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無序的一致:2014歸國紀行(26 )

作者:sousuo  於 2014-10-6 09:2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6評論

關鍵詞:2014

這個去處名曰天鏡閣,距離剛才的小普陀,一箭之遙。

據納導說,天鏡閣是洱海邊上的至高之處,站在其上,洱海有可能真的成為「耳海」。

納導又講了天鏡閣諸多的典故,那應該是個古舊的建築,而眼前的天鏡閣,卻是簇新的。

再說吧,新舊何妨,高處,就要拾級而上。

攀爬從這裡開始。

不知從什麼時候,國內的寺廟香火都盛了起來,廟宇不再僅是旅遊場所,而且都是興旺著的宗教場所。

過去幾年,去到的南京雞鳴寺,鎮江金山寺,都是香火鼎盛,講經的講經,道場的道場。

這裡也是如此,我們到時,一層的大殿,正在講經,所以我們盡量不出一點聲響地通過大殿,繼續往上爬。

大殿,自然也就沒留下照片。

帶著欲窮千里目的期待,一直就來到了頂層。

為了大家觀賞,頂層設有三百六十度的迴廊,可以從各個角度將蒼餌勝景,一收眼底。

這是來路,我們的車幾天鏡閣的山門。

當然,遠山近水。

另一邊了,應該是去路。

水還是水,山卻多了幾層,有了明暗的分別,而薄霧,又把這種剛剛分別出來的不同,給調和了回去。

路轉過去沒了蹤影,但,該是昆明的方向。

羨慕煞人的農家小院,真不知誰有這麼好的福氣,佔有這一隅神仙之地。

也許,他身在福中不知福,正在設法進城?

這是這一周看到的最美的一處。

山進,呈鷹嘴之突;水退,環包容之妙。

山水就在進退環繞之中相依為命。

迴廊一部,從玻璃水泥看,建築只能是新的,這仿古建築,仿而不拘,地勢房型都很不錯,但願幾百年後,就成了「真古迹」。

誰在此處都會有同樣的心情,我欲乘風歸去,就可以與山水融為一體。

天人合一,就在此處。

這塔其實是旅店,設計很具匠心,它在這裡,突兀的簡直不能再突兀了,反而成了不可或缺的支撐。

試想,若沒了它,天鏡閣還有什麼出奇之處?

大名大姓:羅筌塔。

蠻新的建築,哪裡就有了這扇古窗?

斗拱,岳父是作古建的,所以每到一處,總是會為它們所吸引。

彩畫的不要太熱鬧。那些紅絲帶是許願的憑據嗎?

由於樓梯很多層,為了避免擁擠,上下分道,所以,大殿就沒能再去。

下來后,才看到天鏡閣全貌。

天鏡閣下,是一小園林,作為閣的襯托,倒也周詳。

有花。

有水。

有廊

有樹。

然而,我們確實沒了時間。

臨走,再羨慕一次那小院的主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0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0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秋收冬藏 2014-10-6 09:59
你們也令小院主人羨慕:無拘無束,悠遊四方。
回復 小雨點0514 2014-10-6 11:50
山美,水美,文字更美。
清清淡淡和這山水相得益彰
回復 十路 2014-10-6 12:31
喜歡那扇古雕。
回復 越吃越蒙山人 2014-10-6 21:51
這種紅絲帶,估計是一種生財的噱頭,一般信徒們得有所破費才能用它系住一個祈願。
回復 峻山 2014-10-6 23:01
哈哈,看到大美女!
樓主是有心人,處處能留下影,精彩!
回復 sousuo 2014-10-6 23:28
峻山: 哈哈,看到大美女!
樓主是有心人,處處能留下影,精彩!
美女其實是老太太。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9: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