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乘勢比智慧更重要

作者:廣南子  於 2007-12-9 09: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職場心經|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企業要做大,影響力要增強,智慧是重要的,但乘勢比智慧更重要。

  有例為證。廣東有一家屬傳統產業的國企,前幾年走出去到柬埔寨辦廠,利用柬恢復經濟的大勢,居然使自己企業的產品在柬境內「天下三分有其一」;陝西有一家民企,前幾年走出去到羅馬尼亞發展,利用其國內家電產品的技術、價格優勢,不僅「殺


」出了一條道路,而且擴大了中國家電產品的聲譽,並在羅馬尼亞站穩了腳根。類似這樣的事例,可以說比比皆是。

   自然的現象告訴我們,大風來了,石頭也會插上翅膀。這說明勢的重要。勢者,力也。這種力,不是一般之力,而是沖發、衝擊之力。這種力,在一定意義上形如 閃電:能量極大,但時間極短。抓住了,就能獲得極大的能量,不僅可「擊楫誓中流」,而且可「乘化入無窮」;失去了,則身如騎木馬,看著挺忙活,一搖一擺汗 滿頭,但就是原地踏步。怪不到早在兩千多年前,先哲孟子就在《公孫丑下》中提出「雖有智慧,不如乘勢」的命題。

  乘勢比智慧更重要,首要在識勢。勢更多地表現在情勢上。情勢是一種大勢,猶如黃河之水向東流,雖有曲曲折 折,但始終不會變向。識勢,就是要明大理,知大勢。僅此還不夠。古人說得好:「理貴在於得要,事終成於會機。」(魏徵:《魏書》卷七二,《陽尼列傳》)如 果更仔細地觀察,勢更多地是表現在「機」與「時」上。「機」為機會,「時」為時機。機會與時機都帶有時間性。而時間是不會向後退的。「過了這個村,就沒有 那個店。」這就要關注季節,分清春夏秋冬。只有不違農時,才可使民和年豐。

  乘勢比智慧更重要,關鍵在用勢。從古到今,從中到外,必勝之術,合變之形,全在於適時、適機的用勢上。而 用勢的「時」與「機」,則動之微,行之鬼,稍不留意,就會如來去無影的風兒那樣悄然而去。這就需要膽大心細,以事適時,見機而作,大可不必像三國時期的袁 紹那樣,「遲重少決,失在後機。」(《三國志·魏志·荀彧傳》)畢竟,辦企業,幹事業,不是乘公交車和飛機,更不是到超市去買東西,要遵循先來後到的原 則,自覺排好隊,循規按序走,而是要得其時則駕,乘勢而去;不得其時則止,防蓬累而行。

  乘勢比智慧更重要,不是說智慧不重要。乘勢本身就是一種智慧。但萬千智慧在於行。不行,很可能使智慧成為一劑又一劑的「後悔葯」:空有高論,難有實果;總結得失,後悔莫及。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5:2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