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官場上的送禮現象,多年來可謂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古人說「禮尚往來」、「禮多人不怪」、「當官的不打送禮的」,用送禮的幌子行賄、以收禮的名義受賄,在今天也是屢見不鮮。並且每逢元旦、春節,便往往是送禮、收禮的活躍高峰期。由之,筆者想起了毛澤東的禮品清單。
建國以後,國內外人士給毛澤東贈送了不計其數的禮品,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現在保存兩份禮品清單。一份清單上記載了巴基斯坦總統佐勒非卡爾·阿里·布托送給毛澤東五箱橘子共九十斤,中南海供應科從外交部禮賓司取回,登記時間為一九七二年二月五日。另一份清單登記了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五九年中外人士送給毛澤東的部分禮品,抄自中央秘書室,上面有汪東興的簽字和批示:「請張仙朋同志閱查。」
據資料介紹,送給毛澤東的禮品,多由中央秘書室辦理,也有由警衛局供應處以及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辦理的。禮品種類五花八門,從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五九年清單上看,有廣播收音機、攝影軟片、立體幻燈機、兔毛背心、雨衣、地毯、枕席、龍鬚草席、海產標本、人蔘、鹿茸、酒杯等物品,共計四十餘種。這些禮品大部分是單位送的,也有個人送的,如一九五九年十一月廿五日,香港太古船塢的楊慎德送仿古玉魯兩件,玉扁笄一件;一九五九年十月十七日,上海的黃正和送刻有八屆八中全會公報的永久牌鋼筆一支;一九五九年十月十五日,西安的謝芝鏡送象牙筷一雙;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十日,唐山楊慶儉送人蔘兩棵;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廿九日,甘肅謝成德送熊掌、鹿茸五斤,等等。
對於送來的禮品,只有極少數幾件,如西哈努克親王送的公文包、齊白石送的硯台、郭沫若送的手錶等被毛澤東留下外,其餘的都造表交公。毛澤東留下這極少的幾件,是由於與送禮人有較濃厚的私人情誼,比如和著名畫家齊白石先生,因為同是湘潭人,所以交往較密切,二人多次互贈禮物。一九五三年春,齊白石老人九十大壽,毛澤東特意送上四件壽禮;一湖南特產茶油寒菌,一對湖南王開文筆特製長鋒純羊毫書畫筆,一支東北野參和一架鹿茸。齊白石先生給毛澤東送過圖章、自己珍愛的書法、繪畫精品、硯台等,毛澤東也僅留下硯台,其餘的均上交了。
很多外國領導人都給毛澤東送過珍貴的禮物。比如一九六四年非洲一個國家的總統送了一個大象牙,兩個人都抬不動;瑞士總統送了全金錶兩塊。工作人員回憶,當時把這兩塊金錶給毛澤東看,問他是否留下,毛澤東說:「這種禮品不能要,誰當主席他送給誰,你當主席也會送給你。我是代表人民的,這種禮品不能收,一定要送倉庫。」
毛澤東就是這樣認識和對待禮品的。從他留下的禮品清單上,讓我們看到了毛澤東的高風亮節和博大胸襟,感受到了我們黨事業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東方魔力」(著名記者斯諾語)。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少數黨員幹部認為節日期間收點煙酒之類的禮品乃是人之常情,小事一樁,不足掛齒。其實,偶爾一次不拘小節,不經意間收了不該收的禮品,從此便會放棄自己的操守,得隴望蜀,慾壑難填,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一旦醒悟,卻已不能自拔。胡長清、成克傑、王懷忠、李真等貪官,就是因為沒有守住做官做人的「底線」,從「笑納」幾百元、上千元的禮品開始,一發不可收拾,什麼禮都敢收,什麼錢都敢要,最終成了人民的罪人。
因而,筆者認為,在元旦、春節來臨之際,重溫毛澤東的禮品清單,培養清正廉潔的作風,樹立執政為民的思想,對於每個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都是很有意義的。如果為官者都能有一份這樣的禮品清單,行賄受賄的腐敗之風便少了一條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