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轉貼]文人書生不自由——陳寅恪與周一良

作者:sousuo  於 2010-10-25 22: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作者:劉宜慶



       積極靠攏 曾發言批判陳寅恪


  就在恩師陳寅恪考慮南下之際,周一良也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問題。他在回憶錄中說:「1948年秋冬之際,局面頗為緊張時,我寫信給父親徵求意見。這時大約已有地下黨和他打了招呼,所以他主張我不要考慮離開,並匯給我一筆應變費。」

  1949年新中國成立,周一良和選擇留下來的大多數知識分子一樣,感到歡天喜地,以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時代。1950年秋末,他參加了「西南土改團」,去了四川,在眉山縣太和鄉搞「土改」工作,直到1951年春間。「西南土改團」成員主要為北京大專院校的中青年教師,總團長為陳垣。1951年春,周一良聽周總理關於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報告,開始參加思想改造運動。周總理指出,知識分子除去過幾道關(如家庭等),要通過本門業務的學習來改造立場和觀點。

  知識分子改造進入高潮時,出身大家的他陷入深深的悔恨:「我決心改造自己,力求進步。」「經過學習、討論、檢查,終於樹立起服從需要、任何地方任何工作都是幹革命的思想。」

  弟子周一良投身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漸漸適應了用馬列主義的觀點研究歷史。人在廣州的陳寅恪自然看不慣為文套用馬列八股者,1951年有諷刺詩:

  八股文章試帖詩,宗朱頌聖有成規,

  白頭宮女笑哈哈,眉樣文章又入時。

  周一良先生在他的自傳中曾說過:「我生性小心謹慎,加之解放后『原罪』思想沉重。」思想轉變之後,他的所作所為,在陳寅恪看來就很陌生了。

  1953年,為配合對胡適的思想批判和清算,在尹達的授意下,周一良發表「眉樣文章」《西洋漢學與胡適》,文中對胡適有污衊不實之詞。1949年之前,周一良對胡適非常尊敬,在寫關於魏晉南北朝和翻譯佛典的論文時,經常向胡適、向達、王重民等人請教。周叔弢聽說胡適研究《水經》,讓周一良把自己所藏的一冊抄本送給胡適,供胡適研究鑒定。胡適在此書題識:「三十六年一月十夜,周一良先生來看我,把他家書弢先生收藏的一本東原自定(水經)一卷帶來給我研究……周本是東原在乾隆三十年寫定本抄出的精抄本。」1948年8月,又跋云:「周本抄寫最精緻可愛,今年一良奉叔弢先生命,把這個本子送給我。我寫此跋,敬記謝意。……這個藏本也有特別勝處,李本所不及。」

  1949年之後,周一良受輿論和形勢的影響,在家信中將胡適稱之為「文化買辦」,隨後著文批判,也就不足為奇了。為何對過去尊敬的胡適進行批判,周一良的說法頗能代表當時一批參與批判的知識分子的想法,他說:「當時確實是誠心誠意,認為自己作為新中國知識分子,應當改造思想,『不破不立』,應當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批判,即使是過去所尊敬的人。」

  1954年,全國文藝界對俞平伯《紅樓夢研究》展開聲勢浩大的批判,批判的矛頭仍是背後的胡適。對這一切,人在嶺南的陳寅恪冷眼旁觀,「歷史系教授陳寅恪說:『人人都罵俞平伯,我不同意。過去你們都看過他的文章,並沒有發言,今天你們都做了應聲蟲,正所謂一犬吠影,百犬吠聲。』」陳寅恪拒絕批判胡適,在中山大學,不表態,甚至公開表示反對批判胡適者,還有容庚、劉節。

  1958年,「大躍進」時進行學術批判。這一次,周一良把批判的矛頭指向了恩師陳寅恪。晚年周一良以懺悔的心情回首這件事情:

  當時我入黨已經兩年,對於黨的號召更是無不積極響應,義無反顧。黨叫我批判陳寅恪先生,我的態度和五年前批判胡適時就大不一樣,不加任何思索就執行支部的意圖,從未想到有一天萬一跟陳先生見面的話何以自處,或者見陳先生於地下之時應該怎樣。但是物極必反,這次「批陳」以後,我倒是逐漸更深刻地認識陳先生學術的偉大。

  周一良此舉,完全背叛了陳寅恪,並對其反戈一擊。曲學阿世,師生斷誼。1963年,陳寅恪編訂《叢稿》時,將《魏書司馬睿傳江東民族條釋證及推論》文前記錄陳周師弟之情的序刪掉,以示往日師生情誼不再。這種舉動,可以和古代先生對弟子的「破門」視之。

  一個學者很難把自己分裂為新舊兩截,也無法把「舊我」從過去的土壤中連根拔起。但周一良好像是個例外。他的轉變之快、思想跟拍,令後人感到難以理解。

  孩子不能上大學,周一良寬慰地認為不上大學才對。他拒絕與漢學家牟復禮聯名寄卡片,因為牟復禮曾是哈佛陸軍特別訓練班學員;他寫批判文章污衊費正清是美國「特務」。周一良全然放棄古代史,燒掉博士證書。妻子鄧懿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在信中說,不習慣露天廁所,他吟詩「涼風颼屁股,冷氣入膀胱」給幹校勞動的妻子。這一切舉動,周一良像被人灌了迷魂湯,不符合一個學者安身立命的思想和情感邏輯,可是,在政治運動頻仍的年代,這樣做又是合乎時代潮流的。

  一個志在做學問的純粹學人,在時代的大潮中,逐漸迷失了自己。「而且把早年最可貴的精神氣質都丟失了,這是很令人痛心的。」「周先生的遺憾不僅是他個人的,而且是一代知識分子的共同命運。」(謝泳語)

  幡然悔悟 真誠向陳先生請罪

  「文革」爆發,一向要求進步的周一良也貼大字報,但被紅衛兵粗暴制止,斥責:「你不配貼大字報。」1967年,周一良被抄家批鬥,被戴上「反共老手」等帽子。即使在乘「噴氣式飛機」時,紅衛兵小將荒謬的批判讓周一良感到啼笑皆非,但他絕不會懷疑,把「文革」看作是改造社會,「對所受非人待遇甘之如飴」。(兒子周啟博語)

  1974年1月,江青在首都體育館召開「批林批孔大會」,周一良被指定在會上講些歷史典故,名為批判林彪和孔子,他哪裡知道江青的矛頭直指周恩來?他還天真地以為自己的學識總算派上了用場。不久,成立了「清華北大兩校大批判組」,用筆名「梁效」在中央各報發表文章,周一良是「梁效」的成員之一,他學識淵博,凡有學術或歷史上的問題,他都能查明出處,圓滿解答。

  參加「梁效」寫作組時,周一良以為是組織對自己改造成果的肯定,每每奮筆熬至深夜,欣喜於古文知識能「服務於革命路線。」1976年,粉碎「四人幫」,大批知識分子重見天日。然而,一夜之間,「梁效」寫作組成員成了江青集團御用寫作班子,參加「梁效」寫作班子的馮友蘭、魏建功、林庚、周一良等都必須接受政治審查,再次失去人身自由。接受審查時,周一良還懵懂地說:「從未意識到批儒是指周總理,也從未聽到任何暗示。」

  在首都體育館舉行的一次萬人批判大會上,鬚髮皆白、骨瘦如柴的周一良,作為陪斗,跟「梁效」負責人遲群、謝靜宜站在一起。對「梁效」的批判和審查,直到1978年才結束。對全中國人民來說,「文革」是十年苦難,對周一良來說,前後整整十二年!

  馮友蘭、魏建功、林庚、周一良因參加「梁效」,被知識分子詬病。舒蕪以《四皓新詠》為題,作詩諷刺他們四人。唐蘭、王利器都有和《四皓新詠》之作。

  周一良接受審查后不久,收到一封匿名信,上款稱「周一良道兄」,信中毛筆繁體大字「無恥之尤」,落款為「一個老朋友」。無獨有偶,魏建功也收到一封這樣的信,上書「迷信武則天」。周一良對此淡然處之,付諸一笑。而魏建功對這封「老朋友」的信大動肝火。周一良則曠達地表示:「我對此公之正義感以及勇於表達的激情,始終還是表示欽敬的。」

  1980年,魏建功病逝。「文革」結束后,魏建功和周一良一樣,接受了兩年的政治審查。政治審查期間,魏建功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心情抑鬱,健康受到影響。在魏建功的追悼會上,一句「五十年風雲變幻,老友畢竟是書生」的輓聯深深觸動周一良,使他重拾荒廢多年的古代史研究。

  重回魏晉南北朝史學領域的周一良,遺憾的是,再也無法向恩師陳寅恪彙報自己的研究成果了。1958年,周一良批判陳寅恪的發言稿雖然未公開發表,但感覺愧對陳寅恪。晚年周一良對陳寅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1991年5月20日致函汪榮祖,信中寫道:「記得適之先生曾說,寅老有遺少味道,一良以為並非全無根據,如挽觀堂詩中『回思寒夜話明昌,相對南冠泣數行』之類,非對清室有一定感情者,不可能對觀堂有如許之同情。一良回憶兒時情況,家父雖早服膺西方學術,曾譯康德著作,但有時亦流露出『遺少』味道。渠與寅老年齡相仿,又皆為清末督撫之孫,宜其思想心態有相通之處。估計北伐之後,遺少心態始漸消失,寅老在觀堂輓詞之後,似未再流露,而家父晚年竟成共產黨之朋友矣。」

  坐在輪椅上的周一良對陳寅恪,對50年風雲變幻的所作所為,深刻反省,並在一次學術會議上,公開表示自己的懺悔。1999年11月27日,為紀念陳寅恪誕辰110周年而舉辦的「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上,胡守為教授替周一良宣讀了《向陳先生請罪》的發言:「我相信我這個迷途知返的弟子,將來一旦見陳先生於地下,陳先生一定不會再以破門之罰來待我,而是像從前一樣……就如同在清華新西院、紐約布魯克林26號碼頭輪船上,嶺南大學東南區1號樓上那樣的和諧而溫馨。」

  周一良去世后,其子周啟博在《噩夢醒來已暮年》文中說:

  父親是一個企業世家兼文化世家的長子,家教是忠恕之道和謹言慎行。少年青年時潛心文史,所在學科前輩和同人對他頗為看好。如果他能按自選方向走下去,學術上當有可觀的成就。然而,中年之後,他被社會環境壓制,奉領袖為神明,把改造思想以達到領袖要求當作高於家庭、學術的終極目標。每當他未泯的人性和常識與領袖的方針衝突,他都認為人性和常識是自己未改造好的表現,「改造思想」成為他永遠追求也永遠達不到的目標,而他從不懷疑領袖有什麼不對……

  一代知識分子的噩夢實在太長了,白髮皓首的周一良幡然醒悟,晚年寫回憶錄,一聲長嘆,「畢竟是書生」(回憶錄以此為名,周一良曾對人表示此書名引而不發的下半句是「書生上了當」),這幾個字中,包含多少滄桑與苦難,沉痛與艱辛。一生多舛看風雲,長使書生淚滿襟……(摘自《浪淘盡:百年中國的名師高徒》)




—— 原載: 共識網書摘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hu18 2010-10-26 04:38
今天文人亦有跟風者者,無論是跟西風或跟東風,皆失自我,結局皆不堪。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2 22: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