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東西,叫文化
09/01/2019
朋友的孩子來美國上學4年了,最不適應美國生活的是:中午在學校吃的一頓「美國餐」,說是遠遠沒有媽媽燒的家常菜好吃。也難怪,即使是移民到美國生活數十年的華人,一提到家鄉,總是帶著一種深深的眷念,正象有一首歌所表示的那樣:想念外婆煨的蓮藕湯。
這是一種文化糾結,在異國他鄉,華一代移民一直生活在一種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環境中,而這種文化,還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他們的下一代,咱們還是喜歡吃中國食物、過中國節、談中國事、說中國話。
本周末(8月31日),休斯頓的華人就展示了這樣的一種文化宣洩,不為名不為利,只為讓那種儲藏在骨子裡的一種東西能夠痛快地釋放出來。
這就是「休斯頓首屆中華文化藝術節」給咱帶來的感觸。
說起這次文化藝術節,還頗有一點無意插柳的故事呢。
休斯頓有個「書友群」,有幾位喜歡書法的文人墨客在一起「指點江山」,從王羲之「罵」到林散之,有時候還兼帶「罵」幾句其它社會現象或是藝術名人,大有「文化人聚會,唾沫星橫飛」的味道。書友群在不斷地發展著,更多的文人墨客加入了進來,來自《華夏時報》的社長於建一女士告知大家一個消息,說是北京舉辦書法競賽,咱們何不送一批作品前去參賽?
一幫文化人一下被點著了憋在心底的殘存的火星,大家回家把藏在故紙堆里的東西拿了出來,使出了渾身蠻力,創作了一批作品。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國內的比賽取消了,這批作品一下真的變成了「故紙堆」,無奈之下,參賽組委會決定在休斯頓搞一個書畫展,把收到的作品讓休斯頓的華人「嘗嘗鮮」,也不枉這次組織者和參賽者消耗的一番蠻力。
這個消息一旦在休斯頓華人群里傳開,很多有著「一技之長」對中華文化情有獨鐘的人馬上建議:咱們何不來一次「中華文化節」,讓更多的民間藝術家們展示一下他們的「絕技」?
於是乎,一場「唾沫星橫飛」的小聚會,變成了敲鑼打鼓的大舞台,「休斯頓首屆中華文化節」就這樣誕生了。
由於這是一次完全民間自發的聚會,一幫發起者和參加者開始了「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凡是需要花錢邀請前來的「名人」,一律免談,咱們就是湊個熱鬧,在異國他鄉,把小時候爹媽老師教給咱們的東西,以及經過幾十年琢磨打練的技能展示一番。不瞞您說,這些有著一身「絕藝」的海外華人,在國內的時候,都是行業的佼佼者(就是所謂的名人),為了打拚生活,從「何人不識君」,變成享受自我的一種超然。
休斯頓首屆中華文化節還真的是包羅萬象來了個大雜燴,主要有:書法、繪畫、篆刻、剪紙、盆景、插花、園藝、布藝、茶道、京劇、武術、民樂、古琴、民族舞蹈等,閑話少說,咱還是帶大家前去欣賞一下這場自娛自樂、讓人回味無窮的新老朋友聚會的盛況吧。
提前了半個多小時趕到文化節現場,停車場竟然全滿,咱只好把車停在了很遠的地方

文化節在騰龍教育學院舉辦,一進門,就看見原先準備舉辦的書畫展,現在變成了「文化節」

部分作品,好在提前來了,欣賞作品的人還不多


茶藝社已經開張,賣茶的老師傅正在「忽悠」,下面的聽眾一個勁地點頭:「好茶,好茶!」


這就是休斯頓書友群幾位發起者,神聊的人在現實中見面了

中立的女士是提供這次展覽場地的騰龍教育學院的校長俞曉春女士,人美心靈更美哦。
對了,她還是咱的老鄉,咱好沾光啊

部分作品,水平確實不錯,雖然咱是外行



部分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看來,女士學藝術比男士學藝術更能享受藝術帶來的美麗








這是一種布藝畫,畫中的金陵十三釵,是由各種顏色的布剪裁併粘帖而成的,具有很強的立體感

創作這種藝術畫的是下面這位女士,她曾經是亞洲女子健美冠軍,還能看到她年輕的風采吧,如果亮一下肌肉,風采更...
不能再說了,要不然,會被人誤解的

這幅貼畫,草帽是各種顏色紐扣組成的,下面的衣服和羽毛,是由真的羽毛粘帖而來的

十二生肖剪紙

園藝展示台,旁邊的那個冬瓜最少20斤

這位是插花大師,花籃是現插現賣,很便宜

美國人喜歡後院種花,中國人喜歡後院種菜,這裡菜、花和水果都有,還有種子賣


義工們,前面一盒包子吃完了,又搬來一盒包子

古琴師傅正在調琴

保險經紀人王女士也是這次活動的贊助商之一,希望以後多多贊助這樣的活動

海外勞動力賊貴,這位採訪休斯頓京劇演員的採訪者,攝像主持一肩挑了,電視台老闆也忒會用人啦

書法練習台有位小姑娘正在認真地練習書法

看她寫的書法:我愛媽媽和爸爸,也喜歡姐姐,「姐姐」兩字她不會寫

書法練習台都是小朋友在練拳腳,父母全是「陪公子讀書」了


有個房間傳出小提琴和古琴的音樂聲,咱走進去瞧了一下,全是......

這是她們的舞台照

演出完后,咱趕緊給她們照了一張合影,結果被哥們調侃:眼裡只有美女,就看不見他們。
咱沒好氣地反駁道:拍你這個寒磣相,也對不起讀者啊

舞台表演開始了,少林功夫,小夥子功夫不錯,可以得跳高獎牌了

再看看觀眾席,人滿為患,很多人站著

華一代移民正在影響到他們的後代

看這些孩子看得多投入

少林武功學校的老師一聲吼:動起來,於是,咱有了這張照片

沒想到,有這麼多孩子學習竹笛,演奏的兩個曲子《揚鞭催馬運糧忙》和《笑傲江湖》水平相當不錯

這位是來自北京的古琴演奏大師郭懷瑾,據說,在北京,他的演出一票難求呢

在古琴的伴奏下,太極運動員在表演太極

古琴太極聯合演出後集體合影

古琴大師和休斯頓名人合影

中文學校的孩子們正在搖頭晃腦地念《三字經》呢

周潔曉慧舞蹈學校學生們的民族舞蹈



拍攝小美女們,總比拍攝咱哥們那些老幫菜有動力,不要說咱重色輕友啊

這是一對夫妻,雙方都是某知名大學的教授,舞台上唱《請跟我來》到動情處,女方拉起了男方的手,請跟我走

民樂團部分演員和他們的舞台照


感謝部分組織和參與者,有一種叫「文化」的東西,讓他們走到了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