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國人命真大
10/12/2012
不知道是不是現代人生活節奏太快,亦或是生命追求目標太高,導致壓力不堪重負,周圍聽說過太多的猝死病人,很多人因為心跳驟停(心率失常),導致突發死亡,正象在一個這樣猝死老美的葬禮上有人調侃的那樣:老兄,您走的時候,怎麼連招呼都不打一聲呢?
這個31歲的中國人,把所有萬幸的因素都聚集在一起,以至於他發生心跳驟停后,被完好無損地拯救回到人間。
朋友的實驗室前段時間來了一個中國博士后,這位年輕人在美國拿到PHD學位,到朋友的實驗室繼續其職業生涯。
年輕人結婚時間不長,女兒才2歲,老婆沒有工作,一家人的負擔全擔在這個男人的肩上,為此,這哥們工作很勤勉,經常加班加點。前段時間,老婆帶女兒回國瀟灑了半年,哥們開始了「實驗室即是家」的日子。
近期,老婆剛回來,哥們的生活才恢復到了正常。不知道是不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年紀輕輕的他,突發心跳驟停,差點丟下了年輕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撒手人寰。
周二的上午,哥們感覺不對勁,但仍然堅持了上班,哥們在一個小房間里做實驗,同房間還有一個美國PHD學生,老美學生經常有課,可今天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該學生一直在現場,當這個學生聽到哥們沉重的呼吸聲的時候,還關切地在另一個實驗台上抬頭問哥們:「你沒事吧?」
話音未落,哥們突然一頭倒地,人事不省,老美學生馬上過來查看,見哥們臉色發紫,嘴唇上有唾沫,學生大驚,馬上到其它房間找同實驗室的一個醫生。
好在這個實驗室正好有做Fellowship
的美國醫生(美國醫生訓練過程之一,完成住院醫訓練后,在進入臨床成為正式醫生前,大部分醫生要到實驗室進行若干年的科研訓練),該醫生今天幸虧沒有門診,醫生在第一時間到場,當場診斷出是心跳驟停。醫生馬上讓PHD學生下樓拿心臟電擊除顫器(美國許多單位都備有該設備作應急之用),自己則在現場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
PHD學生很快拿來了電擊除顫器,醫生在第一時間內進行了電擊恢復心率的治療,非常有效,這哥們恢復了正常心跳。從倒下去到恢復正常心跳,期間只過去了僅僅3分多鐘。
哥們仍然處於意識朦朧之中,醫生在拍打著他的臉,不斷地對他喊話,希望他能儘快恢復清醒,為了增加語言恢復意識的效率,醫生請在場的中國人用中文呼喚他,據哥們事後回憶,潛意識裡,他聽到有人喊他,但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喊他,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他無法作出回應。
由於實驗室處於醫學中心,很快抵達現場的救護車把哥們送到了幾十米外的醫院,等老闆和同事下午去探視他的時候,這哥們已經神氣活現地坐在病床上和大家侃大山了,還一再要求,趕緊去買動物,他好完成自己的實驗。
老美老闆嚇得不輕,馬上好言好語地安慰:你給我先休息好,再做手術按上心臟起搏器,實驗的事不用擔心,你別在動物房倒下去后,動物房管理部門也象給老鼠發死亡通知單一樣(Pink
Slips,動物死亡,該單位管理部門發出的一種通知單),給我們發一個關於你的Pink
Slips。
事後,中國人聚在一起開始了八卦,大家一致感嘆:這哥們真是命大啊!
命大的幾個巧合因素如下:
- 那個小房間,很多時候他是一個人做實驗,發病當天,現場有目擊者,如果哥們到動物房或是其它地方工作的時候發病,未必有目擊者,即使被發現了,也很難找到能正確處置的人,咱的一個美國同事,就是在早鍛煉的時候,倒在了停車場自己的汽車旁離去的;
- 實驗室有美國行醫執照的醫生,因為,沒有美國心電除顫(CPR)行醫執照,即使你會使用該儀器,也不能現場操作,要不然,搶救不成功,等待你的將是無休止的法庭程序,有來自中國的醫生也表示,他是不敢操作此儀器,不僅僅是沒有執照,就是對除顫電壓設定,心中也沒數,所以,即便是同胞,也只能幹著急;
- 該醫生當天沒有門診,一大早還來到了實驗室;
- 現場幫助醫生的助手PHD學生是美國人,從小有過相關知識培訓,知道該單位心電除顫器存放位置,在第一時間內就把這個重要機器找到並拿到現場;
- 醫生訓練有素,該醫生已經完成了美國數年的住院醫訓練,所以,對病人的診斷準確並及時,為搶救爭取了時間,搶救手段有效,最後恢復情況非常滿意;
- 實驗室位於醫院林立的醫療中心,送醫方便(當然,病人恢復心跳后,這個巧合因素已經不重要了)。
能讀到咱這篇文章的中國人,您肯定比這位哥們命更大,因為,您根本不會出現心跳驟停的現象。
剛發表此文,就有網友回帖:如果感覺不舒服,就不要硬撐著,應該在家休息,在這個例子中,如果此公選擇在家休息,估計一輩子會徹底休息了,這樣看來,帶病堅持上班,也是另一個幸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