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在愛琴海
第四回 走依山路汗流浹背
望愛琴海薄霧輕紗
雖然坐在岩洞門口看海,愜意無比,但旅遊該打的卡,還是要打。
用過早餐,出發。說過聖島是個月牙,我們住的地方几乎就是是月牙的幾何中點,照計劃,要去的是中部的小鎮Fira,這就是步行的距離,應該走個三十分鐘就到了。
為了觀景,沒選擇走公路,而是沿著依山酒店門前的通路,一時高一時低的走過去。這樣雖多走不少路,但這路依山傍海,一邊欣賞著各酒店不同的裝飾,一邊看著愛琴海的海面在清晨的陽光下,似紗,略略飄動,似霧,迷離虛幻。
下圖右下角就是一段這樣的路。

是路把酒店連了起來,還是相鄰的酒店造成了連續的路,就不得而知了。

這些別具匠心的裝飾,使得這條起起伏伏的路有了轉折,恰如文章中的標點符號,提醒我們該有的起承轉合。

這餅乾桶用的恰如其分,藍白,希臘的底色。

路在繼續,可是走了不止三十分鐘,當然這裡邊有許多拍照的時間,有許多看海的時間。

說到海,靜靜的,有幾條靠不上岸的郵輪停在那裡,上面的遊客應該上岸遊了,也許,就是和我們擦肩而過的人們。
最有意思的是我們酒店正對著的一座小山,在海里,但有路連著海岸。每天總有一個時間,太陽單單找到頂部,好似為它加冕,帶了個金冠。

隨著太陽一點點升高,不僅是把這小山照的通亮,同時也把我們身上烤的火熱。
沿途各種打卡景點,比如

更著名的它

然後往下面看過去,密密麻麻的建築,街區,應該就是Fira了。

然而,想到要走下去,還是先解決了午飯再說吧。
好在沿途飯店不要太多。

吃飯的地方就是濱海的一排遮陽傘,吃飯,賞景,乘涼,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食物量很大


服務員在說著「你好」的同時,說著「no beer, no good",不管怎麼樣,休息的很充分,又可以向Fira 進發了。

第一次看到這袖珍教堂,還以為是個路邊的裝飾,後來見得多了,也進去過一間看了,才知道它們都是有功用的,而且都正在被使用著,容當后敘。
不算曆盡千辛萬苦,卻也汗流浹背,到得Fira,也不過就是擁擠嘈雜的市井。
幸好沿途走的是賞景之途,不然,真就成了沿著公路趕大集了。
既來之則逛之,一番走街串巷,就算完成了今天的計劃。
評估一下得失,這是走的過來的,只是一個鎮子,島還不算小,需要打卡的地方還有不少,怎麼辦,這半天已經是身心俱疲了。
下午如何,明天怎樣,我們的聖島之游接下去是個什麼情況,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