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有感於上帝的桎捁

作者:sousuo  於 2009-3-12 22: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6評論

 
原來宇宙是自有永有的,大爆炸一出,宇宙變成了從無到有,於是神便有了落腳點。這是70年代批「資產階級宇宙論」時的論述,當時不懂,現在明白了人們為何如此說。
凡事都有原因,是我們的常識,但追本溯源,便有所謂「第一因」。這是解釋事情較簡單的思路,當然還可認為所有的都「自存」然後循環,這裡仍存在何為「自存」者這樣一個問題的問題。
各種文化都面對同樣的問題,無論天也好,道也好,神也罷,無非是嘗試著答案。基督信仰的人格神是接受的難點,但也是特點,上帝的概念怎會限制思考呢?思考,當然要在一定框架之內,基督信仰的討論或在基督信仰框架內,或作不同框架間的對談,都應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
 
 
2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6 個評論)

回復 MapleTree 2009-3-12 22:55
我不覺得基督信仰的「人格」神是接受的難點,因為如果相信因果,就必相信造因果的神是有「人格」的。實際上,這個問題是想反了,我們應該問我們的人格是從哪裡來?
回復 kylelong 2009-4-23 03:07
MapleTree: 我不覺得基督信仰的「人格」神是接受的難點,因為如果相信因果,就必相信造因果的神是有「人格」的。實際上,這個問題是想反了,我們應該問我們的人格是從哪裡來
我們(人類)的人格,來自社會。
回復 MapleTree 2009-4-23 20:46
kylelong: 我們(人類)的人格,來自社會。
作為無神論者你的觀點無可厚非,但是以上的討論是建立在有神這個共識上的。因為有一些人雖然相信有神,但是不能接受神是有「人格」的,他們認為神是沒有感情的冷酷存在。但同時這些人又相信神造萬物,相信因果,這就是矛盾之處。
回復 kylelong 2009-4-23 21:25
MapleTree: 作為無神論者你的觀點無可厚非,但是以上的討論是建立在有神這個共識上的。因為有一些人雖然相信有神,但是不能接受神是有「人格」的,他們認為神是沒有感情的冷
無論是否相信有神,神都是有人格的,因為神的原型,便是人。一如鬼或妖,鬼或妖也是有人格的,因為鬼或妖的原型也是人。

在現代文學描寫中,一切生物與非生物,都有人格,如果你將他們人格化。
回復 MapleTree 2009-4-24 00:35
kylelong: 無論是否相信有神,神都是有人格的,因為神的原型,便是人。一如鬼或妖,鬼或妖也是有人格的,因為鬼或妖的原型也是人。

在現代文學描寫中,一切生物與非生物,
中國人概念中的鬼,實際上就是人死後的魂,當然是有人格的,不用人格化,他們的「原型」也的確是人。一個人如果承認神造萬物(當然包括人),就一定知道人格是上帝賦予的,上帝的「人格」自然不是問題,這一點非常簡單,想來你也不會質疑。

不承認神格的,實際上就是不承認有神,這屬於第一關還沒有過的人。好在這樣的純無神論者,世界上並不多。
回復 marnifan 2009-4-24 00:55
kylelong: 我們(人類)的人格,來自社會。
同意
回復 marnifan 2009-4-24 00:55
kylelong: 無論是否相信有神,神都是有人格的,因為神的原型,便是人。一如鬼或妖,鬼或妖也是有人格的,因為鬼或妖的原型也是人。

在現代文學描寫中,一切生物與非生物,
有道理
回復 kylelong 2009-4-24 00:58
marnifan: 同意
回復 kylelong 2009-4-24 01:07
MapleTree: 中國人概念中的鬼,實際上就是人死後的魂,當然是有人格的,不用人格化,他們的「原型」也的確是人。一個人如果承認神造萬物(當然包括人),就一定知道人格是上
1,所謂人格,就是每個人的行為、心理等等特徵的總和。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2,人格不是上帝賦予的,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遺傳是DNA信息的表達,不是上帝的思想。

3,如果一個人自出生就呆在自己的天地,或者隱居,不接觸社會,他基本上僅僅用有簡單的先天人格,因為他沒有任何有意義的行為,也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心理活動。

4,一個正常的人,僅僅有人格是不夠的,而應該有健康的人格、合乎人類社會道德的人格。

5,所謂神格,也只是人格的一種形式,是宗教理念上的一種形式;一如水有水格,風有風格,但只是文學上的一種形式。
回復 MapleTree 2009-4-24 02:37
kylelong: 1,所謂人格,就是每個人的行為、心理等等特徵的總和。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2,人格不是上帝賦予的,是人在社會
1 是的,你說這些都是人格的組成部分。但是你只看到了如今,卻沒有看到從前。你只看到了「然」,卻沒有看到「所以然」。

2 這個說法沒有說服力,為什麼其他東西不能在一起形成人格?為什麼只有人才能在一起形成人格?DNA中所表達的信息又是哪裡來的?

3 一個東西有其功用與你用不用,怎麼用是兩回事。一個隱居的人不發怒不是因為他不會發怒,而是沒有人惹他發怒。並不是隱居了這個人性格就變好了,放到適當的環境中他就會原形畢露。

4 同意

5 說過了,這種觀點是純粹無神論的觀點,持有的人不多。
回復 kylelong 2009-4-24 03:19
MapleTree: 1 是的,你說這些都是人格的組成部分。但是你只看到了如今,卻沒有看到從前。你只看到了「然」,卻沒有看到「所以然」。

2 這個說法沒有說服力,為什麼其他東西
1 是的,你說這些都是人格的組成部分。但是你只看到了如今,卻沒有看到從前。你只看到了「然」,卻沒有看到「所以然」。



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個就是「所以然」。仔細想想。



2 這個說法沒有說服力,為什麼其他東西不能在一起形成人格?為什麼只有人才能在一起形成人格?DNA中所表達的信息又是哪裡來的?


人類社會中的人,才與「人格」相關;其他東西(不是「人」)在一起形成的「格」,不是「人格」。當然,除非將某物「人格化」。道理很簡單,水果,就是有水的果;無水的果,就是乾果。人格,就是人之格;物格,就是物之格。

DNA中所表達的信息,最初來自宇宙中的隨機排列(宇宙在開始本身,也是一個隨機的狀態),在漫長進化中,淘汰了不適應的「混亂信息」,逐漸形成有規律的信息,也就是「基因」。



3 一個東西有其功用與你用不用,怎麼用是兩回事。一個隱居的人不發怒不是因為他不會發怒,而是沒有人惹他發怒。並不是隱居了這個人性格就變好了,放到適當的環境中他就會原形畢露。


你說的是「隱居」,他是有外界交流與社會生活的。我舉例是天生在山裡的人,出生就在山裡,根本不接觸外界的人,不接受任何外界交流與影響,完全隔絕世界。


4 同意

5 說過了,這種觀點是純粹無神論的觀點,持有的人不多。


科學不能證實有神,也不能證實無神。世界上很難講是有神論者多,還是無神論者多,因為有神與無神,本身沒有一個定義和界限。比如佛教,有人說是有神論,有人說是無神論。所以,對於一個觀點的評判,不能以自己的主觀來判斷「持有的人多與少」。
回復 MapleTree 2009-4-24 10:46
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個就是「所以然」。仔細想想。
-------------------------
遺傳因素,人要靠先人遺傳,對不對?先人靠誰「遺傳」?後天的環境,不用說了,後天的,看不到從前; 教育因素,也不用說了,都是現在時。你所說的「所以然」,只能算「中間所以然」而已。
回復 MapleTree 2009-4-24 10:48
人類社會中的人,才與「人格」相關;其他東西(不是「人」)在一起形成的「格」,不是「人格」。當然,除非將某物「人格化」。道理很簡單,水果,就是有水的果;無水的果,就是乾果。人格,就是人之格;物格,就是物之格。
---------------------
你說得真好,人才有人格,物只能有物格,也就是說,物不可能有人格。
回復 MapleTree 2009-4-24 10:56
DNA中所表達的信息,最初來自宇宙中的隨機排列(宇宙在開始本身,也是一個隨機的狀態),在漫長進化中,淘汰了不適應的「混亂信息」,逐漸形成有規律的信息,也就是「基因」。
---------------------
你的信心比我強,你見過現實中的爆炸沒有?我還沒見過「有建設性」的爆炸呢! 你真的相信隨機的爆炸能炸出這麼有序的世界嗎?根據熱力學定律以及耗散理論,一個有序系統的形成及維持需要兩個最基本的條件:能量+智能。這兩樣缺一不可。 你能解釋宇宙形成時能量和智能的來源嗎?
回復 MapleTree 2009-4-24 10:57
你說的是「隱居」,他是有外界交流與社會生活的。我舉例是天生在山裡的人,出生就在山裡,根本不接觸外界的人,不接受任何外界交流與影響,完全隔絕世界。
------------------
沒有區別,隱居也好,隔絕也罷,都改變不了人的本質。
回復 MapleTree 2009-4-24 10:59
科學不能證實有神,也不能證實無神。世界上很難講是有神論者多,還是無神論者多,因為有神與無神,本身沒有一個定義和界限。比如佛教,有人說是有神論,有人說是無神論。所以,對於一個觀點的評判,不能以自己的主觀來判斷「持有的人多與少」。
--------------------------
佛教是多神論,只是他們不願意承認,變個說法而已。一切承認超自然存在的信仰都是有神論的範疇。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7: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