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唉,曲苑雜壇呦!

作者:sousuo  於 2007-9-21 23: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曲苑雜壇由劉蘭芳帶領來北美演出了。這消息一下擾起了多年的鄉思,雖然曲苑雜壇此次帶來的節目曲少雜多,筆者並無往觀之意,遺憾之餘,權將曲藝帶來的鄉思梳理一番吧。

我這裡說的曲藝指的是在京津一帶流行的鼓曲說唱,如京韻大鼓,梅花大鼓,單弦等,就其演員陣容或群眾基礎,又以天津為甚。我就是在這些鼓曲的旋律里度過了少年時光。

收音機的播放,劇場的演出,加上長輩們不住的評說,我也就對鼓曲的曲種,流派,演員有了不少知道,後來文革,所有這些被一掃而光,帶之而起的是三句半,對口詞之類,好象僅有京東大鼓還有一出「送女上大學」,聊勝於無。

文革後期,樣樣東西慢慢復甦,先是相聲(現在好象只有相聲了),再是侯寶林的老段子,在「改行」學了兩口劉寶全吊足了人們胃口。接著有了小嵐雲新編的學雷鋒的段子,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當京韻大鼓獨有過門一起,真是心花怒放,真是過癮啊。這時還沒仔細琢磨過鼓曲的詞及其文學性。

出國后就沒了土壤,好在有磁帶隨行,於是一兩段反覆聽,便開始注意到詞,注意到鼓曲的表現手法。鼓曲源自民間不假,但它的許多曲目肯定經過文人的修飾,「探晴文」是百派名曲,起首四句:冷雨凄風不可聽,乍分離處最傷情,釧松怎擔重添病,腰瘦何堪再減容。就花了我不知多少工夫才搞懂,真正的聽力練習。

所以鼓曲中既有俚語,卻也不乏雅趣。其表現手法和其他說唱相類,「一人一台戲」,力求簡潔傳神,如京韻大鼓「風雪山神廟」林衝出場時「槍挑葫蘆腰懸劍,豹頭環眼,怒氣全在眉宇間,豹子頭林衝來在了山神廟前」,不僅行腔蕩氣迴腸,林沖的形象也躍然而出。

遺憾曲苑雜壇此次全無鼓曲,在此給大家抄幾句鼓詞吧。這是駱派名曲「劍閣聞鈴」中的一小段,看看其中韻致如何。

似這般不作美的鈴聲,
不作美的雨,
怎當我割不斷的情思,
割不斷的情,
灑窗欞點點叫人心欲碎,
搖落木聲聲使我夢難成。
鐺蒗啷驚魂響自檐前起,
冰涼涼徹骨寒從被底生,
孤燈兒照我人單影,
雨夜兒同誰話五更?
從古來巫山曾入襄王夢,
我何以欲夢卿時夢不成?
莫不是弓鞋兒懶踏三更月?
莫不是衫袖難禁五更風?
莫不是旅館蕭條卿嫌悶?
莫不是兵馬奔騰心怕驚?
莫不是芳卿心內懷余恨?
莫不是薄倖心中少赤誠?
既不然神女因何不離洛浦?
空叫我流幹了眼淚盼斷了魂靈。

年前回國,聽過此曲,如今音猶在耳,繞樑豈止三日。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9438 2008-9-14 03:13
喜歡大鼓書。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6: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