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周末專題]禪茶文化--禪茶一味

作者:廣南子  於 2007-12-15 09: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博覽|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佛教禪宗對中國茶文化尤其是中國茶道所作的貢獻是突出的。禪宗在推動飲茶之風在全國流行;對植茶圃、建茶山;對中國茶文化的向外傳播等方面都起了推動作用。更使人不可忘懷的是,禪宗在飲茶意境的創造,把飲茶提高到悟道的宗教哲學高度,正所謂「茶禪一味」,其歷史貢獻在中國茶文化史上寫下了重重一筆。

    禪宗是漢化了的佛教。中國傳統文化是極其穩固的,任何外來文化進入中國只有融入其中才有生存的空間和可能。佛教自從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傳入中原后,並不被中國老百姓所接受。其原因之一是人們對佛教的不了解,而更重要的是佛教原教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相悖性。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兩家—儒家與道家,都是重視「今生」的。儒家的積極入世,家國天下;道家的惜身養身,長壽美韻等都是佛教原教義的「今生永不得解脫,天堂才是出路」,「不應怖死,而應泣生」 等等格格不入的。況且佛教原教義要求「眾生」放棄一切物質和精神上的追求,認為有追求是「苦難」和「煩惱」的根源,這就和中國傳統文化相抵觸了。中國文化具有樂感文化特徵,福、祿、壽、禧是中國老百姓的人生追求;對於老百姓來說,怎能放棄生的樂趣去追求飄渺的所謂「天堂」?況且「得道」、「成佛」的可能性大渺茫了,簡直是不可能。因為佛家原教義認為:成佛者需具先天「佛器」,後天修行中不能有任何不符合佛家戒律的言行。「漸悟成佛」的禁錮,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成佛」、「得道」簡直是既不可望也不可及了。

    禪宗是漢地佛教中最重要,影響最大的一支,開山祖師是達摩。據傳達摩於南北朝時由印度「一葦渡海」來到廣州,北上不契武帝而游北魏,入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而開禪門一派。達摩初創禪宗時並不佔有重要地位,傳到第五代弘忍法師時,門徒已達五千。禪宗徹底地中國化是第六代衣缽傳人惠能完成的。

    惠能,原藉河北范陽(今北京房山縣一帶),生於廣東南海縣。三歲喪父。二十三歲時,入黃梅縣雙峰山東山寺參見禪宗第五代衣缽傳人弘忍法師,充當「行
者」(勞役)。

    弘忍為選擇自己衣缽傳人,命廟中僧侶各作一偈,以表達自己對佛教核心意義的理解。當時廟中擔任「上座」的禪秀,似乎已是內定接班人。然而他的佛教思想仍受 「漸悟成佛」學說的束縛,其所作偈語令弘忍頗為失望。偈云:「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不料此時那個舂米的「行者」惠能走了出來,說出如下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一道破了佛教禪宗教義精髓—「頓悟成佛」的偈語,深得弘忍法師讚許。於是弘忍密傳衣缽於惠能。十六年後惠能在南海法性寺落髮受戒,次年回韶州曹溪寶林寺,以禪宗第六代衣缽傳人的身份傳布「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成佛」教義。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所說依此修行,西方就在眼前」。禪宗的教義在佛教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使廣大老百姓虛幻地認為只要「主觀覺悟」, 「明心見性」就能成佛。這對苦難的老百姓來說是很具有吸引力的。自己同「眾生」(包括剝削、壓迫他們的統治者)一樣都具有成佛的可能。禪宗理論更趨於大眾化,當然也更具誘惑力。而對於為惡者,為富不仁者來說,禪宗關於「明心見性」的教義,就使得他們得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可能」,因而
禪宗也就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支持而發展起來。

    禪,梵語作「禪那」解,意為靜慮、坐禪。禪宗主張以坐禪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說,心裡清凈,無有煩惱,此心即佛。其主張所謂 「有即無,無即有」;「色即空,空即色」,不過是勸人們心胸豁達些,把人生追求淡化些,於是乎心中也就清靜些,煩惱及種種不如意也就少了。可想而知,真正靠坐禪把人生中煩惱都消解是不可能的,因為只要人活著,就是社會中的一分子,就不能完全拋棄一切包括生存條件的追求。豁達些、隨緣些可,而拋棄則難。從這一點看,茶的物理特性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文化內涵與「禪」的佛理內涵相通了。

    茶性潔凈,茶味沖淡。飲茶能使人心靜、益思、不亂、不煩而有節制。茶之「潔凈」與「沖淡」的物理特性所體現出來的精神文化內涵即是把情感糾葛,名利糾紛都應看得淡薄些,什麼事都不要較真,都應以沖淡的心態面對之。得之不喜,失之不憂,保持自身平靜的心態,保持心靈的潔凈。達到如此境界,也就與佛相通了。即 「心中清靜,無有煩惱,此心即佛」。任何「眾生」,不分貴賤,無論先後,頓悟此禪機者,你便是佛,正所謂「明心見性」而「頓悟成佛」。

    有典故曰「吃茶去」。唐代趙洲觀音寺高僧從諗禪師,人稱「趙洲古佛」。他崇茶、愛茶,不但自己嗜茶成癖,而且積極提倡飲茶。據《廣群芳譜•茶譜》引《指目錄》道:
有僧到趙洲,從諗禪師問:「新近曾到此間么?」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




吃茶去

    自此以後,「吃茶去」成了禪林法語,認為吃茶可達到悟禪。從諗法師的三個「吃茶去」到底是何意呢?當代有些人認為,「吃茶去」其實是「知道了,你去吧」的意思,筆者認為不是那麼簡單。如果說前兩個「吃茶去」有「知道了,你去吧」的意思,那麼第三個「吃茶去」則不能簡單類推。當院主向從諗法師這位「趙州古佛」置疑諮詢時,從諗法師是不會簡單推託的。第三個「吃茶去」筆者認為當是:「你去吃茶靜悟吧」。悟什麼呢?為什麼要以吃茶悟禪呢?我想從論法師已經間接告訴了院主了,—為什麼要如此較真地問為什麼呢?一切都沖淡、豁達、平和些不就是禪宗法理嗎?只是從論法師未以點破,要讓院主在飲茶中自覺自悟其中茶理和禪機罷了。

    從茶的使用價值看,禪宗重茶是因茶有「三德」。坐禪時可以提神,可通夜不眠;腹滿時可以助消化心煩時可以去除雜念,平和心態。從這一點看,飲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觀念。而更重要的是,禪宗把茶從使用價值推至精神文化、宗教哲學的高度,通過飲茶,把禪宗的哲學思想與茶的精神文化內涵結合起來。在茶中貫穿了 「理」,賦予「道」,蘊含了禪機。我們從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中可以清楚地認識「茶禪一味」的內涵。

    皎然,唐代詩僧,中國茶文化初創發端者之一。其詩云「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既為除昏沉睡意,更為得天地空靈之清爽。「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禪宗認為,「迷即佛眾生,悟即眾生佛」。自己心神清靜,更有了通佛之心了。飲茶為了「清我神」與坐禪的意念是相通的。「三碗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故意去破煩惱,便不是佛心了,「靜心」、「自悟」是禪宗主旨。皎然把這一精神貫徹於茶中,賦予茶以「道」的精神:所謂茶者,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也。得道,即看破本質也。把事情都看得淡些就是「大覺大悟」,就是「得道」。在茶中得到精神寄託,也是一種「悟」,所以飲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與茶便連結起來:茶即禪,「茶禪一味」即此意也。同理,僧人飲茶,禪院茶事活動也是把禪宗的佛理蘊於其中的參悟形式了。

[ 本帖最後由 廣南子 於 2007-12-15 13:57 編輯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6: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