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為什麼中國人之間缺乏對話的習慣和傳統

作者:廣南子  於 2007-10-19 18: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教育探索|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唐昊

   從歐洲回來的這幾天,我總在想,我們到底從這次的第二屆中國--歐洲論壇那裡帶了什麼回中國?我不知道別的參會者是怎麼想的,我想我帶回的是對「對話」這個詞的全新理解。我目睹了歐洲人和中國人之間坦誠地探討幾乎所有領域的問題,大家在許多方面達到了驚人的一致性。但有個小小的情景始終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幾乎每個小組都能夠順利地和歐洲方面的成員進行有效而充分的交流,但每個小組內部的中國人之間卻無法達到這個效果。事實上,太多的爭論都是發生在中國人之間,幾乎所有的小組都是如此。

   中國人之間缺乏對話的習慣和傳統,這使得我們不知道如何去進行一場平等的對話。大會進行期間,幾個年輕人對會議的形式提出了異議,認為會議給了一些官員和知識分子更多的發言權,而包括弱勢群體在內的更多的社會代表則被有意地忽視了,這在現場得到了許多坐在主席台下的參會者的支持,認為他們的舉動賦予了大會以真實的意義。但也有些中國人對他們的行為不能理解,批評這些年輕人是搗亂分子,阻止了一場大會正常、有秩序地進行。甚至因為有個年輕人引用甘地的話「對於那些我們反感的人,我們不但要忍耐,而且要欣賞」中提到了「忍耐」,就把人家當做邪教分子。

   其實大家都知道,事情沒有那麼複雜,那些發言的年輕人其實都是一些單純而真誠的人,無非是把大會「促進社會與社會之間交流」的主旨當真了,想呈現更多的社會真實、回歸有意義的對話而已。這些誤解固然可以被看做是無意的笑話。但連這樣簡單的表達都會遭誤解和干擾,可想而知在多年缺乏對話的習慣后,我們對話的能力、願望和規則都已經貧乏到了何種地步!

   我贊成會上一位學者所說的:「對話是文明的體現,不懂得對話就不能稱其為文明。」會場上對話的困難其實是因為中國人平時的公共生活缺乏,從而導致政治文明缺乏所致使。什麼是公共生活?其重心無非是為公民、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提供一個對話交流的平台而已。正是因為缺乏這樣一個平台,所以對話無法發生,事實上,中國的精英和普通民眾甚至在使用兩種完全不同的話語,他們不但在生活中,也在精神上漸行漸遠。

但問題是,既然對話是文明的體現,那麼拒絕對話的最可能的結果是導致野蠻的相互對抗。在很多情況下,對話的困難主要是因為某一方,特別是強勢的一方缺乏對話的意願所致。而強勢方之所以不願對話,不是因為其強大,而恰恰是因為其虛弱,對自己缺乏信心,才會害怕對話,拒絕對話。緬甸政府拒絕與不滿的僧侶們對話,只是一味地警告和鎮壓,最終釀成國內動亂的局面,在國際社會上也陷入被動和孤立,就是明證。

其實,那些弱勢群體只不過想要表達一些正常的要求而已,讓他們表達出來,正常地協商,又有什麼呢?對話是件很簡單也有更多正面效果的事情。在中國---歐洲論壇上,最終話筒被傳遞到了主席台下面,所謂的「弱勢群體」接連發言,但整個會場的氣氛也是在那時達到了和諧的高潮,這不是挺好的嗎?可以設想,文明的國家和政府當給予公民平等對話的機會,鼓勵公民與公民之間、公民與政府之間的對話,形成一種「對內開放」的格局,這才是整個社會走向和諧的起點。

由此我又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差異如此大的歐洲人和中國人之間都能夠進行的心平氣和的對話,就不能在中國人自己內部發生呢?也許這不但是因為缺乏對話的傳統,而且也是因為缺乏平等的傳統吧。如果我們把歐洲人看做是和自己平等的人,就會願意與之對話;如果我們潛意識裡不認為其他的中國人和自己是平等的,自己甚至可以替他們決定他們的命運和思想的話,那麼對話就根本無從進行。對話意識貧乏的背後,也許是平等精神的闕如。

在閉幕式上,當我看到於碩談起論壇的艱辛,當我看到她的眼中有淚光閃動、她的臉上開始散發出一種似曾相識的光輝時,我忽然意識到,這次中國---歐洲論壇,其實是一次理想主義者的盛宴。所謂理想主義者,經常做些被人們認為是幼稚的事情,只有最終事情做成了,才能證明他們的遠見卓識。

在「把不可能變為可能」這方面,我敬佩歐洲人:在一戰後,他們能夠提出國家聯盟、國際法庭、國際準則等等,最終這些在當時被認為是幼稚的國際理念成了我們今天國際社會通行的準則;在二戰後,他們實現了法德兩國百年世仇的和解,並且把此理念應用於整個歐洲,使得一個多元化的歐洲成為今天最不可能發生戰爭、社會最和諧的地方。如今他們要把這種適用於歐洲的理念推向全世界了,我希望他們能夠成功,或者說,我希望我們能夠成功——因為促進中國人之間的對話,你不能指望歐洲人,而只能指望我們自己。

在這個古老的國度中,當高貴者可以俯下身來謙遜地聆聽,卑微者可以自由而有尊嚴地表達自我時,我相信,中國和中國人都將在世界上更有尊嚴。


來源: 南方都市報   作者:
唐昊:中國觀察之唐昊專欄,(作者系華南師範大學教師)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