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聚焦抗戰中的大學:浙江大學烽火煉就求是魂

作者:瘋瘋顛顛  於 2017-7-23 07: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5評論

 


   2015年夏天,又有一批浙大師生從杭州出發,沿著抗日戰爭時期浙江大學的西遷路線,重走了一遍「文軍西征」路。七十多年過去了,回首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依然令人刻骨銘心: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浙大師生在竺可楨校長的率領下,舉校西遷,穿越江南六省,行程五千餘里,最終抵達遵義湄潭。浙大西遷辦學歷時7年多,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為中華民族保留和培養了一批科學文化精英,在沿途的窮鄉僻壤播撒下現代文明的種子,留下長遠的影響。學校不僅沒有潰散,而且發展成為最著名的幾所全國性大學之一,被譽為「東方劍橋」,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中國科學文化界共赴國難、堅忍不拔的濃重一筆。

   而湄潭的縣史上,從此也烙下浙大的痕迹。前輩們散落在這座小城的故事,成為浙江大學新的精神家園,無數人回到這裡,獲得了隔代的養分。

   生死存亡,嘔心瀝血西遷路

   跨進浙江大學玉泉校區的大門,沿著林蔭道一直向前,在圖書館大樓前有一尊銅鑄的塑像。塑像比一般人略高,一個清癯的老人站在第五教學樓和第六教學樓之間的草坪上,面色從容,目光平和,右手彎上搭著一件風衣,似乎是在散步,又似乎是剛剛從遙遠的地方歸來,迫不及待地到校園中走走。早晨或者傍晚,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鬢髮已白的老人,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在子女或者學生的攙扶下,在塑像前徘徊,拍照留影,他們大多是離開學校多年的校友,那尊塑像就是老校長竺可楨。

         

           位於玉泉校區的竺可楨銅像

   從1936年4月到1949年全國解放,竺可楨在浙江大學擔任校長長達13年之久。抗戰期間,他率領浙大師生舉校西遷的歷程,使他成為一位在浙江大學辦學歷史上永遠讓師生緬懷和紀念的校長。浙大的西遷,可謂歷盡艱辛,途經浙、贛、湘、桂、閩、粵、黔七省,先後落腳在浙江天目山、建德,江西吉安、泰和,廣西宜山,於1940年1月到達貴州,在遵義,湄潭、永興等地堅持辦學,直至抗戰勝利於1946年5月返回杭州。

   1937年11月11日,在敵機空襲下堅持了兩個多月的浙江大學踏上西遷辦學的漫漫長途。領導這樣一所大學在戰火紛亂中數次搬遷,那麼多著名教授學者拖兒帶女跟隨學校一次次踏上漫漫長途;那麼多學生因戰火阻隔與家人失去聯繫,只能以校為家;車船沒有著落,經費得不到保證,人員、儀器、圖書常常耽擱途中,讓人牽心掛腸;敵機空襲,土匪劫道,小人行騙,旅行中隨時都有危險和陷阱;每到一地,師生還要立刻投入教學和研究,保證教學時間和效果……竺可楨當年肩上責任之重可想而知。

   在西遷中,竺可楨身先士卒,事必躬親。搬遷地址的選定,沿途舟車安排,宿營地的接洽,上與教育部力爭遷校經費,下和各地軍政聯絡周旋,還要爭取地方鄉紳的協助,他都要親自出馬,東奔西走,處處求人。

   1937年12月29日至1938年1月8日,西遷江西的浙大師生被困於江西玉山的風雪之中。竺可楨親自出面,每日與線區長官、浙贛路局、機務段和車站打交道,終於在難民如潮、兵車頻繁的極端困難情況下,爭取到14節車廂,使全校師生乘車抵達貴溪,再轉樟樹、南昌,最後平安到達吉安。

   1938年6月30日,竺可楨又一次離開時在江西泰和的浙江大學,為學校的下一步搬遷勘探合適的校址和遷移路線。這一次,他輾轉武漢、長沙、衡陽、桂林等地,為時20多天。也就在他離開的這段日子,西遷中最慘痛的打擊降臨到這位恪盡職守、為浙江大學的存亡和發展殫精竭慮的校長身上:他的次子竺衡病亡,夫人張俠魂也已經進入病危狀態。1938年8月3日,張俠魂與世長辭,魂斷泰和。半年之後,竺可楨將積蓄1000元作為基金,設立「俠魂女士獎學金」,獎勵家境貧寒且學業成績優秀的二、三、四年級女生。

   在戰亂頻仍、民生凋蔽的歲月中,多少學子懷著科學救國的抱負投奔浙大而來,跟隨學校流亡遷徙,他們與家人失去聯繫,學校就成了他們唯一的依靠。而竺校長像一棵大樹庇佑著他們,護衛著這群未來中國的棟樑。

   1940年1月,正值隆冬季節,浙江大學由廣西宜山遷往貴州遵義。蜿蜒在群山之間的桂黔公路本來就破爛不堪,加上雪凇冰凌,踩踏之後一片泥濘。這天晚間,一群女生頂風冒雨,跋涉了一整天,終於趕到位於廣西、貴州交界處的一座名叫六寨的小鎮。浙江大學為了方便遷校的師生,在六寨設有接待站,但是這幾個女生到得太晚了,接待站已經住滿了人,連地面上都人擠人,地鋪也打不下了。就在走投無路之時,她們遇到竺校長。竺可楨得知她們的困難,馬上將自己的床鋪讓給女同學,自己則悄悄蜷縮在小汽車中過了一夜。

   竺可楨非常重視教授在學校辦學中的作用。他認為,一所大學,擁有多少圖書和儀器是重要的,校舍寬敞完好也是必需的,但大學的靈魂在於是否擁有一流的教授。他在初到浙大所作的題為《大學教育之主要方針》的就職演講中,就明確指出:「教授是大學的靈魂。一個大學學風的優劣,全視教授人選為轉移。假使大學里有許多教授,以研究學問為畢生事業,以教育後進為無上職責,自然會養成良好的學風,不斷地培植出博學敦行的學者。」

   在執掌浙大的13年中,竺可楨一直堅持教授治校的原則。到任后,他留用了當時浙大已有的知名教授,如陳建功、蘇步青、錢寶琮、朱叔麟、貝時璋、黃翼、孟憲承、鄭曉滄、蔡堡、周厚復、李壽恆等,又把因不滿郭任遠獨斷專橫作風而憤然辭職離校的蔡邦華、吳耕民、梁希、張紹忠、何增祿、束星北等重新聘請回到浙大,還約請他的老朋友、物理學家、原交通大學教授胡剛復一同來校,委以文理學院院長的重任;聘來原東南大學外國語文系主任梅光迪教授任外國語文系主任,禮聘物理學家王淦昌、化學家王琎、農學家盧守耕、機械學家周承佑等一批著名教授來校任教。浙江大學一時群星薈萃,聲譽日隆。

   讀書不忘抗戰,救國不忘讀書

   在從建德向江西搬遷中,學生分成若干隊,每隊都有導師一二人率領。途經金華時,剛好金華遭襲,縣城轉瞬蕭條,柴米難得,但浙大師生沒有消沉,繼續前進,700多箱圖書儀器都是師生職工親自動手裝在兵車、煤車和貨車上。抵達江西玉山後,竺可楨校長冒著嚴寒四處奔波,聯繫車輛,最後才由鐵路局幫助將圖書儀器運抵江西樟樹鎮。浙大師生轉抵吉安后,學校即開始上課,並進行了期末考試,約兩個月再遷至泰和。在泰和,師生繼續教學,科研也未停止。為了彌補搬遷期間受到的影響,各學院的課程和實驗都比以前有所增多。教職工和學生的工作時間和學習時間都自覺延長。導師制在這裡繼續貫徹。浙大的一切教學工作有條不紊,當時教育部派人到全國各地巡視,對浙大在西遷過程中的教學秩序和教學質量讚不絕口。

   「讀書不忘抗戰」,浙大師生為配合抗戰的需要,繼續出刊在建德開始出版的《浙大日報》,刊登國內外新聞及校聞、名著、通訊等,多次進行宣傳演出,組織捐獻等活動。

   師生們還積極開展社會工作。泰和地處贛江流域,夏天大雨時,當地人民必遭水害。浙大了解情況后,主動提出負責修築防洪堤的全部技術工作,竺可楨擔任堤工委員會主任委員,由浙大土木系的工讀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測量水位和堤基,防洪堤修築完工後,當地人民未再遭水災。浙大師生還幫助當地人民建立了沙村示範墾殖場,創設了澄江學校。

   為勉勵師生,使師生牢記「救國不忘讀書」,校務會議決定以「求是」為浙大校訓,並決定請著名學者馬一浮撰寫校歌歌詞。浙大師生在廣西宜山的生活非常艱苦,既受瘧疾肆虐,又遭空襲威脅,吃、穿、住、行也很困難,但師生們以苦為樂,教學活動照常進行。各年級的課時安排,都按原定計劃完成。據統計,當時各學期的實際上課日數,超過了教育部的規定要求。師生們還積極開展實驗教學。宜山的地質、氣候、風物、人情、經濟、疾病等具有特殊性,浙大各系師生,如史地、化學、教育、園藝、農經等系都在和自己有關的學科方面結合實際加以科學研究。浙大師生將這些研究和探討成果以文字或實際成果表現出來,貢獻給當地。如養蠶的示範、工程的經營,都帶動了當地各方面新的發展。幫助當地普及教育,開展愛國宣傳活動,也是他們的必定項目。

   1939年11月25日,日軍長驅直入,南寧陷落,浙大於次日籌備再次搬遷。經實地考察,學校決定遷至貴州遵義、湄潭。1940年,浙大在貴州的校舍準備就緒,總體布局是:文學院、工學院和師範學院的文科系設在遵義,理學院、農學院和師範學院的理科系設在湄潭,一年級設在永興。浙大遷到遵義不久,竺校長就明確提出:「浙大抗戰時期在貴州更有特殊之使命——但以一千餘師生竭盡知能,當可有裨於黔省。」

   儘管當時條件極其簡陋,沒有電燈照明,但是教師們積極創造條件開展科學研究。文學院對遵義的地理、歷史進行了研究,開展了考古和地質野外考察,寫出一些極有價值的研究論文。農學院的科研走的是和當地生產相結合的路子,如盧守耕的水稻育種和胡麻雜交,吳耕民的甘薯、西瓜、洋蔥等蔬菜瓜果新種在湄潭的試植和推廣及湄潭胡桃、李梨之研究等等。理學院、工學院、師範學院的研究均處於當時的科學前沿。這段時間,浙大在科研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一些居世界領先,在國際學術界有口皆碑,比如物理系王淦昌教授關於探測中微子的研究,就對中微子的發現產生過重大影響;還有一批國內首創、在學術界獨領風騷的研究成果,如著名史學家張蔭麟教授編著的《中國史綱》等。

   1944年,英國著名的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曾先後兩次參觀浙大。李約瑟對浙江大學在戰火紛飛中堅持辦學,尤其是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學術空氣之濃厚,師生科研水平之高十分驚嘆。盛讚浙江大學是「東方的劍橋」。

   浙大師生一方面刻苦求知,另一方面竭力普及科學知識,啟發民智。如浙大工學院曾在遵義東門外舉辦展覽,供當地父老參觀,展出的有飛機殘骸及電話、電燈、柴油機等。在扶植當地教育事業方面,浙大曾將當地的中等教育作為浙大師範學院的所屬輔導區,對教師的培訓計劃、教學大綱的制定和教學示範,都作了許多具體工作。還開辦教師進修班、輔導工業、農業職業教育,組織「社會教育推行委員會」等,浙大師生還在遵義、湄潭、永興3處的師範和中小學任課。在浙大師生的影響下,當地青年求學之風日盛。農學院則積極從事農業推廣工作,農學院設有農業推广部,先後進行馬鈴薯、番茄種植的推廣等,農業推廣工作直接影響著當時遵義地區的農業生產格局。浙大對遵義地方工業發展也做出了重要貢獻,浙大史地系發現了團溪錳礦,直接促使當地錳礦企業的產生和發展。

   湄潭從此烙下浙大的痕迹

   浙大西遷辦學歷時八年多,其中在遵義湄潭定居達七年之久。而湄潭的縣史上,從此也烙下浙大的痕迹。那個叫「湄紅」的新茶,就是浙大遷到湄潭后,協助當地研發的新茶品種;湄潭的精耕細作水平遠近聞名,那是源起當年浙大農學院在湄潭設的農業推广部,培育出了7個水稻、小麥、雜交油菜良種和9個優良果樹品種,推廣了先進的耕作方式;而那個名叫「羅登義果」的貴州名果,就是以浙大農學院教授羅登義的名字命名的……

   1946年5月,浙大從貴州回遷到杭州。其間浙大和湄潭的緣分一度中斷,但最終,這段緣分又重新煥發出活力。1985年,浙大教授、昆蟲學家唐覺回到了湄潭。他是農學院1941屆畢業生,畢業后留校任教,在湄潭待了整整7年。新中國成立后,他一直致力於五倍子的繁殖增產及相關成果的推廣應用。回到湄潭后,他隨即在當地開始推廣五倍子的生產技術。

   此後,全國各地的不少老浙大人,凡出差到遵義,都會設法重訪學校舊址。

   陳叔平——改革開放后浙江大學培養的第一個理學博士,曾任浙大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前貴州大學校長。他說:「真正到了貴州,你才能知道一所大學究竟可以帶給一座縣城乃至一個省多大的變化。」他常在湄江邊走來走去,試圖尋找那些傑出的教育家、科學家留下的足跡,「那7年的歷史,不是一條簡單的路線圖,也不是幾千里路的概念,而是一個知識共同體、一群有學問又有精神的文化人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

   走在湄潭鄉間,常能看見稻田裡撐著一頂頂黑色「帳篷」。老鄉會告訴你,這就是著名的浙江青田魚在湄潭的「家」——青田縣的稻魚共生系統是亞洲入選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項目。浙大的老師們發現,湄潭有與青田相似的自然生態條件,便籌集20萬元,將2000畝魚苗分批運至湄潭,並與貴州大學、湄潭縣一起,組建了稻田養魚專業合作社,有效提高了當地百姓收入。

   張明方更一次次穿行於杭州與湄潭間。這位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的教授,也是有名的「西瓜大王」。他研製出名為「小芳」的西瓜——個頭小,瓜皮硬,可以當足球踢,但又甜又脆,在浙江很受歡迎。張明方想,湄潭都是山路,顛簸得厲害,不正適合運輸這種西瓜嗎?於是,他送了許多「小芳」種子給湄潭的農民。他說,湄潭是一個參照系,如果成天待在教研室里,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什麼特別的貢獻,可是在湄潭,你能深刻體會到自己「起碼可以為一部分人做很多事」的那種價值。

   1997年5月,浙大迎來了百年校慶。純樸的湄潭鄉親們,硬是開了幾輛卡車,長途跋涉,風塵僕僕,給浙大老師們送來了稻米、茶葉和包穀酒。「那麼遠的路,也不知走了幾天幾夜。」浙大的老師們被湄潭人的真情感動了。

   浙大與湄潭間的故事,近年來還在續寫新篇。學校先後在遵湄地區建立了求是精神教育基地,捐建了希望小學,設立了遠程教育中心、研究生支教點……在浙江大學,「讓新的浙大人服務第二故鄉」正成為一種校園時尚。

   不僅在貴州,浙大人服務西部的版圖還在拓展。雲南景東彝族自治縣是普洱市轄區北端的縣,36萬人口中貧困人口佔了10萬。浙江大學2012年11月接受國家任務,參與定點扶貧工作,承擔定點扶貧景東縣。景東縣政府將四位浙大教授聘為首席專家:魯興萌是蠶桑專家、陳再鳴是食用菌專家、余東遊是畜牧專家,尹兆正是烏骨雞專家。專家們最高興的,莫過於自己的學問在景東有用武之地。成功地馴化了當地特有的野生菌「小香覃」菌種的陳再鳴教授說,景東好東西太多了,我們有很多事可以做。

2016-03-10 17:22:07 來源:中國教育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笑臉書生 2017-7-24 02:14
別忘了是在國民政府領導下的抗戰,咱們的毛主席派來的潘漢年正在上海日軍司令部和岡村寧次喝大酒呢!共同商討如何夾擊國軍呢!
回復 瘋瘋顛顛 2017-7-24 05:09
笑臉書生: 別忘了是在國民政府領導下的抗戰,咱們的毛主席派來的潘漢年正在上海日軍司令部和岡村寧次喝大酒呢!共同商討如何夾擊國軍呢!
竺可楨領導下的浙江大學,在解放前,是僅次於中央大學的排名中國第二的名大學。位於北京大學以前。 1945-1952 年時期畢業的學生後來成為中國院士的學者最多學校之一,如中科院院士前五名為清華 25 人、浙大 22 人、中央大學(解放後分解 為南京大學和南京工學院即東南大學)21 人、北京大學 14 人、武漢大學 12 人。
回復 light12 2017-7-24 06:53
你是不是浙江大學畢業生?
回復 瘋瘋顛顛 2017-7-24 07:52
light12: 你是不是浙江大學畢業生?
不是,我是北京大學畢業生。
回復 小辣辣 2017-7-24 12:37
不愧是中國的牛津,我雖不是浙江大學畢業生,也為浙江大學的成就感到高興。也讚美竺可楨先生的偉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0: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