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天使
06/15/2012
人類最美好、最不用花錢的事就是做美夢!一個人的一生,產生過無數次幻想,有過無窮盡的美夢,在這些美夢之中,最頻繁、最美好、最令人嚮往的是:和天使在一起。
小的時候,咱們接觸了太多天使的故事,從古至今、從中到外,美麗的故事主角,無一例外是天使主宰著。就拿中國傳說來說,七仙女、阿詩瑪、嫦娥、織女,無一不是讓人美麗得心悸、善良得氣短,連白骨精都那麼妖艷,讓出家之人唐僧也動了凡心。
西方的天仙故事就更不用說了,僅一個安徒生,就讓全世界為之瘋狂,其演繹的美麗童話故事,不知道讓多少痴男怨女為之著迷、為之擔憂、為之歡笑、為之痛哭,可見,中國文化人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較之西方法律初衷「人之初、性本惡」是有科學道理的,因為,孩子們從小都知道:天使是好人,女巫是壞蛋。
不同的年齡段,人類對天使的詮釋也不一樣。
小女孩玩遊戲,希望自己是天使;小男孩玩遊戲,希望自己是天使的保護神。於是乎,小女孩把天使的特徵往自己身上拉,除了穿天使服裝,還拚命地保護自己的一頭長發,因為,天使都是長發飄飄;小男孩從小也顯示了動物雄性本色,拳頭打天下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反抗暴力,更多的時候是向女孩顯示自己的強壯,顯示自己保護天使的能力。
到了青春期,女孩開始臭美,男孩開始反水,臭美的女孩開始在自己的臉上折騰,反水的男孩為了女孩,可以和任何人翻臉,包括苦口婆心的爹媽,因為,在他們的眼裡,對方就是天使,天使讓雄性激素釋放過剩,導致偏盲。
等長大成熟、娶妻生子了,天使的定義在改變,過去強烈的虛幻被現實代替,天使的含義在延伸,女人希冀抓住青春的尾巴,男人夢想小蜜的溫柔,中西方皆如此。
那一日,和女兒聊天,咱告知她:當咱聽說她媽媽懷孕的時候懷的是個女孩,咱非常開心,因為,咱可以有個小天使了,可咱沒有想到,咱家的女兒怎麼跟個男孩似的,一點不懂得打扮、不懂得溫柔、不懂得顧盼生姿。
女兒馬上打斷了咱的話,她並不是承認自己天使成分少(美國長大的孩子都不認錯),而是堅決反對咱的「天使情節」,說咱喜歡天使般年輕的女孩,就是「Creeper」。
咱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單詞,馬上不恥下問:「什麼是Creeper?」
「就是想和年輕20歲以上的女孩結婚,」女兒口無遮攔地回答。
那不是楊振寧嗎?咱心裡的話,想不到,美國文化中,女人是這樣看「老牛吃嫩草」現象的啊。
咱馬上自辯:「喜歡天使一樣的小女孩,並不是要和她結婚,這和Creeper有什麼關係嘛?」
女兒並不認同年齡差距過大的婚姻現象,和中國現代女性思維有較大的差異,咱告知她中國現代大部分女孩都存在著這樣的思維,「年齡不重要、鈔票最實惠」,女兒對此很是鄙視。
看女兒如此態度,咱也想到曾經的自己。
剛畢業的時候,有好事之人向咱介紹對象:這個女孩的爸爸是XX級幹部,那個女孩媽媽是XX主任……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激素燒昏頭的一群傻冒單身,馬上對這種「女人用自己父母上位」的現象嗤之以鼻,那些單身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咱們不是商品,咱們不出售!
傻冒啊!一群天底下最無知的傻冒,尋尋覓覓找天使,以為天使會出現,把自己當棵蔥,是那個年代雄性大學生所固有的盲點,現在回頭想想,那些靠女人上位的同學、同事、朋友,日子過得真滋潤啊!
當然,也不是全無是處,談戀愛的感覺還真有一點天使帶來的陽光,這是為什麼,咱一個單身宿舍的哥們在昏頭的時候對咱說了一句名言:我現在走路都想唱歌。
走路都想唱歌的日子真短,心中的天使很快變成了天獅,男人們就只有寄託於虛幻:咱是一棵蔥,長在深山裡的蔥,一旦有哪位天使發現了,就……
帶著這樣的幻想,咱進入了夢鄉,有一天,咱還真夢見了天使。
夢裡,天使披著紗巾,咱想看清楚天使的模樣,可越走近越看不清楚,拚命喊天使回頭,卻怎麼使勁也喊不出聲音,無奈,咱只好伸出手去摸天使,感覺天使身上散發著熱度,天使很光滑,也很豐腴,正想繼續摸下去,突然,手上被重重地打了一巴掌:「人家睡得好好的,你幹什麼啊?睡覺!」
一下醒了,身邊的領導翻個身繼續她的好夢,咱卻睡不著了,流著口水在想:天使到底長啥樣呢?

圖片來自朋友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