上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其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
  披覽經典,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佛是以花為名,如雜寶華嚴佛、金華佛、華生佛、華蓋佛……在佛國世界里,佛與佛之間也常以花供養饋贈,彼此以花相互問好。
  花是佛門最受歡迎的物品;供花象徵著信仰的虔敬,具有無比殊勝的功德。《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到香花供佛,能得十種功德:
一者處世如花。二者身無臭穢。三者福香戒香,遍諸方所。四者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者超勝世間,為眾歸仰。六者身常香潔。七者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者具大福報。九者命終生天。十者速證涅盤。

  《撰集百緣經》記載有位採花人以所采之花,作成花鬘供佛供塔,死後得生天。《採花違王上佛授決號妙花經》里,為國王採花的僕役,甘冒被誅殺的危險,誠心以花供佛,而蒙佛授記未來成佛。《賢愚經》中說一男子以花供僧,感得來世出生時,家中滿布天華。《釋氏六帖》也有「花能續壽」的記載。凡此以花供佛而得妙果的事例真是不勝枚舉。

  花的清凈、柔軟、美麗,最能代表虔誠恭敬的心,因此,花不但可作為佛菩薩聖潔的象徵,也是佛教徒與諸佛菩薩之間溝通的橋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13:2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