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古代家教名典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1-3 19:1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育兒心經|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1.《誡子書》
諸葛亮著,我國古代家教名篇。諸葛亮(公元181——234 年)三國時期
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東漢末年,隱居隆中,后經劉備三顧茅廬,終於出山
輔佐劉備,後為蜀漢丞相。在《誡子書》里,諸葛亮告誡兒子「靜以修身,
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就是要求兒子注重品德
修養。還告誡兒子要勵精圖志,勤奮學習,不慢不躁,安守「窮廬」,多多
「接世」(接觸社會,為社會效力)。此文表現了諸葛亮在家教方面既重視
德育又重視智育的進步思想。

2.《與子伊等疏》
陶淵明著,我國古代家教名篇。陶淵明(公元365 年—427 年),字元
亮,東晉大詩人。少有壯志,博學多能。早年曾任江州祭酒、彭澤令等小官,
后因不滿官場黑暗,隱居田園,躬耕自食。陶淵明注重家教,寫過《命子》
詩,又寫此篇。他的五個兒子不是一母所生,臨終之前,他唯恐孩子們鬧內
哄不團結,遂著此文,用我國古代優良的家風、家德,教育孩子:「兄弟同
居,至於沒齒」、「七世同財,家人無怨色」,他特彆強調」「然你等雖不
同生,當思四海兄弟之義」。此文可以視為以身教子,以民族傳統美德教子
的範例。難怪明人張自烈贊曰:「與子儼一疏,乃陶公畢生實錄,全副學問
也。」

3.《顏氏家訓》
我國現存的最早的「家訓」、「家教」類著作,北齊顏之推著。顏之推
(531—約595 年),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山東臨沂人。他歷
經四個動亂的朝代,看到了上層社會子弟的無能、墮落,為了改革這種弊病
甚多的教育制度,他寫了《顏氏家訓》,傳授立身、治家、處世的道理,用
以訓戒、調教士大夫子弟。他要求士大夫子弟「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
多學實用的知識。他要求士大夫子弟勤學守行、學以致用,成為勤勉、博學、
多能的人才。他看到了早期教育的重要。《顏氏家訓》現存20 篇。依次是:
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風操、慕賢、勉學、文章、名實、涉務、
省事、止足、誡兵、養生、歸心、書證、音辭、雜藝、終制。1980 年上海古
籍出版社出版了王利器集解的《顏氏家訓集解》一書。如在「教子」篇里,
顏之推強調了「教子宜早」,有教有愛,這樣才能收到「父母威嚴而有慈,
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的效果,否則子女會」敗德」。他論及的「胎教之法」,於今仍有現實意義。但他認為「上智不教而成,下愚雖教無益」,這顯然是不正確的。

4.《千字文》
系南北朝梁周興嗣編,此書是從王羲之遺書中拓取了1000 個字,四字一
句,而且押了韻。開頭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書中在教蒙童識字的
同時,也講述了涉及天文、歷史、人倫、教育方面的一些常識。此書一直流
傳到清代,是我國歷史上流傳最久的蒙學讀物,顧炎武稱讚《千字文》說:
「不獨以文傳,而又以其巧傳」。


5.《百家姓》
北宋時編成的蒙學讀物,作者是誰已不可考證了。《百家姓》由「趙錢
孫李」開始,一共羅列了400 多個姓字。因為編排得巧妙,讀起來琅琅上口。
後來又出過不少改編本,但都未及《百家姓》原本。

6.《童蒙須知》
我國南宋教育家朱熹著。作者從政之餘,親自在書院執教,有50 年教育
工作的豐富經驗。在中國教育史上,朱熹是第一個從理論上將兒童教育與青
年教育視為統一過程來考察的教育家。他認為以15 歲為分界,人的一生要分
受小學教育和大學教育這兩階段,他主張要不失時機地給兒童講述道德格
言,為此他編了《小學》一書,內收各種有關忠君、孝親、事長、守節、漢
家等內容的格言、訓誡、故事、為了使兒童能用體現名分的禮節規則來規範
自己,他又專門編著了《童蒙須知》。此書依照封建的三綱五常的精神,對
兒童的穿戴、飲食、灑掃、應對、出入、容貌、行態、讀書、寫字等都作了
明確的、條文式規定。顯然,這種教育的內容是封建主義的,應予批判,但
其中有些關於禮貌、讀書、寫字、個人衛生的要求,至今仍有參考價值。

7.《三字經》
相傳乃宋代王應麟編撰,也有認為是宋代區適子編撰。在流傳過程中,
又被逐漸補充。傳至清代初年,《三字經》已收字1140 個。《三字經》把教
蒙童識字,向他們傳授歷史知識,教他們人倫道理等結合起來。此書每句都
是三個字,而且是押韻的。比如此書的開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
相遠」等,語言通俗、流暢,是名氣大、流傳廣的蒙學課本。《三字經》不
僅在漢族中流傳,也傳到了兄弟民族當中,曾出現過《蒙漢三字經》、《滿
漢三字經》等兩種民族文字的對照本。

8.《家范》
宋代司馬光編著,10 卷19 篇。是我國封建時代士大夫家庭流行的家庭
教育啟蒙讀物。此書根據歷史故事,闡釋封建家庭的人倫關係、道德規範。

9.《放翁家訓》
陸遊著,我國古代家教名篇。陸遊(公元1125—1210 年)號放翁。南宋
愛國詩人。他自幼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一生耿耿不忘「掃胡塵,靖國難」,
寫有九千餘首詩,愛國真情洋溢其間。除有《示兒》、《冬夜讀書示子聿八
首》等家教詩之外,還有這篇寫於1168 年5 月13 日的《家訓》。他教育兒
子「當極恭遜」,重視耕讀,不要追求高官厚祿(「不慕榮達」),奉公守
法(「恆素不閑生事」),遠禍求安)「勿露所長,勿與貴達親厚」)。這
些都是有一定進步性的。

10.《朱子家訓》
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明末清初朱用純著。這是清朝最為流行、影響
最大的一本我國古代家庭教育教科書。此書根據程朱理學,系統地闡釋了封
建道德觀念,提倡「知行並進」,主張勤儉持家,勸人安分守已。該格言共
516 字,平實,凝鍊,正反舉例,頗能服人。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院。要
內外整潔。」這是講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勤奮勞動;又如「一粥一飯,當思
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是強調勤儉持家的,至今仍有積
極作用。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6: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