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裡,聽過好多關於「加國新老移民之間的故事」。諸如加國一些華裔圈子裡,老移民可以專「欺負」華裔新移民,忽悠、糊弄新移民,當作他們都是一群「土包子」。對洋人,只要模樣有一點不像中國人,不論貧富,待人可是一副規規矩矩厚道的模樣。有些來加幾年的新移民,也對幾年前發生在加拿大的大陸小留學生的幾起殺同胞個案,多是謾罵,唯恐自己跟他們沾了邊兒,急急劃清界限。網上評論不乏謾罵、落井下石之聲,除了這些,好像這是自己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大家好像都要習慣了這一「潛規則」了。
前一段日子,聽一個朋友講的親身遭遇,我有些「怒不可遏」了。事情是從我朋友搬家換電話號碼開始的。我的那個朋友住在多倫多,前年搬家,他太太也沒考慮就給BELL CANADA華語服務熱線打了電話,感覺華語服務有親近感。BELL華語服務告知她們家不能再用以前的電話號碼了,非的換個新號碼,並給了太太好幾個除了「四」還是「四」的幾組號碼,並說可以花35刀,從幾個吉號中,選個新號碼,都是有「陸」和「8"的。他太太較忌諱那幾個爛號碼,也就付了35刀。事後,他太太的一個來加較久的朋友告訴她,本可以打BELL英文服務熱線,根本沒有這個講究,西人給你一大堆號碼,可以免費隨便選。太太解嘲地說,「四1四」她和他老公都忌諱,35刀也無所謂了。
後來,他老公為了個人隱私原因,要更改在411家庭號碼的顯示名字。先打了BELL華語服務熱線,BELL要35刀處理費。他老公想起他太太的話,馬上改打BELL英文服務熱線,完全免費,服務比華語還要好,耐心,很快就搞定了。他老公事後感慨萬分,35刀是小錢,可那幾次遭遇有又如此不同,讓他很不爽。逢人便講他夫婦倆與BELL華語熱線打交道的那段經歷。
都是同一家的BELL CANADA熱線服務,為何遭遇不同? 不同的是,一個是為少數族裔服務的華語熱線,另一個是加拿大主流的英語服務熱線。為何會有不一樣的服務前提呢?是一種「前規則」嗎?你認為是加拿大本地白人們發明的這個「規則」呢,還是某些華裔們自己的創新、或者是那些自認為不是華人的香蕉人們的拿手本事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