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這些風俗,讓年味濃起來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2-9 16: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博覽|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這些風俗,讓年味濃起來

艾 君/文  2008-02-07      06版:解放日報周末

--------------------------------------------------------------------

  編者:「過大年,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走東家,串西家,家家戶戶熱鬧鬧……」在中國人的傳統中,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慶典,往往需要用虔誠的心態和繁複周詳的禮節來完成。
  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發出這樣的慨嘆:春節的年味變淡了。
  今天,著有《中國年》一書的民俗作家艾君,將和大家一起重溫傳統春節風俗的種種細節,讓我們一同重新找回春節濃濃的年味。




風俗起源
  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四起到除夕止,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說的就是此事。
  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現代過法
  過年前,當家家戶戶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時,年味兒就開始變得越來越濃了。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掃門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過年前的大掃除,為的就是找到一份新的感覺,給自己一個過年的好心情。最好能順便把家布置一下,比如,可以用大紅色的中國結來裝點客廳,也可以在牆面貼上老鼠嫁女的剪紙圖案,凸顯出春節濃濃的年味。



貼春聯



風俗起源
  春聯也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的願望。
  春聯的前身是「桃符」,是以桃木製作的,用以辟邪。到了宋代,春節貼「桃符」已成為當時士族階層的一種習俗。而據說春聯真正普及於民間,用紅紙書寫,成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後的事。

現代過法
  今天的春聯意在渲染過年喜氣洋洋的氣氛,祝吉求祥。雖然在現代大都市裡,人們有著種種不貼春聯的理由,比如住房空間狹小、與現代裝飾不協調、春聯上的詞句缺少個性,然而,因為春聯承載著古老的年味兒,又好像是不能缺少的。最好每個門扇都貼上春聯,還可以在窗戶上貼窗花,營造紅紅火火的氛圍。


放爆竹



風俗起源
  依據民間傳說,「年」是蠻荒時代的一種猛獸,常滋擾人類圈養的六畜。為了將「年」驚走,人們用火燒竹子,發出噼叭之聲,這就是最早的爆竹。後來,煉丹家經過不斷的試驗,發明了火藥,有人將火藥裝在竹筒里燃放,聲音更大。北宋時,民間出現了用捲紙裹著火藥的燃放物,更名為「爆仗」,后又稱為「鞭炮」。燃放爆竹,是希望在新年到來之際邪去福來,祈求一年平安如意。

  現代過法
  爆竹是春節里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符號,爆竹一響,就點燃了節日的氣氛。
  從民俗學的角度上看,燃放鞭炮表面上很簡單,其實內涵很豐富。一些城市曾經禁放鞭炮,但後來又解禁了,從中可以看出傳統習俗的巨大力量。所以,作為辭舊迎新的重要儀式———鞭炮也是不能缺席的。只是,燃放鞭炮時,千萬要注意安全。



年夜飯



風俗起源
  除夕的豐盛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也有的地方叫做「團年飯」、「合家歡」、「分歲酒」、「守歲酒」、「辭歲酒」。按照民間的傳統習慣,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通常有餛飩、餃子、長面、元宵等。
  不少地方在吃年夜飯的時候還搭配些副食品,為的是討個吉利的口彩。比如,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長生果(長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諸如此類。

現代過法
  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王忻很懷念幼時幫母親在家中準備年夜飯的情景,「提前十幾天就開始採購,然後洗、煮、烹、炸,一直要忙到除夕。」如今,越來越多的家庭年夜飯不再用自己動手,而是提前找個飯店訂一桌,既方便又豐盛。但是,少了那種忙忙碌碌的感覺,少了那種興奮不已的期待,年夜飯的年味也淡了許多。所以,還是建議一家人一起動手做年夜飯,享受那份一起忙碌的快樂。



除夕守歲



 風俗起源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除夕守歲最早是為了驅趕「百鬼」,後來逐漸演化成為人們除舊迎新、合家共享天倫之樂的家庭年會。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或閑聊,或玩耍,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現代過法
  除夕是團圓之夜,也是中國人難解的一個團圓心結。即使人在天涯,也擋不住回家的匆匆腳步。
  現代人除夕守歲,當然離不開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雖然不斷有人對春晚提出種種質疑,但93%的收視率,讓春晚穩坐除夕之夜的收視率頭把交椅。屋外鞭炮齊放,室內圍爐團坐,看看電視,笑語連連。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逛廟會



 風俗起源
  逛廟會是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廟會常在寺廟的節日或以農曆規定的日期,在寺廟或寺廟附近舉行。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中逐漸融入了集市交易活動。這時的廟會又得名為「廟市」,成為中國市集的一種重要形式。

  後來,廟會上又逐漸增加了娛樂性的活動。於是,逛廟會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過年內容。

 現代過法
  在大都市,廟會是一定要去光顧的,因為它是城裡年味最濃的地方之一。大街兩邊高掛的大紅燈籠,店鋪門口張貼著的大大的「福」字,皮影戲、木偶戲、古典魔術、市井雜耍、飛天高蹺等民俗表演,都讓人重覓童年的春節印象,找回失落的熱鬧大年。假如你不想在都市過一個平淡之年,還可以打起背包,到風光旖旎的鄉村去。找一戶農家小住,和主人一起貼春聯、打年糕、磨豆腐,過一個地地道道的農家年,給渴求年味的心靈一個期待已久的歸宿。




風俗起源
  送禮是向親戚朋友表達敬意與愛意的形式。根據尊老敬賢的傳統,幼輩一般要送禮物給年長者。比如女婿在春節前一周要送禮給岳父岳母,為了表示吉利,禮品都是雙數的,在傳統禮節上,受禮人都要回禮,以表謝意。
  這種互贈禮物的習俗,體現了中國人「禮尚往來」的處事態度。

現代過法
  據一項調查顯示,有68.5%的人認為,「送禮」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內容。當問到「春節你通常給什麼人送禮」時,選擇「父母」的比例最高,佔總人數的58.4%。看來,送禮作為一種親情和友誼的表達,仍然受到現代人的青睞。而送旅遊、送音樂會門票、送儲蓄、送報刊等新的送禮形式,也隨著新的生活方式出現而不斷更新。



壓歲錢



風俗起源
  按照習俗,小輩向長輩拜過年之後,長輩要分發壓歲錢。壓歲錢也叫「押歲錢」、「代歲錢」、「歲歲錢」,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意味著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錢分給孩子。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現代過法
  壓歲錢的施與取,像是一出熱熱鬧鬧的戲,增添了喜慶熱鬧的氣氛。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根據我國民間習俗,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願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多少並不重要,而是象徵著吉祥和好運。因此,在分派紅包的長輩面前打開紅包,是不禮貌的做法。此外,有的人借壓歲錢顯示財大氣粗,或是大人們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壓歲錢互相攀比,這些做法都違背了這種風俗本來的意蘊。




風俗起源
  根據傳說,「拜年」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人們相互道喜,慶賀未被「年」這種猛獸吃掉。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在家中向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春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現代過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拜年的「包裝」日漸更新換代。先是有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後來又出現了手機簡訊拜年,現在,喜歡上網的朋友更是可以通過互聯網來互致新春祝福,感受高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


  最具年味的拜年方式當然還是傳統的那一種,人們互相走親訪友,當面恭賀新禧,這種原汁原味的拜年方式最能傳遞春節的喜慶氣氛。拜年時最好能穿上一套民族特色濃郁的服裝,比如唐裝或中山裝,讓傳統的中國年更加喜氣洋洋。(轉自《解放日報》08年2月7日06版)




[ 本帖最後由 廣南子 於 2008-2-9 16:59 編輯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15: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