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
mont-tremblant 叫翠湖山莊了。
日前和幾個朋友去了一趟,沒跑多遠,不算旅遊歸來,算移民生活吧。
有意思的是,這一趟,恰應了翠,湖,山,庄,四景,正好也就有了題目。
照理說,賞楓,和翠字沾不上邊,大家怕就怕賞楓之旅一路翠綠相伴。而今年天氣偏暖,周邊確實是一派翠綠,一邊走,一邊擔心,生怕真是賞了翠綠的楓林。
當我們到了目的地,看到的是這樣的景象。

不錯吧。
但第一個字的翠字,不來自這裡,它來自我們此行的第一站:渥太華的一處園藝展,它把翠做成了極致。
為了加拿大建國150周年,就在這個公園,花了大量的人工物力,做了一組大型的園藝展。

就是這裡,我們從家裡出發,一路走一路下雨,直到抵達這裡,雨還是下個不停。
園藝展是露天的,下雨可怎麼看?
當我們把車停在我們這位同胞的後院時,雨,居然停了,我們不僅享受了雨過天晴,還順帶享受了雨天帶來的清靜,遊人寥寥無幾。

10元一輛車,這就叫莫因錢少而不賺,勤勞勇敢不過如此。
園藝用植物造型,把加拿大濃縮在了這裡。

入園處的標誌。
然後是PEI的小姑娘,在等待什麼,還是為了歡迎我們?

拿植物種出了這條花裙子,不容易吧。
航海,少不了的題材,不然,這裡不會有加拿大。

當時的加拿大之主是它們嗎?

還是

無論是誰,這裡都曾經是天人合一的所在,人們並不改造自然,只是不自覺的認為人不過是自然的一部分。
這個大的組合,很有點物物皆有靈的韻味。

只是,為什麼她略顯憂鬱,是為以後擔心嗎?
以後,我們開始對自然更多的索取,我們叫這種索取為文明。

索取,文明,有著不同的展現和包裝,如音樂

如體育,我們的國粹,冰球。

二十幾年前剛到此處,真為這種冰球所震驚,這和我們大學冰場上的冰球根本不是同一種運動。
除了加拿大的展品,還有我們中國的兩組造型

北京的二龍戲珠。

上海的九獅歡舞。

這是和歐洲沒關係的文明象徵。

讓這兩匹奔騰的駿馬把我們送到下一程吧。
加拿大,確實濃縮在了這裡,隨著時間,我們已經習慣了這裡的平緩自然,我們是不是更趨向從歐洲亞洲帶來的文明向印第安的超然回歸。
有意思的是,當我們離開的時候,整個公園已經是遊人如織。
時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