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太空看地球十佳照片:旅行者號黯淡藍點居首

作者:廣南子  於 2007-11-6 06: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圖讀天下|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20日消息,美國宇航局太空網最近評出了從月球和更遠的太空拍攝的十佳地球靚照,其中旅行者號探測器從40億英里(約64億公里)之外拍攝的地球照片位居首位。

  以下就是美國宇航局太空網評出的太空看地球十佳照片。

  

  

  黯淡藍點

  

  1 黯淡藍點

  太陽系的首張"全家福"的一部分是由"旅行者"號探測器在1990年拍攝的,這張地球照片是從40億英里(約64億公里)之外的太空拍攝的。在這裡被拍成一個僅有0.12個像素大小的圓點的地球被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描繪成"碩大的宇宙夜幕中一個孤獨的圓點,對我來說,它強調了我們在更友善、更積極地處理相互之間的關係上的責任,以及保護和愛惜這個黯淡藍點的責任,這是人類已知的唯一家園。"

  

  

  來自火星的第一瞥

  

  2 來自火星的第一瞥

  這是首張從月球以外的行星表面拍攝的地球照片。它是由"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在登陸火星第63天的日出前一小時拍攝的。因為地球太模糊,在這架全景相機的彩色濾光器拍到的照片上看不到,附加的這張照片是4組放大的地球全景照片合成的結果。

  

  

  從土星看地球

  

  3 從土星看地球

  2006年9月15日,由"卡西尼"號飛船的廣角相機在距土星130萬英里,距地球大約9.3億英里的太空拍下了這張照片。恩克拉多斯土星衛星也出現在照片的左方,裹著一團藍色拖曳著冰粒子帶穿過土星的E環。

  

  

  去往火星的路上

  

  4 去往火星的路上  

  2005年8月15日,在3天飛行72.7萬多英里之後,"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的照相機對準了地球。該軌道飛行器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每天的火星氣象照片。

  

  

  去往水星的路上

  

  5 去往水星的路上

  2005年8月2日,"信使"號水星探測器飛越地球時,不僅調整了該探測器飛往水星的路線,而且還讓該探測小組通過拍下地球的照片檢驗了攜帶的好幾種儀品。這部原來準備拍下可能在水星表面形成的礦物的相機用多重波長圖像拍下了三張合成圖像,由於在光譜的近紅外線部分的植被高反射係數,多重波長圖像會將大陸部分顯示為紅色。

  

  

  17號離家在外

  

  6 17號離家在外

  "17"號登月艙宇航員哈里森·施密特在執行美國宇航局系列計劃中最後一次登月任務,站在美國國旗旁照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施密特在太空行走期間在陶魯斯-利特羅著陸點拍攝的。

  

  

  追蹤彗星途中

  

  7 追蹤彗星途中

  2005年3月初,歐洲航天局執行"羅塞塔"彗星追蹤任務的飛船在去往67P/Churyumov-Gerasimenko彗星途中拍下了這些紅外線和可視照片。這些照片讓羅塞塔小組有機會對一個真實的太空物體校準儀器,確保一切處於正常運轉狀態。

  

  

  地球與月球

  

  8 地球與月球

  第一張在同一幅畫面中展現地球和月球的照片,它是由一艘宇宙飛船在1977年9月18日拍攝的,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1號"(Voyager 1)在距地球725萬英里的太空拍下了這張照片。因為地球比月球大很多倍,所以用電腦技術人為加亮了月球部分,這樣的話,兩個天體都能在照片上看清楚。

  

  

  伽利略號拍到的令人窒息的照片

  

  9 伽利略號拍到的令人窒息的照片

  這張展現地球的彩色照片是由"伽利略"號宇宙飛船在1990年12月11日拍攝的,當時它正在飛往木星的途中。南極洲在這張照片的底部依稀可見,太平洋開始破曉。

  

  

  半個地球爬上來

  

  10 半個地球爬上來

  首張展現地出(相對於日出)的照片,是由一名宇航員從月球軌道飛行器上拍攝的,執行"8"號任務的宇航員在其圍繞月球的背面飛行時拍下了"地出"照片。這張照片以其原始方位展示在這裡,儘管在照片的底部是更為常見的月球表面的景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2: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