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文化遺產:端午節並非是紀念屈原 文化本源到底是什麼?

作者:瘋瘋顛顛  於 2017-5-30 11: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8評論

  中華傳統文化,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為我國四大民間傳統文化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統節日。

  周處的《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這就是「端午」一詞的由來。關於「端午節」一次的來源,出自與《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它到底起源於何時?長期以來在民間眾說紛紜,國學大師們也為止爭論不休,說法難以不一。有「紀念屈原說「,有「紀念伍子胥說」,有「紀念曹娥說」,有起於三代「夏至節說」,還有「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總而言之,就是不同的地域,紀念人物的說法不同。

  江浙一帶,端午以紀念伍子胥而廣為流傳;荊楚一帶,端午以以紀念伍子胥而廣泛接受;浙江紹興更有紀念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傳說;另外據蔡邕《琴操》中記載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漢魏文人以重理輕論、愛憎分明、狂狷奔放而著稱,所以他們痛恨越王勾踐、晉文公等雄主成就霸業后的忘恩負義、背信棄義,轉而同情直言敢諫的伍子胥、功不求報的介子推等一批文臣武將,在加上當時的文人、詩人都喜歡舞文弄墨、激昂文字,經常會把自己懷才不遇的境遇、暫時的愛恨情仇等情景與胸懷融入自己的文學作品中,後人會根據其流傳下來的典籍作品,自然而然的會把屈原、伍子胥、介子推等與端午聯繫在一起,形成了現在各地稍有區別的端午節文化。

  據《隋書·地理志下》中記載:「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為制《九歌》,蓋由此也。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

  

  在湖湘荊楚地區,屈原作為區域性的歷史人物,屈原精神被神化,當地民俗便自發形成以紀念詩人屈原的端午節文化習俗。

  胡適先生甚至懷疑屈原是否真的存在過。畢竟在中華的傳統文獻中,先秦時期的記載基本沒有屈原的人和事迹。唯有漢代司馬遷《屈原列傳》才首次出現屈原的形象。

  聞一多考據:把屈原和端午節捆綁在一起的是南朝梁人吳均的《續齊諧記》與宗檁的《荊楚歲時記》,但是端午節在此之前便早已存在,比屈原早了幾百年。在聞一多的《端午考》及《端午節的歷史教育》里都詳細闡述了他的觀點。端午節的文化本源其實只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日。

  

  民間在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在隋唐一統后,才逐步擴大到全國。至今已經成為全國性的傳統文化節日。

       轉自 2017-05-26 21:02     珣玗琪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8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7-5-30 11:16
端午節紀念誰不重要,能夠藉由頭吃粽子最重要。
回復 新鮮人 2017-5-30 11:42
本文論據充分,基本推翻了紀念屈原說。所舉論據都系名人。胡適先生甚至懷疑屈原是否真的存在過? 這應該是一篇應景學術論文。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7-5-30 14:33
我也覺得不是紀念屈原的。
回復 它鄉異客 2017-5-30 16:03
各抒己見,百家爭鳴。歷史上的節慶日多有演變,或因地域、民族等的不同,加進了本地域、本民族的歷史和英雄人物。屈子著《離騷》,當是有跡可尋的。
回復 華盛頓人 2017-5-31 08:13
它鄉異客: 各抒己見,百家爭鳴。歷史上的節慶日多有演變,或因地域、民族等的不同,加進了本地域、本民族的歷史和英雄人物。屈子著《離騷》,當是有跡可尋的。
問題是端午活動早於屈原200多年。
回復 它鄉異客 2017-5-31 08:34
華盛頓人: 問題是端午活動早於屈原200多年。
我相信最初的「端午節」並非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肯定是和節氣有關。因為早先的中國是農耕社會,節氣的變化對莊稼生長極為重要。屈原的加入賦予了這個古老的節日以政治意義,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未嘗不是件好事。
回復 瘋瘋顛顛 2017-6-1 11:54
它鄉異客: 我相信最初的「端午節」並非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肯定是和節氣有關。因為早先的中國是農耕社會,節氣的變化對莊稼生長極為重要。屈原的加入賦予了這個古老的節日以
從端午的性質來說,是一個惡節。吃雄黃酒,掛艾葉。都是避邪。所以和屈原聯繫起來,覺得奇怪彆扭的。
回復 非常時期 2017-6-3 10:09
徐福男兒: 端午節紀念誰不重要,能夠藉由頭吃粽子最重要。
嘉興粽子,全國最有名。也是最好吃。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8 01:5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