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返樸歸真 -第四章 超越自我--7. 讓我們也假扮一下

作者:Servant  於 2008-9-29 10: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返樸歸真|通用分類:信仰見證|已有2評論

7. 讓我們也假扮一下


  讓我再用兩個圖畫或者說兩個故事來開始。你們都讀過〈美女與野獸〉這個故事。你當然記得,那個女郎被迫和一隻妖怪結了婚。她沒法只有把這妖怪當作人來吻;後來,那怪物果然變成了一個人,兩人愉快生活。另外一個故事,是講一個男人,為了讓自己的外貌變得慈祥,因而戴上一個假面具;戴了許多年,等到除下來時,發現自己的臉已長得跟面具一樣,變得很俊美。本來想假扮,現在夢想成真。我想這兩個故事可以幫我說明本章要講的事。

  一直到現在,我所描寫的都是一些事實,諸如上帝是誰,他做了些什麼。現在我要談一談實踐一也就是我們下一步該作什麼?這些神學對我們有什麼影響?說不定今天晚上就能開始影響你,你要是給這本書里說的話吸引,一直讀到現在,你很可能想做個禱告。你會在禱告里說些什麼呢,你很可能念公禱文。

  公禱文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在天上的父"。你明白這幾個字的意思嗎?坦白地說,你這樣稱呼他,已將自己放在上帝的兒子的地位。說得更大膽點,你在把自己扮成基督。要是你不怪我直說,你是在扮假,因為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的那一刻,你也明白你並不是上帝的兒子,不是像神子那樣的存在體,因為神子的意志和關懷都跟天父合一,你只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充滿恐懼、希望、貪婪、嫉妒和自欺的人。這些只能領你走向滅亡。你打扮成基督實在很冒失。不過,叫人奇怪的是,基督要我們這樣做。

  為什麼呢?假扮成不是自己有什麼好處呢?你知道,在人的層面上說,假扮也有兩種,一種是壞的,將假的來取代真的。例如某人假意幫助你,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回事。但假扮也有好的,藉著假扮,假的變成真的。例如你不想對人友善,但你知道為人應友善,所以你覺得最好裝成友善的樣子,一舉一動都比真正的我溫和有禮。不出幾分鐘,我們都會看得出來,你會真正的比過去的你友善有禮得多。一個人希望在現實生活中真備某種美質,常常唯一的辦法就是假扮成你已經有了那種美質。這是為什麼遊戲對兒童的成長關係極大的道理。兒童總是在學效大人,他們扮英雄,玩買寶遊戲。久而久之,習染漸深,心志漸堅,本來是假扮,卻在不知不覺間幫助了他們成長,認真要做某些人物。

  好吧,你開始明白"我在這裡扮成基督"的頃刻,極可能會發現一條路,從假扮走向真實。你頭腦中會出現有好幾條思路,相互激動。若彷彿真是上帝的一個兒子,當然不會有此現象。你得將其他思路截斷,免得出現別的聲音,勸你不必向上帝禱告,應該去書房寫封信,或者幫妻子洗衣物之類。沒辦法,你去吧。

  你現在明白了吧。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他是人(像你一樣),又是神(像他的天父一樣),實際上他在你身邊,就在你假扮成他的頃刻,開始幫助你夢想成真。我這樣說,不是故意把"你的良心要你作什麼"這句話說得動聽點來打動你。你若只問良心,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你若記起自己是在扮基督,你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有許許多多的事,若問良心,它不會告訴你是對或錯(特別是你腦中想的東西),但若將自己認真地放在基督的地位來想,你就會知道,良心所說不一定錯的事,原來決不可以做。這是因為你想的已不是是非問題,而是要從基督那裡受到他善的感染。這很像畫油畫,畫油畫當然要遵守一套規則,但守規則之外,還有許多東西須表現。因此,畫油畫比只遵守規則難得多,但卻也容易得多;這是很奇怪的事。

  真正的上帝的兒子在你身畔,他不斷幫助你改變成像他一樣。我們可以說,他開始將他的生命和思想"注入"你裡頭,將錫兵變成有生命的活人。你裡頭那不喜歡這種改變的部份,因為仍是錫,所以不喜歡。

  你們中間也許有人會說,這和他們的體驗不同。你會說,"我從沒覺得有一位看不見的基督在幫助我,但人幫助我則屢見不鮮。"說這話很像第一次大戰時的那個女人,她說要是麵包供應短缺,可影響不到她的家,因為她家吃的是烤麵包。可是沒有麵包,那來烤麵包?要是沒有基督來幫助,別的人怎麼會來幫助你。他不只通過我們的"宗教生活,來幫助我們,他有千百種其他方法。他通過大自然,通過我們的身體,藉著書本,有時候甚至藉著當時看來是反對基督信仰的經驗,來幫助我們。一個一直守禮拜的年青人,一旦發現他並不信基督教以後,停止去禮拜堂一--假定他是誠誠實實地作此決定,而非故意讓父母難堪,那麼,基督的靈會比過去任何時刻更接近他。

  基督藉著我們彼此之間的關注與愛作用在你我身上。

  人是鏡子也可以是"載真",將基督的形像反映出來,或者載送給他人。有時候,我們不自覺地做了這載具。這種"善的感染"可以通過沒有這感染力的人帶給他人,例如幫助我接受基督信仰是那些自己並非基督徒的人。但在一般情況下,都是認識上帝的人帶人歸向他。教會是基督徒結成的彰顯基督的團體,教會因此很重要。你甚至可以說,兩個基督徒聯結在一道追隨基督所發生的力量,不只是他們單獨時的兩倍,而是十幾二十倍。

  請不要忘記,嬰兒吸吮母乳並不認識生母。這是很自然的事。同樣自然的是,我們只看見幫助我們的人,卻看不見在他後面的基督。但人不能永遠逗留在嬰兒階段,必須長大,認識那位真正的賜予者。若做不到,一定頭腦有問題。我們若不認識真正幫助我們的基督,便只有不斷依賴人;有一天,我們會失去依憑。因為這些人,無論他們好到什麼呈度,都會犯錯誤;何況有一天他們會死去。我們當然應對所有幫助過我們的人心存感謝,尊敬他們,愛他們;但千萬別把全部信心寄放在任何人的身上,即令他是世界上最好、最有智慧的人。我們可以用沙造許多美麗的東西,但千萬別將房屋建在沙上。

  現在讓我們聽聽新約中的教訓。新約講到基督徒必須"重生","披戴基督","基督成形在我們心裡"(加 4:19),以及我們當以基督的心為心"(腓 2:5)。千萬不要以為這些話只是冠冕堂皇說得好聽,它們講的不外是要求基督徒讀了基督說的話,應實行出來。就像我們讀柏拉圖或者馬克思的著作,照著去實行一樣。聖經裡頭說的這些話,決不是如此簡單。這些話的意思是說,有一位真正的人子基督,此刻就在你作禱告的地方,在為你工作。聖經講的不是那位二千年前死去的那個善人,這是一位永活的"人",像你一樣是個有情格的人,但他也是神,就像他創造宇宙時那樣。這位上帝真正來到我們身邊,介入你我心中,要除去我們心中的那個土生的老我,換上他自己永活的我。開初時,這情景只有幾剎那;俯愛時間漸長。

  最後,假若一切順利,能將你改變成一個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人,成為一位新的小基督,能具體而微地帶有像上帝那樣的生命,分享他的大能、喜樂、知識和永生。這時,我們還會發現兩件事:

第一,我們開始注意到,犯罪的行動後面,還有罪性;我們不但對自己的行動十分警覺,更想知道我們的自身到底是什麼。這事聽來很難懂,所以不妨用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明。我晚禱時,會數算白天的罪,十有九次我犯的最顯而易見的罪是缺乏愛心。我生氣,我說話諷刺人,我議笑人,瞧人家不起,或者大發脾氣,我會替自己解釋,說都是由別人引起,來得太突然,太意外,忍不住才這樣做,沒有時間用涵養功夫。這些行為都可以說是外在的因造成。要是出諸故意、蓄意,結果當然更壞。從另一方面看,一個人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做的事,豈不可以看出他的真面目么?一個人來不及掩飾突然作出的反應,豈不是真性情的流露?要是地窖里有老鼠,你突然走進去,見到老鼠的機會當然很大,但老鼠並非由你的突然出現而造出,只是它們來不及躲避。同樣,突來的刺激並非造成我的壞脾氣的源,只證明我是一個脾氣壞的人。老鼠早就存在地書中,你若大聲說話,它們警覺之餘,不等你開燈,已經逃走無蹤。所以憎恨、報復這些"老鼠"早已存在我們心靈的地窖中。我的意志遠不到那地窖,我雖可以對自己的行為加幾許控制,但卻不能直接管住我的脾氣。要是像我已經說過的,一個人是怎麼樣的人,比他作的是什麼事更重要。而我們做的是什麼事,可以證明我們是怎樣一種人;那麼,我所最需要的改變,靠我自己的直接自願的努力是辦不到的,包括我的好行為在內。這些看來好的行為有多少是出自善的動機?有多少是出諸怕人家說壞話,或者想炫耀一番?有多少是出諸固執,出諸優越感?要是處於不同的情況下,這些好行為很可能變成壞行為。但我不能靠道德的力量來直接更新我的動機。一個人在基督徒生活中邁出開初幾步之後,會發現凡是應該為靈魂做的事,只有上帝才能做。這就讓我要說明一下,因為我用的字眼而引起的若干誤會。

  二,我講到現在可能給讀者一個印象,以為一切都是由我們自己在做。事實上,一切都是上帝在做。我們最多能做到的只是讓上帝在我們身上工作。從某種意義看,我們甚至可以說,假扮的是上帝。在叄位一體的上帝的眼中,人是個自我中心,貪婪,怨言不斷,背叛他的動物。但他說,"讓我們假定人並不僅僅是被造物,而是我們的兒子。從神成為人的這個角度來說,他像基督這個人。讓我們假定他在精神心靈上也像基督。

  事實上雖然不是如此,但讓我們假定他是,當作自己的兒子待他。讓我們這樣假定,並且期待這假定會成為真實。"上帝望著你,把你當成一位小基督:基督站在你身邊將你改變成為一位小基督。我敢說,這種把上帝對人的作為放在"假扮"的基礎上來講,開初聽來當然很奇怪,但真的那麼奇怪嗎?世事豈不常常是較高點的提升較低點的嗎?母親教嬰兒說話,說時好像嬰孩早就懂得她似的。我們養狗,馴狗,好像它們"像人"一樣,狗久而久之便真的變成"幾乎像人"。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遙祝 2008-9-29 15:26
來坐坐大師的沙發,看看大師的大作哈
回復 Servant 2008-9-29 23:12
遙祝好!
這不是我的大作,是名家的大作。。。我只是個搬運工。。。:)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22: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