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辛基:唯一只來一次的城市
哥本哈根,斯德哥爾摩,到過,又匆匆離開,導遊告訴我們,幾天後還會再來。
唯獨赫爾辛基,我們只來一次,而且,沒有住在那裡的酒店,來回,都住在船上。
和哥本哈根的燦爛相比,赫爾辛基是用薄霧迎接我們。

這是和碼頭相接的公交

能用的,都保留,而且維護的不錯。
沿途的景色很北歐

北歐的街道幾乎是整片的,樓不是一棟一棟,而是一排一排的列在那裡,不用顏色區分真的很單調。
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西貝柳斯公園。
這是為紀念這位著名音樂家,其特點據說是和芬蘭的民族性很貼切,厚重,掙扎,試圖穿雲破霧。
這雕像是徵集而得,作品用了幾百根鋼管,做成了一架管風琴,很音樂。

周邊些許小橋流水,和霧氣交融的很有滋味。


邊上的花池,也為環境增色,較少些厚重。

音樂家的像

後來發現,要是正確反映西貝柳斯,一定要到那雕像的底部,向上看去,就把他的力度展現的充分了。

從這裡我們去了另一處名勝,岩石教堂
岩石教堂是在岩石中開鑿出來的教堂,不知當初為什麼要費這個事,在地面上建應該也是可以的,但,要是那樣就少了個名勝。

從正面看是這個樣子,這些石塊就是鑿下來的,成了部分外牆。穹頂是用銅做的,很別緻。
從裡面看

是把岩石掏空而成,內牆就是裸露的岩石,教堂的標誌小到要考眼力。

然後驅車去了市中心,這是名副其實的市中心,集宗教,行政,商業,大學於一身的所在,地標是這座大教堂,
俗稱白教堂。

它的一部分正在修理,為了保持容顏,用布遮上,而且在其上畫出了修整后的樣貌,很有創意。
無獨有偶,街市裡維修的房子都這樣處理。

市容就這樣保持完好了。
大教堂附近就是商業街,名牌店林立,遊人如織。

雕塑

沒有太多的時間體會,要進去教堂裡面看看。

氣派,但簡潔。建築似乎越往南歐就越繁複,到了巴薩羅納的聖家堂,真的是無以復加。
教堂出來一側是廣場

另一側是大學圖書館,舊式的書架,印象中的圖書館該有的式樣。

從上看下去,螺旋。

說過北歐的簡潔,那是外部,各個建築的內飾,就不簡潔,而是很抽象,街邊的一間藝術中心,裡面的裝飾

是許多金屬盆的集合。
上船,離開,不知還要不要回來再仔細看看,送行的依然是1薄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