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 舒適
心情: 平靜
從傳統在創傳統的藝術力量
論謝天鴻新傳統的工筆彩墨風格
——李少儒
前言;
人生不能沒有[美],科學已把人類的思想觀點變換。一種奔騰的追求物質的欲潮,早已使人類把美的觀念沉淪淵底----缺乏道德觀念的科學野心正如浪潮般普天蓋地洶湧而來,多少人類矢落在美的內容價值之外的危崖非不知而是不願勒馬?君不見當前多少自號文明先進的國家,亮科技武器公然表現霸道和征服地球的野心----二十一世紀人類必須審慎省思,挽救人心傾向科技的功利慾念,已經不是『神』的力量所能做到,惟有人類深刻的自我省思,必須增強,擴大人類愛美的思想,惟有『美的智慧和愛心』,能予人類和平,提升人類的生命價值,唯有『愛美』的力量能把這個氣溫變翼,和污染氾濫的大自然恢復它的原始美。
[美],是存在著的,一位畫家必須具有最真純的愛心,才能輿自然美融合一體,才能創作出有美的內涵的藝術作品。
[美術家],輿欣賞者,兩者之間都不是依靠一種理論,而是兩者之間同時具有[愛美]的心靈能一起升華。
[愛美]是一個人[也包括美術家],是有生而來一種高尚的性格所進發出來的一股赤裸裸的心性
[真正能領略到美的感受,必須是一幅有美的作品輿欣賞者能[物我兩忘],才能升華到愛美的快感。若承認愛美的先驗性是否合理;譬如您我素昧謀面,或者由倆者至十位,百位的欣賞者,站在一幅有真美的作品前,肯定剎那間會翼口同聲發出共同的讚歎!甚至有詩人用詩的美詞對作品當場吟詠,宗教家也一定會用聖經的嘉言加予讃美。
我們試作一種想象的意識事實;抓一柄鮮血淋漓的屠刀;擺在美術展覽廰中央,就想象力可以肯定產生出反感的暴發力是如何的激烈!
凡關心藝術的人,或美術家本身,對二十一世紀的藝術宏觀,在不同思想或感情而在相同的世界觀中會承認中西畫以不同的技巧,工具而創作的方向是追求[完美]。
中國的傳統山水,花鳥,在五十年代曾被評為[空中樓閣],就是因為欣賞者沒有體會到畫家一種愛美的胸襟有一個高境界的完滿的世間,蘊藏著維護[美]的完整輿世人共有希望和理想。畢加索的震世之作;[格尓尼卡],為了表達畫家和西班牙人民內心對德軍殘暴的悲劇,極盡漫畫的誇張,滿幅破碎,震裂,驚呼,逃亡,死傷和哀怨——畢加索以簡潔有力的線條表示內心的悲憤來描繪悲劇的[慘容]——畫家的追求是世界和平,畫家給人類認識[醜]和[美]的反思,醒覺!
以[醜陋]的具象去想像[愛美]的理想,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使人聯想到極度的悲憤的提醒人類應繼代勿忘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人類歷史上最殘忍的[奧茲維茲]集中營。提出一個凡自[以為是人類]的人必須要把這個慘絕人寰的殘酷自問;[為什麼也是人類?]同代而幸運未層身受的,不能漠視(假如您也是人類)下一代人更不能使慘痛的歷史淡忘!(假如您是人類)。
在這裡作者提出西畫可以激烈可怕的具象構圖,表現了人文特質的保護和平,維護人類和平的美好的生活追求和啟示。
國畫以完整美滿,超現實的精美的構圖,表現畫家對美好的強烈的追求,這是中西不同文而同軌的終點。
寫到這裡:我們對這次謝天鴻教授一百八十餘幅的彩墨佳作就比較容易的親近了解,為什麼兇惡的(獅,虎,豹,)畫得那麼可親?可愛。一隻貓也有佛心的自悟?每一幅山水都那麼富於詩意?花卉表現得那麼清高???
------談謝天鴻的新工筆彩墨畫風格
聞名國際的中國國畫家謝天鴻教授,應中央集團的邀請,於本月三十日至九月三十日,為期一個月在泰京是隆大廈畫廊隆重展出謝教授近年來藝術精品一百八十餘幅,這是一件很不平凡的藝術盛事。其中佳作甚多,最令人讚賞的是謝教授以工筆彩墨創作[人性化]的[虎]---[親情圖],[悉地寶光圖],[兄弟情深圖],[大愛永恆圖]等巨幅構圖;畫家筆下一種美的基本功力,融合富有情意的理想境界而創作了富於感情美化的[虎],此圖氣象干雲,煙波無限,慈母幼子,慢步安祥,綠草青煙,天寬地厚,用墨淋漓蒼潤,光彩鮮艷,造型流露出野逸的氣韻,蔚為一幅蘊涵著感性的人文精神的藝術景觀。
畫家多喜畫虎,筆者素來重視畫家對各種獸類的造型藝術,雖然藝術不離造化為師,但,必持有主觀的取拾,必經一番洗鍊,淘盡凡俗。只留一點[真神],既能表現主題的生命,同時顯示畫家輿物共融[大愛]的永恆。
[驚夢],雖有[驚]而無[凶]態,是畫家結合文學詩意的表現,虎態雄偉而秀健,雲霧飄渺,意象朦朧,充滿幢憬的意氛。不覺墨跡,卻處處墨意留痕,令人覺得[彷兮佛兮其中有象。]的神秘美。
謝教授的巨幅山水,使您產生一種超然世外的快感,從中您可以體會到天上人間相融匯的美感,整幅充滿詩情畫意,取之現實而又超乎現實。最令筆者驚喜的是[金秋圖],以傳統反傳統的:[經營上筆必留天地]的古法,但見秋山紅樹,深壑寒瀑,賓主如揖如讓,近則蒼勁,遠則飄濛。如環如抱在[曠如無天,密如無地]中表現時空氣節,墨意縱橫,神潤無限。
[海格蒼茫],[結宇清江]等山水佳作,純為一種追求美的力量,超過純粹客觀的規範,或單純的主觀表現,它是美的理念,極盡中國傳統山水的寫意美,但見方寸之間,天海茫茫,雲泉擁抱,高士清談,古意絕俗,顯示中國山水藝術的空靈輿詩意,涵蓄著畫家個人一種豐富的追求美的理想的民族意識。
[大漠秋風],山田紅樹,溪壑農舍,飛墨迤邐,阡陌層層,清溪忛影,遠瀑紅林,除了表現山村野趣外,[從心生境],加上透視意筆,既有深山逸氣而又有現代感,這種孤意離世的自我世界,是畫家主觀態度的靜觀性。
在一百八十多幅佳作中,有花鳥果實等佳作,惟筆者卻很鍾情其中幾幅[彩墨竹子],因此順筆談談[竹]的美感。
[竹報平安],是一幅融匯美的主觀形象輿客觀形象相互統合而表現人文理念的佳構。
國畫家多能畫竹,也多數畫家把竹苦練成書法形式。一葉一形,一竿一體,一承不變,卻忘了[竹]的[生命]----動態。缺乏風弄生姿的瀟灑。[竹報平安圖]正好寫出竹的生命,斜直粗細,動靜遠近,皆自然適宜,葉如行草,寫出風的無聲之聲,寫出風的無動之動影,竹之靈魂因而詩意橫生-----這是一種超越現實和系統規範化的藝術心靈之傑作。
斯次謝天鴻教授一別多年的佳作,令人耳目一新,筆者的觀感自不能盡述。謝教授年來遊學歐,西,東南亞等地,一貫探討創化於無限的藝術精神境界,故能於斯次激蘯出豪放清逸的藝術廻響!瑰偉雄奇,蒼渾淵穆,是謝教授藝術境界追求的,以傳統再創創傳統藝術生命感的成果。
拙作無意於唯一以謝教授的藝術觀感而主張藝術創作有所謂[一流傑作]的肯定。事實上我們正隨著世界邁進全球網路以高科技建立流動資訊的二十一世紀,人類需求的是創新,再創新藝術作品不是追[一品],[極品],等稱以為榮。當代的人心是經常變動,換新的,需要令人鼓舞,令人感動和驚喜的,無窮無盡的創新的作品面世------在這裡謹以[萬物有生命,靈智代天工]的創新精神贈言謝天鴻教授以及很多輿作者知交的藝術家。 (九月五日脫稿於景德園)
注:李少儒,泰國藝壇泰斗之一,現代著名抽象畫大師,書法家,詩人,藝術評論家,文學家,曾任職泰國華文教師公會,泰華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等社團要職。
[此文發表於二零零一年九月泰國[亞洲日報],十月[世界日報]湄南河文藝版。]