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就這樣搞防疫,咱現在自我隔離中
09/25/2021
井底是個安靜的世界,沒必要被驚濤駭浪來打攪(63語錄)
很長時間提不起勁來寫文章,因為,前一篇有關新冠疫情防治的科普文章,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被微信「誤刪」了。
疫情不會因為咱的科普文章被刪而消失,咱們還得提起勁來,周旋於新冠肆虐的世界中。
這個周末,咱就被疫情「肆虐」著。
上周放肆了一把,在美國每天有10多萬感染人數的「危急關頭」,和一幫朋友「流竄」於機場、飯店和旅遊勝地,前後達8天之久,帶著一身的疲憊和忐忑,回到了家。
周一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單位「免費檢測新冠窗口」,被護士MM深深地捅了一下鼻孔,第二天,檢測結果讓所有同行驢友們感到高興:陰性。
檢測窗口就倆人,一個負責登記,一個捅鼻孔。沒人排隊,捅鼻孔的護士MM正在玩手機呢

早晨上班,就被這位護士MM捅了鼻孔,好痛,咱當時是第二個被捅的人

把檢測結果發給同事和老闆,也讓他們放心一下。老闆回復:祝賀!

經過這番放肆的、檢驗病毒感染的「自我實驗」(沿途接觸到大量不戴口罩的遊客),咱對病毒感染幾率有了進一步的認知,本以為可以用自身經歷,對新冠病毒來一番「評頭論足」,哪曾想,不到一個禮拜,周五就悲催了。
周五上午,科研部負責人來到咱的辦公室,告知咱一個不幸消息:咱的同事,X女士被感染了,根據美國CDC的規定,咱是和她「密切接觸者」(在密閉空間近距離接觸超過15分鐘),所以,特地來通知咱,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幸福是如此地短暫,悲傷卻是那麼地漫長。
周二接到檢測結果,剛開心不久,周五就開始了忐忑。
因為,這位被感染的女士,周三來到咱的辦公室,和咱交流課題上的相關議題,遠遠超過了15分鐘啊。
好在,她和咱都戴著口罩(心裡在頑強地掙扎著,不願意承認發生的……)
鑒於這位女士每天都在午餐間和大家共享午餐,中午,咱把這個消息告知了在午餐間吃飯的眾人們,這一下,午餐間炸鍋了,大家馬上聯想起最近和這位女士的交集來。
「我昨天還和她在這裡一起吃午餐的,」
「她每天都在這裡就餐啊,這太危險了,」
「我打過疫苗了,問題是我家孩子沒有打過疫苗,如果傳染給孩子怎麼辦啊?」
「現在發現,還是應該在自己的辦公室就餐的好,」
「新冠疫情,說來就來啊!」
…… ……
午餐間很小,被感染的女士基本上每天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和大家一起就餐,但她大多數的時候,往往佔據一個桌子,其他人就餐的時候,和她保持了一個座位的距離

午餐間門口,有一個警示告牌,要求每次只有一個人待在其中,去年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還能暫時遵守這樣的規定,可沒幾個月,都擁在午餐間進餐了,有的時候,還同桌進餐。估計近期大家不會一擁進餐了,哈哈

咱給大家提議:單位就有病毒檢測窗口,何不象咱一樣,去窗口讓護士MM捅一下鼻孔呢?
還別說,吃完飯,就有人去了。
回來告知咱:沒見到護士MM。
咱查了一下單位網站,發現,窗口結束服務時間是:下午1:30。也就是說,周末前這幫人沒辦法去檢測了,除非到家門口的藥店去預約檢測。
把自己的經歷發給了幾個朋友群,某個「專家」群產生了激烈的討論,最後有磚家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我周邊還沒有華人朋友感染上,看來,這個大大咧咧的死63,極有可能是第一個被新冠感染上的了。(平時,咱得罪這個哥們太多,這小子估計心裡偷著樂了)

在這個醫學磚家群里,混進去的咱群名叫「苦瓜」,這個哥們看上去很得意,因為,平時咱對他的「善意提醒」置之不理

下午,單位人事部門發來Email,通知咱密切注意身體狀況,如果有任何不適,就不用來上班。不需要自我隔離,繼續保持社交距離和戴口罩即可。
人事部經理的Email,讓咱密切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情況及時聯繫相關部門

把這個悲催消息通知了咱家領導,領導很是埋怨:外出一個多禮拜都沒問題,怎麼回家幾天,就變成這樣了?
晚上和領導到停車場,領導故意和咱保持了「社交距離」,咱心底下明白:膽小的領導,正防著咱呢。
上車后,咱故意大咳兩聲,對領導道:你也不用怕了,如果咱被感染上了,你肯定跑不了,你現在就祈禱咱是「銅牆鐵壁」之身,新冠對咱是「百毒不侵」吧。
即使如此,領導還持有自己的小九九,這不,晚上吃完飯,就遠離咱這個家庭唯一的「群眾」,躲到了另一個房間「追劇」去了。
國內有朋友問:你自己不用隔離嗎?
國內朋友的問題

美國隔離都是自覺性質,那些感染陽性的病例,也沒有任何專業人員挨家挨戶去「人盯人」地嚴防死守,對咱這類「密切接觸者」,更無須進行大動干戈地「監視居住」了,咱目前上商場、超市、體育館等任何地方,都沒有限制。
作為「良民」,咱基本上對自己採取了和他人保持距離的「自我隔離」。
現在就簡短彙報一下,周六一天,咱是怎麼自我隔離的。
周六一大早,地里幹完農活的領導讓咱陪她在社區裡面撿核桃。德州南部每年9月底到10月底,大量的核桃樹結下的核桃會掉落,這段時間真是天高氣爽的時候,撿核桃算是華人一項散步「創收」的有意義活動吧

路過社區的一個公園,該公園是社區有錢人士捐獻的,據說,花費了50萬美金


這些在一起玩耍的孩子,除了一位戴口罩的小朋友提醒大家,美國疫情正在肆虐,其他人看上去似乎沒有疫情

孩子的家長們,也在一旁聚眾聊天,沒有一個人戴口罩。當然,咱們也沒有戴口罩,只是和他們保持了遠遠的社交距離

人的幸福指數,和追求的目標及對社會的了解程度成反比!
井底是個安靜的世界,沒必要被驚濤駭浪來打攪。
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個人保持較低的物質追求和知識境界,有時候不是壞事!
很有收穫的領導,似乎忘記了周五曾經發生的煩惱,帶著收穫的喜悅,往家走去。幸福指數就是這樣提高的,因為,今天沒有花一分錢,就賺了!

領導向家人展示的,周六早晨散步一個小時的收穫,幸福嗎?咱在井底,請不要告知咱驚濤駭浪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