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西古樂的重新問世演奏,幾乎和甲骨文的破譯,希伯來文的復活有一拼。
據說,是明代進軍雲南的部隊帶過去的曲譜,曾經演奏過,後來失傳。直到很後來,誰誰從故紙堆里發現了這堆曲譜,開始以為天書,後來搞懂了是曲譜,然後到納西老人家去查看,一件一件地居然把那些古樂器找了出來,然後一伙人就開始鼓搗,慢慢就有了這樂隊。
這是盛裝表演。我們不懂,聽不出好壞,但從這發掘的經歷看,夠得上神奇了。
不知為什麼,這裡的人在懷念毛委員。
毛委員和大家道個辛苦后就下場了,這個噱頭是不是為了東方紅廣場這個名稱而設?
因為,毛委員其實和雲南交集很少。
再下來才是歌舞,分場次把雲南的主要民族的經典故事在舞台上再現,美不勝收。
這裡的演員和印象麗江不同,都是專業的。

雪山,等放大了發現是藏民的服飾

為什麼這台雲南歌舞從藏族開始,香格里拉?
傣族:

好柔美,柔情似水說的就是傣族吧。

繼續漂亮。

那水是真的水,舞台前面有一部分是水池,姑娘們是真的戲水,赤腳直接走到水裡玩耍。

愛情故事以大婚為高潮。

然後,納西還是布依?

瑤族還是侗族?
這應該還是藏族,雅魯藏布江岸邊的?不過,真漂亮,專業就是專業。

謝幕以外的高潮戲是納西的殉情,其實應該說是催人淚下。

邂逅,兩情相悅。

難捨難分。中間父母的干涉沒有照好,然後就虛景,太虛幻景。

在四季花開的聖境享受愛情。


謝幕,主持人一一介紹了大家都是什麼民族,居住的範圍在哪裡。
沒錯,舞台真的是很絢麗,尤其是在加拿大散淡的我們,很少感受到這種絢麗。
沒有記錄下來的是麗水金沙劇場里關於納西族的老照片。
那是歷史資料,完全沒了絢麗,不過,那才是生活。
生活中大家的服飾就簡單多了,單調多了,除了土司們衣衫整齊些,山民或村民的衣著很簡陋。
這就是我們在麗江的最後一晚,明天,納導復出,帶我們重返大理,這次可是要去滄山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