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化
剛剛被推選出來的第十七屆中共新領導班子,面對的是一個貧富兩極極端分化的人口大國。中國的貧富差距之大,在亞洲排行第
一。不是說窮人比尼泊爾孟加拉阿富汗更窮,而是說富的那部分人太富,總體水平已經在世界領先。除了美國之外,現在中國的億萬富翁比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多。根
據定期統計數字的福布斯雜誌,美國有300多名億萬富翁,印度有36名,日本有24名,中國則有108名。而基尼指數已經達到0.45,逼近0.5的警戒
線。不少研究中國現狀的分析家已經開始說,中國當今的主要社會矛盾是小部分精英和廣大社會底層的矛盾。意思也就是指富人和窮人的矛盾。這又回到了解放前。
好
像在大半個世紀以前,共產黨鬧革命的時候,進行過階級分析,確定了中國的主要矛盾,就是富人和窮人的矛盾。富人代表壓迫階級,窮人代表被壓迫階級。為什麼
付出了千百萬烈士的鮮血,革命到今天,一點進步都沒有呢?這裡一定有什麼地方搞錯了。不把錯誤的地方找出來,就沒有辦法解決貧富對立問題。就不得不考慮,
是不是還要再付出下一次千百萬人命的驚天代價?並且,還要付出幾次千百萬人命的驚天代價?
中國在傳統上就有均貧富意識。水滸梁山泊的
好漢們,之所以被當成英雄而不是土匪,就是因為殺富濟貧。貧富對立是中國人長久以來揮之不去魔影。窮人愛富又恨富,最恨的是為富不仁。前不久,國內一個經
濟學家為富人說了一句話,惹來瀚然大波,成為千夫所指。因此,不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政治分析家,都不敢小看目前還在增長的貧富對立勢頭的潛在危險。
除
了由於窮人積壓不滿產生仇恨,使社會動蕩不安以外,專家們還認為,勞動力過於低廉,也不利於經濟健康增長。也就是說,當企業即便粗放經營,也能維持較高利
潤率的時候,會缺乏改進經濟增長方式的內在動力。由於勞動成本過低,使得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經濟增長方式得以維持。另外,也已經有越來越多
的人看到,高經濟增長如果不產生有效財富,就不是奇迹。
戰後日本在經歷了18年(1955年~1973年)的兩位數高增長后,不僅國
家經濟總實力位列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而且人均財富直逼美國(80年代中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公認的經濟強國。類似的情形也發生於亞洲「四小龍」。但是,
中國經歷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長,GDP即將位列世界三強,但人均財富卻不足美國人的一個零頭。2006年12月,聯合國下屬的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院發布報
告稱,美國人均財富為14.4萬美元,中國大陸只有2600美元。此外,還有1.3億人日收入不足1美元(聯合國劃定的貧困線)。因此,雖然創造高增長,
但未能創造有效財富的當今國策,不僅不值得驕傲,還必須深刻反省,立刻叫停。
說今天的中國領導人不擔心不關心貧富懸殊矛盾,顯然不是
事實。但是他們無能為力。首先,過去的殺富濟貧不可能再用一次。再者,動用國家儲備來救濟貧困,即所謂的社會主義因素,也不可能大面積長期進行。中國的地
區差別很大,補助一部分,不補助另一部分,會產生新的矛盾。他們到目前為止已經做到的,除了不斷的口頭保證,只能是一次接一次地流眼淚。胡錦濤在中共17
大報告中,提出了更加平均分配財富的計劃大綱,比如增加社會保障資金,強調初次分配要體現公平等。但是這個究竟能不能根本奏效,誰也不知道。更由於,貧富
差距懸殊的現狀,是執政黨用了二十多年時間,一手釀製出來的,在沒有相對壓力的情況下,能不能自我糾正,在多大程度上糾正,很值得懷疑。
顯
然,造成目前窮人過窮,富人過富現狀的,既不是窮人的責任,也不是富人的責任,而是國家政府的責任。中國的老百姓,不論在亞洲還是世界,都是最勤奮的人。
印度問題的專家指出,印度出現的貧困問題,老百姓懶散也有責任。但中國不是這樣。中國基本不存在好吃懶做的大量盲流群體。中國的富人同樣勤奮。如果把富人
當中財產來歷不明的一小部分剔除掉,中國富人的財富也是勞動所得,沒有理由被瓜分。當然他們藉助了某種有漏洞的政策,但也不應當負主要責任。比如,中國的
前100名首富當中,房地產和證券商人佔了一大半。問題主要出在國家的地產政策和金融政策。只要政策公正,暴富立刻就會收斂。富人和窮人之間,沒有不可避
免的對立。
如果再進一步追問,國家政策的問題,也不一定出在國家主要領導人身上,而是出在一小部分利益相關者身上。由於政治制度的缺
陷,本來應該成為掌舵人的一些國家重要部門主管和省市負責人,卻變成了參與經濟活動,並從中獲得收益的隱性法人。並且,這一批人既不受輿論監督,又不受法
治制約,還在最高決策層掌握很大的發言權,可以隨意否定領導人申報個人財產制度提案。所謂的集體領導,給他們的尋租活動提供了便利。這批高級尋租經紀人,
由於黨內的派系鬥爭,又獲得強有力的政治支持。是這些人在呼風喚雨,氣焰可以壓倒黨和國家領導人。陳良宇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中國不
再需要一次窮人打倒富人的革命,也不再需要一次文革式的推翻黨內資產階級的群眾運動。中國的領導人只要往前走一小步,就把通向光明的大門推開了。這一小步
就是體制性結構性的改革。這個改革甚至都不要大張旗鼓地對外宣傳,只要實實在在做幾項根本性改動就可以。其中必要的一項是改變倒向權勢集團的土地和金融政
策,另一項是建立在公眾輿論基礎上的監督機制。過去做這些不但阻力很大,在政治局常委中難以通過,還擔有風險。因為很多改革的前車之鑒在那裡,只要觸動了
某些人的利益,從商鞅一直到胡耀邦趙紫陽的下場不能不讓人卻步。十七大以後的局面雖然也只是某種平衡,但比從前好一點。明智的中共新領導人,如果感到勢單
力薄,又希望大局穩定,就只做不說。到真正正直有骨氣的知識精英中間去尋找同盟。
只要給中國的窮人一個平台,不讓權勢利益集團把窮人的權利統統榨光,富人和窮人的對立不是必然和天然的。中國的窮人可以借這個平台,不靠救濟扶貧的社會主義因素,慢慢自己富起來,最終化解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