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蘇州石湖的人文景色

作者:瘋瘋顛顛  於 2013-8-21 09: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5評論

石湖是春秋時吳越爭霸的產物,但真正成為風景區開始自范成大。故范成大祠應是石湖的主要人文景區。已有不少貼圖。本帖擬介紹其他幾個有重要人文價值的景區:
.顧野王墓:又稱落星墓,相傳墓上有五塊石頭,其中最大之一是隕石。民間認為是文曲星隨顧野王隕落。顧野王出身吳地名門望族,祖父是梁東中郎武陵王府參軍事。父親顧烜以儒術知名,更是中國錢幣學的鼻祖。顧野王自小聰慧,九歲寫成《日賦》,12歲隨父去建安(今福建建甌),撰成《建安地記》兩篇。
比起「戲說」中那位會功夫的唐伯虎來,顧野王的武略還有文史記載。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之亂時,野王回到家鄉招募鄉兵,隨義軍赴建康增援,向大眾陳述君臣大義,抗辭作色,見者莫不為之動容。顧野王善書法,隋唐時,著名的書法家虞世南就是他的入室弟子。他有一手好丹青,擅長人物,尤工於畫草蟲。顧野王一生著作豐富,內容涉及文學、文字學、方誌、史學等多方面。 其傳世之作《玉篇》,成書於梁武帝大同九年(543年),是一部著名楷書字典。也是繼許慎《說文》之後的一部重要而有影響力的文字學著作。 顧野王的一生絢爛奪目,充滿傳奇,在他死後,這份傳奇仍然延續著,甚至還籠罩了一層神秘色彩。
  越來溪是春秋晚期吳越爭霸的歷史見證,千百年來,拍岸的驚濤猶帶著昔日邦國的嗚咽。春秋後期吳越間戰事頻乃,吳公子光刺王僚奪王位稱闔閭,公元前510年與越王勾踐戰於(木雋)李(今嘉興),吳大敗,闔閭重傷而亡。子夫差繼位后每日命人立於宮庭中見王出入就大聲叫喊:夫差,可曾忘父仇?發憤圖強。遂於公元前494年敗勾踐於夫椒(今南太湖附近),淪越王為階下囚。勾踐被虜后卑躬屈膝牽馬嘗便,騙取夫差信任后重返越地,卧薪嘗膽勵精圖治,而吳王卻遠賢用奸窮兵黷武。趁吳軍北上爭霸之機,勾踐終於在周元王二年(474BC)舉越兵從東太湖循水道而伐吳,攻入吳都成就霸業。據《吳郡志》引《史記正義》註解:越自松江北開渠至橫山東北入吳,這就是越來溪的由來。清人姚承緒曾寄詠道:湖上青山溪上兵,豢吳終得沼吳名
在越來溪的流經範圍上歷來存在廣狹兩種認識。南宋范成大《吳郡志》稱此溪在越城東南,與石湖通。溪流貫行春及越溪二橋,以入橫塘,清澈可鑒。以越來溪貫通石湖兩端,北至橫塘遂成通識。民國《吳縣誌》越來溪在吳縣西南橫山下與石湖連,北至橫塘~~~上有越城雉堞宛然。在越城南者屬吳江界,其北出行春橋而流入橫塘者為北越來溪,亦曰行春橋塘。也是並南北水道為言。然 明正德十年越溪當地立《恩榮橋碑記》,有郡西南有勝地曰石湖,湖之南有溪曰越來溪之說,是僅就南路而言。明莫震莫旦《石湖志》按語中稱為前後越來溪。昔日沿溪多植柳,洵為勝景。《石湖志》引《吳郡志》曰:柳以垂者為貴,今石湖綺川兩旁亦有之。南宋范成大《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三絕》其二有云:楊柳無窮蟬不斷,好風將夢過橫塘。明王寵《石湖八絕句》其五也說:越來溪上柳千絲,畫鼓遊船晚更移。溪畔風柳秀美,當非虛語。十里石湖八里溪,越來溪流極大豐富了石湖水域的水文形態。
 
石湖草堂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智曉於寺后築石湖草堂,明代蔡羽《石湖草堂記》云:「左帶平湖,右繞群巒,負以茶磨,拱以楞伽,前陰修竹,后擁泉石,映以嘉木,絡以薜蘿,然群翠之表。」明唐伯虎、文徵明、王守、王寵、湯珍常在此雅集。文徵明為草堂題額,唐寅書聯。後人曾在此立五賢祠,紀念五人。乾隆南巡時特賜聯額。
 
治平寺,舊名楞伽寺,南北朝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僧法鏡所建,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改今名。寺內現有越公井,相傳為春秋時所鑿,隋越國公楊素加以浚治,以供軍民飲用,故名越公井。寺內一株古銀杏樹齡達三百年以上,高二十餘米,樹榦周長三米左右。清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六至石湖,治平寺是他駐足小憩之地,留下《治平寺》等詩篇。
 
 石佛寺又名潮音寺、海潮寺、潮音禪院等,始建於南宋,依山而建,就山岩琢出觀音像一尊,高一丈有六,神態逼真。后多次重修,現崖間觀音像為明代留傳至今。清乾隆皇帝南巡至此,題寫匾額「普門香梵」並撰寫對聯一副「願力廣施甘露味,聞思遠應海潮寺」。對聯至今仍在觀音殿的石柱上。 石佛寺又名潮音寺、海潮寺、潮音禪院等,始建於南宋,依山而建,就山岩琢出觀音像一尊,高一丈有六,神態逼真。后多次重修,現崖間觀音像為明代留傳至今。清乾隆皇帝南巡至此,題寫匾額「普門香梵」並撰寫對聯一副「願力廣施甘露味,聞思遠應海潮寺」。對聯至今仍在觀音殿的石柱上。
 
 乾隆御道是專為乾隆皇帝上山而鋪築的一條山路。御道自乾隆行宮遺址起蜿蜒至郊台,再沿嶺直上上方山。御道全長約一千米,由石片呈佛珠狀排列築成,寬約一米,每隔十米左右就嵌有古樸的吉祥圖案,如麒麟,蝙蝠,雙錢,寶瓶等。據傳乾隆南巡至上方山時三天趕築而成。
  申時行墓在蘇州歷代陵墓中,規模最大且保存較完整,在江南罕見。申時行(公元1535年-1614年),字汝默,明嘉靖年間蘇州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兼大學士,卒后加太子太師,謚號申文定公。申時行墓佔地百畝以上,封土高出地面丈余。原有牌坊及石人,石獸在文革期間相繼被毀,墓穴、神道碑亭、享堂及八塊石碑尚存。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楞伽塔又稱「上方塔」,始建於隋大業四年(公元608年),由吳郡太守李顯建,重建於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塔壁留有多處宋代銘磚。如今屹立山頂的古塔是一座宋塔,七級八面,塔身為磚結構。現有塔高二十三米,各層高度依次遞減,平面大小亦相應逐層收斂,整體比例和諧。乾隆數次到此,留下《雨中游上方》、《上方山楞伽寺》、《游上方山》等詩作。現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漁庄又稱余庄,是近代書法家余覺於民國二十 三年(1934年)在漁家村建造的一座別墅。別墅簡樸雅緻,開門見湖,與上方山遙遙相對。1986年10月修繕后正式開放,內有石湖別墅故址上修建的農圃堂,玉雪坡,錦繡坡等,主廳福壽堂內有慈禧「懿旨嘉獎」的匾額。
 
      寶積泉位於治平寺南,寶積山麓,原有寶積寺為隋大業四年(608年)僧永光建,構成了原楞伽寺,寶積寺,治平寺上方山上、中、下三院,后荒廢。現寶積泉在原寶積寺舊址上新建。
 
      郊台位於上方山與茶磨嶼之間,是吳王在郊外祭天祀地的場所。據《周禮》記載,天子通過祭祀活動,祈禱神佑,保佑四海之內風調雨順,全國上下君泰民安。郊台現僅剩一台狀小丘,近旁磬石上有近代名人李根源所題「郊台」兩字。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2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無敵小子 2013-8-21 11:42
那個是斜塔么?
回復 瘋瘋顛顛 2013-8-21 22:00
無敵小子: 那個是斜塔么?
  

  遠觀上方塔,該塔的確好似向西傾斜
回復 新鮮人 2013-8-21 22:04
豐富的人文景觀,為石湖走向全國,生色不少。謝謝補充我的兩篇日誌。
回復 寒冬開梅 2013-8-22 07:33
石湖的人文景觀還不少,一天可能還玩不完啊!
回復 mayimayi 2013-8-25 07:06
門樓很氣派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3: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