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九講:中東局勢與聖經預言(8)

作者:Servant  於 2008-10-22 23:5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中東局勢與聖經預言|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第九講:中東局勢與聖經預言(8)

一、前言:


歡迎大家再度來到「中東局勢與聖經預言」的這個單元,我們還是先讀一段的聖經,就是路加福音第21章29節:


耶穌又設比喻對他們說:你們看無花果樹和各樣的樹,它發芽的時候,你們一看見,自然曉得夏天近了…」


我們接著上一次所說到的特別關於「中東局勢和聖經預言」的部分,我們說過以色列回國,耶路撒冷回到他們的懷抱,以色列回到他們的故鄉,還有聖殿重建,那麼這幾件事情就包括在主耶穌所說的:「無花果樹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祂就要「人子就站在門口」了,那上一次我們特別說到路加福音的記載稍微有一點的不同,祂的著重點是:有另外一個角度,所以我們特別說到:主耶穌現在不光說到無花果樹,而且也說到各樣的樹如果無花果樹發芽是代表以色列復國的話,那就是告訴我們各樣的樹也要復國。那現在我們要問,根據這一段的預言到底指著那些國要應驗、那些國要復國說的?


二、尼布甲尼撒王與巴比倫帝國:


那麼首先我們一定要從聖經找到答案,因為要由聖經,用聖經的話來解釋聖經,那麼讀舊約的時候,我們找到一棵樹,那就是上一次我們說到,但以理書第四章:那裡有一棵樹,那這一棵樹聖經告訴我們說:「…它是高得頂天,從地極都能看見,葉子華美,果子甚多,可作眾生的食物。田野的走獸卧在蔭下,天空的飛鳥宿在枝上,凡有血氣的都從這樹得食…」。所以,我們上次解釋過了,這個大樹一面是指著「尼布甲尼撒王」,同時也是指著那個時候所建立的「巴比倫大帝國」。


所以現在我們找到了一棵樹,是代表一棵聖經裡面的古國,那就是巴比倫大帝國。那麼根據關於這棵樹的預言,告訴我們有一天這棵樹要被砍伐下來,這棵樹要倒的,不過它的樹墩還留著,為什麼樹墩還留著呢?因為經過了七期以後,這棵樹又會發芽了,這也是神跡,因為已經變成樹墩了。所以從這個預言,一方面我們從字面上來看是應驗在尼布甲尼撒王身上,因為他的的確確太驕傲了,於是神就叫他忽然之間失去他的理智,結果經過了兩千五百二十天,結果他就恢復了他的知覺,所以這是關於尼布甲尼撒自己的。


但是如果這個預言是應驗在這個巴比倫身上的話,那很簡單,這個意思就是說:巴比倫雖然在公元前五百三十九年曾經被砍伐,這棵樹倒下來了,是被誰砍伐的呢?我們從歷史上都知道是被波斯大帝國砍伐的,我們說過:今天伊拉克的前身就是巴比倫,伊朗的前身呢?乃是波斯。所以嚴格說來第一次的歷史上的「兩伊戰爭」大概是1980年左右,那個時候有過一次兩伊戰爭,就是伊朗跟伊拉克中間有一場戰爭。這一場戰爭被認為是沒有意義的戰爭,不知道他們是為什麼而戰,但不管怎麼樣,我們知道最近我們都知道1980年左右有一場戰爭,是「兩伊戰爭」。


三、巴比倫帝國何時再復興?


不過這個不是第一次「兩伊戰爭」,第一次兩伊戰爭,我們知道是在公元前五百三十九年,那一次戰爭的結果波斯終於征服了巴比倫帝國,那用剛才聖經的預言的話來說:就是那棵樹被砍倒了,但雖然砍倒了,就像尼布甲尼撒王一樣,他經過七期要再復興的。因為樹墩還留在那裡,那現在我們就要問說:這個七期,經過七期,到底是多長的一段時間?那我們可以猜想,這只是猜測,然後我們到歷史上去證明、應證到底是不是這麼一回事,那首先我想在這裡我要岔出去說明的一點就是,這個但以理說到七期,這個期到底是多長?因為有一個地方講到一期之半,一期之半又等於一期、二期、半期,那麼那個期到底有多長?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讀到啟示錄,我們就很清楚。因為全本聖經里來看就很清楚,因為那個一期、二期、半期是講到將來的大災難,大災難到底有多長呢?你一直讀到啟示錄才明白。


啟示錄告訴我們說:大災難是四十二個月,同時也是一千兩百六十天,那麼一期、二期、半期,表示三期半。如果是等於一千兩百六十天的話,那一期有多長呢?一期當然是三百六十天,我想這個是很清楚,非常非常清楚的。所以我們知道聖經說經過七期,然後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他的神經就恢復正常了。


那麼經過多少時間呢?是經過兩千五百二十天。那麼這個是對於尼布甲尼撒王說的,但是如果是巴比倫帝國亡國,然後再復國,那我想這個不可能是兩千五百二十天,所以這個一定是比兩千五百二十天要更長。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會不會是兩千五百二十年呢?我們問這個問題,然後我們試著從歷史上去找答案,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現在從公元前五百三十九年「兩伊戰爭」第一次打仗,第一次波斯終於征服了巴比倫,若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算起,你算兩千五百二十年,剛剛好是第二次兩伊戰爭的時候。而第二次「兩伊戰爭」大家都知道,是伊朗跟伊拉克開打的,那問題在這裡。美國呢?事實上兩個國家都不喜歡,不過她兩害之間要取其輕,所以美國那個時候很明顯的是比較偏袒伊拉克。所以就在整場的那個兩伊戰爭裡面,因著美國大力支持伊拉克,所以我們知道這個整個兩伊戰爭的結果,叫整個的伊拉克這個國家就壯大起來了。所以等到波斯灣戰爭的時候,我們知道那個時候波斯灣戰爭,這個伊拉克的這個陸軍的力量是全世界第五個大的力量,那我們要問為什麼她能壯大起來?那現在我們說:海珊可能他擁有不光是核子武器,而且有化學武器、有生物武器,那我們要問:他的支持是從什麼地方來?那他為什麼能發展這些武器?


那原因就是因為兩伊戰爭的時候,伊拉克得到很多很多的支持,現在根據聯合國調查告訴我們,如果海珊他能夠發揮他的生化武器的話,那全世界都要滅亡的。所以現在我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在波斯灣戰爭的時候,伊拉克居然能夠向全世界對抗?我們親眼看見,美國的這個飛彈,怎樣的炸在伊拉克,怎樣的炸在巴格達,我們在客廳裡面都能看到這種的慘烈的這個局面,所以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這個伊拉克能夠壯大?而且她居然能夠和世界抗衡,而且不只如此,波斯灣戰爭以後,海珊仍舊坐在位置上,但是把海珊打敗的這個布希,美國總統他競選竟然失利了,他居然選敗了,所以最近小布希得勝的這個勝選的時候,有人告訴我們,這是王子復仇記。原因在是哪裡呢?我們知道說現在布希所用的人,事實上就是波斯灣戰爭那個時候的人,比方說像那個「鮑威爾將軍」,那就是那個時候的百戰百勝的英雄。那麼像「錢倪」就是當時候的國防部長,所以現在小布希所用的人,就是他的父親那個時候當時所用的。這個海珊當初,他就覺得很好笑,按理來講,海珊是打敗仗,但是結果反而是布希下台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很幽默的說:這個小布希勝選是「王子復仇記」。


四、「伊拉克」-反因「兩伊戰爭」重新抬頭:


今天我們看的是非常非常有意思,不管現在我們回過頭去看1991年波斯灣戰爭的時候,我們要問:是誰叫伊拉克坐大的?我們這整個世界的局面是叫伊拉克坐大的,包括美國在裡面,我們知道因著有許許多多從美國、德國來的支持,所以我們知道才造就了現在我們所知道的伊拉克。所以現在很稀奇,經過兩千五百二十年,我們一定要承認這個巴比倫的勢力的的確確重新抬頭了。我們知道巴比倫這一座城或者這個國家,在聖經裡面非常有意思的。「寧錄」是他們的國父,所以這一座城和三個人發生關係,一個是「寧錄」,還有一個就是「尼布甲尼撒」,尼布甲尼撒王,他果然把巴比倫城把它重建了。那麼巴比倫這一座城的重建,事實上,我們知道這一座城是全世界最堅固的城,那麼有一條幼發拉底河,像中國的長江、黃河一樣流過整個的城,所以這座城是很容易守住的。而尼布甲尼撒王又囤積了二十年的糧食,那麼他的這個周圍有護城河,就是把整個的城的周圍,把它挖空了,然後用所有的泥土建造城牆,然後那個挖的壕溝就填滿了水,所以這一座城可以說是非常堅固,非常堅固的一座城。


而這一座城,如果所有的城都是用磚頭來造的,因為我們知道在巴比倫,在伊拉克沒有石頭,那裡根本沒有山,所以一切都是人造,都是模仿神所創造的,所以他們就用泥土燒磚,然後他們就一塊一塊的就蓋起來,所以大家如果知道這個巴比倫城,這個尼布甲尼撒王所蓋的巴比倫城,簡直可以說等於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為什麼呢?因為巴比倫城裡面有一個空中花園,乃是世界七大奇觀。因為巴比倫王娶了瑪代的皇后,瑪代皇后是從土耳其跟伊拉克邊界那一帶來,那一帶都是有許多山有水,那麼皇後到了這個巴比倫,到處都是一片的平原,一望無際的平原,所以她非常想家,那麼這個巴比倫王就說:好了!那我替你建造一座假山,建造一個空中的花園,那麼可以安慰這個瑪代公主,叫她不再想家。所以這個空中花園可以說是古巴比倫城一個奇觀之一,完全是人造的一座花園,到現在我們都知道,跟這個古今七大、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其中一個就是巴比倫,但是到了公元前五百三十九年,我們知道這座城就被攻陷了。然後我們知道在幾十年前,你如果到伊拉克去看的話,你知道那一座城已經躺在這個廢墟裡面,不過很有意思,如果根據啟示錄18章的預言的話,這座城有一天要重建,意思說這個國家有一天要重新抬頭的。


那麼現在問題就很有趣了,就是在波斯灣戰爭以前,這個海珊他的的確確用了一些外籍的勞工,其中包括有一些中國人在裡面。最後海珊的的確確把巴比倫城完全重建,所以我們知道,這個就是聖經告訴我們,那棵樹果然是發芽了,所以不光是伊拉克,在波斯灣戰爭可以說是重新抬頭了。經過兩千五百二十年,就是聖經所說的七期,她果然抬頭了,那麼同時,她會告訴全世界說:不光巴比倫勢力重新抬頭,而且巴比倫那個古城也重建,所以如果大家今天有機會能到巴格達去,可惜今天很少有這樣的機會,你只要坐公車,你只要坐汽車,大概一個多鐘頭,你就可以到巴比倫。而巴比倫的今天並不是廢墟,巴比倫沒有躺在廢墟裡面,巴比倫這一座城已經重建了,而且巴比倫所用的磚頭,和當時所用的磚頭都是幾千萬的,幾千萬個顆磚頭。那麼現在呢?海珊為著要叫他自己永垂不朽,要叫他自己流芳百世,所以他在每六塊磚頭上都刻上他自己的名字。而且海珊呢?一直招待很多外國的記者,他給整個伊拉克所塑造的那個形象,就是告訴我們說:這個海珊事實上就是什麼呢?就是完全好象尼布甲尼撒又來了一樣。


如果大家到伊拉克,你會看到有一張很有名的畫,那個畫是尼布甲尼撒王看著海珊,笑笑的,好象告訴他說:你做得很好,你幾乎可以繼承我所做的。所以從這些資料來看,毫無疑問的,到了波斯灣戰爭,經過了兩千五百二十年以後,我們知道說:果然巴比倫勢力抬頭了,所以這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意思就是說:現在等到無花果樹發嫩長葉,等到以色列復國,等到以色列回鄉,等到以色列人他們要重建聖殿的時候,她要遇到一個很嚴峻的挑戰,那個挑戰就是:它不光是以色列復國,而且她當初的對頭(我們知道當初以色列就是被巴比倫所亡的),好象也要復國了。所以這個就增加了這個聖殿重建的困難度,所以我們在說「聖殿重建」是要表演在我們眼前,它是高難度的一個預言要應驗,因為現在你會發現,從前曾經是把以色列并吞的那個巴比倫帝國,現在又重新抬頭了。那麼大家從波斯灣戰爭,我們得到了考證,明明這個波斯灣戰爭是伊拉克要并吞科威特,和以色列毫無關係的,所以等到聯軍要對付伊拉克的時候,結果我們知道全世界的人都沒有想到,伊拉克的飛彈後來飛到哪裡?飛到這個耶路撒冷,飛到以色列的境內。所以我們就看到以色列境內全國的人,他們都要帶上毒氣罩。


那我們要問一個問題,這個就著普通的政治常識來說,按理來講應該是科威特和伊拉克做冤家才對,那怎麼會牽連到以色列呢?所以現在我們看得很清楚,當初我們知道巴比倫怎樣把以色列擄去,那今天你會發現「神興起,到了時候到的時候,就是無花果樹發嫩長葉的時候,那這些樹也要發嫩長葉…」。所以難怪大家看最近這個局勢緊張,中東局勢緊張的時候,結果呢?我們知道沒有多久海珊--就是伊拉克的總統,他立刻就號召志願軍,希望能夠支持去以色列,那他動作快得很,在一個月之內,他就號召了伊拉克全國上下六百萬以上的志願軍,其中三分之一都是女兵,她們願意,這些主婦們她們願意為著以色列流血。因為我們知道,根據他們的觀念,這個戰爭乃是「聖潔的戰爭」。其實就是我們所說「宗教的戰爭」了。


那這個「聖潔的戰爭」,根據回教的信仰,如果你捐軀在戰場,靈魂立刻就上天堂。所以從這裡我們現在就會發現,為什麼現在的問題變那麼這麼的複雜?最近中東的談判或者中東局勢緊張,嚴格說來應該是兩造的事,意思就是說:這應該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事,怎麼會卷進伊拉克呢?又怎麼會卷進伊朗呢?我們知道伊拉克跟伊朗不是最近打了十年,這個「兩伊戰爭」以後,因為這個無聊的戰爭,他們做了仇敵了。現在什麼時候他們開始合好呢?就是這一次「以巴衝突」的時候,本來他們從來不講話的,現在忽然間就好起來,他們的外交部長又可以在一起。然後他們現在可以瞄準同樣的一個敵人,所以我們看的很清楚「聖經的預言」非常的準確的。從第一次的兩伊戰爭,到第二次兩伊戰爭,當中經過多少年呢?經過七期,我們說過第二次的兩伊戰爭,是造就了整個伊拉克,伊拉克所以壯大,就是那一次開始的。所以從這裡我們就知道說:但以理書第四章那個預言,實在是很巧妙地應驗了。因為聖經告訴我們說:「…經過七期,然後這個樹墩好象是枯乾了,但是最後一定要復興的…」。那麼這件事情果然很清楚的就映在我們的眼前。


五、結論:


所以我們說過,聖經裡面只剩下二十個預言沒有應驗了,那麼這個都算是二十個預言裡面的。不光是「無花果樹發嫩長葉」。現在各樣的樹,那麼我們剛才從聖經裡面找到的,很清楚的,這個無花果樹是什麼呢?不!這個樹是什麼呢?這個樹就是指著巴比倫帝國說的。


今天我們看見,到如今為止,伊拉克對世界來講還是個威脅,所以還是在聯合國嚴格的監視底下。所以我們知道如果從這些地方我們就知道,這從世人的角度來看、世界角度看也許不大懂得這是怎麼一回事,但是根據主耶穌的預言,祂明明說:你們看無花果樹和各樣的樹,那這棵樹是古老的國家,是聖經裡面明明提到的,而且也提到它要被砍掉,剩下樹墩,那麼公元前五百三十九年,它是被砍掉了,因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的波斯大帝國打敗了巴比倫大帝國,經過了兩千五百二十年,就是聖經所說的七期,到了波斯灣戰爭前後的時候,那麼大家都有目共睹,巴比倫城、巴比倫果然勢力抬頭了,而且巴比倫城居然重建了!那麼我們希望將來他們解禁以後,大家有機會能夠飛到巴格達,大家可以坐一個鐘頭的車子就到巴比倫,那麼現在這個城是蓋起來了,不過有幾個建設還沒有做好,比方說:他們希望能夠重建空中花園,那麼他們就懸賞全世界各地的工程師,看看能不能給他最好的設計。所以這個也是在重建的那個過程當中。那不只如此,除了這個之外呢?我們知道還有「巴別塔」,他們也希望能夠重建,但是無論如何,根據聖經,「波斯灣戰爭」伊拉克起來抬頭,代表巴比倫勢力的復興重新抬頭,就證明說主耶穌所說的:各樣的樹,其中有一棵樹(那就是伊拉克、就是巴比倫),她也發芽了。所以等到這些發芽的時候,你們就知道說:夏天近了,你們也知道說:神的國近了。


但是我們說過,除了巴比倫之外,我們曾經讀到詩篇第83篇:那也是一段很有趣、很有趣的記載,那裡告訴我們說:有一些國家,那裡第83篇里講了好多個國家,而這些國家都是古國,都是聖經裡面所形容的古國,所以如果巴比倫要抬頭的話,我們知道其它的聖經的古國到了一個時候,他們會基於某一種的型態,在今天的世界上也存在著,所以大家如果記得我們詩篇八十三篇那裡講到:以東人、以實瑪利人、摩押和夏甲人、迦巴勒、亞捫和亞瑪力、非利士並推羅的居民…。你看這裡很明顯指著阿拉伯人說的,也明顯指著黎巴嫩那一帶人說的,非利士人就是今天我們所說巴勒斯坦人,還有亞述。我們要記得這裡的亞述,在讀聖經預言裡面,事實上是指著巴比倫帝國和波斯大帝國說的。


那麼我們說過巴比倫帝國已經重新抬頭了,那就是今天的伊拉克。而事實上,波斯帝國也抬頭了,就是今天的伊朗。所以現在我們明白嗎?當我們讀八十三篇,聖經說:「他們說:來吧!我們將他們剪滅,使他們不再成國,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記念…」,所以現在我們知道說:各樣的樹也都發芽了,也都抬頭了。不過現在八十三篇裡面所說這些國,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這個共同的敵人叫他們說:使他們不再成國,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記念。但是不只如此,更稀奇的一件事,這個第12節講的這些國怎麼說呢?他們說:「我們要得神的住處,作為自己的產業…」,那這就是阿拉法特這一次說:他要代表全回教的世界,他要把聖殿山拿回來,大家都知道聖殿山就是當初聖殿蓋在上面,那就是詩篇八十三篇所說的:「他們說我們要得神的住處,作為自己的產業…」,所以可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敵人,就是以色列。但是問題他們要什麼?他們要聖殿,神殿的住處,聖殿山作什麼?作他們自己的產業。所以我們知道這個聯合的勢力,是個宗教聯合的勢力。他們在宗教上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因為「聖殿山」對阿拉伯世界來講是第三個聖地,但對以色列來講,他們說:所羅門的聖殿當初在這座山上,然後希律的聖殿也在這座山上,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到哭牆去哭,所以們就知道說兩方面他們都說:這是我們的產業。


以現在大家就明白,為什麼最近整個以巴衝突的這個結果,雖然經過了這個圓桌會議,但是最後談不攏,因為最後破裂的原因不是土地,不是主權,破裂的原因就是說:這到底是誰的產業?所以現在我們看見說:在整個問題的背後,不是巴勒斯坦,不光是巴勒斯坦,是巴勒斯坦的背後,有一個聯合的宗教的回教的勢力。這個回教的勢力,根據詩篇八十三篇預言說:到了有一天,這件事情要顯在眾人面前…。所以一直到今天,我想是已經很清楚了,這個勢力是形成了,他們的聲音是怎麼說呢?他說:「我們要得著神的住處,作為自己的產業…」我想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我們下一回再繼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6-28 04: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