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別人眼裡的中國

作者:廣南子  於 2007-11-11 14: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政解讀|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首先一定是個胸懷寬闊的、能聽不同意見的民族。無論是友人、敵人、還是外人,無論是左派、右派、中間派,無論是善意、惡意、還是他意,他都能夠靜下心來看看別人的文章,洗耳恭聽一下人家的意見,開闊一下自己的視野。三人行必有我師,取它山之石,可攻世界之玉。何況知己知彼,方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老祖宗孫子給我們留下的寶典精義。


別人眼裡的中國(1):美國左派觀點


多倫•菲特西雅克,美國左翼評論家、作家。最近他有關中國的評論在網上流行。不過弗蘭克•賈菲斯說,多倫的觀點不是美國的主流,並不十分出名,而且還遭到美國軍方的怒斥。
 
其實,從全球意義上講,多倫的觀點是對的。你想想,為什麼美國一向標榜的民主自由,在全世界到處碰釘子?那就是他的強權主義與槍炮政策所致。美國是該靜下心來,韜光養晦,真的為全世界大多數人謀利益,全世界才會認同他,接受它。可惜,經濟一同化下大夥共享利益的宗旨被美國等大國企業和美國國家壟斷者置於腦後,結果只能如同多倫的觀點,美國不可能與世界大多人站在一起,只能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對於局部問題,諸如台灣問題上,多倫的觀點有點一廂情願。不過他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美國在台灣問題上是不會輕易讓步的。這就告訴我們:台灣---沖繩島---日本本島是美國的一條分不開的戰線。越南--印度--土耳其是美國另一條分不開的戰線。我們必須丟掉幻想,不要以為美國會施捨什麼給我們,我們要隨時以100%的努力去爭取自己在東海和南海的利益,包括台灣的主權原則利益。

我們就來看看他的報告都說了些什麼:

誰!明天可以航行在大洋上?

對於這個問題,不知道為何很多人都說美利堅的艦隊可以。事實上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我的美利堅,看看我們究竟在做什麼?我們在亞洲建立了很多軍事基地,但是,隨著我們不斷的衰落,我們的基地不斷喪失。美國的艦隊是依靠「厚重的黃色金屬堆砌而成的」,他根本就是殘酷與冷漠的。我們擁有11艘大型航母,1350架艦載機。26艘巡洋艦,100宙斯盾艘驅逐艦,以及數百數其他艦船。但是,我們得到的是什麼?

我們對比他們--中國!我們應該感到慚愧。我們雖然擁有這樣與那樣的先進武器,但是,我們依舊不可能去,甚至說不敢於去!面對一支第3世界發展中國家的艦隊。面對中國人的崛起,作為強大的美利堅,我們應該作些什麼!然而,似乎我們什麼也作不了。中國在持續不斷地消耗著我們的僅存的一絲精力。

這是中國人最擅長的貓鼠遊戲。而我們在這裡扮演著就是那隻可憐的老鼠。「一切為了美國」,這是一句十分美妙的感嘆!但是,我們究竟為了誰的美國?我們的士兵在伊拉克不斷遭到屠殺,3000多名無辜的生命,為了所謂的「美國利益」而失去。我們在世界每個角落裡,留下的幾乎只有「謾罵與攻擊」。

我們在非洲的政策,導致了在中國進入以後,美國被迅速地排擠出去。請問,我們的艦隊現在可以在非洲正規停留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在亞洲為了一個已經時過境遷的台灣島嶼,與正在崛起的中國展開無底的消耗與拼殺。而我們的負擔越來越沉重,並且還在不斷地增加。

中國人需要世界,而世界同時也需要中國。當然,並非世界喜歡中國人的現行制度,僅僅因為他們對外的友善與寬容,就夠了。中國人稱為「冬季結算(秋後算帳--譯註)」,而我們卻要立刻償還。中國的艦隊,目前正在積極準備揚帆,他們要到我們不可能在去的海洋。

中國有限度的軍備發展,目前來看是一條十分便捷與快速的道路,他十分重視人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他們的士兵可以說是世界範圍內少見的精銳。中國人依靠他們的友善與策略,可以依靠3艘航母12艘驅逐艦,12艘護衛艦,而走進深藍色的海洋。因為在他們看來似乎到處是他們的夥伴與朋友。

而我們卻要耗費10倍乃至20倍的代價,甚至不惜犧牲我們的生命。因為我們過於看重我們所謂武力,不知道什麼是真的友誼。在南美,目前我們的局面,已經處於十分尷尬的地步。中國人的快手已經開始深入那裡。不遠的未來,他們一定會被邀請參加南美國家的軍事演習,而這些國家都對於我們十分仇恨。
 
法國人有一句諺語:現在世界上要找到仇恨中國人的國家很難,但要找到企圖推翻美利堅的國家,卻比比皆是。歐洲是我們一貫的盟友,但是這些盟友們為我們做了些什麼?法國與英國是對立的歐洲大國,我們站在英國一面,而中國則是站在法國一方。但是,看看現在局面,我們就十分清晰了,法蘭西依舊是歐洲的法蘭西。而英國已經幾乎成為了我們的附庸。

不知從何時開始,美國的經濟復甦規模,已經掌握在中國人的手裡?這一點我早記不清楚了。但是,我知道以前美利堅是應該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而現在,中國人已經擁有了美利堅1/3的重大固有資產。同時他們還是美國目前最大的「債權人」。相反,我們新任的財政部長,要首先到中國人那裡去「尋求支持的資源」。美中貿易戰略磋商,與其說是磋商,不如說我們在祈求!這是美國最大的悲哀。

即便如此,我們還得負擔最為沉重的龐大的卻又毫無實際戰略意義的艦隊。早期西班牙人可以使用無敵的艦隊來為他們的運金船隊護航,而我們為了絞殺恐怖分子,竟然要用上航空母艦。這難道就是我們建立世界艦隊的目的嗎?

中國人僅有1-2艘巡邏快艇可以做到的事情,我們卻要出動龐大的艦隊來完成。這成本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駐紮在關島基地的艦隊,每日補給就高達310萬。這是多麼可笑的數字!你說,誰!可以為這數字來填充? 沒有!美國目前是處於把自己捆綁在別人婊子上的國家,而這個婊子就是我們畏懼的、仇恨的中國。

明天,中國艦隊可以開得更遠,這是不爭的事實,是我們不能否認的事實。除非美利堅願意以「1/2國土」作為被毀滅的代價,在中國人走出太平洋之前,與他們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核武戰爭。別的,我們還可以作些什麼?我們試圖以武力威懾中國,不讓他們奪取台海。但是,這種武力威懾到底能夠持續多久?

中國人早已把美利堅看透了,他們知道,我們對他們有很多顧忌,一切無法從根本上避免。中國人可以依靠世界上的「朋友」來為他今後的遠洋艦隊進行補給。而我們除了依託昂貴的軍事基地以外,剩餘的我們就需要用武力去爭奪.

目前15萬美國士兵陷入在伊拉克這個深深的泥潭中。為此,我們每年支出800億美元預算,而且這僅僅是所需的80%。我們美利堅也是一個國家,面對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當我們無法賺取必要的收入時,那麼我們如何來彌補這些數字?目前華盛頓已經拖欠多個州政府大批資金,已經到了十分難以啟齒的地步。

2010年以後的大洋,將是中國海軍的大洋。本來這與我們並沒有太大關係,但我們這樣與中國人拼殺或消耗下去,那讓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美利堅即將稱為第二個前蘇聯。


別人眼裡的中國(2):中國沒有資格做日本的對手

日本的民族觀念絕對不遜於大漢民族。他們的武士道精神可說是全世界無與倫比的執著。然而,在一個半世紀之前,他們就開始了明治維新的新文化運動,這種洋為己用的胸懷,不是值得我們外人研究和學習的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日本民族的一路走來,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最近,日本著名的漢學家、作家、新右派評論家小林次郎,發表了一篇非常犀利的文章「中國沒有資格做我們的對手」,在網上瘋狂地流行。不過我的日本朋友、京都大學教授說,小林的觀點在日本只是某些中間偏上民眾的一種思潮,並不是日本政府的觀點。並且日本政府和商業高層都對中國的崛起非常關注,可以說把中國、韓國作為美國之後的最大競爭對手。現在我們來看看小林次郎的評論:


中國不配做我們的對手,中國沒有資格!

          (作者: 日本著名學者、著名漢學家 小林次郎)

    我是70年代中期開始學習中文的,因為這樣可以閱讀原版的《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等中國名著,我也喜歡讀台灣南懷謹先生的書,尤其是《大學微言》對中國的歷史分析非常獨到高深。

     我在80年代初期第一次到中國,當時北京的生活水平非常低,讓我想起父輩描述的日本19世紀末的情況。以後我幾乎每年都要去中國,因為消費水平極低,而且有利於我開展研究工作。我到過中國的全部省份,甚至包括一些偏僻的邊遠山區,這樣我可以全面多視點地了解中國,我相信我比大多數的中國人更了解中國的情況。我的漢語水平非常優秀,我的中國話比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加拿大華人阮次山說得好,他帶一點「加拿大口音」。 (

     日本人喜歡到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旅遊觀光,一方面是開闊視野,一方面是收集我們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哪裡有日本需要的市場和資源,哪些是日本需要學習借鑒的地方,哪些是日本需要關注的科技和前沿領域。這種意識深深埋在日本人的血液中,不需要政府教育,因為每一個國民在第一次吮吸祖國母親的乳汁后就深深地把對國家的愛植入內心。

    我知道中國人對日本的「情緒」比較激烈,這些人的反應越激烈越說明他們的無奈。沒有國家精英的領導,人再多也是烏合之眾。我們一點也不擔心中國人的情緒問題,我在中國通常受到非常禮貌的接待,無論走到哪裡,中國人都非常客氣地對待我,因為我來自日本──一個強大、富足的國家。日本一點也不擔心中國,因為中國本身存在的問題非常非常多。中國的教育體系非常不平等,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學入學率很高,但在中國其它地方是另外一個樣子。一個學生考600分可能上一般的學校,如果在北京或者上海等地,考500分就能進入好的大學,人人生而平等的教育權利都是如此,其他還有什麼能讓日本擔心的呢?這樣中國人就自然地被分為三六九等,彼此之間自動產生隔閡,產生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偏見,人們如果住在受益的地區就會洋洋得意,但大多數地區的人只能默默承受命運的安排。目前中國一直沒有改變教育不平等的趨勢,因為這樣官員和富裕階層可以搭乘特殊區域人民的「教育優惠」列車,這類人的子女通常都能進入北京上海這樣的享受優惠的特定城市。所以中國的教育是劣勝優汰,而不是優勝劣汰。中國的官員非常聰明,這樣人民也無法具體指責某一個人。

    歷史上中國就有地域和鄉土情結,中國曾經出現過戰國七雄和五代十國的局面,所以中國人懷有深深的祖籍情結。中國實行了 50多年的戶口制度,把中國分為富裕地區和貧困地區,分為農村和城市兩個社會,更加深了中國人之間的割痕,社會因此失去凝聚力。所以日本不會擔心中國,中國沒有資格做日本的對手,我一直相信中國會自己把自己打倒。日本民族是非常優秀的民族,我們的一草一木都是金子,我們的每一位國民都是日本的生命,無論科學家,教師,政府人員,還是企業家,每一個日本國民都會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可能有損國家利益的信息,每一個人都以生為日本人而自豪,即便象秘魯總統藤森這樣的一國之尊,也以能成為日本人而感到驕傲。日本現在的森林覆蓋率是67%,但我們不會砍自己的一棵樹,也不會開採自己的任何礦藏,我們的鄰居中國會把大量的廉價優質的木材和礦藏賣給日本,因此我們的木頭筷子和碗做得非常精緻,當作藝術品一般來加工。我們日本人的內心深處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是大和民族,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美國有能力和日本一搏。

    日本不會承認二戰中的過錯,因為日本人民很自信,我們有能力對付一切的威脅,包括美國的威脅。日本也不承認在南京發生的事件,如果有外國人對此感興趣,我們會默契的做出回答:「那是過去的事情,日本當時也是受害者。」這種默契是我們對國家的責任,我們會自覺維護國家的利益。我們的歷史學家幾十年來始終如一地刻苦研究這一段歷史,跑遍了世界上所有收藏有關記載這一段歷史檔案的國家,尤其是美國。我相信我們對這一段歷史的研究比中國人深入何止百倍,我們詳細研究每一段歷史,才能在未來更具權威地解釋這一段歷史。中國沒有資格做日本的對手,在二戰的時候,中國只是日本戰略中的一個棋子,日本非常有信心佔領中國,事實上比我們預想的更快,日本的目標是佔領整個亞洲,然後是印度和澳大利亞,這樣日本就具備了和美國競爭的地域和資源優勢,從而建立起大日本帝國。實際上當時日本的攻勢非常奏效,日不落帝國──英國,在緬甸的30,000軍隊被日本10,000軍隊打得落花流水。在整個亞洲沒有一個國家打擊過歐美國家,只有日本能夠做到。

    中國人沒有資格做日本的對手。日本經濟規模不止是中國的四、五倍。我們在海外有強大的經濟產業規模,我們相信自己的經濟規模是中國的十幾二十倍。但我們不需要聲張,我們只要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一件事情,我們的國策之一就是為人民和國家做好每一件具體的小事,這一點我們和中國截然不同,在中國人看來這是缺乏宏圖大志,只重眼前利益,但我們不如此想,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關心每一個日本人的眼前利益。在我看來中國人很自卑,即使取得一點點的成績也會迫不及待地向世界宣布,好象在說:看,這是中國研究出來的成果。他們甚至會帶領我們這些訪問者參觀自己的前沿技術,目的是讓人們相信所言非虛,外國同行們往往心存默契,激將中國人道:可能嗎?常常中國人會拿出更多的東西給我們看。中國政府和中國人都缺乏自信心,他們常常藉助外國的媒體來駁斥或者支持自己的觀點,包括引用我們日本的媒體。千代田能收到中國的電視節目,甚至有好幾個地方電視台的節目。中國的電視台非常多,但節目非常枯燥,節目的對象主要是中國民眾,至今據我所知中國沒有一家在國際上有影響的媒體,比不上日本,更比不上美國,在國際媒介領域日本遠遠領先於中國,日本的信息誠信度也遠遠高於中國。美國的媒體非常有大國的氣勢和視野,很有效地傳播美國的價值和戰略觀點。日本也一樣,在這方面氈靜歡系贗晟譜約旱拿教邐幕??蛟熳約旱墓?拭教逍蝸螅?犯廈攔?4佣??氈駒詮?噬險?「?嗟鬧С 終摺⒂押謎吆屯?檎擼?頤喬宄?汗惴旱撓押猛?碩勻氈痙淺1匾?M?比氈居妹教逵攀坪臀頤塹耐?蘇吡?掀鵠矗?餐?蚧魅氈鏡畝允幀?p>     中國只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大國而已,他不敢得罪任何一個國家,哪怕是一個地圖上找不到的小國。中國的勢力比人們看到或聽到的都要低,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力量主要是國內脆弱的市場,和有利於國外投資者的投資環境。在其他方面理智的國家並不把中國當作強國,對於日本來說,中國更稱不上強國。我們在經濟泥潭中慢步前進的時候,中國飛速的經濟增長不會引起我們的任何羨慕,因為日本知道中國永遠超越不了日本,中國的經濟規模越大它面臨的風險和問題也會越大,一些棘手的問題已經如我早前的研究,開始在中國出現。

    在整個亞洲,在國際舞台上強大的國家除了日本,另外一個國家是新加坡,而不是中國。

    1997 年起我在印尼的雅加達工作,目睹了1998年5月份的暴動過程,通過我住的酒店的窗戶,能看到當地華人被洗劫的情況。據我們大使館的人員介紹有幾百名華裔女性被當地人強姦、毒打和虐待,男人則被砍掉了腦袋!我坐的汽車也被搶劫者盤問過,問我們是不是華人,當我們用日語回答時,他們揮揮手就把我們放行了。在印尼富有的外僑並不是華裔,而是我們日僑,所以找替罪羊的說法是華人的自我安慰,當地人之所以選擇華裔開刀──因為組織發動襲擊的人明白,不會有任何人為這些被害者做主。事實上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至今也不知道誰是最終的主謀,也不會有人再去過問,這一切將成為歷史,無論中國的大陸,還是台灣都不敢得罪印尼。當時,只有新加坡竭盡全力地幫助華裔,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到處都是從印尼逃亡出來的華人,新航為此加開了一倍班次,來救援被洗劫的印尼華人。長期以來新加坡一直是印尼華人的避難之地,也是華裔心目中的天堂。別說華裔,印尼甚至不允許中國使館的工作人員乘飛機離開,儘管當時印尼和香港之間的航線還沒有取消,中國使館的全體人員只能登上汽車,長途跋涉從泗水港乘船到新加坡。可笑的是一些華裔還在希望中國駐印尼大使館為華僑提供適當援助。

     我們日本外務省早前就提醒日本僑民及旅遊者不要出席大型聚會,不要外出。政府舉行了緊急會議,討論撤出在印尼的13,600名日本僑民和大約7,000名觀光客,日本政府非常擔心日僑的安全,防衛廳為撤僑擬定了詳細的計劃,並且及時展開各種情報搜集及分析工作,確保萬無一失。必要時將派出專機和自衛隊機,選定五處機場起降,我們自衛隊的C-130型運輸機在五處機場均能起降。所以我們在印尼的日本人和僑民一點也不緊張,緊張的只有日本政府。

     中國也有所表示,因為中國剛剛收回香港,必須至少在表面上做出應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已注意到印尼局部地區近日出現了一些騷亂,對此表示關注,作為印尼的近鄰,中國希望印尼能繼續保持社會穩定和民族和睦,以利於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表聲明,表示對在印尼的中國公民包括香港同胞的處境表示關注,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將全力以赴為華僑提供領事保護和服務,發言人強調在5月14日一天有179名香港公民向使館登記,均沒有受到襲擊,使館人員正試圖前往港商工廠與被困港人聯繫。中國駐印尼大使館雖然設立兩條熱線但無法應付需求。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發言人解釋說,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只有25名工作人員,電話線只有五、六條,供不應求,連公署方面也無法打入。發言人說,25名使館人員已經是不吃不睡地在工作,部分人專職接聽求助電話,部分人在機場為滯留港人「買」機票,發言人強調使館派出專車拯救了70多名處境危急的港人逃出險境。他還繼續解釋,在這種特殊情況下,即使使館專車也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去,他呼籲港人一定要理解。

    美國國防部表示如果有必要,準備為想離開印尼的美國人提供軍事保護和支援。美國大使館敦促僑民離開雅加達,並安排兩架波音747包機,協助僑民撤離。

     馬來西亞派遣了兩架空軍運輸機前往雅加達接運僑民。除中國大陸以外,台灣籍僑民有32,000人準備撤離,台灣長榮和華航增加專機前往雅加達,由於雅加達機票難求和哄抬票價,長榮航空指示印尼職員,對無現金支付機票的台商、旅客、僑民,可先登機,回台後再補交票款。國泰航空公司改派波音747客機飛行,每日增加200個機位,協助滯留在印尼的港人返港。

    據我了解,華裔自1995年起,一直是印尼的主要投資者。但在印尼他們連三等公民都不是,我聽說在棉蘭有很多華人子女被綁架,女性被強暴。有一間華人經營的時裝店被搶劫后,店主11歲的女兒更被強姦,然後施暴者還以木棍插入女童下體,女童最終不治身亡。後來我開車去過華人的聚居區和商業中心,無一例外,整條街整條街地被洗劫一空,到處是斷壁殘垣。就是中國人記憶中的「三光政策」 ──「燒光、殺光、搶光」。我在參觀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自己作為日本人是多麼的幸運,因為這是活生生的暴力事件,而不是電影劇本,那些以前在影視鏡頭中看到的砍刀砍頭的鏡頭就活生生地發生在我住的城市,非常震撼人的心靈,至今我都不能忘記。

    這是六年前發生的事,是發生在一個不發達的國家──印尼的事。我之所以為日本人說這些,是要日本人民明白,你生為日本和日本血統是多麼的幸運,因此每一個具有日本血統的人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來報答自己的國家。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國家,但並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強大的國家必須是從經濟,教育,人文,科技,價值觀等方面的綜合體現,在綜合實力方面根據我對中國的了解,日本至少領先中國100年,中國的局部地區的發展在經濟層面上已經縮小了這一距離,但大多數的地方依然落後。中國在六年前的表現是其實力的一次反映,那麼對於60多年前發生的事,也只能留在中國人的記憶之中,因為除了中國,這一歷史已經被世界遺忘,包括我們日本。即便是在今天的台灣,日本也有極大的影響力,雖然日本統治台灣的時間很短,但日本在台灣人的心中種下了深深懷念日本的種子。而對於中國,他們卻不知道檢討自身,不問一個問題,這是為什麼?當我們關心每一個擁有日本血統的生命時,無論他是不是日本國籍,他已經把日本深深地埋入心田;對於中國當他漠視那些逃命的華裔時,他們的國民,那些擁有中國血統的人,無論他住在何處,他們的心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遠離中國,這一點中國永遠不會明白。而這正是中國人多力弱的原因,也是台灣人更向往日本的重要原因。

    所以中國沒有資格成為日本的對手,日本的唯一的對手是美國。我們目前的低調不是因為日本弱小,而是因為日本內斂,內斂是日本的優秀傳統,只有內斂我們才能在那些大國吵吵嚷嚷的時候發展自己的力量。有一天,當我們集聚了足夠的力量,那麼即便是美國也只能和日本平分世界的利益。這不是夢想,這正在變為現實。


別人眼裡的中國(3):新加坡平民的一瞥

網友雙飛雁轉發了新加坡前國會議員白振華先生投書在<聯合早報>上的一篇文章,讀了讓人震撼。從一點小事,你可以看到什麼叫修養。一個人的修養,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內涵。一個民族的修養,體現的是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沒有修養的人是為人不齒的。沒有修養的民族是不可能被人尊敬的。在國外,好多新移民老說被人歧視,其實誰有那閑工夫天天去歧視你。你只要有好的習慣,好的技能,人家捧你還來不及呢。從小說,一個沒有修養的人,是不可能被人尊敬的。從大說,一個沒有修養的民族是不可能成為世界大國的。


[雙飛蝶]: 這些中國人讓國人蒙羞!新加坡前國會議員白振華先生投書<聯合早報>的一篇文章,敘述了他在北京因一場大雪造成航班延誤,在機上等候起飛的一些中國人濫用「人權」的行為。作者感慨,美國一直批評中國的「人權記錄」,然而,中國人的人權意識看來並不差,也很懂得維護自己的人權,但似乎中國人現在比美國人更不聽話了,精神文明也差了。

人權需有人文基礎   ( 新加坡前國會議員白振華先生投書<聯合早報> )

       12月30日早晨8時,我帶著愉快和輕鬆的心情準備離開北京,當時雪花飄飄,像白天使般地把京城打扮得又純又美!

但是,北京的雪,不只造成交通阻塞,也造成一百多趟航班延誤,千多名旅客滯留機場,使北京機場變成熱哄哄的,也十分混亂。原本從北京飛合肥的東方航空班機被推至當天晚上7時45分起飛,為了讓自己能準時出席當晚在合肥的重要會議,我最後另買了一張中國國際航空經済艙機票,起飛時間是當天下午1時35分。

  我坐在靠近窗口的座位上,機場的跑道上,工作人員正在鏟雪撒鹽,讓白雪早點溶化!機上則不斷廣播著飛機會延誤起飛的原因,也不斷向搭客致歉。時間一小時一小時的過去了,機上的數位搭客開始詢問服務員,飛機什麼時候才能起飛?

  「快了!快了!我們的飛機排第50多架,現在是第7架……」空中服務員禮貌的回答著,也不斷詢問搭客要喝什麼飲料。我從窗口看到一輛黃色機械車,正在用熱氣清理機身上所鋪蓋著的白雪。此時,機艙內突然有人高喊:「我要下飛機!我要下飛機!」。  

  抬頭一看,是坐在我前三排座位的一位中年男性搭客,約三四十來歲,身體略胖,臉上戴著一副眼鏡。只見空中服務員安撫他說:「快了!快了!飛機就快起飛了!請坐下!」這位搭客卻大聲說:「我不管!我要下飛機!我要下飛機!聽得懂嗎?這是我的人權!」   

  看他的外表,應該是一位領導級的知識分子。如果他是一位企業的領導,我會為他的企業員工的前途而擔心。如果他是一位教師或教授,我也會為他的學生的前途而憂慮。如果他是一位政治領導,我更會為他的老百姓感到不安。

  只見男女服務員都苦口婆心又心平氣和地叫他們安靜,要求他坐下來,不要再喧鬧,飛機真的要起飛了!但情況並沒有好轉,服務員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這時,我招呼一位男服務員過來,指著窗口外那清理機身大雪的機械,輕聲地告訴他,應轉告給全體搭客說:「因為下雪原因,飛機的跑道滑,機身的雪也正在清理,延遲是為了安全原因,一得到機場指揮站的指示,飛機將很快可以起飛了!」。我又說:「我曾在紐約機場的飛機里,因下雪被困了六小時!搭客們都靜靜地在看書或休息,沒有人大吵大鬧!飛機起飛時,搭客還拍掌感謝機長。」「這是不能預測的自然因素,大家應該安靜下來!根據國際飛行慣例,機長為了安全,是有權不讓搭客下機的!」

  當該男服務員通過廣播之後,馬上有人大喊:「什麼國際慣例!我有我的人權,叫機長來!我們要下飛機!」另外三個坐在後面座位的中國人,也招手通知該男性服務員過去,對該服務員說:「我們是合肥消費人協會的理事,我們要代表消費人爭取消費人應有的利益!你聽到嗎?你們國航要賠償我們多少?誰叫你們不要叫多一些人來鏟雪?不要用多一些機械?」這時,機長已把飛機駛入正式跑道,一衝就飛上去了!

        雖然我不是中國人,但作為一個很關心中國成長的新加坡人,我一直對班機上這些中國人的所作所為,感到失望。我希望他們不要只站在「小我」的利益,高喊「人權」!

  1小時30分后,班機安全降落合肥。飛機正在滑行時,有接近一半的搭客便爭先恐後站起來拿機艙上面的手提行李,服務員數次通過廣播呼籲搭客全坐下來,因為飛機還在滑行。站著的搭客們理也不理,不當一回事!我心裡在想:中國人什麼時候變成越來越不守紀律?什麼時候變成比美國人更不聽話了?中國過去的人文素質和精神文明跑到哪裡去了?

  從北京返回新加坡時,我又坐回我喜愛的新加坡航空公司,它是讓全新加坡人深感驕傲的國家航空公司!我希望有一天,中國人也會和我一樣,以自己國家的航空公司為榮!

  ·作者是前國會議員

[見異思遷]:所以說中國的教育是失敗的.我今天給孩子報中文學校.好多中國家長都圍著桌子,爭先恐後遞報名表,根本不知道排隊,意識都沒有,而這些家長來美國至少 4,5年了.只有一個老美不知所措站在那裡排隊,雖然沒有隊可排.我都不好意思了,只好叫來一個管事的,管事的給優先處理了.我發現美國對孩子的教育是公共場合守紀律和守秩序是第一的.

[雙飛蝶]:  這種現在在新加坡幾乎沒有,因為來這裡的中國人已經被新加坡人同化了,無論在任何場合,只要超過三個人,大家都自覺排隊,誰不守規矩,誰就是異類,誰就被人鄙視沒修養。

[米蘭]:有些受過很高教育的國人,在公司大樓過道走路永遠走在中間,也不懂讓一下,關門也是好大聲...呵呵...更有勝者隨地吐痰...bad manner...

[老土他炕上的]:教育為本,國人學會自律很重要。

[PIAO11]: 教育跟素質一樣的,不是一個人一天一年就能形成氛圍的。。。
國人的思想乃至素質(講多數也好少數也好)有的時候很激進。不過一個人的「素質」不是慢慢修養成功而是一味激進而來的話, 那麼就是你文章里看到那樣,以為有了錢有了「身份」自己就高人一等就無時無刻的強調自己的「人權」了,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暴發戶嘴臉吧:))

[閣老]: 這種情況已經司空見慣。曾遇到這樣一件事,某歌星搭乘航班,也是因天氣原因延誤起飛。這歌星站起來說:我是XXX,有重要演出,耽誤我演出你們要負全部責任,賠償演出損失費,否則我要投訴。全機旅客就他一人鬧得不亦樂乎。結果惹怒了旅客,說,我們怎麼不認識你,假冒偽劣吧。再說就算你是歌星,就這素質?那歌星在一片笑聲中狼狽不堪。
並非只博一笑。

[CHIHUO]:WOW賽大家討論這麼熱烈啊俺都插不上話了看來這個問題很帶有普遍性啊如果大家都向這幾位村民說的能夠認識到素質拉修養拉問題的嚴重性那麼俺們的國家在將會在世界上威望更高中國就更有希望更強大。

[夏蟬歌]: 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有人吵嚷,大多數情況下,我都一言不發,連看的慾望都盡量抑制住.保持沉默最好.
要是帶著孩子,就讓她別看,然後把話題岔開.
這僅僅是修養問題,不是什麼大是大非.每個人自己潔身自好就行了.慢慢來吧.我們應該有更大的事要關注.


別人眼裡的中國(4):中日國民素質的差距


日本、韓國的民族風氣目前來說是世界上最好的。新加坡是靠嚴厲的法律來維持它的社會風氣。為什麼日本人、韓國人在人面前以自己的民族自豪,以自己的民族工業和民族服務自豪,其實從國民的素質就可以看到問題的本質所在。

什麼是高品質的國民素質?這是一個根本的問題,也一定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中國的精英分子和老百姓之間一定有鴻溝。有人說一定要通過教育來提高國民素質,什麼是高水平的國民素質,怎麼來教育,教育什麼?怎麼形成共識?其實,人家大和、大韓民族有的東西,我們就可學,就該學。一個民族的人文素質其實是普世的,至少在東方民族裡幾乎是一致的。坦蕩蕩地接受人家已有的,那不就是自己的了。人家發達、人家敬業、人家互助、人家講衛生、人家尊重國民、尊重傳統,難道這不都是普世的指標嗎?然而,如果我們不能從知識技能、禮儀修養這些基本面做起,那文化素養和世界觀恐怕只是一句空話。

20 年前的日本同事,現在京都大學的名教授,其太太講一口流利的國語,其岳父是曾任教清華的日本人。他跟我說,中國的文化本質是什麼,連中國的文人學者都沒繼承,你還指望中國平民怎麼樣?他說日本民族的本質傳統沒有丟,至少沒有完全丟,但中國的丟了,好東西不被崇仰了,一切都不中不洋,也不求細求精,這是中國的本質問題。中國確實很多細節不為我們日本人所齒。你們的文人首先沒有意識到這些基本素質的重要。他言之悻悻,讓我無言以對。
 
最近,一位中國精細管理考察團員在中國商業評論上發表了一篇「中日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遠」,近距離的向國人揭示了中日國民素質的差距,讓沒有出過國門的國人,有了一面鏡子。我們不要夜郎自大,不要自以為崇高。文章的觀點樸實,語言誠懇,很為國人接受。希望我們的文人和有識之士,在中國的崛起過程中,能蕩滌糟粕,弘揚精華,讓我們的民族真正的立於世界之林。


中日的差距 需幾代人的努力 (自 中國商業評論)

今年夏天,筆者作為中國精細化管理考察團的一員,對日本的企業、大學和政府的招商機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考察。一周的所見所聞,我們對日本企業、機構的精細化管理有了深切的體會,更讓我們感到震撼的是,這種精細化思想已經深深根植於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之中。一位中國教授說:「即使中國現在跟日本在一個起跑線上,我們也未必能夠趕上日本。」

雖然時隔半年,但我覺得有必要將一些見聞記錄下來。而當我準備將此文公開發表的時候,我卻不由得擔心:會不會有人看了此文,就認定汪中求沒有民族自尊心了呢,甚或乾脆就說我已經是今日的?

壓力驅使著日本人拚命工作

日本人背後似乎有一隻看不見的手,驅使著他們拚命地工作,而且在工作中互相督促、精益求精。

自覺遵守與相互督促

工作時間,日本男性白領最常見的裝束是西裝、襯衫加領帶,即使夏天室外40多攝氏度的高溫也是如此。大熱天裹著這麼正規的裝束,因此業務員在街上中暑昏倒的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不僅是白領,連計程車司機也都西裝革履,儘管熱得不停擦汗,但就是不會把外套脫下來。事實上可能沒有誰管,但這是他們的職業化習慣。

在日本街頭,經常可以看到60多歲的警察或保安在跑步指揮車輛,專心致志。書店的工作人員趴在地上擦地,跪下來工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我們去酒店用餐,進餐廳時把鞋子亂糟糟地脫在一起,出來時發現服務員都給我們擺好了,一律頭朝外,一伸腳就可以穿上。

在任何單位,如果有人做事不努力或者把事做砸了,就會有好多「好管閑事」的人上來指責:「哎呀,純子小姐,怎麼這麼做事啊?」「木村先生,你的失誤,讓我為你沒面子啊!」我跟日本朋友總結說:「日本人是寧可自己付出更多,也必須要獲得或保留干預和指責他人的權利。」朋友回答說:「真的是這樣。這是一種氛圍,逼著你提高。」

人際互信與秩序共守

儘管壓力巨大,但日本人的生活卻從容而有秩序。這點從東京市容的細節上就能感受得到,綠化率極高,幾乎沒有見到裸露的土地,即使偶爾有一個小角落空出來,都會種上一株樹或擺上幾盆花。

路不拾遺

東京的房子一般不裝防盜門,很多門是非常薄的木板門和玻璃門。偶爾一樓有防盜網,二樓以上我從未看到防盜網。我們很驚訝,他們怎麼不擔心入室盜竊的問題?此外,多數自行車是不上鎖的,連摩托車晚上也是丟在外面,根本不擔心什麼。

在火車上、在旅店、在會議室,甚至在餐廳,再值錢的包,放在那裡根本沒有人動。京都火車站人流如織,旁邊的餐廳人來人往,餐桌上七八個包丟得零零散散,並不見一個人。所以西方人老聽中國人說,「你先去,我在這兒看著。」人家始終不懂這話什麼意思,你「看」它幹什麼?

我們住過的幾個酒店沒有「查房」之說,你走了就走了,把牌子放在那裡,把費用結清就可以。而在中國住酒店,離開時「查房」的程序必不可少,很多酒店還有物品損害賠償價格表,表現出一種非常深刻的不信任。我們的一位老師,在日本坐地鐵,西裝放在衣架上忘了取。而撿到的人幫他寄到下一站,等他來取,而且燙好、折好。

在商業鬧市區,經常看見女士將翻蓋手機架在牛仔褲后兜上逛街,就這麼著,誰也不在乎。還見過一個女士,背一個很大的包,朝外的第一個口袋就是錢包,我在1米外都可以看得見,她就這麼逛,沒有覺得有什麼危險。

我們總覺得貧富差距過大才會有搶劫盜竊,實際上不完全是這樣。日本也有窮的,至少從各地去的人也有窮的,而且也有流浪者。我這次還找了一個街頭藝術家給我畫了一幅漫畫像,標價1600日元。他畫完以後,自己感覺畫得不好,就只收了1000日元,還一個勁地道歉。

堵車但秩序井然

日本人很講究秩序。排隊是正常的,而且自覺保持1米距離。在自動扶梯上,人們都很謙和地站在左側,讓有急事的人從右側快速通過。

在東京,我們見過幾百人在一個路口等紅燈,沒有一個人亂闖的。車輛在通過路口時也沒有減速的意思,因為所有的人都一定會遵守交通規則,不需要減速,也不可能出現意外。但是,在紅燈轉為綠燈的時候車輛反而慢下來,車可以通行,走到一半的行人也可以通行,只要有一個人還在穿越,車輛就會讓人,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 「以人為本」。

日本的路並不一定都很寬闊,很少看見超過單向四車道,甚至還有主要公路是雙向單車道。有一次高速路堵車,但還不至於堵得不能行走,只是慢,絕對沒有人插隊,更沒有人急著猛打喇叭。

我們的團隊每到一家酒店,酒店都有人到前面的路口迎接,指揮車輛怎麼開進去,停在什麼地方。我們住過的幾家酒店,都有一個牌子豎在大堂,寫明「某某團隊」什麼時候出團,並按照時間順序排好,這樣可以避免若干團隊一起出發造成擁擠。如果時間安排出現衝突,酒店會建議某些團隊推遲五分鐘或者十分鐘出發。

租房要給房東感恩費

日本人住房壓力非常大。我大膽猜測這也是日本政府刻意為之。

日本房價高是全球出了名的,東京的住房均價是每平方米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萬元),一個人辛苦一輩子可能也只能混一個小房間。普通人根本買不起住房,買得起的白領也不過買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房子。

最奇怪的是日本的租房方式:不僅租金特別高,而且首付得5個月租金。除了當月租金、押金(相當於兩個月租金)、中介費,還有一筆感恩費要付給房東。很難理解,日本市場化程度那麼高,房客反而要向房東支付感恩費?我覺得他們的政府是故意這麼乾的,使得整個民族從上到下都特別緊張。
 
計程車司機給學生上社會課

日本學生上課並不完全在學校內,他們經常把學生拖出去學習。到風景點去參觀,去看祖先怎麼拼的;到企業去參觀,看企業是怎麼發展的。讓你去思考,看你能否跟得上時代,能否適應社會需要。嚴格來講,這是他們的公民意識教育和思想教育,或者叫德育。

他們對德育很重視,投入也非常大。我們去參觀世界文化遺產清水寺,就碰到很多中學生。學生不是老師帶隊,而是由計程車司機領著。一個計程車司機帶四個學生,他會把社會上很多事情講給學生聽,一兩個小時不停地跟學生講,這是司機必須做的。學生做筆記,回學校還要寫感想。

日本整個民族憂患意識非常重,小學課本就告訴學生:這個國家生存是很艱難的;這個國家處境是非常危險的;這個國家是可能隨時被別人打垮的。儘管日本歷史上,從來沒有外來侵略者能夠深入日本的本土(二戰美國的佔領不算侵略),但是日本政治家始終認為外族強盛了,就一定會打進來,別人發達了日本的生存空間就相對萎縮了。

中日國民素質30年的差距

日本社會流傳一句話:「管好自己,不給社會添麻煩。」每個人都是這麼一個信念,整個社會公民素質就非常高。

瓶子扔掉前還要將商標撕掉

日本居民在街上如果一時找不著垃圾桶,就把垃圾帶在身上,回家放進自家的垃圾桶。有一位陪同我們的女士,我們有人告訴她:「小姐,你身上有兩根頭髮。」「很抱歉。」她一邊說一邊把頭髮取下來,用一張餐巾紙包好,放進自己的口袋。

在自助餐廳吃飯,人人用完餐都會自己收拾桌面,桌上灑的幾滴湯會用紙巾擦去,杯盤碗筷收到集中存放的地方。

抽煙的人當然還有,但絕不會有人亂彈煙灰、亂扔煙頭,在街邊吸煙都會帶上一個攜帶型的煙灰缸(我就特意從日本買回來兩個攜帶型煙灰缸)。

在公共場所遛狗的人士,身上一定帶著垃圾袋,狗一拉屎,馬上小心翼翼地掃起來裝到垃圾袋帶走,再用紙巾把地面擦乾淨。

我認為人類的文明和垃圾的處理緊密相關。垃圾的處理可分為四個文明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隨地吐痰階段」,既然隨地吐痰就會隨地甩垃圾;

第二個階段是「集中堆放階段」,北京現在處於這個階段,垃圾開始集中堆放,不亂丟;

第三個階段是「分類處理階段」,日本把垃圾分成三類:可燃物、不可燃物、瓶罐器皿。個人認為中國包括北京在內的大部分城市還沒有真正到達這個階段;

第四個階段是「精細管理階段」,就不止是三類分放了。比如,通常人們會在可樂喝完后把瓶子扔到垃圾桶了事,而日本人會把可樂瓶上的商標紙撕掉,丟進可燃物的垃圾桶,再把瓶子塞到裝瓶罐的垃圾桶內(因為瓶罐回收后也需要工人把商標紙撕掉)。

同樣,家裡用完了的醬油瓶,日本人往往會用清水把瓶子先洗一洗,再放到垃圾桶里,因為回收后也需要清洗的。摩絲類產品的空瓶子,日本人在扔進垃圾桶之前,會先給瓶身扎一個孔,以免存在不安全隱患。

順便提及,日本東京有若干大型垃圾處理廠,當然有很高的煙囪,只是煙囪並不冒煙,而且垃圾廠附近必有一個體育場。垃圾焚燒的餘熱可以供體育場的游泳池保持水溫,還可以讓大家健身的時候理解自己和垃圾的關係、人和環境的關係。

管好自己,不給社會添麻煩

日本人出門都喜歡帶一把傘,而且是長柄的傘(很多出門的人,旅行箱旁邊也插一把長柄傘)。所有的公共場所都有一個機器,裡面是塑料袋,把傘往裡面一插,套一個袋子再拉出來,提著雨傘進屋內就不會有水滴出來。我們在日本那麼多天,只有一天是晴天,但從未感到哪兒濕漉漉的。連公交車上也都有一個放置雨傘的桶。到一些名勝參觀,進室內,得把雨傘和鞋子放在門外,等回來再取;如果不從原路返回,就用垃圾袋將鞋裝著,提在手上,出口處必定會有一個箱子,用來收集裝鞋的垃圾袋。

日本人非常彬彬有禮,一天到晚地鞠躬。我覺得,這種東西不只在表面,是從內心深處對社會的一種認同,知道自己的渺小。大公司的高層也總是低著頭走路,微閉著眼睛,自我收縮,甘為渺小。這事實上是一種境界:把別人看得比較高大,把自己看得很卑微。

我們去參觀了兩所大學,和中國的大學很不一樣,沒有圍牆,也沒有氣派的門樓,不起眼的大門上只有很小的一塊牌子,非常普通。就連豐田那麼大的公司,總部大樓也並不奢華,牌子也是很小的一塊,很低調,不那麼囂張。
一位在中國、美國、日本三地的大學都工作過很多年的中國教授曾跟我說:「即使中國現在跟日本在一個起跑線上,我們也未必能夠趕上日本。國民素質相差30年。」

雖然我們不喜歡聽,但是我能理解,確實兩國的國民素質是不一樣。



別人眼裡的中國(5):中印文人原則的差距


自從反右運動之後,中國的學術界、文化節,就如同政界一樣,萬馬齊喑,整個社會呈現一言堂,沒有反對的聲音,有也進不了大雅堂。這一點已經成為我們的社會特色,恐怕短時期內是難以改變的。

印度、香港這些曾經的殖民地,文人多少有一些法制的觀念。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在殖民地時期有過什麼自由民主,而是說現在他們當家作主了,就希望或試圖以民主法制來治理時政。君不見香港的那些精英分子,就和印度的那些學者一樣,喜歡講自己的觀點,還喜歡喚起民眾到街上遊行示威。對當權者來說,他們就是喜歡找茬。其實,文人的素質是一個問題,大環境又是另一個問題。相信真到「民主這個好東西」在中國逐步推行開了,中國的知識分子也不是好惹的,魯迅,李敖,就是典型的找茬的人。你還怕沒有不同的聲音?

如果一個社會有多種理性的聲音,不是吵架、謾罵,甚至全武行,那麼這個社會應當說進步了。如果大多數文人能做到榮辱不驚,居上不驕,為下不亂,在丑不爭,那這個社會就到了一個文明的高度了。社會和諧,社會文明,這不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理想社會嗎?

其實一個和諧和文明的社會是要一定的物質文明作基礎的---就是亞當講的「國富」。當一個社會有了一定的經濟作後盾,多數人就會寄希去建立一個和諧和文明的高層次社會。不過,當物質文明基礎好的時候,建立一個和諧和文明的困難度又隨著多元化而變得複雜起來。一個有效的、相互制約的社會管理機制,就會顯得頂級的重要。


讀《感受印度》所體會的中印文人原則差距 

從報上得知,我國前駐印度孟買總領事袁南生先生最近出版了一本書《感受印度》,書中說到,有一個情節令他驚訝。2002年,在印度商會成立大會上,印度政府的一位部長發言后,接下來是一位編輯發言,他一開口就聲明不同意部長的觀點,並加以批駁。這樣的事情見了幾次之後,袁南生先生就向朋友請教,印度朋友異口同聲地說:「這有什麼奇怪嗎?難道可以把你認為是紅的東西說成白的嗎」?袁南生先生對印度知識分子的操守表示敬佩。

  發人深省的是,我們覺得奇怪,而印度人卻認為不值得奇怪,說明兩國的文化環境是多麼不同。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仍受種姓制度影響、社會發展比較滯后的國家,但知識分子卻有如此風骨!

記得有人為了說明一部分人崇洋媚外而引用過張賢亮關於知識分子的一段話,大意是說中國知識分子中被閹割的人太多了。其實,他沒有搞明白張賢亮的意思。張賢亮所說的被閹割,是指一部分知識分子沒有骨氣,沒有操守,在強權面前奴顏婢膝,像太監一樣。看來,印度知識分子中被閹割的人比較少。如果在中國,這麼一位編輯一定會說,剛才部長作了重要指示,我們一定要很好領會之類。如果有哪個中國人像那位印度編輯那樣處事,結果會如何?恐怕不會太好。

我們生活在另一種文化氣氛中。這種文化氣氛本來就很濃厚,還不斷有人在那裡強化它。近年來,國內掀起了一股宣傳和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最近走紅的是北師大的于丹女士,路邊小攤上都在賣她關於《論語》的書。我沒有買,因為我歷來不喜歡吃別人嚼爛了的饅頭。一次,在網上瀏覽時發現了這本書的摘要,於是看了幾眼。關於為人處事,她介紹孔子的教導說,有三種人在自己面前走過的時候必須站起來,自己從這三種人面前走過時必須低著頭快步走過。這三種人中,第一是做官的人,第二是穿喪服的人,第三是盲人。讀至此,我心中立刻不自在起來。後面兩種人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頭一種,如果換成老年人,就合適了。現在各地各單位領導幹部實行年輕化,如果一個年近花甲的老職工,見了三十來歲的局長也必須畢恭畢敬地站起來,也必須像老鼠一樣在他面前走過嗎?如果這樣,將會是怎樣的一種滑稽?

  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如何與他人相處確實是很重要的,其中重要的一點是相互理解、尊重和寬容。不是只對領導尊重,對普通人不尊重。這一點恰恰是我們的弱點。中國是一個講究上下尊卑的社會,自有一套獨立的規矩。對於社會個體來說,這些規矩都十分重要,所以有對聯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誰不下功夫學習,誰就是「沒有規矩」,誰就會碰壁。《紅樓夢》里的黛玉小姐只會做詩不會做人,結果賈母不喜歡,王夫人不喜歡,連丫鬟也不喜歡,同情她的只有紫鵑一個人,徹底孤立。有賈母寵著的時候,日子還好過,自從老祖宗表示失望之後,悲劇命運就立馬向她招手。傳統道德不忌諱輕侮小人物。趙姨娘雖然是賈政的小老婆,但她的奴隸身份沒有變,無權無勢,加上自己說話做事不甚得體,所以誰都可以欺負她而不必擔心有什麼不良後果。

  我們面前顯然有兩種做人的原則,一種是保持個人的獨立人格,敢于堅持真理,也敢於修正錯誤。一種是看上級的臉色行事,以上級的是非為是非。如果面前是一個清正廉潔,能力強,又「勤於王事」的領導,當然應該表示尊敬和欽佩。你尊敬他不是因為他是個官,而是因為他是個好官。這種尊敬不是三歲的孩子對父母撒嬌式的,而應該大大方方,不卑不亢,真誠而又平等。如果這個領導說的不對,就應該勇於「分庭抗禮」;如果他腐化墮落,就不應該尊重他。那種見了官就要低三下四,他在你面前走過就得站起來,你在他面前走過就必須低頭快步走過,這不是現代文化,更不是先進文化,不值得提倡和推廣。


別人眼裡的中國(6):海外華人的看法與期待

海外華人對自己的祖國有著一份異樣的感情。有時候隨祖國的成功而雀躍;有時候隨祖國的失誤而沮喪;有時候歌頌,有時候譴責,.....

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年代,在舉國為崛起歡欣鼓舞的當下,海外華人也不甘寂寞,執筆檄文,各抒己見。最近各大報社報道了余英時教授的訪談,觀點中肯,任人以平常心去看待這些變革和發展。他也意識到,一個經濟發展的中國,用什麼來維持自身的持續繁榮?那就是要保證有一個和平的、穩定的社會環境。為了這個穩定的環境,那就需要有一個合理的、健全的社會管理機制。順著這條思路,讓人們意識到了未來的艱難,讓人們對未來也有更多的期許。

我們就來看看訪談的紀要:

《大國崛起》的背後

自《大國崛起》2006年年末在中國中央電視台播出以來,各種關於中國政治改革的談論此起彼伏,但無人否認,該片的潛台詞卻是為中國崛起這一未來「大戲」 而草擬的。眼下,人們更願意以一種平穩的心態去看待中國現時及未來可能遇到的種種機遇和挑戰,但有學者提出,分析該片的政治背景看出,中共領導層比中國的知識界更早地談民主。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一個國家外部的崛起,實際上是它內部力量的一個外延。內部制度還沒有健全的情況下,很難成為一個大國,即使成為一個大國,也不是可持續的。」----這是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政策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鄭永年在中國電視片《大國崛起》中說的一句話。

「強國都是由內到外」

鄭永年的這句話在海內外中文網站上被網民廣泛引用。新年伊始,鄭永年又複述了這句話。鄭永年隨後詳細闡述了這句話的含義,他說,一個國家內部制度的健全,包括經濟制度、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健全。這些年來,中國的經濟確實是在高速發展,但單純的經濟崛起,還難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全面的崛起。

鄭永年說,自從1978年以來,中國開始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改革;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又開始了社會改革。近30年來,雖然中國並非如外界所言只有經濟改革而沒有任何政治改革,但也應當承認,中國以往的政治改革都是輔助性的。

鄭永年強調說,中國的漸進改革模式是否能維持下去,主要取決於現存政治體制能否應付中國社會所存在的各類問題和所面臨的各種挑戰,而只有整體性的政治改革才能應付今天的新問題和新挑戰。

在年齡、背景、工作地點、研究方向等方面,74歲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退休教授余英時與44歲的鄭永年顯然有很大差別,但他們在大國崛起原因的看法上卻不謀而合。

余英時說,近現代強國的崛起,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經濟上佔上風,二是內部有很好的制度。近代史上最早崛起的國家,主要是一些海洋國家,他們靠著海洋貿易先起來了,實現了亞當·斯密所說的「國富」;但能否維持這種「國富」,則要取決於內部的制度。近代以來,那些比較長期地維持國力富強的國家,即使尚未實行完全的民主,也至少有憲政和法治,內部秩序比較清楚。換句話說,強國都是由內到外,絕對不是僅僅靠有錢,就能發展起來的。

余英時不久前剛剛獲得素有「人文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之稱的「約翰·克盧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生成就獎」。年逾古稀的余英時思路和口齒卻非常清晰:「我想強調的是,大國崛起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內部秩序要比較安定,比較合理,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發展起來,例如,英國如果沒有那麼好的制度,它也不可能在海外擴張和發展。」

「政治制度創新」?

雖然《大國崛起》講述的是近現代其它強國崛起的故事,但無人否認,該片的潛台詞卻是為中國崛起這一未來「大戲」而草擬的。那麼,中國怎樣才能實現余英時所說的「比較安定、比較合理」的內部秩序呢?

鄭永年認為,中共要承擔起政治制度創新的歷史責任。他強調說,政治制度創新並不是說要仿效任何西方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仿效不來的,並且也並不存在一個固定的民主政治模式,儘管民主政治是個大方向,但民主只能是中國政治發展和政治創新的結果。中共只有通過政治制度創新才能實現國家內部的長治久安,進而實現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全面崛起。

在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問題專家李成看來,中國最高領導層正在探求這種「政治制度創新」之路,《大國崛起》電視片的播出就是這種探求努力的表現之一。

李成從更為寬泛的角度理解「政治背景」這一詞語的。他說:「麥天樞說此片的製作不是上面授意的,他說的可能是事實,但是,此片顯然是在一種大的政治背景下孕育和誕生的,其最初的起因就是因為總編導任學安聽到了一則新聞廣播: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錢乘旦等人為中共政治局講述歷史上九個大國崛起的經驗教訓。中共中央政治局請人講這些東西,這本身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信息,後來中共中央又同意中央電視台在黃金時段播出《大國崛起》,這就更不是一件輕易簡單的事了。」

李成經常去中國調研、講學、訪問,也經常接觸中共上上下下各層領導人。據他透露,中共最高層對「政治制度創新」的探求,早已遠遠超出了請人講課或批准《大國崛起》播出這類行為。

「兩個月前,我參與的一個代表團見了中國總理溫家寶,非常有意思的是,他這次主要講的就是中國的民主化問題,」李成說,「溫家寶從三方面來定義中國的民主:一是選舉,二是司法公正,三是對政府的監督,包括媒體對政府的監督。從一定程度上講,這與普適的民主定義是一致的。」

李成回答說:「溫家寶談的是兩種選舉:一是直接選舉,即人大選舉,二是間接選舉,也就是黨內民主。他談的並不是很多,但概念是非常清楚的。在談到基層選舉時,他說,這種選舉如果可以在縣一級進行,那未來也可以在市一級進行,也可以在省一級進行。他談的兩種選舉,也許是中國漸進民主的一個比較可取的方案。」

談到如今中共高層忽然毫不避諱地大談民主的內在原因,李成分析說:「胡錦濤、溫家寶等中共領導人意識到,雖然中國現在並非處於一個革命的階段,但是如果不改變政策的走向,如果不更多地關注弱勢群體,尤其是中國的農民和民工,社會就會出現問題。當然,中國社會目前還不會馬上出現問題,所以,胡、溫執政時期出現的一些政策變化,都是一些預防性的政策變化。也許目前中國國內知識界和民眾當中呼喚民主的聲音並不是很強,但是這一天遲早會到來,因為一黨制的國家在當今的世界上只有不多的兩、三個,而且由於中國中產階級的崛起,由於中國中央和地方之間關係的變化,由於中國和世界非常密切的聯繫,由於中國新的社會群體的出現,也由於中國媒體的商業化,這些變化都會對中國的政治體制有所衝擊,所以,談民主是遲早的事情。非常有意思的是,實際上,是中國的中央領導人、地方領導人比中國知識界更早地談民主,當然,他們談的民主與西方的民主有區別。」

余英時也認為,「中國如果僅僅發展經濟、開放經濟,但不改革政治制度,那不是真正的崛起,將來甚至還會造成大混亂的,因為如果中國不改變目前的政治制度,它就很難妥善地解決地區之間和階級之間的貧富不均。」



別人眼裡的中國(7):美國右派的觀點--中國挑戰美國的科技地位?

美國確有那麼一批人,老喜歡帶著有色眼鏡看中國。總把中國放到他的對立面。尤其在中美貿易逆差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對中國多加鞭笞。想想看,也真難怪罪他們,工作減少了,出口減少了,中國人來的多了,....發點牢騷也是有情可原。但真要跟中國過不去,堵人財路,那就有失公充了。本來這經濟社會不就是自由競爭嗎?你風光了大半個世紀,現在人家有樣學樣,剛從你那學了點皮毛,你就受不了了,也太小家子氣了吧?帝國主義就是帝國主義,我可以做你不可以做,太霸道了點。
 
再說,真要說中國在科技上超過美國,那可不是三年五載可以做到的。君不見高性能飛機發動機,大功率射天望遠鏡,幾乎所有的CPU,超大規模集成器件,LCD 板材,高精度車床和自動封焊機,知識含量極高的產品,哪一樣在中國手裡?所以說沒有十年二十年,中國是不可能在科技尖端上超過美國的。我們不是妄自菲薄,但也不喜歡看到老美一味為反華而反華,聳人聽聞,無事生非。你說他累不累呀。

至於中美外貿逆差問題,我已經不止一次講過,這個數字是假的,並且假得離譜。早在95年聯想在北美敗北的時候,我就指出那是異地貿易的黑暗和人為地惡意操作,使得聯想在北美全軍覆沒。大概聯想的人說不清冤情和見不得人的原因,就那樣不了了之。國內的經濟學者和政府當任者,也沒當過一回事。三地異地貿易,就是把貿易數算在了出產地中國頭上,但利潤卻不在中國大陸,而是跑到了台灣,香港,新加坡,日本,歐洲,和美國,跑到了他們企業所在地的銀行,跑到了那些跨國公司的賬號里。看似中國有巨額貿易順差,但那利潤順差可能不到這巨額貿易逆差的1%。我保守的估計,中美1.2萬億的巨額貿易逆差中8500億(70%以上)是這種利潤不歸中國的異地貿易造成的,也就說中國只是做了個大大的冤大頭。

為什麼中國不去追冤大數,因為中國的考核是用數字說話的,誰傻了去自己堵自己的財路和官路。經濟學家不去追,因為追下去,一年也寫不了一篇論文,升職稱也要看論文數的!海外的愛國經濟學家為什麼不去追?一是礙他P事,追了又怎麼樣,那家公司會多給他一分一毫研究經費。二是,學者就是學者,那是紙上談兵的,他哪裡知道這多地巨額貿易的貓匿。

總而言之,不論他老美右派怎麼說,別信他那鬼話。既然他美國的最重要的國家利益是國家經濟和國家安全,那人家的國家為尚不是。要是那位大經濟學者,真的要想著書立說,想要搞清楚這異地貿易的詭秘,那一定有好文章做。咱保證一路幫忙不收分文。一來幫中國澄清這個老被人家拿來做文章的貿易差額問題,與國有利!二來揭露老美的明知有鬼而故縱的假面具,與世界有利!三來幫我出了這口怨氣,咱可是為多地巨額貿易的不規範喊了經年,由於人微言輕,小志不得酬!如果你有興趣,我先謝謝你,不過不要浪費了你的時間和精力!

我們就來看看美前參議員的文章:

《中國挑戰美國的科技地位》
      ( 作者:美國前參議員 歐內斯特·弗里茨·霍林斯 ( Ernest Fritz Hollings),
                  美國MBG Information Service商業信息公司總裁 查爾斯·麥克米林(Charles McMillion).

  中國在科技研發上的支出不斷飆升,目前已超過日本。最近一項權威研究表明,按照目前的趨勢,中國的研發支出將在4年後超過歐盟(EU),在7年後超過美國。如果中國的研發支出繼續加速,抑或美國的研發支出放緩,那麼中國可能會以更快的速度成為全球科技領導者。

  顯然,由於中國擁有眾多的人口和更低的生產成本。因此,美國要想保持其較高的生活水平和軍事安全,其唯一方法,便是將一些最為先進的技術留在國內。要想達到這一目標,不能只要求全球企業在美國特拉華州註冊、在中國上海進行生產,而應當要求它們在美國境內運營。

  經合組織(OECD)發現,中國的研發支出正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但在美國,這一增速只有4%。

  中國驚人的科技進步,與中國政府精心制定的、「科學的」工業政策密不可分。

  中國政府最新一份5年規劃吸取過去的成功經驗,全力以赴獲取全球頂尖企業的頂尖專業知識,最近也開始支持自有品牌的發展。

  與日本不同,中國的政策事實上已吸引了全球所有領先的科技公司前往中國,在研發及生產方面與中國展開合作。因此,單憑研發支出一個數字,並不足以說明中國的進步。中國已開闢了獲取全球領先企業科技、財務和管理能力的途徑。

  過去10年中,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不斷累積,目前已達到1.2萬億美元,而媒體對此興趣寥寥。

  隨著龐大的貿易逆差不斷積累,儘管美國政府和家庭新增了11萬億美元債務,但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卻低於全球的平均水平。相反,中國的增長速度卻是我們的3倍。

  美國貿易逆差反映的問題,日益超出了現有生產能力流失的範疇。60多年來,美國的科技優勢令美國在全球多數地區保持了軍事安全和經濟繁榮。現在,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卻反映出這一優勢正在不斷削弱。

  2002年,美國首次失去在全球高科技產品貿易上的傳統順差地位。自2004年以來,儘管美國在所謂知識產權方面的版稅和費用收入(包括特許經營費)出現順差,但其在科技產品方面的逆差還是不斷的擴大。換言之,自2004年以來,美國在科技產品及服務方面已出現全球赤字。

  中國(包括許多在華生產的實力強大的全球企業),是造成這種歷史性轉變的關鍵。美國對華科技產品貿易逆差始於1995年,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方面。目前,這一逆差已經加速增長並迅速擴散,延及多數科技產品。

  如果不是波音(Boeing)飛機和英特爾(Intel)微處理器(中國目前正在這些行業集中力量搞研發),美國喪失科技領先優勢的問題會更加明顯。

  的確,正如一位製造商所言,中國多數研發工作仍然是一種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中國明白,擁有巨大生產成本優勢的「快速模仿者」,能夠從他人的創新中收穫巨大物質利益。

  不過,中國也實現了驚人的進步,它在無線通信、磁懸浮運輸、導彈和空間技術等很多重要領域都取得了技術突破。

  中國付出大量努力,推動建立新的國際技術標準,以使本國企業能夠(更自由地)繞過外國專利,並要求美國企業向中國支付專利費。而中國的這些做法,都屬於目前最不為人所理解、也最為重要的經濟和軍事問題。

  問題的關鍵是,對於中國的所作所為是否「公平」或「有欠公平」,還是「合法」或「非法」的問題,我們的政客或律師團並沒有達成一致認識。我們也沒有辯論,中國領導人在確保中國自身繁榮與安全的背後,是否還有別的動機。

  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美國最為重大的國家利益就是國家經濟和國家安全,就是要確保我們繼續保持巨大的科技優勢。然而,這種關鍵的國家利益並沒有得到保護,目前正面臨嚴重而迫在眉睫的危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9-28 05: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