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分別為聖 (31)--- 拿撒勒

作者:sousuo  於 2015-4-3 09: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6評論

從迦拿去拿撒勒,沿途,看到了這塊小丘陵的「真面貌」。

起伏,算是水草肥美吧,現在的拿撒勒是個挺大的城市了。

城裡,也和多數以色列城市一樣,多為白色石質建築,但豪華程度還是有差別的。

清真寺也不比教堂少,其實大家根本就相安無事。

這房子算不錯的。

鎮屋,還有更好的獨棟。

當然,我們到這裡來要看的不是街景。

主耶穌出生在伯立恆,但長大在拿撒勒,拿撒勒人,才是主耶穌當時被大家所認同的。

我們到這裡有一處博物館,還有一處根據考古復活的一世紀村落。

先去的博物館。一進博物館,這個迎面的招貼又是一株枝繁葉茂的橄欖樹。

然後是這燈,特色,應該也是橄欖木的製品。

這裡主要給我們講解了拿撒勒的考古發現。

這是用來「教學」的一個剖面,實際上各個文明層不會如此鮮明。好在那裡不管什麼房子,基本上都是拿石頭蓋的,所以,很多的村落居然就能出土。

就象拿撒勒,是個很小的村子,據說,或者據考證,一世紀時,這裡的居民大約也就400 人左右。

那是一個誰和誰都相識的環境,忽然木匠家的兒子成了彌賽亞,誰能信,昨天我們還一塊嘮咳呢。

出土的一世紀村落遺存。

現在的拿撒勒市中心區。

兩千年了,換了人間,主耶穌的影響也遠不再限於加利利湖區。

明天就是受難節,主就是在這個時刻被釘上十字架的,在拿撒勒找到的當時的十字架是這樣的。

那上面還存留著銹跡斑斑的鐵釘。真的無法想像人的肉體和這粗礪的木架釘在一處的痛苦。

接下去,到了一世紀村。

它是建在拿撒勒的一個園區,再現了這裡一世紀時的環境和人文風貌,我們好像走進了主耶穌的年代。

他其實和我們不遠。

我們先是看到了樹,毫無疑問,橄欖樹。

還有橄欖樹下的小毛驢,它肯定和當初的毛驢一模一樣。

然後我們遇到了瑪利亞。

他們在別處遇到過約瑟,我卻只碰到牧羊人和他的羊群。

千萬別以為後面的樓是穿幫,那叫穿越好不好。

然後便是登堂入室,於是看到兩件重要的東西。

一是碾子,用來壓碎橄欖

這個不新奇,新奇,原來沒見過的是這榨

所謂「你若不壓橄欖成渣,它就不能出油」,橄欖就是在這裡一邊成渣,一邊出油的。

若一世紀用的就是這樣的東西,那真夠「先進」的。若干間民居,似乎是出土的,要是仿建的,那可真吃工夫。

屋子和「傢具」都是石刻的,和昆蘭的如出一轍。

採光是個問題,窗留的太小。

這位兩千多歲的老婦人還在織布。

最後我們到了會堂,猶太人走到哪裡,會堂建到哪裡。

看看這裡,是不是和馬薩大山上遺存的會堂殘部是一樣的體例。

主耶穌就是在這樣的會堂里給大家讀以賽亞書。

「要把燈放在燈台上」,這就是那時侯人們用的油燈。

讓它在燈台上發光,照亮周圍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小雨點0514 2015-4-3 16:29
油燈
回復 fanlaifuqu 2015-4-3 20:51
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
回復 亦云 2015-4-3 20:58
那個不是 磨  應該是 碾子 (比國內的設計要優越 周圍有凸起的邊 防止被碾壓的東西撒落)
回復 sousuo 2015-4-3 21:26
亦云: 那個不是 磨  應該是 碾子 (比國內的設計要優越 周圍有凸起的邊 防止被碾壓的東西撒落)
對,碾子,我當時就沒想到這個詞。

去改改看。
回復 sousuo 2015-4-3 21:29
改過來了,謝謝亦云。
回復 月光明 2015-4-4 18:58
那個十字架真是釘基督的呀   My God!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07: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