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無序的一致:2014歸國紀行(24 )

作者:sousuo  於 2014-10-1 09: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2評論

關鍵詞:2014

告別麗江。

納導繼續導我們游。

從麗江回昆明是今天的旅途,除中間要在大理的羅荃半島停留,其餘的時間都在車上。

所以,這一集的遊記,應該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的寫照了。

拼團旅遊,我們是第一次,這種散拼,更是第一次。幾天下來,感受良多,團友們從陌路到熟稔一共就一兩天的工夫,由此,說大家彼此都很有距離,那要看場景。

如果沒了利害相爭,即便是萍水相逢,也還是很快就可以成為好友,進而可以互相扶持的。

說回納導,他在做導遊之前,是麻醉師,後來醫藥分家,收入減少,就改行作了導遊,所以,他的講解可以天上地下的講,可以歷史現狀的侃。

而在進入麗江,他要下崗幾天以前,就安排好了要在回程為大家說說納西文化的來龍去脈,所以車一開動,就開始了講解。

講解之前的窗外。

下面的講解是饒有興味呢,還是使人慾睡昏昏呢,得等將完了才知道。

納西,人不算多,但和周圍的各族,或說各群人,完全不同。

不同的人群,就是後來說的各民族,有不少知道自己的源流,但,納西人是從哪裡來的,全然是個謎。

直到後來,研究猜測,納西人應該是古羌族的一支,從西往南,逐水草而走,,到了現在的這塊地方,便成了依水草而居,結果就在這一方水土養成了納西這一方人。

前面說到,納西有文字,是象形文字,其實漢字也是象形文字,有宗教,是為巴東教。此兩點是納西族完全不同於其他人數不多的民族的。

雲南由於地形複雜,由於地理的隔離,各民族就分別被保存了下來,於是現在就成了所有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成就了雲南現在的支柱產業---旅遊,看民族,是雲南旅遊的主要看點。

但諸多的民族,基本上是有語言而無文字,有神話而無宗教,所以這些民族的文化很容易就會只剩下習俗和服飾,其餘的就慢慢消散。

而同樣弱小的納西組,卻不僅有語言,而且有文字,不僅有神話,而且有宗教,於是乎,這一個小小的納西族卓爾不群地在雲南一隅,按自己的方式生生不息。

納西文字的產生,史家會有史家的研究,納西人則有自己的傳說。有如倉頡至於漢字,納西亦有自己的倉頡:阿琮。

這造字的阿琮,傳說中是自幼聰慧,無師而自通,造出了一套文字,切音循形,凡說納西話的人,很易學懂。

要知道,阿琮不是傳說中的神人,而是歷史中的一位,生於宋理宗時,為納西土酋(是土司的意思吧)。

講解還在繼續,窗外。

好像是清真寺,多民族,多宗教,名副其實。

有了文字,文化就可以更有效的傳承,而最為珍貴的便是東巴經,東巴經現存不少,為不少國家的博物館所收藏。

有了成文的東巴經,東巴文化的種種走出了原始文化口傳心授的限制,諸如祭祀,禮法,神祗,等等都可以記錄傳播。

文化的優勢,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納西族力量的不足,以致他們可以在周邊強權環伺下繁衍生息。

另有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著名於史,那便是昆明大觀樓長聯中提到的「元跨革囊」。

元朝的蒙古鐵騎是要踏到世界盡頭的,他們一路走,一路殺,一路征服。

然而,金沙江天塹阻住了蒙古鐵騎。就在元軍屯住江邊無計可施時,納西土酋獻計,以完整的牲口皮充氣做成筏子,就可渡江。

結果,蒙古鐵騎革囊渡江,繼續橫掃天下大業,納西人由於獻計有功,在蒙古鐵騎橫掃之中成為覆巢完卵。

而這獻計的土酋,就是阿琮的後人。

土司制度是西南各民族大多採取的社會形態,此一形態延續了很長的歷史,有的民族延續到了49年以後。

納西的土司制度早在清代改土歸流時就納入了清政府的官僚系統,如在觀音峽看到的木府,家主已著清代官服。

多說一句,所謂改土歸流,就是當時清政府征服邊遠地區的有效手段。

先是一國兩制,我有我的縣官,你有你的土司,各轄一方,「在一國的框架下」,待到海晏河清,就來個改土歸流,一國一制,土司做成縣太爺。

但,特首什麼時候進政治局,還是不知道。

又到尿尿時,下車,無所事事中,拍下油價。

上車再走,納導講到一件靈異事件:走陰。

納西的東巴,兼祭司,教師,醫生於一身,更有甚者,他還通靈。

納導有一很要好的同事,當然是導遊,在一次帶團過程中,車禍,不幸遇難。

當時納導的朋友坐在副駕駛位置上,整車人都沒事,就他一人傷重不治,時年也就三十幾歲。

由於事發突然,那朋友的家人,決定找人「走陰」,看看死者有什麼未了的心事。

而納導作為生前好友,被邀請過去做個見證,看看有什麼能幫上忙。

去的時候,納導對此將信將疑,說過,他原是麻醉師,不是巫師。

到了朋友家,負責走陰的人已到,是個老婦人,她要求把腳放在涼水盆中。

片時,她開口了,完全是納導朋友的聲音,說道:

確有幾件事需要交代,在第三層抽屜有一條粉秋褲,是給妹妹買的,還沒來得及給她。我的銀行號碼是多少多少,把剩下的錢取出即可。門後邊的鋤頭把子壞了,要換一個。

然後,老婦人回復常態。

大家找到抽屜,真有一條新的秋褲,門后的鋤頭也和說的一樣,然後納導和朋友家人一起去取了錢。

信也不信?這也是東巴文化的一部分。

窗外,山是山,水是水,那裡是羅筌半島?

納導還有什麼故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tea2011 2014-10-1 09:46
有意思
回復 liuyushi18 2014-10-16 15:03
上車睡覺,下車唱歌,哈哈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0: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