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精英的3個夢想職業——醫生、企業主管和律師

作者:廣南子  於 2007-12-26 13: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人在海外|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美國中學生群體中的一部分人,在初中、高中階段就有了非常明確的職業方向,這種從小就建立起來的事業理想支持、激勵著他們,使他們產生一種持續的原動力,能夠長期、自覺地去努力奮鬥和拼搏。雖然這個群體的比例不大,絕對數字卻不小,他們是美國中學生中的精英代表,是非常優秀的一個群體。


      在這些優秀中學生里,有相當一部分人從小就將自己的人生定位在3個社會大眾普遍崇尚的職業:醫生、企業主管和律師。


      當醫生的必經之路是上醫學院,取得醫學博士MD學位;上商學院讀MBA已成為規範化的社會裡走向企業主管崗位的必經之路;有志於當律師的人,必須上法學院讀法學博士JD學位。美國的醫學院、商學院和法學院都屬於專業學院(Professional School),其他的專業教育如神學院、建築學院、牙科學院等都屬於專業或職業教育。


      「3個夢想」是美國高等教育的「本科后」教育,學生必須具備大學本科以上的文憑。提早了解美國這個規範化社會裡典型的「3個夢想」,對孩子的培養和人生規劃將大有啟發和助益。

      (1)受人尊敬的醫生——醫學博士MD

      
      醫生在美國是地位極其崇高、令人羨慕的。很多美國孩子從小就立下當醫生的志向。不過,他們也許並不知道,從事醫生工作其實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職業。從大學本科畢業考入醫學院開始,每個人都要經歷十年漫長的求學道路,期間的辛苦不是局外人所能了解的。

      中國醫學院招收的是高中畢業生,一般經過四年學習和一年的實習,就可行醫。美國醫學院只招收已經拿到學士或學士以上學位的人,也許它們認為,大學畢業生比較成熟,只有較成熟的人才能勝任管人性命的大事。

      醫學院對考生大學本科所學的專業卻沒有要求,可以是生物、生化或者化學,也可以是音樂、文學、歷史、美術等。但是,要求考生在報考前修過一定學分的大學生物、化學、物理和微積分等課程,高中期間參加全國AP統考通過的相應課程也可以。除此之外,還要參加全國醫學院的統一考試MCAT考試。美國醫學院的錄取難度很高,著名醫學院從報考該院的學生中選出10%到學校面試,再從中錄取10%~15%,差不多是百里挑一。一般醫學院的錄取也非常不易,有些深明內情的考生為了保險起見,甚至同時報考三四十所醫學院。

      美國醫學院的學制都是4年制。學生畢業時,拿的是醫學博士學位MD (Medicine Doctor),與中國醫學院的學生相比,同樣學4年,中國學生拿的是醫學學士,美國學生拿的是博士學位。這是因為起點不同,美國學生都是大學本科畢業以後才上醫學院的。

      醫學院的學習過程是漫長的,從考入醫學院,經過4年學習后,再當1年實習醫生。如果是內科的還要當3年住院醫生;心臟外科等專科的,還要做4~7年住院醫生。住院醫生通常要連續工作六七十個小時。十年磨鍊,能夠堅持下來的,才能最終成為醫生。

      醫學院漫長、艱苦的職業訓練要求學生既有聰明的才智、紮實的知識,又有堅強的毅力、充沛的體力,以及關愛慈悲、倫理道德各方面的素質。

      優秀的學生可以申請攻讀醫學博士和哲學博士雙學位,即MD/PhD。醫學博士讀4年,哲學博士就讀的時間則取決於論文完成的時間,一般單獨念哲學博士要4~6年時間,與念醫學博士一起,會縮短一些,總共為七八年,加上1年實習醫生和3年住院醫生,一共要十幾年。

      讀雙學位的學生,因為要做研究、「幹活」,所以都可免除高昂學費,得到足夠的生活費補助,可以衣食無憂地專心學習、搞研究。

      醫學院每年學雜費為3萬多美元,4年下來,費用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如果被錄取了,錢就不是一個問題,不論是美國學生還是外國學生,都會拿到銀行貸款。醫生既好找工作,又能拿高薪,很多銀行都樂於做這種沒有風險的投資。

      雖然學醫很辛苦,但回報也是十分巨大的。普通的診所醫生,能夠拿到一年10萬美元的起薪;若在大城市的大醫院裡工作的醫生,一年二三十萬美元的起薪是很平常的事情。

      除了入學前必須參加醫學院入學考試(MCAT)外,醫學院的學生要成為合格的正式醫生還要參加共達20多個小時美國醫生執照考試(USMLS)。這個考試由美國醫學會(Medical Board)主持,共有3個階段:Step 1、Step 2和Step 3。Step 1的考試時間為8小時,以自然科學的基礎為主要考試內容,包括生物、生化、化學、生理學等理論基礎知識;Step 2的考試時間長達9小時,主要測試內容則是以案例為主的臨床知識;參加第三階段Step 3的考試,學生必須先拿到博士學位,並做了一年的實習醫生。Step 3考的是醫學、臨床倫理、法律等綜合性的內容。

      科學技術領先世界的美國,竟然是個「缺醫」的國家,尤其是缺少內科醫生。因此,美國鼓勵外國醫生到美國行醫。如今,Step 1 和Step 2考試在中國已經有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醫學院的畢業生在國內參加了這樣的考試;一些中國醫生先申請以訪問學者的身份來美,到了美國再參加各項考試。

      在中國,高中畢業生可以直接報考醫學院,這樣就比美國學生省去了至少4年大學本科的時間,在學醫期間也許不如美國學生那麼辛苦,更重要的是不必花費極其昂貴的學費,所以參加美國醫生執照考試的選擇為中國的醫學院的許多學生所青睞。中國醫學院的學生雖然可以省掉美國醫學院學習的4年時間,但還是必須在美國醫院裡做2年實習醫生和3年住院醫生,才有資格成為美國合格的醫生,這至少還要花掉6年時間。在美國當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相當於在工作,不僅不用交學費,每年還有三四萬美元的薪水,基本沒有任何經濟上的負擔。這樣看來,中國的高中畢業生在國內上了醫學院之後,再考美國的醫生,的確是走一條「有利可圖」的捷徑。

      由於美國「缺醫」的現狀較為嚴重,沒有綠卡的外國人也能在美國當實習醫生和住院醫生,而且可以很容易申請到永久居留權。在美國,醫生這個行業基本上不需要太快、太多的知識更新,而且越老越值錢。前文已經提到,醫學院學生要成為高收入的醫生,也要有吃苦的思想準備,因為美國的醫生的工作量大得驚人。

      (2)「錢」途無量的企業主管——企管碩士MBA

      在美國,很多優秀學生自小的夢想就是讀商學院MBA,當企業主管。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就是哈佛商學院畢業的。勞工部長趙小蘭,也在哈佛商學院完成了企管碩士學位的學習。

     企管碩士MBA近年已不單單是美國家喻戶曉的「香餑餑」,即使是在中國,成群的學生也不斷沖向這一目標。企管碩士MBA的英文全稱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美國絕大多數商學院都要求申請讀MBA的學生至少具備2年以上的工作經歷。據統計,哈佛商學院MBA學生的平均入學年齡為 27歲並具有4年的工作經驗。同時,哈佛商學院在學校的網頁上宣布,每年也會從當年畢業的大學本科生中直接破格招收少量具有卓越領導才能的學生。

      我女兒在哈佛本科生辦的「哈佛學生辦事處」(HSA)工作時,當時任該辦事處總裁的那位學生畢業前就被哈佛商學院直接錄取。HSA下屬有10個公司,據說,要當那個總裁,除了讀書,一星期還得工作60小時,睡在辦公室里,比一般的全職人員工作還要忙,只怕是做了這份工作,課都沒法上。
以前,很多人都要念博士,可是博士不是很好找工作。在美國很多公司里,掌大權的人都是MBA。惠普公司前任首席執行官卡莉?費奧瑞納就是只有碩士學位的「超級強人」,她統領的惠普在美國500強企業中排名第15位,14萬名員工中的幾千名博士,都不過是在她手裡隨意調用的小卒子。

      美國的商學院在選擇MBA學生的時候可以招收任何大學本科專業的學生,但具備企業管理、諮詢、財政、金融等背景的工作經驗還是有益的。實際上,在商學院讀MBA的學生,不少是沒有企業管理經驗的電子工程師、化學研究人員,或是醫生、演員,等等。

      商學院的入學標準考試是GMAT——一種考英文、邏輯推理和基本數學知識的考試,滿分為800分。如今,這項考試在中國已經是眾人皆知,無數中國學生成功地過了這一關,踏上通往美國商學院的求學之路。被美國頂尖商學院錄取的學生的平均GMAT成績為700分,這些學生大學本科的平均成績GPA約是3.5分,與醫學院和法學院錄取的學生的分數差了0.2~0.3分。由此可見,商學院在錄取學生的時候更加註重其工作經歷,而不是像法學院和醫學院那樣注重學生的大學本科學習成績。

      許多著名的投資銀行和顧問公司常常到名校招收大學本科畢業生,而且不太考慮他們本科所學的專業。他們也注意招收那些商學院本科項目特別好的大學畢業生,如賓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執安大學、紐約大學、得州大學等。這些大學的本科畢業生都有機會一畢業就在著名的投資銀行和顧問公司工作。

      其實,接受著名投資銀行與顧問公司的工作只是這些學生精心設計的第一步,他們最終目標還在於積累兩三年工作經驗後轉而進入名牌商學院,拿MBA學位,最後到商界去一展身手。     

      成為企業主管是很多人的夢想,然而企業主管未必一定需要MBA學位。它是「三個夢想」中唯一不一定要學位才可以上崗的。但對那些沒有家族背景且不指望靠運氣的學生來說,入商學院讀MBA無疑是在規範化的美國社會中走向企業主管的一條必經之路。

      名校MBA的學雜費一年高達3萬多美元,再加上生活費,超過5萬美元的費用。其實,有的名校可以給有經濟困難的外國學生提供貸款。

      有人把念書讀學位叫作投資,既然是投資,那當然就要講回報。企管碩士MBA可能算是當今美國社會所有學位中最「值錢」、回報率最高的學位,所以引得「無數英雄競折腰」,甚至已經有了博士學位的人,常常還要再倒回去拿這個碩士學位。博士低的起薪一年四五萬美元,能拿到七八萬美元的是少數,但2004年畢業的頂尖大學MBA的平均起薪加紅利高達14萬美元,而且擁有這一碩士學位的人今後「錢途無量」。

      不過,在MBA美好誘人前景的背後同時也存在著很大的潛在危機。我在美國生活20年,親歷了美國經濟的一起兩落,看到在經濟低潮時MBA都是失業和慘遭裁員的第一批犧牲者。MBA的薪水高,因此他們是最需要被裁掉以減少公司運作成本的那一部分人。由於經濟的起落波動,MBA的工作前景其實並不樂觀。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公布的數據,近兩年來,美國排名前10名的商學院每年就有5 500名MBA畢業生,哈佛大學等名校MBA的就業率也僅80%左右,更別說一般院校MBA的就業情況了。所以,讀MBA可以說是一個充滿風險的投資。對於語言文化背景有很大差異的外國學生來說,讀了MBA之後打算在美國就業,可以說前途較為渺茫。但若是為了學本事,並尋找機會回國發展或是自己創業,那就另當別論了。

      (3)美國的「第四權」:律師——法學博士JD

      在美國,律師是一個具有很大權力的群體,有人說律師是美國政治體制里行政、司法、議會三權之外的第四權。因為律師的存在,保證了美國法律得以實施,正是他們的工作,對美國政治、經濟、科學、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發展起了重要保證和推動作用。


      在美國想當律師就要上法學院,攻讀JD學位,JD是Juris Doctor的簡寫,翻譯出來就是法學博士。儘管理論上在法學院還有比JD更高的學位,如法學碩士LLM和法科學博士JSD,但是,那幾乎都是外國的法律本科畢業生去讀的,讀JSD的學生主要回本國從事教學研究。無論哪個法學院,招收法學博士JD的競爭都是最激烈的,必須參加難度很大的法學院入學考試 LSAT,而外國學生讀LLM和JSD只需考托福。LLM學制只有一年,實際上是兩學期八九個月,這個學位在職業市場上沒有競爭力,所以有些外國學生拿到學位以後,再去讀一個JD。耶魯大學JD學生每年學雜費約36 000美元,但是讀法科學博士JSD的,每年學費只要12 000美元,而且還有獎學金。因為沒有市場吸引力,學校要想法用超低的學費吸引外國學生,哈佛法學院目前在學的33位法科學博士生100%是外國學生。很顯然,法學博士JD和法科學博士JSD基本上是美國學生和外國學生走的兩條路線。據美國律師協會公布的數據,2003年美國和加拿大所有法學院一共只授予 59個JSD學位,僅相當於一個大型研究型大學一年所授予的博士學位的1/10。


      近來國內將JD譯為法律博士而不是法學博士。法學人士和律師行事嚴謹,行文措辭應當精確。在美國讀了JD學位的華人律師,無一不在名片上和種種公共場合自我介紹上註明法學博士。難道他們幾十年來都在造假、騙人?


      有人認為,大學本科學的不是法律,僅僅只有三年的法律學習,就得了JD學位,既然有專門為培養法律教學和研究的法學碩士和做法學研究的法科學博士,獲得JD 學位的絕大多數人都去當律師而不去做研究和教學,JD只是訓練學生操作法律實務的,學生沒有研究能力,也不能教學。實際上並非如此,大多數讀法學博士的人沒有從事學術研究與教學,並不是他們沒有能力,而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想做!實際上,美國法學專業學術刊物的絕大多數論文都是獲JD學位的人撰寫的。


      目前現任的耶魯、斯坦福、哈佛、哥倫比亞、紐約大學等五大法學院在內的絕大多數教授都是JD。這五大法學院院長,也無一例外地都「只有」JD學位,他們當教授教書、做學術研究、發論文、出專著,絲毫沒有影響他們作為美國法學界學術水平象徵的地位。JD學位獲得者在美國法律界和法學界都佔據統治地位。


      美國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的招收對象是具有學士學位以上的考生,本科專業不限,學制3年。法學院畢業生有了JD學位,才能參加美國各州的律師執照考試。美國法學院也為大學本科學法律的外國學生開設碩士班,但是,外國考生擁有碩士學位LLM,只能參加少數州的執照考試,其中包括加州和紐約州,實際上,對於大多數人,有這兩個州的執照也就足夠了。


      法學院的入學標準考試為LSAT。LSAT考試由美國和加拿大共199所法學院組成的法學院入學理事會(LSAC)主持,每年舉行4次,試題包括閱讀理解、邏輯推理、分析推理和寫作5個部分,共101道題。雖然從理論上說可以考多次,但是,一般好的法學院明言取考生數次考試平均成績為準,因為成績不好的「前科」會留下永久的「不良紀錄」,所以,學生不宜「試考」。法學院在美國所有研究生院和專業學院的錄取中是最注重考分的,因此LSAT成績是錄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因素。這一點更體現在頂尖學校中,高分不保證能被錄取,但成績差則一定會被淘汰。LSAT考試在170分以上的高分段每題大約1分,常常一兩分之差就可能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有時就是這細微差別決定了該學生能上哪個學校,而不能上哪個學校,整個考試和錄取過程都顯得十分殘酷。與其他一般研究生院和商學院對GRE和GMAT成績較寬鬆,重視考生的研究、工作經驗相比,法學博士的錄取條件是相當苛刻的,其競爭之慘烈也可見一斑。


      法學院的學習非常辛苦,學生每天上課和學習加起來的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而且也不能像攻讀哲學博士PhD那樣,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學習計劃,延長時間,法學院都是3年,趕不上進度的就自動出局。學生間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第一年嚇得要死。」因為一開始就有看不完的書和讀不完的案例,有的學生在第一年或者第一學期的頭幾個星期就被嚇跑了。


      法學院的學費很高,特別是頂尖私立法學院,每年學雜費約4萬美元,這還不包括生活費。多數頂尖法學院都沒有獎學金,不過外國學生和少數族裔的學生反而有可能拿到部分獎學金。名校法學院都會幫助學生很輕易地拿到很大數額的貸款。


      法學院的學生要是能在暑假期間找到機會到著名大律師事務所工作的話,報酬將會很高。大律師事務所發薪很規範,各所間薪水差距也不大。《瓦爾特100所頂尖律師事務所指南》就有每個律師事務所僱員起薪等詳細數據。頂尖律師事務所對暑假工作的學生是以周薪計酬,高的每周可達2 400美元,低的每周也有1 800美元。頂尖法學院的學生中實力強、運氣好的學生,在第一年暑假就可以找到工作,一個暑假就能賺到兩三萬美元,可以彌補學雜費負擔。


      法學院和律師業非常的典型兩極化。名校或非名校出身的,畢業后在大律師事務所或小事務所的,為私營企業或為政府部門工作的,其收入的差別非常大,而且這種差別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名校畢業生的年起薪為十幾萬美元;非名校的可能會低到四五萬美元,或許找不到工作,生存艱難,更不用說在學習期間找暑期工作。

      中國已於多年前開辦LSAT考試,中國大學畢業的學生可以通過考LSAT直接申請到美國讀JD。近幾年,到美國來學法律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他們在美國考執照,當律師,日子過得很不錯。有的已回到中國,加入美國大律師所在中國的分部工作,為中美的經濟文化作出貢獻。中國大學本科法律畢業的學生,有一定法律工作經驗的,可以先來美國讀法學碩士LLM,畢業后也可以在少數州考執照。不過,LLM學位在美國律師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弱,因此很多外國學生拿到LLM之後,再去讀一個含金量高的JD。

by 高燕定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4 06:2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