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當然也和大陸人一樣,四行五業,五行八作那是行行都有人在作。但是在台灣人作的眾多事情中只有一樣事情是不僅僅海峽兩岸而且是全世界都關注的焦點---獨立主義運動。那麼在今天的論述中我們就試圖探究一下如下的問題「台獨取得了實質進展嗎?」
首先,為了使得論述在同一理論框架內進行,對於台獨的定義必須首先明晰起來。否則就陷入了甲言丙事,而乙言丁事隨題目相同但本質不同,最終陷入死循環的邏輯怪圈了。那麼什麼是台獨呢?讓我們通過的台獨的歷史沿革來看一看。
1921 年7月21日(黨慶日是7月1日,這純屬出於紀念需要,實質日期是7月21日)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的一艘畫舫上成立了。當時孫中山逝世不久,作為中國執政黨的國民黨新掌門蔣介石似乎對於中山先生新三民主義聯俄,聯共,輔助農工。不那麼感冒。終於發動了震驚的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在上海,武漢等地公開屠殺和清洗共產黨人。因此這就形成了執政的國民黨當局和前在野黨中國共產黨(共產黨人林伯渠曾經出任過國民黨的教育以及法律部長職務,由共產黨人曾經擔任的職務一無軍權,二無財權被國民黨人戲謔的稱為冷衙門)全面對抗的狀態。由此中國共產黨在1920年代到1940年代在中國大陸都扮演了反政府武裝或者反政府政治力量的這麼一種角色。
那麼作為一個反政府武裝,作為一個不甘心的,遭到過殘酷清洗的前在野黨中國共產黨為了達到奪取政權的目的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了。這本就無可厚非。權力的爭奪本身就是殘酷的,共產黨人在前第一總書記陳獨秀錯誤領導下跟國民黨真誠合作甚至有點投降主義,例如共產黨員可以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結果還是遭到整肅。所以痛定思痛的中共決議通過種種形式武裝起義(例如上海工人武裝起義,武漢工人武裝起義等),武裝割據(例如江西瑞金為首都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以及之後著名的陝甘寧邊區)以及這個分裂主義運動,不惜一切代價,一切手段達到顛覆國民黨政權的目的。因此在中共於1927年召開的黨代會上(具體是四屆一中全會還是六屆一中全會,筆者記不清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一查)作出決議說「中國的任何省份和地區都有脫離反動的國民黨政權統治,獨立自決的權力。」決議中更點名了最有希望可以獨立的省份和地區,其中西藏,新疆和台灣首當其衝。
首先,這裡要明確的是中共之所以提出要分裂當時的中國或者說中華民國,要在當時的中國進行獨立主義運動完全是出於顛覆反動的,背信棄義的國民黨政權的目的。因此其本質和單純為追求獨立而獨立的政治力量是完全不同的。共產黨啟動獨立主義風潮完全是為了擊敗國民黨的一種權宜之計,絕非長久戰略,更沒有寫入黨綱。所以,有些人造謠說中共是台獨的始作俑者,這種說法是不負責任的,以及蓄意抹黑的。怎麼能拿一個當時處於弱勢地位的政黨為了奪取政權這一最高目標的實現而制定的暫時的策略當作是綱領性的戰略予以大加韃伐呢?這是完全錯誤的,更是別有用心的。畢竟在當時那個環境下國民黨允許中共通過民主選舉順利獲得執政黨地位嗎?因此,武裝獨立顛覆反動的國民黨政權又有什麼不可以呢?這本就無可厚非嗎。大家不要笑,更不要發火,事實如此,台獨首任教父李登輝不就是前台共黨員嗎?設想在當時國民黨高壓統治下,台共能進行的最有利的反國民黨鬥爭是什麼呢?當然是台獨了。要而言之在從1920年代一直到1950年代初,台獨的定義就是:由中國共產黨指揮的旨在削弱,顛覆,並最終擊敗國民黨當局的眾多行動之一。政治鬥爭,本就無所不用其極,但是某些政治流氓利用這普世的政治鬥爭真理作為諷刺挖苦,攻擊抹黑中共的「笑柄或者利刃」就不免貽笑大方了。
時過境遷,時間到了1955年以後。當時中共已經在大陸坐穩了江山。當時提出的口號是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因此可以說當時在中共來說任何阻礙中共解放台灣,實現祖國領土和主權統一的行為,個人或者集體都是台獨主義。這就是1955年直至1978年間中共版的台獨定義:以實質行動阻礙解放台灣的偉大進城的個人,集體甚至政黨。但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台的國民黨居然也反台獨。如果說先期反台獨和反共還有些瓜葛的話,那麼後期在蔣介石盛怒之下說出「誰台獨,我就槍斃誰。」的時候,似乎台獨和中共已經瓜葛無多,已經成就了自己的一個小天地了。國民黨固執的認為中華民國依然存在,而且領土包含台澎金馬和外蒙古。儘管是他們自己把外蒙古賣了出去。這些暫且另當別論,總之在從1955年到1989年蔣經國逝世為止,國民黨版本的台獨定義就是:在台澎金馬範圍內宣布獨立建國脫離中華民國憲法劃定的疆域範圍的種種非法行為。因此綜合國民黨和共產黨版本的反獨定義來看一個本質的共同點就再清晰不過了:絕不容許台澎金馬孤懸海外,獨立建國,脫離一個中國的原則框架。
奈何當時兩岸都互相出於意識形態的原因攻擊,貶損對方。你罵我是共匪,我就罵你是蔣匪。你說你中華民國是正統,我就偏偏說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定要奪回被蔣介石當局篡奪的種種國際上的合法席位。總之就形成了兩個政黨不服氣,但是又都堅決反台獨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尷尬局面。台獨主義勢力正好就借用中共和國民黨的內鬥緩緩的潛滋暗長,擴張勢力。直到1980年代國民黨當局才驚訝的發現一黨統天下的局面已經不可能了。黨外人士(非國民黨黨員)構成的政治力量已經越來越多。再多的類似美麗島事件那樣的政治大逮捕似乎也無法阻止解除黨禁,報禁以及宵禁的步伐了。於是,萬般無奈之下,為了長治久安,國民黨遂於1986年徹底解除了上述三禁。這樣台獨主義勢力就衝破了不能自由組織政黨的最後樊籬,開始由幕後走到前台,粉墨登場了。
事實上就台獨主義勢力來說,什麼黨,什麼主義對於他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無論誰,能支持他們獨立建國的幻夢他們就服從於誰。早期中共支持他們獨立他們就加入中共,後來國共雙方都反對他們,他們就扯旗拉杆子自己單幹了。當然,日本的某些反華勢力和他們也是過從甚密的。臭味相投,一拍即和,人以群分,物以類聚,這也很自然。注意,1986年是台獨主義發展的一個分水嶺。那一年現今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也初次代表非國民黨的政治勢力成功的競選了台北市議員。一切惡源的啟動都源於那一年。這以後海峽兩岸的國共雙方都慌了神,傻了眼,原來自己爭來斗去五十餘年,未果不說,居然還養虎遺患,培養了台獨的惡性潰瘍。這還了得?於是兩岸就都開始調整政策了。據報道,蔣經國在晚年是十分希望和大陸和解的。而持續了多年的金門炮戰也在那個時期不明原因的沉寂下來。而大陸於 1984年發布的《告台灣人民書》就更讓人們覺得台灣回歸的日子不遠了。
但是之後蔣經國於89年逝世,台獨分子李登輝接掌了權柄。開始在郝柏村等黨國的忠良將校還在完全掌握國軍的時候,李似乎也不敢輕舉妄動。甚至還於1992年的雙十閱兵式上頻頻露面,主持慶典,和郝柏村等人一起在公眾媒體上發出明確的政治信號,國民黨還是國民黨,任何台獨主義傾向的政黨在行動之前似乎都該考慮一下強大的反獨力量的存在---中華名國,國民革命軍。但是也就在1992年出爾反爾的李登輝顯示即彭定康香港若回歸就要完蛋之後拋出了戒急用忍的惡劣政策,接著又在政治鬥爭中成功清洗了郝柏村派系的人馬後,也就是說掌握了軍權后公開拋出了兩國論和一中一台的怪腔怪調。因此這一時期台獨的定義就是:以名義上的國民黨當局最高領袖實質上的台獨主義代言人李登輝為首的一股以台灣獨立建國為目的的政治勢力。那麼到了後來,2000年台灣初次全民大選李登輝拋棄國民黨,大耍兩面派,使得以台獨為黨綱的民進黨上台就更是使得台獨勢力進一步囂張了。失去政權的國民黨似乎終於可以冷靜和中共討論實質問題了。因此也就於之后不久的國民黨主席連戰訪問大陸期間達成了如下的共識:
中華民國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屬一個中國前提下的不同表述方式,暫且擱置誰主誰副的爭議以積極務實的態度或者精神全面促進兩岸的和平統一進程。簡單來講就是:一中各表,擱置爭議,聯手反獨。因此自1992年汪辜會談以及2006年連戰訪問大陸,這一系列的國共合作的動作以後台獨的定義就變成了:脫離一中前提下無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是中華民國的管制獨立建國的行為或者企圖。這也就是今天本文要使用的台獨定義。即就是說在台灣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未被修改,統獨公投沒有舉行,入聯公投無疾而終的前提下台灣可被視作依然是一個中國的一部分。這也是北京當局給台獨劃定的最後紅線。如果真的修憲,建立了所謂的偉大,正常,完整的民主國家台灣共和國那就跨越了武力解放台灣的紅線了。屆時,就是北京不想動武也不得不動了。開戰的責任自然不在北京,挑起戰爭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以台獨為目的的台灣綠色陣營手中。需要說明的是這並不是什麼壞事。掌握挑起戰爭的主動權對於民進黨也好,台聯黨也罷都是一塊燙手的山芋。公開修憲建國就會換來對岸成千上百枚導彈轟炸海空封鎖,甚至最後連自己的小命都不保,誰會傻呼呼的把燙手山芋當香餑餑呢?
當然這就進入了我們本篇的最後一個論題:在明確了何謂台獨的前提下,我們不禁要問:台獨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嗎?簡單講從1920年代至今台獨還只是局限於紙上談兵的原地踏步,未有寸進。而台灣的綠色陣營也清楚,「國防部」於2006年進行的軍演清楚顯示台灣將在開戰後一周內陷落。而美國蒙諾的援助卻是建議台灣先自己頂上兩周的前提下,才會姍姍來遲。因此,無論李登輝,陳水扁,呂秀蓮之流如何的上竄下跳,如何的瘋狂叫囂,法理上的台獨至今沒有獲得任何實質進展。 200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陳水扁早就言明要統獨公投和大選捆綁進行,結果在島內外一片反對聲中和強大壓力下不得不搞了個不倫不類,四不像的防衛公投。所謂防衛公投其內容就是在大陸對台實施軍事打擊的前提下,由全台灣人民公投授予所謂的「總統」反擊的權力,「總統」再授命「總長(參謀總長)」開火反擊。這簡直就是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試想真打起來了誰還有閑心跑到彈片橫飛的大街上去公投?那麼為什麼搞呢?理由很簡單,統獨公投的大牛皮已經吹了出去,為了不至於過分的失信於民,又不至於違反了自己上台伊始答應華盛頓當局的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在統獨公投搞不成的情況下如何兩全其美呢?乾脆用所謂防衛公投這種毫無實質含義,不吃爛勁的東西去糊弄那些力挺台獨的來自台中和台南的農民吧。必經他們是選民中的大多數。哄還是要哄的。於是鬧劇就上演了。北京當局則冷笑不已,華盛頓當局更是大感費解和困惑。時任AIT(American In Taiwan/美國在台理事會)主任的普睿哲就公開表示「完全不懂,有什麼必要那樣作?......」
之後台灣又屢次過境外交,要搞獨立拉票,屢次在一方面向華盛頓承諾不搗亂的情況下搗亂了。盛怒之下的華盛頓當局對於台灣的陳水扁當局徹底失去了信任。於是宣稱「反對兩岸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舉動。」更進一步補充說明「台灣的陳水扁當局如果一意孤行,推進台獨惹怒北京武力進犯台灣則台灣要後果自負。在完全由於台灣主動挑釁造成的台海戰事的前提下,美國沒有義務協防。」這下台獨主義勢力就失去了原本幻想中會為自己武力拒統出力的美國的支持。但是,台獨似乎並沒有那麼容易就停歇下來。這不?又於最近搞起了加入聯合國的行動。這下美國亞太事務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再也忍無可忍,不需再忍了公開點明「所謂台灣加入聯合國是邁向台獨的重大舉措之一,美國政府堅決反對。」甚至說「台灣本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事實上聯合國各成員國都心知肚明,哪怕台灣入聯的動議,過關斬將,放到了聯大決議桌上掌握有否決權的中共一票就可以把它否了,自己又何必出力不討好的得罪掌握有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且可以提供無限商機的中共呢?更何況更露骨的說中共還是個核武強權呢?因此所謂台灣入聯連議事日程都沒有被提上。但是另外一方面,台灣的陳水扁卻還在不斷的上竄下跳。為什麼呢?做戲做全套,就算為了臉面和所謂台灣當局的尊嚴為了能下的來台也要繼續跳將下去。至於能否成功入聯說實話,阿扁心裡自己也清楚無望了。那這會的牛皮又被戳破了,該怎麼跟島內的民眾交待呢?別急,早已對兩面派手段駕輕就熟阿扁在開始爭取台灣入聯的同時就又搞了一個所謂入聯公投。這就更令人哭笑不得了。明明大家心知肚明,台灣入聯無望,哪怕百分之百公投結果都是力挺入聯,實質入不了聯又有什麼實質意義呢?這無非是民進黨當局為了不失信於民,為了維護自己政權在下次大選中的延續性而進行的糊弄老百姓的又一尷尬獨角戲。必將無疾而終。
至於說,所謂的修憲和統獨公投,似乎阿扁又不敢提了,因為布希總統已經中止了對台軍售計劃,不希望於08年台海關鍵年傳達錯誤信息。因此阿扁又怎麼敢再提呢?於是近期來台灣當局就一方面宣稱自己一定要打贏08年的選張戰,另一方面只剩下了對於入聯公投的力挺。所謂修憲和統獨公投要麼不提,要提無非都是毫無任何實質意義的口號性宣誓而已。諸如「我們一定要統獨公投的叫囂」北京已經聽得耳朵張繭了,華盛頓也厭了,倦了。中美雙方其實都清楚任何台獨的主張或者行動無非是雷聲大,雨點小的糊弄島內人民的愚人自樂的舉動而已。
畢竟台灣的命運和抉擇並不掌握在台灣手裡,而是掌握在相對強大的太多的中美日三方的手裡。而由於獨立引發一場地區性大戰不符合三方綜合尤其是中美雙方綜合后的最高利益。這也就是為什麼至今台獨沒有取得任何實質進展的原因。當然,讀者如果夠仔細的話應該發現,本篇加入了台海遊戲的新角色:美國和日本。那麼好,下一集的題目也就是:台日半世緣。讓我們先日本,再美國,再中國一個個具體討論下這台海相關三方的厲害得失以及與台灣的歷史上的淵源,從而試圖找到一條解決台灣問題的良策吧。
[
本帖最後由 廣南子 於 2007-10-21 17:35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