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文字是有品位的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2-6 17: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博覽|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文字是有性情的。這種性情倒不一定是寫出這些文字的人本身的脾氣秉性,實在是字裡行間流溢出來的理念和情懷。正是這種性情,使讀者一下子就認出了書寫文字的人。世上書寫文字的人何止千萬,有自己獨特性情文字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文字是無法藏拙的,文字一出手,作者的底蘊才具,當即洞見。

  好的文字是有風骨的。何為風骨?風,風趣;骨,骨格也。許多人喜歡談格調,卻不解風趣。實際上風趣即是性情,有性情才有骨格。故隨園老人說:「詩在骨不在格也。」

  好的文字是清靜的,沒有炒作的喧鬧和顯赫,甚至有幾分冷寂,但最終卻是流傳開來,植入人心的。能以清淡的文筆,寫出平平常常的人和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事雕飾而別有風味,那就更不容易了。無意為文,舉重若輕,「絢爛之極趨於平淡」,更是大家風範。

  文字是有皮相的。這種皮相就像人們挑選水果那樣,如果第一印象不好,就萬難贏得芳心。許多人在買書時,先是隨意翻翻,瀏覽幾行。貌似漫不經心,實則挑選皮相。如果皮相不錯,皮相之下的內涵又有血有肉,可圈可點,那真是人生一大愜事。

  浪漫與想象,是好的文字必不可少的元素。《岳陽樓記》流傳千古。「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早已成為中國士大夫的座右銘。可是有多少人曾想過,這篇瑰麗文章的作者竟沒有到過岳陽樓?范仲淹書寫此文時,是被貶在今天的陝西一帶,有關岳陽樓景色的描寫,完全是出於他那浪漫的想像。當然,這種想像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基於他對岳陽樓史實的了解和把握。

  文字可以使人遺臭萬年,也可以使人百世流芳。「莫須有」三個字,就把秦檜牢牢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岳陽樓記》開篇的「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所提到的滕子京,本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官吏,也不是岳陽樓的最初建造者,但是《岳陽樓記》卻使人們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

  文字的兩個功能是道出常識和啟迪思想。常識常常蒙塵於世俗當中,經文字的描摹揭示,使人聞之憬然,也使人瞬間頓悟。思想,特別是鮮活有趣的思想,實在是不多見矣。有思想的文字大多數是原創,雖有秉承,但定有拓展和新意。婦孺皆知的常識與深邃亮麗的思想,也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相互易位的。若干年前的新思想,於今或許已為常識。但今日之新思想,卻未必是常識,也往往不容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真正好的文字不是用筆寫出來的,而是高尚的心靈流淌出來的華彩和弦。沒有矯柔造作,沒有斧斫之痕,沒有頤指氣使。人品決定書品,心靈勾勒筆觸,這是被歷史和人生反覆澆鑄出來的雕塑。

  文字裡邊最令人悚然心動的是思想,思想確實是文字的靈魂。能流傳千古的文字,大部分都是出自於思想者的手筆。他們堅守著那份真誠的上下求索,驚天地泣鬼神的人文關懷。至於那些甚囂塵上的文化快餐,身體寫作等等,只不過是市場大潮泛起的泡沫,至多只是賺了幾文銅臭,不提也罷。喧鬧之後是沉靜,狂熱之後是理性,蒙昧之後是科學,專制之後是民主。歷史之舟或有遲疑,卻永遠不會後退;人類或許會有迷惑,卻永遠追尋著進步。宇宙洪荒會把所有的生靈都變成匆匆的歷史過客,唯有閃光的思想永存。這恰恰應了一句古話,「自古有不亡之道,而無有不亡之人」。

  思想者身在鬧市紅塵,卻心駐山麓林泉,「大隱隱於市」。這裡的隱,是心之隱,而非身之隱。能固守自己的心田和理念,在那裡孜孜尋覓的賢者哲人,耕耘的是他們自己的心鄉,決絕不是燈紅酒綠的外物。

  「古來聖賢皆寂寞」。思想者的靈魂是清冷而又孤獨的。他們常常跨越了時空隧道,遠遠地走在了時代的前面,寧靜至誠,踽踽獨行,卻往往被同時代的人誤解,中傷,謾罵。生前的潦倒和死後的殊榮一樣,都令人扼腕長嘆。使人深思不得其解的卻是:生而不得,死後所得又干卿甚事?

  思想者對自己的文字是不自戀的。不像小戶人家,總是敝帚自珍。不自戀的特點是否定自己的過往,卻總是前行。這種前行首先是思想和靈魂的前行,去尋找新的精神家園。夢醒之後就不是夢了。思想者所追尋的,永遠都是那冥冥的夢境。

  思想者的文字,猶如璀璨的流星,在漫漫夜空中划閃而過,牽動著人們的思緒,引導著不知所措的靈魂。使人從虛無中找到實有的感悟,於黑暗中尋得薄明的天色;卻又是那樣來無蹤,去無影,留下千古一樣的迷。

  文字是有品位的。這種品位不取決於官位財富,也不取決於學位書袋。取決於人格與心靈,功力和才華。正是這品位的不同,文字里才有了投槍匕首,燕山夜話;荷塘月色,雅舍苦茶;告別革命,獨語天涯。

  文字,總要給人以愛,希望和力量。不是嗎?

by 丕 敏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1: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